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廠公妙計除隱患,林淑妃夢魘見王妃

皇帝當久了,自我催眠神話,覺得自己真是什麼真龍天子,天命之人,所以一旦發覺自己的*不過和正常人一樣會老、會病、會不舉。心中多少就有超脫這個*凡胎,飛昇成仙的念頭——所以很多皇帝有煉丹嗑藥的嗜好。安泰帝上位不久,腦子相對清醒些,沒指望飛昇成龍,他只是像一個普通男人一樣,在繁殖本能的驅使之下,吃了皇后從民間尋來的“補藥”而已,只是沒想到“補藥”居然比仙丹還要催命。

太醫們看過了皇后抄來的方子,頓時面面相覷,皆是虎狼之藥,而且還有鉛汞金石之物,其藥性比魏晉時期的五石散還要猛烈,難怪皇上會當場吐血呢,幸虧發現的早,倘若一直這麼吃下去,又夜夜笙歌,皇上很快就會腎水熬幹、駕鶴西去了。太醫們戰戰兢兢的告誡安泰帝,此藥決不可再服用了,切記!切記!

安泰帝面色鐵青,皇后則嚇得花容失色,俯地大哭,當年在揚州得老鴇的調教,只曉得這個方子能夠使得男人枯木逢春,而且還有飄飄欲仙的快樂,絕對能栓住男人不離她的牀榻,成爲衆星捧月的紅牌姑娘,可是老鴇並沒有說這個藥會如此傷人啊!忙跪地請罪,哭的梨花帶雨。

夫妻一體,皇后是無心的,不過和安泰帝一樣,求子心切罷了。但此時此刻安泰帝心情糟糕到極點,看着皇后如雨後梨花的容顏,心中也升起了厭煩之意,這個無知婦人!差點就死在她手裡了!安泰帝冷哼一聲,別過臉去,不再看她,說道:“朕要批閱奏摺,皇后退下吧。”

這病和病因皆不能對外宣揚,否則好容易立起的明君形象就毀於一旦了,所以安泰帝近期只能在坤寧宮裡修養身體。一天六次喝太醫配製的解藥,苦得安泰帝舌頭都麻木了,不知飯菜滋味,他開始後悔立劉氏爲後,初見劉氏時頗爲驚豔,氣質高華,談吐嫺雅,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皆是精通,且出身名門,文成公劉基後裔、堂堂伯府千金,實乃皇后絕佳人選。

當時太后並不中意劉氏,說她眼神不夠澄明,有些浮躁,但是安泰帝很中意劉氏,以爲太后是故意找茬,不想他生下嫡子,便速速定下了劉氏,冊封爲後。他並非太后親生的,大小養在膝下而已,以前安泰帝比順王這個親兒子還要聽話孝順,可是自從當了皇帝,矛盾就來了,太后要保太子、爲兩個郡主挑選郡馬,準備豐厚的嫁妝,還時常求他救回順王,利益是矛盾的,如今母子情分全無,安泰帝表面依舊恭順,但是內心如何,只要他自己知道了。

安泰帝面前是堆積如山的奏摺,他攤開其中一本,裡頭的字卻一個沒看進去,紅丸事件讓他想起了太后的話,暗歎薑還是老的辣,太后閱人無數,目光獨到,劉氏確實空有一副好皮囊,無知愚蠢,做嬪妃尚可,但不堪母儀天下,而且遲遲不能有孕。如今他被紅丸害慘了,傷了根本,太醫說每日進服溫補之藥,至少要禁慾半年,半年後經過診脈確認身體恢復了元氣,才能近女色,也就是說皇后要懷孕生下嫡子,最快也要等到後年!

可是順王已經歸來了,太子即將上朝聽政,自己的嫡子遙遙無期,還要繼續等下去嗎?萬一皇后一直不孕呢?安泰帝越想越心煩,暴躁的用雙手將御案掀翻了,奏摺嘩啦啦淌了一地,掌印太監福安聽到動靜,以爲皇上又暈倒了呢,趕緊帶着一羣內侍們跑過來救駕,迎面而來是安泰帝的痛罵:“廢物!一羣廢物!把懷義叫來!”

安泰帝對自己的掌印太監也很不滿,辦事不得利,腦子也不靈活,和行事老道的廠公懷義相比,簡直是雲泥之別,那日朝堂吐血暈倒,他就知道瞎嚷嚷護駕,導致場面恐慌混亂,是懷義帶人將一哄而上的朝臣們隔離驅趕,萬一有那亂臣賊子想要乘亂刺殺呢,想想都覺得後怕,他唯一的好處是打小服侍過自己的,跟隨去漳州就藩十幾年,忠心耿耿,可是作爲掌印太監,僅僅是忠心是絕對不夠的……

懷義是出賣懷恩爲代價交了投名狀,投誠安泰帝的。聽安泰帝有更換掌印太監的想法,心中先是狂喜,自己很有機會上位的,而後很快冷靜下來了,跪地婉言拒道:“皇上,福全公公對您忠心耿耿,您生病之後,公公兩天兩夜不眠不休,累的昏厥過去,老奴捫心自問,遠不如公公,還請皇上三思啊。”懷義並非不想登頂,坐上掌印太監的寶座,而是他覺得安泰帝慢慢變得多疑,反覆無常,萬一只是試探他呢,並沒說要他接替福全啊,可不能露出一副急不可耐的吃相來,何況福安愚蠢好糊弄,有這個木頭人上司,他樂的自在呢,換個精明的,或許就在眼皮子底下做手腳了。

安泰帝嘆道:“朕知道他忠心,只是他年紀大了,身體不如以前,朕想派他去金陵當守備太監,享福養老。”紅丸事件,讓他對這個心腹也產生了疑問,皇后一介女流,不曉得這藥物厲害,天真傻氣,似乎可以原諒,可是福全是經事的老人了,命人研製藥丸,難道也一點都不知道這藥物的毒性?

至尊之位坐久了,自我開始膨脹,遇到挫折習慣遷怒於人,總之都是別人的錯,是大臣們沒有及時勸諫,或者瞎出餿主意。所以明朝崇禎皇帝丟了江山,依舊不知悔改,臨死堅持說“諸臣誤朕!非朕之過,文武皆可殺!”的腦殘話來。

懷義暗道不好,福全去了金陵守備,那麼現在的守備太監懷安會被排擠到哪裡?何況懷恩還在金陵雞鳴山孝陵掃墓呢,福全一到,這些年的佈置豈不是白費了麼?看皇上的這句話的意思,好像真的打算放棄福全了,這也難怪,福全身爲皇上心腹,就曉得一味順從,以前在藩地漳州尚能過的去,如今位高權重,那點本事就不夠看了,不過皇上此舉也太心急了些,這才一年呢,福全慢慢總會有所長進,如今着急把心腹提走,恐怕會傷舊時追隨者的心。

安泰帝問了懷義誰人可接替福全,懷義藏起了自己那點小心思,小心翼翼的說了幾個名字,皆是以前伺候安泰帝的老人,安泰帝問道:“你爲何不毛遂自薦?”

君心難測啊,懷義說道:“都是爲皇上效力,老奴在東廠當眼睛和耳朵就很滿足了。老奴曉得自己能吃幾碗飯,超出能力之外的事情,老奴不敢硬扛着重擔,耽誤皇上的大事。”懷義覺得安泰帝是在試探自己,否則爲何對他瞞住紅丸一事呢,掌印太監最重要的是信任,我在皇上心中還是不夠分量。

人貴有自知之明,還是懷義聰明啊,安泰帝擺擺手,叫懷義下去了,命人換了福全進來說話,約莫過了一個時辰,福全紅着眼圈出來了,次日掌印太監的寶座就易主了,福全去金陵當守備太監,以前的守備太監懷忠則被派去剛剛收復的海南島守備,監督那裡的海防和移民墾荒,這個消息對福全和懷忠都是一種貶斥,對守孝陵的懷恩更是打擊,在福全的眼皮子底下,好多事情運作起來就不太方便了,懷義暗自着急,心想福全和安泰帝起了隔閡,何不利用這個隔閡謀劃一下呢?便有了個大膽的計劃。

福全離開京城時,懷義親自送了福全一程,在通州港驛站裡,外頭是皚皚白雪,懷義和福全辭別,屏退衆人,福全眼裡閃出一抹希翼之色,忙問道:“可是皇上有話交代咱家?”

懷義不置可否,也不說話,從懷中掏出一個瓷瓶,將藥水倒進了茶壺,給福全斟了一杯,雙手捧給福全。福全瞬間面如死灰,撲通一聲跪地,嘴脣顫抖的說道:“皇——皇上他——”皇上一定是厭棄自己沒有及時勸諫服用紅丸,失去了信任,而且紅丸一事涉及皇上和皇后的臉面和尊嚴,知道人越少越好,自己就是一枚棄子,明地裡說是去金陵養老享福,暗地裡卻要處死自己,永遠都不開口說話。

懷義說道:“公公對皇上最忠心了,只是現在公公死了,比活着更能表示公公的忠心,皇上會感激公公的好處,風光大葬,還會封你的侄兒爲世襲千戶,世代享受富貴,公公安心去吧。此藥會慢慢的發作,公公知道該如何配合。”

福全哪知懷義是在冒險假傳聖旨?皇上這一年變了好多,多疑易怒,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如沐春風的王爺了,也罷也罷!此生什麼事情都經歷過了,什麼富貴也都享用過了,侄兒封了世襲千戶,世代都能有口飯吃,沒有什麼遺憾的,如果死亡才能讓皇上放心,那就去死吧。

福全抖抖索索的接過茶盞,將茶水一飲而盡,亮了乾乾淨淨的杯底給懷義看了看,轉身離開,走了幾步,一股悲憤之噴涌而出,忍不住哈哈一笑,說道:“皇上還是真的擡舉老奴了,賜給老奴和當年福王妃一模一樣的藥物,原來老奴在皇上心中和福王妃一樣重要。”

懷義聽了心中大駭:福王妃居然是皇上下了慢性□□弄死的?這是爲何?毒死結髮妻子,這得有多大仇啊,莫非是這個老頭子在詐我?

福全看見懷義慘白的臉色,頓時心中有種說不出的暢快來,笑道:“廠公莫要得意,福王多疑,不聽勸諫,曉得太多秘密的人恐怕都是死路一條,今天毒死我還算好的,明日廠公未必能和我一樣有個全屍呢。”

福全中計服了藥,懷忠的守備太監之位暫時保住了,懷義給金陵的懷恩和懷忠寫了密信,要他們暗中調查福王妃的死因,目前已經確定是安泰帝親自動手毒死了自己的王妃,要深挖背後的原因。

福全五日後得了急病死在去金陵赴任的官船上了,據說身邊的小內侍說公公其實早就覺得身體不適,但一直拒絕請大夫把脈施藥,等到咳出血昏厥時,已經病入膏肓,無力迴天了。消息傳到安泰帝那裡,安泰帝沉默片刻,去了翊坤宮找林淑妃說話,嘆道:“死裝和當年福王妃幾乎一模一樣,他病了也堅持不讓大夫診治,看來是一心求死,服毒自盡了,他是在用生命來表示對朕的忠誠啊。朕有些後悔了,朕——朕要他去金陵守備,並沒有別的意思,就是找個地方給他養老,他誤會了朕的意思。”

提起陳年舊事,林淑妃安慰說道:“王妃爲了求子嗣,居然鋌而走險在寺廟和和尚通姦,死不足惜;福全心窄,動不動就要死要活的耍小性子,皇上日理萬機,那裡顧及的了他的小心思,您不要過於自責了。您是真龍天子,勤政愛民,心懷天下,豈能捨本逐末,自怨自艾呢。大皇子這幾日的字長進了許多,您來瞧瞧他抄寫的三字經……”

林淑妃猶如一朵解語花,像一隻熨斗般將安泰帝皺起的煩心事熨平了。都曉得忠言逆耳,但是人們都喜歡聽好話,喜歡開脫責任,帝王就是這樣被人慢慢矇蔽了雙眼,變得剛愎自用,自以爲是,因爲身邊的人都在告訴他,不管發生了什麼事情,都是別人的錯,他英明神武,永遠不會錯,林淑妃就是看透了這一點,漸漸開始瞭解帝王心思。

自從安泰帝不能再造人之後,又重新拾起了對大皇子的重視,只要得空,便來檢查兒子的功課。淑妃悄悄出去了,將書房留給這對父子,隻身去了繡房,拿出做了一半的荷包繡起來,這是做給皇上的,他當然不缺這種小物件,她的姿色、地位、孃家背景都不如皇后,只得使出一些水磨功夫來讓皇上記得自己。

暖香薰得人犯困,林淑妃靠在引枕上打起了盹,恍恍惚惚來到皇后的坤寧宮,頭戴鳳冠的皇后轉過身來,模樣卻是端莊賢淑,而非劉皇后麗色無雙的樣子,林淑妃嚇得連退了三步,“你——王妃!你怎麼到了皇后寢宮!”

福王妃慵懶的靠在貴妃榻上說道:“這裡本來就是我應該住的地方啊,沒想到吧,你設毒計污衊我與和尚通姦,爲了是要王爺把你扶正,可爲何至今還是一個妾呢?想要母憑子貴住進坤寧宮對不對?可是劉皇后可沒有我好對付,皇宮也不比以前王府一畝三分地,任你興風作浪。”

林淑妃鎮定下來,說道:“你是一個死人,手下敗將,有什麼資格嘲笑本宮。成王敗寇,當年你有了身孕,萬一生下嫡子,王府豈有我們母子立足之地,你必須死。”

福王妃怒道:“你簡直喪心病狂,哪怕我得罪過你,可我腹中孩兒何其無辜!你是上了玉冊的側妃,兒子將來即使不能繼承親王,也能封郡王富貴一輩子,你將來也是享盡榮華富貴的老封君,怎麼會沒有你們的立足之地,是爲內心貪婪醜惡找藉口罷了。”

林淑妃冷笑道:“誰人是無辜的?孩子託生在你的肚子裡,這就是他的罪;你沒有本事保護自己和孩子,就是你的罪!那些被侮辱的、枉死的,誰都不無辜,要怪就怪自己本事不濟,被人踩在腳底下!本宮半生坎坷,嚐遍了人情冷暖,老天可憐本宮不認命、不氣餒、不怨天、不怨地,安排本宮遇到了皇上,給了本宮翻身重新做人的機會,本宮當然要好好把握這個機會,努力的往上爬,做人上之人,不給任何人踐踏本宮的機會。任何攔在本宮面前的障礙,都會被除掉,因爲只有爬得越高,嘲弄和侮辱纔會越少,等本宮成爲坤寧宮的主人,這天下就再也沒有人敢小覷本宮!”

福王妃哈哈大笑,將頭上的鳳冠摘下來,說道:“你以爲當了皇后就聽不見嘲笑了,呵呵,這鳳冠不是那麼好戴的呢,不信你試試。”

言罷,福王妃突然將鳳冠朝着林淑妃頭上砸去,林淑妃想要躲避,但是雙腳就像釘子釘死在原地,根本挪不開步子,鳳冠就這樣砸到了她頭上!

“哎呀!”林淑妃叫出了聲,猛地坐起,宮人圍在她身邊說道:“娘娘,是不是做噩夢,您頭上身上全是汗。”

夢境忘記了大半,不過頭顱就像真的被砸了似的,一陣陣悶疼,林淑妃捂着額頭說道:“頭好疼,快傳太醫。”

太醫急忙來診治,說是染了風寒,吃了幾服藥,風寒好了,但是卻落下來見風就頭疼的毛病,太醫也說不清是何病因,林淑妃想起那個古怪的夢境,有些心虛,因此也不追究太醫的責任。

正月裡,林淑妃家人進宮拜見,冰糖在大年三十除夕夜裡剛剛生下一個粉嘟嘟的女兒,取名就叫做夕顏,還沒出月子,就沒進宮,林大人帶着長子糖果兒來了,林淑妃給糖果兒發紅包,叫他牽着大皇子去園子裡堆雪人玩耍,自己和親哥哥密談。

林同知是錦衣衛同知了,僅在曹銓之下,他的消息也是靈通的,說道:“上次娘娘叫臣查的事情,已經有些眉目了。那個藥丸秘密送去藥房查驗,老師傅們捉摸出了方子,熬出來和那個藥丸差不多,都是性烈的春藥,裡頭還有治幻的五石散。”

林淑妃大驚,而後冷笑道:“堂堂母儀天下的皇后,居然使出如此下作的手段爭寵,所謂文成公後裔,盡是些雞鳴狗盜之輩。若不是皇上要遮羞隱瞞內情,不准他人知曉,此事若捅出去,本宮必能扳倒劉氏,成爲新的皇后。”

林同知說道:“是啊,這個把柄不能用了,否則會觸怒龍顏,兩敗俱傷,讓他人坐收漁翁之力。不過,也並非一點收穫都沒有。”

“哦?”林淑妃眼睛一亮。

林同知說道:“有一個從南邊來的老師傅,說這個方子在蘇揚青樓倍受推崇,北邊罕見。皇后娘娘怎麼能知曉這個方子呢?”

林淑妃想了想,說道:“據傳她流落民間時,被蘇揚富戶收養過,後來因相貌和誠意伯世子夫人很相似,加上玉佩胎記等嚴絲合縫,便骨肉團聚了,你是說——傳聞中的富戶有問題?”

林同知說道:“臣懷疑養父母有問題,已經偷偷描了皇后的小相,命心腹南下蘇揚煙花之地暗中尋訪了……”

且說大年初一大朝會,安泰帝信守諾言,命人將太子帶到大殿聽政,那一日在殿上高呼要他退位,請順王登基的激進臣子沒能和家人團聚過大年三十,被亂棍打死在午門,此人用性命來試探安泰帝的底線,所以這一日無人做莽夫之勇反覆挑戰底線,做無謂的犧牲。

因大朝會之後皇上還要參加許多祭祀典禮,所以在說了幾句無關痛癢的吉利話之後,王閣老再提出了御駕親迎順王回京的話題。

安泰帝這一次早有準備,不再恐慌失望了,他笑了笑,說道:“朕不忍見骨肉分離,當然會迎回順王,只是王愛卿搞錯了,其實這世上和順王最親的是太子啊,應該是太子去迎親生父親,以全孝義。”好吧,你們不是和我講孝道嘛,太后思戀順王成疾,朕不能不管。但是順王也最想見到兒子嘛,你們不要太子去,就是太子不孝了。

又對王閣老說道:“太子年幼,身邊需要一個掌事的老臣輔佐,劉閣老師朕的恩師,朕很信任他,又身居高位,就由劉閣老和太子一起南下迎順王回京。就這麼決定了,朕還要去天壇祭天,莫要耽誤了吉時,退朝!”

第186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210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第129章 佔呂宋林風稱國王,成窮寇歸順沈老闆第191章 山雨欲來烈風滿樓,舊主僕隔空鬥心術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第94章 除宿敵孫女救祖母,說心願沈老太進京第108章 小東家暴力捉內鬼,胖張飛玉落顯真身第245章 馬尾裙風光藏乾坤,烽火急直逼山海關(二)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90章 做說客今竹顯本領,建使團艱辛回故土第105章 彪悍女再現聚寶山,小情人攀登琉璃塔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108章 小東家暴力捉內鬼,胖張飛玉落顯真身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132章 小情人賞梅燃冬天,沈檔頭髮怒撂挑子第188章 辭舊歲暗流皆涌動,王恭廠天災降人間第163章 曹核桃狂噴林大人,新廠公玩起無間道第202章 破亂局圖窮匕首現,奉先殿山再易主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35章 探實情上房又揭瓦,查圖畫主僕結盟誓第251章 棋逢對手女皇爭霸,時局變對手變盟友(二)第159章 求情敵陸氏遭碰壁,去孝陵揭開大棋局第150章 國千代財色迷懷安,沈今竹偷天又換日第194章 林寡婦絕地展反擊,起高樓終成土饅頭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103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第18章 敗家子逼走親兄弟,愣女婿炮轟老丈人第231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二)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25章 甜鹹配性起做羹湯,心機女如願升品級第58章 遇刺客叔侄再驚魂,大太監搖身變新郎第235章 俏嬌娘變成彌勒佛,大丑角唱響舞弊案〔(二)第245章 馬尾裙風光藏乾坤,烽火急直逼山海關(二)第240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第210章 琉璃塔再成斷腸處,入京城風雲又突變第132章 小情人賞梅燃冬天,沈檔頭髮怒撂挑子第66章 直言女挑明心中事,沈今竹一語噎池蓮傷離別箱籠堆裡鬧,進豪門寶馬車中笑第29章 賀新居羣芳羞玫瑰,沈今竹一戰鬼魅影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221章 兩女皇爭霸制海權,傳水苗太后立威信(二)第101章 紫藤架楓竹來相會,陷囹圄廠公誓破案第32章 假尼姑神勇鬥魅影,熊孩子絕地識天機第200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第82章 老經紀引爆兩大案,小美女追債荼蘼架第52章 沈今竹驚魂北極閣,計中計鐵卷始顯身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171章 赴宴會隔窗彈胡笳,連環計巧迎慶豐帝第180章 孫縣令扛旗蹲詔獄,李解元步入南山徑第165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第207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二)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186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215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二)是真是假是爲誰忙 ,不聾不癡不做阿翁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152章 告御狀手眼會通天,小吃貨躲過生死劫(二)第248章 連環計女皇要登基,平叛亂東北有生機第104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二)熊孩子千里奔金陵,新嫁娘回門語驚人第108章 小東家暴力捉內鬼,胖張飛玉落顯真身第221章 兩女皇爭霸制海權,傳水苗太后立威信(二)第43章 龍驛甕中捉金家,夾竹桃妯娌相猜疑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103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64章 曹核桃尋母遇貴人,玉翡翠揪出嫁妝案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233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二)第136章 外祖家現身雞鳴寺,貴婦人怒拆鴛鴦偶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218章 選年號太后論內閣,新寡婦血洗五軍營第43章 龍驛甕中捉金家,夾竹桃妯娌相猜疑第125章 印圖書今竹交稿酬,造大船開闢新徵途第144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99章 道不同一家難融合,瓊林宴大戰鷹揚宴第137章 斬情絲夫人有絕招,登寶塔今竹面風雪第74章 包子鋪游龍戲鳳姐,木萍兒現身峨嵋嶺第193章 剿土匪圍攻黑風寨,魚漏逼死林同知第161章 封淑妃翊坤宮易主,步青雲到底意難平第67章 太夫人逼債曹國公,煙雨樓醉倒傷心人第146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第99章 道不同一家難融合,瓊林宴大戰鷹揚宴第163章 曹核桃狂噴林大人,新廠公玩起無間道第19章 爭鳳蝶三女揮粉拳,捐香油峨嵋始現身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第156章 訴衷情核竹始結緣,慶豐帝南巡開戰火第236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第103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110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第87章 舊情敵畫舫巧相逢,謀復仇吳敏除祖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