第45章 烽火

大乾二十九年,先皇殯天,新皇即位。

後世史書記載,這一年便是長達十二年的大紛亂之始。

自大乾二十年以來,各地動盪不斷,起事者甚衆,八方呼應,彷彿已經成爲一種風尚,誰若是沒造過幾次反,簡直都有些見不得人似的。

以及天災**連年不斷,朝廷忙於拆東牆補西牆,每日像疲於奔命一樣,苦苦地守着這份風雨飄搖的江山社稷。

大乾二十九年,舟粵之地十四州連番戰亂,蓬萊、東越等地流民組成義軍,趁火打劫,流民將領自立登基,延邊靠海自稱“東越上國”,人模狗樣地請了國書,昭告天下,公然反了。

新皇使大軍討伐,然而朝廷軍隊走到了一半,便趕上了這片大陸最大的一場地動。

平叛軍還沒找到叛軍,自己便先被崩塌的山巒砸死了幾千人。地動波及到蓬萊、東嶽、秦河、淮西、吳楚等五六個州,大周山因地裂下限了百丈,西山壁坍塌了一半。

可憐“東越上國”新上任的國君當時正在巡視他的新宮,險些給修了一半便坍了的皇宮壓死在下面,嚇破了膽子,屁滾尿流地都來得及解散他的文武百官,便先帶着他那後宮佳麗們收拾細軟逃走了,朝廷平叛軍便這樣損失了幾千人和全部輜重,班師回朝……大捷了。

這場鬧劇還僅僅是個開始。

衆人不知道,劇烈的地動正是三大教宗密約被毀的結果。

同時,舟粵十四州叛軍不敵朝中剿匪軍,此時領頭的幾個悍匪趁機將軍隊帶入了原本“東越上國”的地段,心安理得地鳩佔鵲巢起來。

官服還未曾捂熱乎的東越上國的“文武百官”們本着“有奶便是娘”的思想,紛紛不管三七二十一,與原本的舟粵十四州流寇軍合爲一體。

原來流寇軍的第一把交椅“黑麒麟”披紅掛綠,牙縫裡還夾着沒剔乾淨的菜葉子,便沐猴而冠地坐上了龍椅,成了東越上國的第二任皇帝。

此後,該國皇帝換了七八任,總共歷時一年半。所以後世百姓也將這個神奇的“東越上國”稱爲“走馬燈國”。

東越上國的開國皇帝雖然是個頗爲傳奇的二百五,但是不知是走了什麼狗屎運,選的地方相當不錯,蓬萊以南並上東嶽大部的這塊地方,要平原有平原,要粟米有粟米,四周是無數小丘以及天然形成的林子,山間無數奇珍吃食,是塊肥沃之地。

此地用兵更又新奇之處,這些土皇帝們平日穿金戴銀,剿匪軍來了也不含糊,招呼一聲便迎戰,戰無不敗,然後一頭丟盔卸甲,一頭鑽進山林中,在那山間洞中躲幾日,全當像平陽帝都的皇帝那樣,出去行宮避暑了。

等剿匪軍掃蕩一番入駐城中,這羣自封的“王侯將相”們又時時騷擾,燒殺搶掠無所不爲,掛着丞相的銜還兼着土匪的買賣,搶完便跑,被抓住了便投降,過幾日跑出來繼續搶劫。

無論軍隊輜重還是尋常百姓,都十分不堪其擾。

然而他們的運氣也是好的,剿匪軍通常在這裡駐紮不到一年半載,便又有其他的地方出事,於是這些個彷彿一塊抹了油的萬能磚的剿匪軍,只得又換上其他的編制,到其他地方去剿新的匪。

一旦他們這東牆被拆去補西牆,那些個山林中做土匪的“上國”文武百官便又搖身一變趁虛而入,簡直像是一塊狗皮膏藥,沒皮沒臉,怎麼也甩不脫。

一個“皇帝”死了,千萬個“皇帝”前仆後繼地爬起來,爲了防止爭權奪勢,他們還想了個辦法,各自有編號,號小的死了,號大的排在後面頂上,按手印磕頭上香爲誓,這隊伍竟十分有秩序,幾年不見有加塞擠隊的,倒也堪稱奇蹟。

第二年新皇改年號爲普慶元年,單是這一年,這“走馬燈國”幾次三番地作亂,便輕而易舉地將國庫給掏空了,而三大教宗這時候正修補密約研讀經典,自顧不暇,整個大陸都在混亂。

各地稅收越加繁重,百姓苦不堪言,彷彿成了惡性循環,死路一條便去造反,再將已經搖搖欲墜的國家拖往更深的深淵。

新皇下罪己詔,隨後當朝大怒,發作了顏甄等一干重臣,又以雷霆手段斥責顏甄身爲羣臣之首,全無作爲,尸位素餐禍國殃民,將其下獄。

顏甄跪倒在地,平靜地三呼萬歲,在無數老臣撞柱子的嚎叫中蹲大獄去了。

新皇帝王心術,玩弄平衡之術,一方面斥責了顏甄,一方面卻反而對同爲密宗出身的鄒燕來委以重任,一邊安着教宗的心,一邊暗中收拾着皇權。

隨後新皇本人就幹了一件更加禍國殃民的事。

他斥責顏甄加稅禍害百姓,加稅使得苛政猛於虎,然而朝廷要打仗,要四處賑災,要開支,要錢。新皇推行仁政收不上稅,便只好自登基後一切從簡,削減宮人數量以及各宮日常用度,御膳每日份利削減過半,土木更是碰都不碰。

傳說皇宮中西北角有玉鶴殿,乃是新皇寵妃居所,一日因大風掉落了兩塊琉璃瓦,寵妃哭哭啼啼地來撒嬌,要求重新修繕,竟惹得窮瘋了的新皇大怒,認定這是個敗家娘們兒狐狸精,從此竟將她打入冷宮——可見貧賤夫妻百事哀。

然而還是不夠,錢是掙出來的,不是省出來的。主要在開源,節流不過權宜之計,此時到底杯水車薪。

於是普慶皇帝想了三天三夜,便想出了一個餿主意——鑄幣。

按常理來說,鑄幣需要金銀,然而若要有金銀,估計那位玉鶴店的主子也就不必去冷宮裡整日嚎喪了。所以普慶皇帝鑄幣所用之物,乃是一種布票,在布匹上加蓋印章,鎖邊以特殊的工藝做成特定形狀,上寫普慶通票,便能當金銀,上有書寫的特定金額。

普慶皇帝自以爲是個好主意,洋洋得意地將這些布票發行出去,然而他低估了朝廷缺錢的程度,一批不夠,另加一批,到後來趕製通票的工人夜以繼日已經趕不及使用了,便一切從簡,將鎖邊及圖案全部省去,只朝廷在“普慶通票”四個字上加蓋印章便可使用。

一時間通票鋪天蓋地而來,各級官員所報數量越來越大,更有甚者,隨便拿一批不知什麼草紙破布背到京中,坐地哭窮一番,便可以隨意在上面寫上數額,求朝廷蓋章寫字。

普慶皇帝還沒從他這絕妙的主意中洋洋自得夠,民間便傳出了格律不平的長短句,唱道:

神筆一支起平陽,點紙成金有普慶。高才!昔日家徒四壁郎,如今萬金若等閒。惶恐!平陽紙貴米更矜,萬兩白銀值半碗。如何?俺只道,盛世安康,皇上萬歲萬萬歲。

高才的普慶皇帝沒想到,他這通票成了一個笑話,家家戶戶豬圈羊圈裡扔着一捆,由於也盛行過一陣子,市面上便連金銀流通都被禍害得混亂不堪,有些地方竟乾脆以物易物起來。

這一發不可收拾,只把普慶皇帝折騰得焦頭爛額。鄒燕來等人趁機聯名上書,要求朝廷廢除通票布票紙卷,並起復顏甄。

羣臣皆跪地複議,普慶皇帝感覺自己成了個孤家寡人,心中對顏甄的憎恨與畏懼更上一層,然而卻也無可奈何,只得揮手批覆。

這一場混亂無疑給了顧懷陽等人渾水摸魚的好機會。他雖然一直暗中動作,更有施無端等人偷偷聯合散部修道門派,集合川流細涓以成江海之勢,以各種陰謀詭計分別搗毀密約七大陣眼,卻並不上臺面,甚至偶爾還出兵,裝模作樣地幫助朝廷剿個把山寨的匪徒,本想等時局再亂一些,家底再厚一些再有所動作,誰知便出了普慶通票這麼一樁事。

通票聖旨才一下來,施無端便算準了這個笑話的結局,海寧郡雖地處偏遠,卻是第一個揹着大額草紙破布進京哭窮的,同時發動商會,從四處蒐羅通票卷,大量交易通票,之後,又分以各種渠道,將網羅來的大量通票神不知鬼不覺地兌換等價金銀。於是等通票一文不值、直到被廢的時候,有心人才驚訝地發現,市面上的金銀竟比之前還要少,也不知都去了什麼地方。

烏煙瘴氣——除了烏煙瘴氣,簡直無所形容普慶的這破破爛爛的江山。

顏甄復職以後第一等事便是追查金銀下落,同時密信三大教宗,召喚各大門派與大周山集會,眼下局勢紛亂複雜,迫在眉睫,不說別的,單就密約失效一事,便已經叫人膽戰心驚。

鄒燕來等人也密謀放出了大周山會盟的消息,果如白離所料,原本還在謹慎觀望的施無端等人因爲海寧一夜暴富,又加上練兵多年,蠢蠢欲動,已經打算磨刀出手,此刻韜光養晦多年的紅巾軍就像一隻張開了嘴的野獸,隨時準備上獠牙。

施無端的第一個目標,便瞄上了不周山會盟。

普慶二年末,三大教宗領袖齊聚大周山,施無端偷偷調兵遣將,佈下陷阱。

白離未曾露面會盟,他出關以後,幾乎只見鄒燕來一人,在平陽帝都深居簡出,像看熱鬧一樣地看着這些人你方唱罷我登場,如今終於也準備動手了。

從始至終,他心裡從未曾有過皇室或者朝廷,只裝着一個人,一件事。

一個人,是那個傷他至深,叫他愛之深恨之切的男人。

一件事,是要剔除自己身上所有的軟弱,不顧一切地變得強大、再強大一點。

總有一天,世間沒有能束縛他之物,總有一天,世間沒有能阻擋他之事。

那小院子裡,被血所縛,任人宰割的事,發生一次足夠了。無端,這些許年了,如今你我可又要碰面了。

這個時代已經降臨,所有人都已經入局。

然而英雄也好,美人也罷,儘管都是鍾靈毓秀的人物,卻也都是要看時局的,哪怕你蓋世英雄,絕世美人,一生的光陰也不過淺淡的幾筆,對了時局,便能走得遠一些,錯了時局,也不過被湮滅在滔滔浪潮之中。

縱然萬般不甘,也不過歸根到底一句——恨此生爲人,江河萬古,無能爲力。

石破……又怎麼會讓天驚呢?

第15章 驚變第51章 水鏡第38章 大婚第48章 相殺第18章 盛會楔子第33章 端方第59章 心跡第13章 陣眼第58章 瘋子第8章 出逃第14章 離分第52章 惡人第47章 相見第66章 第三盞燈(一)第49章 蘭若第65章 第二盞燈(二)第18章 盛會第10章 山燈第54章 惡火第36章 秘密第70章 第五盞燈第61章 立秋第17章 山中第六十八 掌第四盞燈一第7章 活陣第15章 驚變第29章 共枕第59章 心跡第33章 端方第58章 瘋子第1章 無端第39章 禍事第53章 祿蠹第66章 第三盞燈(一)第28章 影子第13章 陣眼第77章 第七盞燈(三)第12章 借運第12章 借運第70章 第五盞燈第1章 無端第63章 第一盞燈第72章 錦瑟第43章 經年第27章 青絲第47章 相見第55章 相依第50章 心思第78章 第七盞燈(四)第31章 危機第7章 活陣第16章 陰謀第63章 第一盞燈第22章 仙逝第62章 妥協第17章 山中第58章 瘋子第34章 困陣第六十八 掌第四盞燈一第52章 惡人第78章 第七盞燈(四)第25章 血統第78章 第七盞燈(四)第30章 佈局第38章 大婚第61章 立秋第8章 出逃第52章 惡人第52章 惡人第7章 活陣第22章 仙逝第62章 妥協第12章 借運第9章 地裂第40章 屍火第22章 仙逝第17章 山中第41章 決裂(上)第60章 別離第14章 離分第76章 第七盞燈(二)第56章 端倪第9章 地裂第31章 危機第48章 相殺第67章 第三盞燈(二)第49章 蘭若第21章 碧絲第52章 惡人第44章 混沌第60章 別離第52章 惡人第43章 經年第34章 困陣第23章 古吉第40章 屍火第57章 不歸第31章 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