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

慶豐十一年,初秋,大明三年一度的秋闈又要開始了,南直隸地區的生員們再次齊聚金陵城,秦淮河那些精緻的河樓生意更加火爆了,江南貢院的考場號房開始修繕打掃,這裡即將誕生南直隸地區的第二批舉人。

三年前江南貢院秋闈開始之前的盂蘭盆會,金陵城北的雞鳴寺放生臺爆發了慘案,足足有一千多人遇難,雞鳴山四處毒蛇猛獸出沒,一些都跑到南麓的國子監去了,在國子監預備參加秋闈的監生有十來人被毒蛇咬到,甚至有個倒黴的被大鱷魚活活咬斷了胳膊,身體殘疾者無法參加科舉,寒窗十年,從此與功名無緣,嗚呼哀哉!

“我那年就是被毒蛇咬了手,不得不回家養傷休息,連筆都握不住,就錯過了三年前的秋闈,唉,真是人要倒黴,喝水都塞牙縫啊。”提起往事,沈家二少爺沈義然悲催的舉杯邀明月,將杯中桃花酒一飲而盡,與之對坐的青年秀才端起酒壺給她滿上,安慰道:“這事已經過去三年了,這三年沈兄的文采更勝當年,今科秋闈是必中的。”

沈義然嘆道:“一鼓作氣、再鼓而竭,今年秋闈難說啊,孫兄是首次來江南貢院參加秋闈,不瞭解秋闈競爭之慘烈啊,自古以外這江南之地就多書香世家,讀書人越來越多,名額卻不見增加,三年前江南貢院新建時足足有兩萬五千多個號房啊,結果到了秋闈時還不夠用,臨時用板棚又搭了一百多個才勉強湊合,最後發榜中舉的名單不足一百人,你說有多難?”

那孫秀才不禁愕然說道:“這麼說,像我這種去年纔剛中秀才的人豈不是註定與舉人無緣了?”

“賢弟何必妄自菲薄,我們雖認識才一個月,但深知你文采了得,八股文章功底深厚,定是在家有名師指導,這科秋闈有望得中啊!”

這孫秀才姓孫名秀。秋闈將至,考生們精神都高度緊張,好容易抽出時間、湊了銀子包下這艘花船聚會取樂,放鬆身心,無論才學如何,中舉的希望都多大,都圖個好口彩,整個花船老老少少一共三十餘名生員,都在互相祝福對方秋闈高中,都等着喝對方的狀元酒,其實大家心裡都明白了,這一船人秋天能金榜題名一個人就棒棒噠!

傍晚時分,秦淮河上,一艘三層高的花船處處都是文人吟詩作賦和歌姬以琴歌和之的聲音,孫秀和沈義然都穿着正時興的桃粉色程子衣、大紅繡花高底鞋,頭戴玄色朱子巾,面上傅粉塗脂,嘴上的口脂比歌姬的脣色還要妖豔。兩人相貌都生的十分周正,這一身打扮不算突兀,腰間都懸着一塊價值不菲的美玉,代表着家底豐厚。

煙花之地盛行“娘愛鈔、姐愛俏”之語,老鴇喜歡銀子,青樓女子喜歡俊俏的客人,這孫秀和沈義然兩樣都齊全,所以深得花樓河房的歡迎,兩個穿着白色朱子衣,頭戴和孫秀、沈義然一模一樣玄色朱子巾的歌姬提着茶壺、端着四個杯子走過來了,歌姬笑道:“兩位不要對着喝悶酒了,容易醉的,改喝茶吧,用珍珠泉水沖泡的天闕茶,可還入得兩位的青眼?”

這是一個被迂腐夫子稱爲“禮樂崩壞”的年代,讀書人喜歡穿着鮮亮的衣衫、塗脂抹粉、甚至在髮飾上大做文章,打扮的比婦人還精緻漂亮,而青樓女子、尤其是那些名妓,卻紛紛拋棄了華麗的衣裙和首飾,穿着男式的道袍、程子衣、朱子衣,頭戴網巾或者方巾,洗淨鉛華、素面朝天,以表示自己天生麗質難自棄,不用刻意打扮也是佳人麗色逼人。

這股風潮已經流出青樓脂粉之地,傳到了豪門貴婦那裡,許多家風開明的貴婦和千金小姐也紛紛鎖了首飾衣裙,做男子打扮,此時崑曲正當流行,一折《牡丹亭》唱【紅了整個大明,有無昆不成曲之說。女主角杜麗娘有一句唱詞正說明了這一風潮,她唱到:“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兒茜,豔晶晶花簪八寶鈿。可知我一生兒愛好是天然?”

正是這一生愛好是天然,便道處了此時女人的審美,遠比後世遠赴棒子國整容,整齊劃一活像克【隆出來的錐子臉、雙眼皮要好的多了。

珍珠泉出自金陵定山山脈、而天闕茶是金陵牛首山山峰的名茶,是備受推崇的絕佳組合,身邊又有佳人端茶遞水,孫秀和沈義然都棄了酒壺,改喝茶了。

坐在孫秀身邊的歌姬斟了一杯茶遞給他,他道謝接過了,喝了半杯,嘴上的口脂隨着杯沿暈開,連人中都沾上了紅色的口脂,很是滑稽,那歌姬噗呲一笑,取了手帕給孫秀擦拭人中,佳人纖手如玉,慢慢靠近孫秀的人中,那孫秀卻如避毒蛇般將臉測到一邊去,那歌姬面露不悅,說道:“公子可是嫌棄奴家手髒?”

這兩個歌姬佩玉、鳴鸞都是輕煙樓當紅的官妓,輕煙樓是金陵老牌的青樓了,平日尋常人是閉門不接的,頗有些店大欺客的意思,越紅的官妓脾氣也越大,這佩玉自覺得屈尊給孫秀這個鄉下來的、沒見過多少世面的小秀才倒茶已經是很給主顧面子了,沒想到不過是擦一擦人中,卻反被這個土秀才嫌棄,心裡很有些不忿之意。

孫秀尷尬的擺手道:“不——不是。”沈義然也出面爲之解圍,笑道:“孫秀年輕,臉嫩着呢,而且他正值新婚燕爾,和妻子蜜裡調油,這眼裡啊,暫時容不得其他女子了,並非是嫌棄佩玉姑娘。”

佩玉收回帕子,依舊冷着臉說道:“原來如此,不怪孫公子,實則是小女子沒有眼色,看不出公子和夫人琴瑟和諧,乃神仙眷侶呢。”

歌姬鳴鸞和佩玉多年姐妹了,深知其今日對孫秀充滿敵意的原因,也上來打圓場笑道:“孫公子不要介意,我們家佩玉就是個倔脾氣。”

孫秀是松江華亭縣人,家裡原是桑園園主,孫家是耕讀世家,近年家裡開設了松江三梭布的作坊,賺得盆滿鉢滿,孫秀一直在桑園閉門苦讀,很少出門,來金陵城趕考是他首次出松江呢,確實沒見過什麼世面,雖銀子是足夠的,但和沈義然這種慣看風月的金陵二流名門子弟相比,就顯得縮手縮腳起來。

孫秀手足無措說道:“我與妻子新婚,她說——她說從此以後心裡只許有她一人,別的女人不準看、更不準——不準碰,我還立了誓的,若有違誓,今科秋闈不中呢。所以——還請佩玉姑娘原諒小生。”

孫秀的話卻引起了佩玉埋在內心隱秘的傷痛來,她冷哼一聲,說道:“孫公子莫要瞧不起我們煙花之地的女子,我們每年都要交多少稅銀給禮部?哼,若沒有我們的花捐,如何修的那麼大的江南貢院?如何組織秋闈春闈?孫公子是要在大街上考試嗎?”

明朝稅銀都由戶部徵收,可唯有青樓官妓的稅銀是交給禮部的,所以這筆稅銀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做“花捐”。而且這花捐是“專款專用”,專門用於禮部修繕考場和春闈秋闈組織考試的費用,換句話說,就是官妓們的脂粉錢支撐着這個國家的科舉選仕。

——這,孫秀才一心苦讀聖賢書,並不知道科舉背後還有這麼一層關係,鳴鸞見孫秀才面紅耳赤,頗有些下不了臺,沈義然也有些不悅,心中暗歎:佩玉這是得罪人了,若這孫秀才麪皮太薄鬧開了,恐怕一船生員都不開心,必然會影響輕煙樓的聲譽,惹得媽媽不高興,有的是吃暗虧、穿小鞋。

鳴鸞嘆道:“兩位公子莫要生氣,佩玉心裡苦啊,今日也是觸情生情。以前她和一個秀才相好,兩人情投意合、生死相許,那秀才許諾會給她贖身,納她爲貴妾,可是那秀才娶了名門淑女爲妻,這事便就不了了之。”

沈義然有些不解,問道:“可是名門淑女是河東獅,不許丈夫納妾?”

鳴鸞搖搖頭,說道:“那妻子倒是個賢妻,並不是那妒婦,可是秀才的老丈人着實厲害,別說納妾,就是多看別的女人一眼,那老丈人定會打的他遍體凌傷!”

孫秀聽了,驚訝不已,居然還有這等彪悍、把女婿往死裡打的老丈人!沈義然聽了,先是一愣,而後哈哈大笑,說道:“你們說的那秀才的老丈人,是不是金陵禮部左侍郎崔大人、諢名叫做‘崔打婿’的?”

鳴鸞捂嘴笑道:“可不正是他嘛!崔打婿名聲在外,最疼惜女兒了,一點委屈都不讓女兒受,若是知道女婿要納妾,不得把那秀才打死了呀!”

提起崔打婿,金陵城是無人不知的,只有像孫秀這種外地趕考的纔不聞得其大名。孫秀一再追問,那鳴鸞便解釋說道:“這崔打婿是南京禮部的左侍郎崔大人,崔小姐是家中獨女,也是崔大人的老來女,愛若珍寶,真是捧在手裡怕碎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留到十七八出嫁了,崔大人哭得淚人似的,將騎白馬的秀才拉下來了,那秀才差點摔成跛子不能洞房了,女兒上了花轎,這崔大人哭着攔着花轎不讓走,女兒三朝回門,崔打婿借酒裝瘋,揮着鞭子滿院子追着抽新女婿,便得了這個諢名。”

竟然有這種奇事!孫秀問道:“這崔打婿的女婿姓甚名誰?是何等人家出身?怎地任由老丈人捶打,他家裡人不管嗎?”

沈義然笑道:“崔打婿的倒黴女婿叫做姓劉,字宇文,叫他劉宇文就是了,他出身名門,是文成公劉基的子孫呢,現在的誠意伯是他的大伯父,他爹是兩榜進士出身,以前是山東布政司布政使,一品大員呢,兩年前丁憂回金陵守孝了,劉大人當年和崔大人一起中的進士,崔大人是那一榜的探花郎,他們是同年好友,又結了兒女親家,這崔打婿打女婿,劉大人也不好管的,橫豎也是爲了劉宇文的前程。”

原來是誠意伯的子孫,這金陵之地真是處處臥虎藏龍!孫秀聽了,頓時肅然起敬,大明讀書人誰人不知文成公劉基?他是大明唯一一個以文臣身份得到世襲罔替爵位的傳奇人物,

孫秀讚道:“沈兄真是博聞廣記,說起人物來歷是條條有道,我就不行了,初來金陵,誰都不認識,即使知道名姓,也不知家世來歷,四處橫衝直撞,得罪人也不曉得,以後還請沈兄多加指點。”

沈義然謙道:“哪裡哪裡,我在金陵城長大的,當然知道的比你多一點點。”

孫秀好奇問道:“沈兄,這崔打婿的女婿劉宇文三年前到底中了舉人沒有?”

沈義然說道:“當然沒中了,否則也不會還叫他秀才。出身名門,家世淵源極好,又有探花老丈人指點,他原本是極有希望中舉的,但是那年中元節盂蘭盆會慘案,他娘子就在放生臺上,而且有孕在身,他娘子真是福大命大,逃過一劫,可惜他在家裡心急,擔心娘子和腹中胎兒,次日一早騎馬跑到雞鳴寺去尋他娘子,結果在路上被毒蛇咬到馬腿,馬匹受驚,他摔下馬來,腿斷了,唉,沒有辦法,和我一樣秋闈的時候都在家裡養傷,錯過了大好時機啊。”

鳴鸞也嘆道:“他娘子崔氏看見丈夫被和尚擡上山,人疼暈了,腿也斷了,還以爲命不久矣呢,一時傷心過度哭泣,肚裡的孩兒也沒了,唉,這崔氏命大逃過盂蘭盆會劫難,孩子卻是個無福的。”

誰叫他始亂終棄,活該摔斷腿、丟了孩子、失了功名,也都是報應!一旁一直沉默的佩玉被鳴鸞和沈義然一唱一和揭了老底,心有頗有些不快,老實說,她和劉宇文的過往有多麼美好,現在她心裡就有多麼難過,頓時看着沈義然也不順眼了,暗想你知道我老底,我也知道你的!

佩玉嫣然一笑,說道:“孫公子,你可知爲何沈公子對我那個舊情人如此瞭解?”

孫秀果然上鉤,說道:“爲何?”

佩玉笑道:“這說起來,這沈公子和我那個舊情人還是親戚呢,一表三千里,估計沈公子還要叫劉公子表叔。沈公子的二姑姑是魏國公府的四夫人、而劉公子的堂姐,是魏國公府的三夫人,這三夫人和四夫人是妯娌。”

原來如此!孫秀恍然大悟,這沈義然一直說他祖輩是商人,到了父輩纔開始讀書科舉,轉換門庭,卻從來不提他居然還有魏國公這種親戚做靠山!不由得感慨到:“瞧着沈兄平日不顯山露水的,真是露相非真人,真人不露像啊!”

沈義然有些尷尬,其實他並非有意隱瞞,只是這金陵城裡頭貴人們實在太多了,他真心不算什麼大有來頭的人物,沈家雖然有魏國公府這門顯赫的姻親,但平日也以低調爲主,尤其是祖母沈老太太經常叮囑沈家子弟莫要學那些輕浮之輩靠着姻親張狂行事,八成最終釀成大禍,還說沈家要自強自立,讀書做官也好、像沈三爺那樣經商也罷,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營生纔是正道。

沈義然坦白說道:“這金陵之地權貴雲集,江南又多讀書人,我們沈家真的不算什麼的,我呢至今也是秀才,尚未中舉,真的不是什麼真人,賢弟莫要取笑我了。”

沈義然說的是真心話,但是孫秀是沒見過世面的,還以爲沈義然還在謙虛呢,這也難怪,在他老家松江華亭鄉下,若是有戶人家與九品縣官有轉折的姻親關係,都恨不得敲鑼打鼓讓鄉親全都知道。而魏國公府世鎮金陵,是世襲罔替的國公爺,這沈義然家裡與國公府有直接的姻親關係都那麼低調行事,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好吧!

孫秀一陣猛誇沈義然,沈義然被誇的哭笑不得,有些尷尬了,佩玉瞧在眼裡,心裡甚是得意,暗想你讓我不好過,我也讓你不好過,崔打婿算什麼?你沈家還有個沈三離呢!成親三天就和離,聽說那沈三離還是你一母同胞的親妹妹,要不要我說來給這個鄉下土秀才聽聽?那場面纔好玩呢。

佩玉清了清嗓子,說道:“孫公子有所不知啊,慶豐八年那年發生了好多事、出了好多名人。春天出了個崔打婿,夏天——”

“佩玉妹妹,茶喝沒了,我們去續一壺過來給兩位公子。”多年姐妹,鳴鸞猜出了佩玉的下文,趕緊打斷岔開了話題,拉着佩玉下去,好在這時沈義然沒有細聽,否則麻煩就大了。

佩玉鳴鸞進了船艙,鳴鸞低聲說道:“你是魔怔了嗎?沈公子平日雖然和氣,但是你當面打臉,在親哥哥面前說人家妹子的是非,焉知他能忍?正是當慣了紅牌,不知道自己是誰了吧!你以爲出事了,那劉公子還能護着你?別做夢了,那劉公子摔斷腿,半年後骨頭長好了行動自如都在沒來青樓找你,一心一意陪着崔氏娘子,還準備今年秋闈再戰,他早就把誓言和你拋在腦後了。你在輕煙樓也有些年頭了,這種事情見得還少?怎麼還執迷不悟!”

佩玉哭道:“我不信,我就不信這種事情會發生在我身上!劉公子和別人是不同的,他纔不是那種忘義之人!定是他懼怕老丈人崔打婿,所以一直不敢來找我。”

“真是不到黃河不死心!”鳴鸞說道:“你抽空給劉公子寫一封書信,我找人給他送去,他若還有意,必定會回信或者來找你,若無意,你可別像今日這樣失態得罪客人了。”

佩玉想了想,最後還是輕輕點頭說道:“好。”

且說兩個歌姬回艙說私房話,坐在甲板上的孫秀摸了摸頭,說道:“奇怪,明明就喝一杯桃花酒,其他都是茶水,怎麼還覺得頭暈?”

只要你別再誇我就好,沈義然笑道:“可能是船上的原因,這花船雖大,但畢竟不如陸地平穩,晃盪晃盪,就頭暈了,你多來幾次,習慣就好。”

孫秀看着天色,岸邊已經有好幾戶人家升起了炊煙,搖頭道:“不行,快要吃晚飯了,我得先回去。”

沈義然又笑,“看不出你家裡頭那個也是河東獅,不准你在外頭喝酒過夜?”

孫秀很認真的說道:“我娘子溫柔嫺淑,纔不是河東獅,只是我立過誓言,要一心一意對待她,不好再繼續待在船上了,沈兄繼續玩着,我去下面叫船伕放一條小船撐到岸邊去。”

沈義然不好強留,說道:“隨你,只是這次我們是湊份子租的輕煙樓的花船,除了那幾個大主子,我們每人出三十兩銀子呢,都準備通宵玩樂的,你玩了不到半個時辰便要走,這銀子他們又不會退你。”

“我湊份子來此只爲多認識些生員、聽些金陵的見聞,今日聽沈兄說崔打婿,覺得足矣,乘興而來,也承興而歸,這銀子花的也值。”孫秀行禮告辭說道:“沈兄,我們改日再約,你也知道我住的地方,若有事,叫小廝來送信即可。”

沈義然也說道:“曉得了,秋闈將至,我已經不去國子監了,一般都在善和坊烏衣巷老宅子裡讀書,有事去家裡找我。”

孫秀去了底艙,叫船伕放一條小船送他上岸,那船伕說道:“相公等一等,這花船馬上就要靠岸去接幾個客人上來,你順道着下船。”

孫秀性格隨和,聽船伕如此說,便安安靜靜的等着花船靠岸,踏着竹板下了船,岸邊等着三個同樣穿着粉色程子衣、大紅高底紅繡鞋、塗脂抹粉的讀書人,其中一人生的格外俊秀,手裡打開一面倭金扇扇着風,孫秀多看了他幾眼,那人也回看他一眼,笑了笑。

孫秀頓時意識到自己失禮了,他歉意的對着那人點頭笑笑,那人也不在意,好像見慣了別人這種失態似的,搖着扇子踏上登船的竹板,船上立刻有人大聲叫道:“喲!這不是白舉人嘛!好久不見!白舉人風采依舊啊!”

那被稱爲白舉人的青年收了扇子,對着船上衆人拱了拱手,算是行禮打招呼了,孫秀見了,不禁又回頭看了好幾眼那個白舉人,暗歎道:如此年輕便是舉人了,真是我等生員的楷模啊!

孫秀如此感嘆,但是在花船甲板上、預備玩個通宵的沈義然卻是目瞪口呆——真是冤家路窄!這白灝怎麼也來了?這一花船都是秀才生員,他一個響噹噹的舉人跑來湊什麼熱鬧?

白灝曾經是沈義然最好的朋友,好的到了以親妹託之的地步,可惜這白灝有個太難纏的親孃了,妹妹沈韻竹嫁過去才三天,他親孃白夫人就折騰了妹妹三天,這白灝連屁都不敢放一個,三朝回門白灝酒後失德,居然調戲妹妹的陪嫁丫鬟,被撞破後,沈白兩家便和離了。妹妹嫁過去三天就和離,從此得了個諢名叫做沈三離,這沈三離的名頭和崔打婿簡直不相上下啊!

現在三年過去了,妹子沈韻竹依舊待字閨中,沒有再嫁人,而這白灝卻在和離之後的秋闈上金榜題名,中了舉人!雖說次年春闈名落孫山,沒能一鼓作氣考中進士,但是對於白灝的年齡而言,已經是青年才俊了,如今自己還在秀才的身份上原地踏步呢。

白灝就這樣從好朋友變成此生最大的仇人,沈義然看着白灝上了花船,什麼興致都沒有了,恨不得此時就跳船走了算了,但轉念一想,我若是這麼走了,搞得好像我怕他似的,我怕他個屁!明明我妹子是受害者,卻揹負了沈三離的惡名,錯在白家,爲什麼大家都不叫白三離呢?唉,身爲女子就是吃虧啊!

沈義然穩穩坐在鋪在花船甲板涼蓆的蒲團上,爲了沈家的名譽,他纔不會臨陣而逃呢。他在花船的第三層,白灝從一樓甲板上船,所以他能看見白灝,白灝卻看不見他。

話說這白灝三年前成親三日就和離,卻很快收拾心情準備秋闈,對外只是說自己的錯,秋闈發榜,他榜上有名,世人都誇讚他是拿得起放得下有擔當的大丈夫,許多人都安慰他大丈夫何患無好妻,要做紅娘給這年輕有爲的新舉人牽線,但白灝都婉拒了,說要等春闈考中進士再提人生大事。

次年春闈落榜,白灝回到金陵國子監繼續苦讀,國子監爲白灝這種優秀的落地舉子免費提供食宿還有四季衣裳、每月還發放銀子給他們養家餬口,當然了,這也不是白得的,國子監養的這些落地舉子,每個季度都要考試,稱爲旬考,考試通過了才能得到繼續這種優待,若是兩次不過,那就要被掃地出門的,一切都憑才學說話,也正因爲國子監這種嚴苛的規定,從江南貢院出來的舉人才將每三年的春闈頭名狀元搶了一大半在手,即使偶爾有失手的,那探花和傳臚也至少有一人是江南貢院考出來的。

白灝原本家境殷實,但是和離大戰時前妻沈韻竹的嫁妝被偷了五千兩,他變賣家產,補償給前妻兩千五百兩,剩下的留作母親養老之資和他今後的花用,在紙醉金迷的金陵城,他那點家底就顯得薄了,又只出不進,就將母親送到金陵鄉下一處民宅養老,一來是鄉村花用少,二來是遠離老家和金陵城,沒有什麼人情應酬來往,吃穿不愁,日子還過的清淨。

他乾脆住在國子監埋頭讀書,吃穿甚至零花錢都由國子監包着,閒事還寫些墓誌銘或者畫書畫做潤筆之資,很會過日子,這三年不僅家底絲毫未動,還有些盈餘供他穿衣打扮,其文采風流、人品相貌更勝三年前了。

國子監的夫子和金陵名士都很看好他,說明年春闈有望得中,這白灝是蘇州人,從蘇州來金陵準備參加今年秋闈的生員們大多久仰白灝的大名了,蘇州生員大多家底豐厚,幾個蘇州老鄉湊了些銀兩,包下輕煙樓花船,特地下了帖子請白灝來此喝酒吟詩看文章,蘇州生員在一起說的都是蘇州本地土話,因此沈義然也沒注意他們聊的居然是前任妹夫白灝。

白灝受同鄉邀請來此,是盛裝打扮了的,來金陵四年了,又去京城參加過春闈,見識談吐遠勝當年,花船上那些生員、官妓都如蝴蝶般簇擁着白灝這朵鮮花轉,顯得獨坐在甲板上的沈義然孤家寡人般孤單寂寞,唉,舉人就是不一樣啊,我當年若不是被毒蛇咬了手,這時候八成也是舉人呢,那裡會像現在這樣無人理會,來花樓喝酒還要自掏腰包湊份子。

看着白灝一臉春風得意、萬人推崇的模樣,根本就沒注意到獨坐在角落喝悶酒的自己,沈義然覺得好虐啊,他把白灝當仇敵,可白灝眼裡自己就是一透明的空氣,想報仇都沒機會,還不如剛纔和孫秀一起下船呢。

此時西邊夕陽已經徹底沉下秦淮河了,金光也被夜色收斂住,龜奴點燃一盞盞料絲宮燈,掛在花船上,照的在秦淮河行駛的花船如蓬萊仙境般,秦淮河這種高大精緻的花船比比皆是,站在花船甲板的沈義然看着秦淮河兩岸的風景,而岸邊一座河房酒樓的人也在遙望着花船的風采。

秦淮河畔店家們用竹木做支撐,在河面上建起一座座兩三層的樓房,所以稱爲河樓,很是涼爽,

到了夜晚這些河樓無論是做何種營生,都是爆滿的,有一座三層河樓的最高層裡,四周只有四根支撐頂棚的立柱,沒有牆壁,樓上四角點燃驅蚊的艾蒿,中間有一個長方形的、蒙着大紅綢布的賭桌,十來個約十二三歲的小小少年分兩派,站在賭桌左右兩邊,看其相貌氣質和衣飾,都是權貴人家的孩子,賭桌左右都只有一個竹凳,竹凳上坐着兩個玄色道袍的小少年,其他人都站着,小少年們都已經開始留頭了,短髮齊耳,梳不成髻,嫌天熱又沒戴帽子和方巾,乾脆都散着細碎的短髮,橫豎這裡又沒有大人嘮叨說衣冠不整。

坐在左邊、長相濃眉大眼、虎頭虎腦的小少年正是金陵錦衣衛指揮使的長孫曹核,這曹核是三年前被他祖父曹指揮使從家鄉帶回來的,而曹指揮使年過四旬卻一直未婚,金陵城出了名的黃金單身漢,兒子都不曾聽說過,怎麼會平白無故多出個孫子來?許多人質疑這孫子的來歷,爲此曹指揮使還特地擺了酒解釋,說他家裡有個童養媳,年少離家時已經有孕了,生了兒子一直住在鄉下,兒子身體不好,也早早成親生子,給曹家留了後便去了,他那次回鄉就是安葬兒子,把孫子接到身邊撫養。衆人見曹核相貌輪廓和曹大人確實有些相似,便都信了,當然,不信也沒法子,這是人家的家事,何況曹大人是金陵錦衣衛指揮使,誰敢亂嚼舌根得罪了他?

這曹核乍然從鄉下到了金陵繁華之地,心裡其實很是膽怯,但仗着祖父位高權重,就豁出去瞎折騰,見人就想去踩一腳試試深淺,就像一個新物種闖到一個新天地,必然要撕咬打鬥一番,來確定自己在食物鏈上是什麼地位。

曹核欺負了不少人,也踢到了不少鐵板,惹了一些不該惹的人物。好在他是個聰明的孩子,撞了南牆還知道回頭,祖父曹大人親自帶着他登門道歉,他也都乖乖的順從了,口口聲聲說是自己的不是,三年過後,行成了個欺軟怕硬的性子,金陵人送了諢名,叫做曹核桃,爲何叫做核桃?實因其外硬內軟、色厲內荏,就像核桃一樣,外殼堅硬,但是核肉卻是香軟可口。

這曹核桃、哦錯了,是曹核瞥了坐在對面賭桌的小少年一眼,開始揣摩對手來歷,覺得有些眼生,瞧着模樣氣質也是顯貴出身,看頭髮的長短,應該是留了有兩三年時間了,大明男女童一般從十歲開始留頭,所以推算年齡,應該是和自己相仿,十二三歲的樣子吧。

對手和自己一樣,頭髮太短不能梳髻,嫌天熱便沒有帶頭巾帽子,散亂着頭髮,額前的劉海幾乎要遮住了眼睛了,幸虧他的眼睫毛濃密且修長,就像兩面扇子似的護住了眼皮,將劉海阻隔在眼皮以上,他屈肘撐在鋪着紅綢的賭桌上,斜着腦袋托腮,似乎魂遊千里之外了,所以曹核看不到他的全臉,也辨認不了他的表情。

曹核覺得應該先試探一下對方的深淺來歷,他一拍桌面,呲笑道:“你就是李魚請來的幫手?怎麼都不敢正眼看我。”

那人還是歪着腦袋,坐沒坐相的保持剛纔的姿勢,輕飄飄的說道:“看你?我今晚剛吃過一盤琥珀核桃了,又甜又油的,現在心裡都還膩的難受,再看你啊,恐怕要吐出來啦!”

哈哈!站在那人後面的幫手們鬨堂大笑,連曹核背後的自己人都忍俊不止的笑出聲來,曹核大窘,他最恨人家提起曹核桃的外號,此時恨不得把面生的小少年當核桃敲碎吃了。

豈有此理!欺人太甚!打人不打臉你不知道嗎!這人到底是誰?怎麼比我還要橫啊!曹核憤然站起來,拔出腰間的匕首往賭桌上狠狠一插,跺!匕首寒光閃閃,鋒利無比,就這麼一插,就沒入賭桌一大半了,果然是人間兇器。

笑聲頓時消失了,氣氛立刻緊張起來,對手終於坐直了身體,雙手從賭桌上移開,正眼看着曹核,問道:“所以說,今天不是來搖骰子,是來打架咯。”

第84章 衆倭寇登陸海寧城,瀕死地絕處又逢生第91章 下請帖賢惠露心思,石碑林情人再相逢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172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爲名譽兩親家開撕,熊孩子氣絕二哥哥第78章 曹核桃驚夢包子鋪,公主府驚現捉姦人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245章 馬尾裙風光藏乾坤,烽火急直逼山海關(二)第185章 風雪夜勇闖土匪劫,舊太子來到黑山縣第91章 下請帖賢惠露心思,石碑林情人再相逢第75章 臨婚期兄妹齊同心,探章 家混戰清風閣第224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朝會羣臣來開撕第228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親外甥三噎親大舅第130章 籌商行四處求借貸,見豺狼心中生殺機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是真是假是爲誰忙 ,不聾不癡不做阿翁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第196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第197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二)第41章 逃生天孤島成火海,成沙彌疑是狐狸精第99章 道不同一家難融合,瓊林宴大戰鷹揚宴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249章 計中計女皇要登基,平叛亂東北有生機第142章 知真相晴天遭霹靂,守尊嚴陸氏要嫡子第39章 宋校尉酷審父女倆,遭遺棄今竹成棄子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81章 小公舉翻窗離牢籠,小霸王醋海翻波浪第107章 苦萍兒出走織錦坊,胖峨嵋不曉師傅心第253章 不問蒼生卻向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二)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89章 出港口偶遇鄭和碑,遇強敵混戰酒樓中第109章 新東家身陷雙屍案,沈詠蘭怒斥劉大人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193章 剿土匪圍攻黑風寨,魚漏逼死林同知貪甜食假癢變真癢,解母憂毛遂忙自薦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第208章 小鮮肉扮豬吃老虎,琉璃塔終成孩子王第47章 叔侄倆智鬥舊仇人,七夫人血染雞鳴山第191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第29章 賀新居羣芳羞玫瑰,沈今竹一戰鬼魅影第216章 違誓約皇上遭反噬,立遺詔今竹將聽政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245章 馬尾裙風光藏乾坤,烽火急直逼山海關(二)第51章 徐碧若楊威雞鳴山,慶團圓狐狸一家親第219章 借力打力閣老吃癟,老廠公妙計除太嬪第169章 當說客瞞天又過海,率使團奔赴海南島第103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26章 竈下婢幫扶柳嫂子,解連環姐妹笑今竹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27章 怒火急不分黑與白,雨颯颯雙姝思慈母第195章 求不得飲鴆不止渴,老朱家有郎初長成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225章 重聚首燃情紫藤架,大潮會羣臣來開撕(二)第45章 沈今竹妙計識歹人,慶團聚桃園三結義第253章 不問蒼生卻向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二)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76章 三姐妹戰火傳悲歌,沈今竹遭遇陳媽媽第56章 土秀才驚醒南柯夢,老夫子誤讀建陽書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228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親外甥三噎親大舅第126章 陷地窖峨嵋拒回家,赴夜宴今竹遇妖姬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197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二)第88章 竹小姐砍斷爛桃花,回故土先入北大年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140章 舊□□引來不速客,送年禮遭遇冷板凳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57章 餘三娘離魂八府塘,智百戶高升煙雨樓第45章 沈今竹妙計識歹人,慶團聚桃園三結義第31章 三夫人殺雞儆閨女,驅魅影峨嵋施援手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160章 得訊息徐楓有生機,進京城物非人已非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242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第50章 朱希林追兇金陵城,羣英會推出癩頭黿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217章 違誓約皇上遭反噬,立遺詔今竹將聽政(二)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230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第230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第214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第122章 河蚌相爭孫秀得利,得師爺如虎添雙翼第66章 直言女挑明心中事,沈今竹一語噎池蓮第212章 儲秀宮夜宴成鴻門,癡心錯犯起中二病第93章 歸心似箭夜回金陵,尋親不遇拔刀相助第238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第209章 小鮮肉扮豬吃老虎,琉璃塔終成孩子王(二)第86章 說婚期沈三離難爲,離家子身歸魂不歸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