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三離機斷家務事,看輿圖祖孫說紅番

沈今竹吃完最後一顆凍葡萄,勇闖盤絲洞的金釵玉釵香汗淋漓的尋來了。

“你們怎麼纔來,我等了好久了呢。”沈今竹若無其事的接過金釵手裡的蟈蟈籠子,擱在羅漢牀上的小几上,“這個大的蜘蛛給芳菊,今晚揭開盒子,估摸她的蜘蛛結的網最密了。”

此時沈韻竹恰好也在這裡,芳菊這個晚輩都得了,總不能讓韻竹這個當姐姐的白看,沈今竹便將另一個蟈蟈籠子給沈韻竹,嚇得金釵玉釵手腳抖索:都送出去了,難道還要我們再去山洞捉嗎?

好在沈韻竹推脫了,“ 你自己留着吧,我已經得了一個。”她和王氏閒話了幾句,外頭就有管事尋她來回事,這回是倉庫上的管事娘子,說安排的那套用在今晚家宴上的甜白瓷杯盤碎了兩個小碟,湊不成一桌席面了,問該怎麼辦。

怎麼辦?沈韻竹心裡冷哼一聲,換成以前大嫂當家,你們也敢這樣回事?正欲借題刻薄王氏幾句,吃飽喝足準備告辭的沈今竹卻噗呲一笑,玩味的看着管事娘子。

沈韻竹問道:“四妹妹笑什麼?”

“這個管事果真是庫房的人?怎麼記性那麼差?連我記得哩。”沈今竹說道:“前年採買的要去景德鎮找民窯給家裡燒一批青花瓷器,問老太太在瓷器上燒什麼圖案好,我恰好在一旁聽着,說不喜歡青花,要燒甜白瓷,老太太依了我,就定了甜白,還說既是我們這一輩女孩子名字裡都有個竹字,這甜白瓷就刻上竹節的暗紋。這批瓷器足足大半年才燒好運過來,杯盤茶盅、擺設用的各種花瓶,幾十個大箱子呢,老太太當時還玩笑說,燒的太多了,怕是等到敏哥兒和訥哥兒當了爺爺,這甜白瓷還能用上擺他們孫子的滿月酒呢。”

熊孩子說話不留情面,更不會想到這裡頭有大嫂王氏的緣故,嘖嘖道:“不就是碎了兩個小碟,就湊不成一桌席面了?敢情咱們家家宴趕得上皇宮的大宴了,要擺上百八十道菜?你這刁奴定是欺我二姐不知道這個掌故,故意難爲她吧。”

被八歲的小主人一頓數落,管事娘子面目赤紅,她原本生的有些黑,黑加紅,整個臉如同快要過期的豬肝,囁喏不知如何應答——沈家姑嫂面和心不合,四小姐天真浪漫看不出來,她們這些人精那會不知呢?雖說如今是二小姐現管着家事,但王氏主持中饋多年,餘威和餘恩均尚在,不需要王氏刻意交代什麼,總有些像管事娘子這樣的鑽營之輩欺沈韻竹年少不經事,故意使絆子,以討王氏的歡心,說買不到好鰣魚的採買如此,她亦是如此。

前年沈韻竹還是閨閣小姐,那裡留意道這種瑣事,如今當了家,雖有忠僕周嬤嬤幫襯着,也着實有些力不從心,離婚大戰加上管家諸事不順,早已不是一個月前那個欲語先羞、嬌滴滴的待嫁新娘了,所以沈今竹剛道出實情,沈韻竹便將手裡半盞酸梅湯在案上重重一擱,冷聲喝道:“竟敢如此欺瞞!沈家是容不得你這個樣的大膽刁奴!”

沒想到撞到槍口上了,管事娘子忙跪地磕頭請罪道:“奴婢並不是故意欺瞞,奴婢今早開了箱子,數量確實不夠,沒想到還有其他箱子裝着同樣的甜白瓷。”

王氏輕飄飄接過話,“你一個管庫房的,庫裡有什麼心裡不清楚?賬冊上沒寫明白?偷懶耍滑鬧出這種烏龍來,差點耽誤了家宴,你可知罪?”

管事娘子忙借坡下驢道:“奴婢以前是廚房上的,剛去了庫房不久,出了差錯,請大少奶奶和二小姐責罰。”

王氏長眉一挑,側身問沈韻竹:“二妹妹,你看?”

你做好人,讓我出頭做惡人,沈韻竹緊了緊隱在衣袖下的拳頭,面色幾經變幻,最後搖了搖手中的芙蓉紈扇,輕鬆說道:“我不過是代管家務,等大嫂病好了,對牌和賬冊都是交還的,大小管事以後還是要爲大嫂辦事,怎麼處置這刁奴,我聽大嫂的便是。”

這丫頭上手倒是挺快,看來以後不可小覷了她,王氏說道:“今日乞巧節,見血不吉利,板子就免了,革你半年銀米,回廚房做幫廚,你可認罰?”

只要不被趕出去就行,去廚房打雜怕什麼,橫豎等大少奶奶病好,重新管家了,我還能有出頭之日,管事娘子磕頭認罪退下。

沈韻竹告辭,沈今竹跟着站起來說道:“我要回去做功課了,大嫂你好好養病,明日得空再來看你——那個蜘蛛記得給芳菊侄女啊。”

“知道了。”王氏依舊懶懶的歪在引枕上,“管嬤嬤,外頭熱,叫粗實婆子擡兩頂涼轎送兩位妹妹回去。”

兩頂涼轎並行在抄手遊廊裡,沈韻竹若有所思,低聲道:“今天的事,謝謝四妹妹了。”

涼轎晃晃悠悠,蕩的沈今竹直打呵欠,“啥?那個刁奴啊,我也是恰好知道底細,大嫂狠罰了她,給你出氣了,二姐姐不要生氣啦。”

此時一紅一綠兩隻蜻蜓互相追逐着飛過,坐在涼轎上的沈今竹像是打了雞血,精神起來,驀地站起,揮舞着雙手抓去,居然捉到了綠蜻蜓,擡轎的粗實婆子們發出一陣驚呼,好容易保持平衡沒讓沈今竹掉下去,跟在轎子後面的金釵玉釵嚇得面色發白,額滴個神啦,求四夫人大發慈悲早點回來吧,您一天不管,表小姐就能上房揭瓦,額們實在受不了啦!

沈今竹捏着蜻蜓翅膀,樂呵呵的給沈韻竹看:“瞧這個大不大?給二姐姐喂蜘蛛去?”

沈韻竹看着蜻蜓鼓起的大眼睛,內心輕輕一嘆:算了,我和她說這些做什麼,分明還是個不通世事的熊孩子。

其實沈韻竹倒是誤會了,沈今竹並非不知愁爲何物,她明白沈韻竹心情不好,蜘蛛沒送出去,就巴巴的捉只蜻蜓逗姐姐開心,手段過於簡單稚嫩,沈韻竹理解不了,這和年齡有關,就像敏哥兒和訥哥兒能從躲貓貓遊戲中找到快樂,而沈今竹就不屑於參與其中,這便是代溝吧。

話說管嬤嬤目送了兩位小姐的涼轎消失在樹蔭裡,這纔回到院裡,打簾子的小丫鬟自知有錯,見管嬤嬤回來,忙自覺的跑到日頭底下跪着,自扇了兩巴掌,甚是捨得下手,雙頰立刻紅腫起來,“奴婢該死,偷懶去耳房歇覺,耽誤打簾子通報。”

大過節的,一上午連罰兩人,管嬤嬤心情很是不爽快,若是把這個小丫鬟罰的狠了,怕人閒話說王氏狠戾,只得說道:“你老子娘一輩子在外院上灑掃,風吹日曬的,好不容易把你弄到二門裡頭當差,盼着你出息,你倒好,大白天的主子都沒睡,你貓在耳房裡打起呼嚕來,真該潑一盆冷水清醒清醒,去浣衣房裡吧,天天冷水泡着,看你還瞌睡!”

小丫鬟哭噎着,對着王氏的房間遙遙磕頭,捲起包袱走了。

管嬤嬤回到房間,見王氏舀着一盞凍葡萄酸梅湯喝着呢,急忙奪了碗勺,“還吃着藥呢,最忌生冷,吃這些作甚?”

王氏無所謂的嚼着凍葡萄,“這月屋裡連冰都不敢用,也不見身子好了多少,可見大夫說的話不能全信了,乘着還有胃口,吃點想吃的,且過的一日是一日罷。”

人若久病,性子變得古怪消極也是常事,管嬤嬤長嘆一聲,將碗勺還給王氏,“就吃一盞,再多便是不能了。”

“還是嬤嬤對我好。”王氏仰首一笑,管嬤嬤見王氏吃的香甜,就沒提沈今竹聽了她們的談話這事,怕打擾她的興致,暗想橫豎四小姐懵懂無知,聽了些也無妨,小孩子家的,過一晚就忘記了。

王氏就這麼任性了一回,到下午便覺得小腹不適,只是她生性好強,強撐着參加完當晚的乞巧節家宴,到了下半夜上吐下瀉,腹痛不止,連夜請醫問藥,竟是一病不起了,當然,這都是後話。

且說沈今竹“獻寶”不成,只得將綠蜻蜓餵了蟈蟈籠裡的蜘蛛,還威脅說:“把你餵飽飽的,今晚一定要爭氣結網啊,要不然,我就把你送給大嫂的百靈鳥當口糧。”

金釵忍不住問道:“四小姐,百靈鳥吃蜘蛛?”

“不清楚。”沈今竹坦然道:“不試試怎麼知道吃不吃。”

金釵玉釵面面相覷,默默爲百靈鳥點了個蠟。

回到小院,金釵玉釵偷偷向福嬤嬤告狀,福嬤嬤愁的皺紋都多了,好一頓嘮叨,沈今竹沒再生事,上午老老實實寫字讀書,用罷午飯,正欲歇箇中覺,福嬤嬤提着一通腥臭溫熱的液體進來,沈今竹眼皮亂跳,問道:“這——這是什麼?”

福嬤嬤說道:“烏雞血。”

“做什麼用?”沈今竹覺得大有不妙,莫非又是什麼稀奇古怪的美白秘方。

福嬤嬤將一整包桃花粉倒進烏雞血中,用豬毛製成的排刷邊攪邊說:“這是夫人從《香奩潤色》上找的偏方,將二月桃花研磨成粉,在七月七正午取烏雞血和之,塗在臉上身上,皮膚白裡透紅,非常好用呢。”

“什麼?!”沈今竹嚇得緩緩後退,正欲跳窗逃走,被埋伏在此的金釵玉釵捉住,此時又涌進七個小丫鬟,將沈今竹擡到浴房的竹榻上,按照上午排練按腿的按腿,脫衣的脫衣,分工協作,福嬤嬤化身粉刷匠,蘸着桃花烏雞血一遍又一遍的往沈今竹身上刷,還不停的安慰說:“若想人前變美,就得背後受罪,乖乖別動,過一個時辰才能洗呢,四小姐歇個午覺吧。”

也不知是年少瞌睡多,還是掙扎着累了,沈今竹居然真睡過去,醒來衝了五大桶水,對鏡一照,福嬤嬤滿意的笑道:“果然有奇效。”

沈今竹腹誹道:這是嚇白了好吧!

到了傍晚,沈今竹換了身衣服,去沈老太太院子裡問安。

才入院門,就見一個面有淚痕的婦人領着一對才留頭的男童女童出來,男女童都曬的漆黑,比沈今竹更甚,引領客人的僕婦解釋說:“這是阮夫人一家,以後要在咱們家暫住。”

家裡時常會有暫住的客人,沈今竹自己都快要去瞻園常住了,她對新客人一點興趣都沒有,倒是覺得終於有人比她還黑了,有些沒心沒肺的幸災樂禍之感。

進了屋,得知沈老太太會客後去了書房,沈今竹徑直找過去,沈老太太抱着一卷巨幅圖軸,向她招手道:“四丫頭,過來幫祖母把這個鋪在羅漢牀上。”

沈今竹樂不可支說道:“是《大明萬國輿圖》麼?今日祖母要給我講那裡?”

成人高的圖軸在山字大理石羅漢牀上緩緩展開,這是西洋傳教士利瑪竇所繪、工部員外郎李之藻翻譯臨摹,是史上最全、最精準的世界地圖,後流傳至今,按大明律,民間是不準私藏刻印臨摹這等巨幅地圖的,連官員收藏的地圖都有嚴格的限制,不是你想有就有,但縱使如此,處於各種需要,地圖還是在黑市上廣爲流傳,沈家以前做過航海貿易,那時家裡就收藏了這幅《大明萬國輿圖》,世界之大,盡在眼底。

沈今竹指着寫着錫蘭國(即斯里蘭卡)的地方說道:“上次您講到這裡了,說這裡產各種寶石、乳香還有龍涎香,當年鄭和下西洋時,錫蘭國王膽大包天,想搶了咱們大明的船,被鄭和打敗,綁着國王回來,咱們皇帝另選了新王換上。”

沈老太太是頂門立戶的獨女,早年隨父親行鹽,後來和夫婿攜手做海商,見識頗廣,閒來無事經常給沈今竹講些見聞奇談,從不像其他婦人那樣說些神鬼報應、烈女孝子的故事。

“你記性倒是挺好。”沈老太太摸摸沈今竹的光頭,“今天不說錫蘭了,咱們講講臺灣。”

“自己家的地盤,有什麼好說的,我想聽您講這裡嘛。”沈今竹指着非洲地界說道:“聽說崑崙奴的老家就在這裡。”

“什麼自己家的地盤?”沈老太太面有慍色,“荷蘭人已經攻佔澎湖了,如今臺灣幾乎被荷蘭和西班牙瓜分,咱們大明毫無還手之力,龜縮不出,任憑臺灣百姓被人魚肉,如今看來,整個臺灣都會淪陷,唉,若是鄭和還在,怎容得這些宵小之輩染指我大明國土?”

“方纔在院裡碰到母子三人吧?他們章家原本是福建人,當年和我們沈家一樣是海商,和我們沈家半路出家不同,章家世代都是吃海商這碗飯的,當年咱們家剛入行,章家幫了不少忙。後來大明又開始海禁,逼的沒辦法,舉家遷到臺灣,買通了當地官員做起私人海上貿易,唉,荷蘭人打過來,章家遭遇滅頂之災,諾大的家族只逃出母子三人,不知在海上漂泊了多久,萬幸被漁船救上來,快到福建了,又遇到倭寇打劫,九死一生到了金陵,孤兒寡母投奔我們沈家。”

難怪那兩個人比我還黑,原來是在海上漂泊曬的,若不是連遭劫難,也不會在選在過節的日子投親靠友。沈今竹目光在地圖上掃視,指着標記着荷蘭的地方問道:“看起來不過是個小國,還沒有我們南直隸一半大呢,怎地如此猖狂?”

沈老太太答道:“聽章夫人說,荷蘭人的大炮火【槍着實厲害,臺灣防務空虛,大明官兵潰敗的潰敗,戰死的戰死,居然有些官兵擔心朝廷問責,乾脆落草爲寇,和倭寇一起作亂。”

每次說起倭寇,沈老太太心裡都會錐心一痛:她的長子就是抗擊倭寇時殉國的。沈今竹聽沈老太太講過無數遍大伯父殉國的故事,此時看着祖母臉色,知道一定又想起了大伯父,遂轉移了話題,握着小拳頭說道:“現在才明白李清照那句‘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意義,大明什麼時候才能把荷蘭人和西班牙人趕出臺灣,爲無數個章家那樣的家族報仇呢?”

沈老太太頹然垂首坐在羅漢牀上,嘆道:“大明帝國正在衰落啊,和人一樣,有過壯年,也有日暮西山的那天,鄭和時期萬國來朝、天下臣服的榮耀一去不復還。我也是如此,本以爲好好保養身子,天天打拳強健體魄,絕不會躺在病榻上成爲脾氣古怪的老廢物,平日最不喜別人說老這個字,如今看來,人不能不服老啊,連帝國都在衰老,何況是我等凡人。”

沈今竹懵懵懂懂,“爹爹給我講史書,凡是國之將亡,必有妖孽生,百姓流離失所,土匪羣起;藩王大將自立爲王,各自爲戰;或外族入侵,逐鹿中原。如今我大明並無這些徵兆,江南富足,金陵城歌舞昇平,秦淮河更是夜夜笙歌,從未聽說過大明國要完吶。”

“傻丫頭,這種話誰會亂說?要殺頭的。”沈老太太說道:“以史爲鑑,你爹爹說的有道理,我也希望自己是瞎想,說不定那天大明轉運,把這些紅番驅除出去也未可知。”

“對對對。”沈今竹疊聲和道,靈光一閃,胡謅了一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紅番渡河山。”

“最近還開始出口成章了。”這話把沈老太太逗樂了,“你這是開了竅呢,還是你二姑姑教的好?還真和以前不一樣了。”

“是我天生奇才,開了竅,我爹爹打小是神童,南直隸解元,二十多歲中進士,我是他閨女呢,還能差麼?”沈今竹涎皮賴臉往沈老太太身上蹭,終於說出了憋了許久的話:“祖母,我不想去瞻園。”

熊孩子有進益,沈老太太比自己病癒還要高興,她依舊寵溺的摸着孫女的小臉,卻不再一味順從,“以後乖乖的跟着你二姑姑,將來奔個好前程,我老了,教不了你什麼啦,瞻園又不是北京,我們祖孫倆見面說話都便宜”

祖孫兩個說着體己話,外頭丫鬟來請,說家宴快要開始了,請老太太和四小姐入席。

乞巧節算個不大不小的節日,往年住在八府塘的沈三爺一家是自行過這個節的,今年沈老太太小中風,沈三爺時常過來伺疾,乞巧節乾脆把家人都帶來烏衣巷老宅團圓,沈大少奶奶王氏和沈三夫人何氏照例舉筷給沈老太太佈菜,沈老太太擺手說道:“孫媳婦身體不太好,你就歇着吧,不用你佈菜了。”

王氏只是不肯,笑道:“今日好些了——三嬸都站着呢,我這個晚輩媳婦不好坐着。”

沈老太太拍着何氏的手,“你也坐下,不準推辭。”

鰣魚擺上桌,當然是最喜此物的沈老太太先動筷子,略嚐了嚐肚皮肉,點頭讚道:“今日魚新鮮,蒸的也恰到火候,你們都嚐嚐。”

老太太說好,晚輩們自然都說好,沈韻竹舉杯向着何氏敬酒:“今日多虧了三嬸嬸幫忙,才弄到這麼好的鰣魚,我敬您一杯。”

言罷,一飲而盡。何氏笑着對王氏說道:“韻竹真是能幹,以前連賬冊都少摸過呢,現在才上手一月,管家做的有模有樣。你有此膀臂,以後定會輕鬆許多。”

何氏鹽商之女,嫁的丈夫沈三爺也只是捐了官身,一門心思做生意,因此來往多是生意圈的太太們,沈韻竹的奶孃管嬤嬤去八府塘找何氏幫忙,以解燃眉之急,何氏立刻派了心腹去魚行的行首夫人那裡求,在桃葉渡挑了剛上岸的大鰣魚,用冰塊鎮着快馬運到烏衣巷,真是一騎紅塵韻竹笑,無人知是鰣魚來。

這二丫頭還挺本事,找了三嬸幫忙,長此以往,會不會覺出以前的賬冊有問題?王氏心苦,面上依舊和容悅色,“是啊,我也慶幸有韻竹幫着管家呢,家裡井井有條,我也能安心養身體。”

酒過半酣,女眷們紛紛打開盒子,看誰的網結的密實,勝出者是王氏的長女沈芳菊,芳菊有些靦腆,“這蜘蛛是四姑姑給的。”

沈三叔打趣道:“喲,今竹還會孔融讓梨,二姐姐真會調【教人,熊孩子都快成淑女了,我得趕緊寫信給二哥二嫂報喜去。”

沈今竹最不喜歡聽這話,看着自己的盒子,靈機一動打岔道:“你們看,這個蛛網像不像個壽字?”

縱使草書大師懷素在世,也寫不出這麼不像壽字的字,可爲了圖個彩頭,衆人都附和說真像個壽字,久而久之,還真有點像了!

在金釵玉釵的熱烈期盼下,沈佩蘭次日一早便回烏衣巷,要沈今竹收拾行禮,“瞻園都準備好了,初十過去。”

“我有好多東西要帶過去呢,算上今日也只有兩天時間啊!”沈今竹困獸猶鬥說道:“二姑姑,橫豎我八月十五還要回來過節的,不如等過了中秋再去?我還慢慢收拾,免得漏下什麼還得派人回來取。”

沈佩蘭嗤笑道:“你爲什麼不過了年再去?”

沈今竹拍手道:“好的呀。”

沈佩蘭翻了個白眼,“想得美。”

作者有話要說:  《香奩潤色》是明朝文人胡文煥編寫的,各種黑暗界美白祛痘潤髮偏方,本書上一章的八白散,和這章的七月七雞血桃花都是出自這本書,此書堪稱婦女百科全書,居然還有女人產後下奶,斷奶的方子。

明朝臺灣是先被西班牙控制了南部,後來荷蘭人打過來,明軍一退再退,最後全部撤了,荷蘭人趕走西班牙人,控制檯灣全島,後來被鄭成功趕走。當然,本文從建文帝開始架空,時間軸和結局會和歷史不同的,此文架空架空架空,大家不要被我帶歪了。

爲了方便,本書所有西方國家的稱呼都用現在的,因爲以前古代對西方國家的稱呼非常混亂,比如“佛郎機”,有時候指葡萄牙,有時又是西班牙,甚至有些書裡把荷蘭也叫佛郎機的,看的舟頭都大了。

圖爲《大明萬國輿圖》的東亞部分,

第65章 雁翔金甲罩百花袍,燧發槍一戰驚呂布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247章 良禽棲息何枝可依,山海關外山易主(二)第186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第106章 分遺產人人皆有份,說硫磺今竹展宏第44章 汪福海敲詐國公府,太夫人點唱將相和第49章 魏國公投石問錯路,普濟塔羣英開大會第81章 小公舉翻窗離牢籠,小霸王醋海翻波浪第215章 勸太子景隆搬救兵,執念深改變春秋史(二)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100章 瓊華島四象戰五虎,長公主臨門說親事第68章 曹核桃作死再開局,沈今竹美女救狗熊第241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二)第187章 舊太子宴請假乞丐,藏寶圖攪渾一鍋粥(二)第141章 福王府東西風斗法,燒新宅夫妻要反目第29章 賀新居羣芳羞玫瑰,沈今竹一戰鬼魅影金玉釵勇闖盤絲洞,乞巧節姑嫂打機鋒第227章 思舊事女人當自強,到酒家姐弟偶相逢(二)第209章 小鮮肉扮豬吃老虎,琉璃塔終成孩子王(二)第241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二)第147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二)第70章 三里河孤魂埋枯骨,國公府三喜再臨門第188章 辭舊歲暗流皆涌動,王恭廠天災降人間第159章 求情敵陸氏遭碰壁,去孝陵揭開大棋局第237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二)第196章 隔三年故人始現身,到陌路黔驢終技窮第254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第34章 護小主我有張良計,爬牆梯揪出鬼魅影第162章 聽壁角聽出大陰謀,曹核桃護住未婚妻第66章 直言女挑明心中事,沈今竹一語噎池蓮第24章 挑美人冰糖認新主,鳴鳳院倩女似幽魂第90章 做說客今竹顯本領,建使團艱辛回故土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174章 新廠公妙計除隱患,林淑妃夢魘見王妃第61章 朱姐夫傳道小舅子,賀婚宴餘孽顯真身第181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第60章 翼然亭冤家讀西遊,鴛鴦劍相煎何太急第182章 遭流放名門變柴門,風雪夜人歸人不甘(二)第38章 大丫鬟牀前教心術,小主人命懸太子湖第37章 出頭鳥捨身飼蚊蟲,鳳鳴院內鬼始現身第88章 竹小姐砍斷爛桃花,回故土先入北大年換門庭詠蘭誤終身,步青雲佩蘭嫁豪門第67章 太夫人逼債曹國公,煙雨樓醉倒傷心人第201章 陷迷津今竹乘白龍,星辰變閣老獻毒計(二)第110章 劉夫人堂前教丈夫,查命案羣雄顯本領第103章 沈家人扶靈跪金陵,徐州府詠蘭憶故人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第230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第146章 爲脫身借屍又還魂,去雙嶼林鳳送東家第173章 順王歸掀起大風浪,大朝會羣臣來朝鬥(二)第229章 陰陽隔難絕姐弟情,涼棚下舅舅試外甥(二)第239章 靖遠號試航天津衛,馬球場姐弟比騎技(二)第81章 小公舉翻窗離牢籠,小霸王醋海翻波浪第149章 連環計脫身大沽口,到京師圖窮匕首先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沈六少洗三開大宴,沈四娘醉遊拂柳園第199章 大局定章 秀入空門,得書信金陵傳喜訊第252章 不問蒼生卻問風月,定盟誓連縱抗強敵第164章 長公主駕到定婚期,老熟人搖身變新後第255章 觀鸚鵡引發兒女情,戰南海得勝定乾坤(二)第21章 獻殷勤纓絡來探路,發毒誓人往高處走第232章 放長線引得大魚來,風雲變決勝名利場第223章 沈今竹舌戰王閣老,紫藤架楓竹再聚首(二)第43章 龍驛甕中捉金家,夾竹桃妯娌相猜疑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117章 到月港今竹展宏圖,聞喜事幹爹開笑顏第243章 老情人揮淚祈來生,小內侍攀高忙鑽營熊孩子千里奔金陵,新嫁娘回門語驚人臨拓本今竹說後宮,謀大局白灝來請罪第143章 焚愛巢八郎疑倫常,青鸞舞鏡見影而悲第174章 新廠公妙計除隱患,林淑妃夢魘見王妃第236章 放魚餌大魚終上鉤,施恩威收復老臣心第113章 平定巾揭開身前事,有內鬼官船遭夜襲第207章 施恩惠善人終善報,新年到金陵傳喜訊(二)第70章 三里河孤魂埋枯骨,國公府三喜再臨門第165章 甜冰糖登門賀喜事,老狐狸左右再逢源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120章 解籤文道長亂扶乩,過中秋喜從南邊來第244章 馬尾裙風光藏乾坤,烽火急直逼山海關迷津渡驚夢約不約,中山府不容去不去 (一)第168章 沈義然喜迎孔家女,沈今竹縱橫西洋國第55章 前妹夫勇救大舅子,遺貴井變成妖怪井第70章 三里河孤魂埋枯骨,國公府三喜再臨門第154章 迎家人將軍當孝女,沈文竹誓絕姑表親第231章 尋親不見畫像泄密,謎案重往事相要挾(二)第59章 老相好衙門找女婿,李賢惠叛出公侯府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第179章 除異己太后葬建陵,廢太子郡王入林海第188章 辭舊歲暗流皆涌動,王恭廠天災降人間第198章 復舊仇郡王親掌刑,到長崎舊友議大事第160章 得訊息徐楓有生機,進京城物非人已非第92章 爭貢之役箭在弦上,春城春夜情意綿綿第84章 衆倭寇登陸海寧城,瀕死地絕處又逢生第22章 借銀針婆媳鬥心術,說佛法舌戰朱老太意難平小姑訴委屈,姑太太登門憶舊怨爲名譽兩親家開撕,熊孩子氣絕二哥哥第150章 國千代財色迷懷安,沈今竹偷天又換日第53章 秦淮河花船遇舊友,小少年河樓開賭局第134章 神相似疑是並蒂生,彪悍女對陣草紙公第240章 沈今竹判定兒女案,小皇帝初試手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