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方大奶奶

荀大奶奶接過帖子看了看,“是侯爺夫人的帖子?今天才聽我母親說,侯爺夫人病的歷害,不能見客那。這是好些了?”

方氏嘆氣,“上次我帶你四妹妹去,她病的什麼似地,只略坐了坐,就支撐不住。方纔來送帖子的人說,剛剛有了些精神,請我帶了你幾個妹妹一起去見見面。”

荀大奶奶又仔細看了看帖子,“侯爺夫人說上次只見了四妹妹,這次請太太把其他幾個妹妹都帶去,相互見見。”

“她那個病……唉,難得她下帖子來請,你去打點好車轎。明天你也跟着去吧,這些日子想必憋悶壞了,也該出去散散。”

“還是太太疼媳婦。”荀大奶奶笑着答應了,又試探道:“媳婦看,只帶四妹妹去就好了。大妹妹要繡嫁妝,出不了門。二妹妹和三妹妹,雖都是好的,只是看着都不習慣見人。媳婦就只准備太太和四妹妹的車轎?”

方氏聞言掃了荀大奶奶一眼,“帶上你二妹妹和三妹妹吧,她們也來了半個月,親戚們知道我帶了她們來,不去見見終究不合禮數。侯爺夫人又正兒八經地送了帖子來,帶了去見見,也沒有外人。”

荀大奶奶連聲稱是,“還是太太考慮的周到。”

兩個人說着話,就有一個穿豆綠衣裙的丫頭端了新茶送上來。荀大奶奶接了茶在手裡,見這丫頭面貌不俗,舉止甚爲端莊,卻不是常在方氏這見的那幾個,就問道:“太太這新添了人?看着卻有些眼熟。”

“婢子紅綃見過大奶奶。”紅綃蹲下身給荀大奶奶福了一福。

“你看着當然眼熟,這是金嬤嬤的小女兒,本來在三丫頭那伺候。前兒我這有個丫頭病了,金嬤嬤就讓她暫時補上。我看她又勤快又安份,索性留下了。正好你去和三丫頭說一聲,想着給她那裡補上一個丫頭。”

荀大奶奶答應着,就下來順路先去了水畔居。她似乎已經忘了無故刁難荀卿染的事,不過一開始臉上略顯尷尬,一會就恢復如常,只是不再向以往那樣滿臉堆笑。

荀卿染看在眼裡,面上也不露什麼,依然照往常那樣接待。

“太太那正缺人手,見紅綃伶俐,就留她在身邊伺候,叫我過來跟三妹妹說一聲。三妹妹想要丫頭,從我這挑一個就是。”

自打荀淑芳的婚事定下來以後,紅綃就經常不知去了哪裡。荀卿染幾次在思安院見到她,就知道遲早會有今天的事。

荀卿染並不將紅綃的事放在心上,她只是奇怪。這點事,方氏無論什麼時候直接和她說就是了,怎麼偏讓荀大奶奶來說。至於荀大奶奶所說另補上一個丫頭的話,如果有誠意,就該帶幾個來給她挑,現在這樣,明顯是在敷衍。

本來荀卿染認爲以荀大奶奶的出身,應該是個體面人。不過有了方纔那樣難看的舉動,荀卿染對荀大奶奶這麼做,也就不覺得驚訝了。

荀大奶奶本來預備荀卿染追問填補人手的事,她已經準備好了託詞,見荀卿染不問,她樂得不提,這才又說了明天去定遠侯府的事。

“……太太吩咐,侯府規矩多,三妹妹要時刻記得太太平時的教導。”荀大奶奶說完,就站起身,臨出門前,又狀若無意地添了一句,“我方纔從四妹妹屋子裡來,四妹妹明天穿那套銀紅妝花的衫裙。”

送走荀大奶奶,荀卿染就吩咐桔梗把明天要穿戴的衣裳首飾準備出來。

“四姑娘穿銀紅的那套,咱們避諱着點,就穿秋香色那套吧。”荀卿染吩咐。

桔梗笑,“還用姑娘特意吩咐,大奶奶好個體面人,方纔就差直接說,讓姑娘別越過了四姑娘去。可笑,大姑娘剛消停了,又來了個她,比大姑娘還甚。”

“大奶奶畢竟大了好多歲,臉皮長的更結實些,有什麼出奇?”麥芽在旁吐槽。

三人都笑了起來。

第二天大家一同坐車往定遠侯府去,荀淑芳竟然也打扮好了,跟着上了車。

荀淑芳和荀淑芝、荀卿染坐了一車。不用人問,荀淑芳就自己說了。

“侯爺夫人的帖子,是要邀咱們四姐妹同去,自然少不得我。太太也說最該帶着我,先去認認門,以後成親了,親戚們也要相互走動的。”荀淑芳說到最後,有些嬌羞。

荀卿染記得,昨天荀大奶奶說時,還曾提了荀淑芳不會去。不過荀卿染看到荀淑芳時,一點都不驚訝。這樣的熱鬧事,荀淑芳怎麼會錯過。而且荀淑芳歷來有本事能哄得方氏答應她的要求。不過,方氏還真是縱容荀淑芳啊。看來那門親事,方氏必是能大大受益了。

馬車一直向西行,走了約有半個時辰,終於在一所大宅子門前停下。荀卿染掀起簾子一角,往外觀看。定遠侯府的正門門樓爲三間五架,金漆獅子門環,牌匾上是金錫的四個大字定遠侯府,聽說是侯府初建成時太宗皇帝親筆所書。

馬車停了一會,並無人下車,就有一個婆子過來說話,引着馬車從西角門進了侯府。又走了一段路,馬車停下,方氏等人下了車,坐了婆子們擡來的軟轎,直接到了二門內,在一座大影壁前停下。

影壁前早有人在等候,爲首的是個年紀不到二十歲的年輕婦人。荀卿染正想着這侯爺夫人好生年輕,不知是否是原配。那婦人已經過來接了方氏,荀大奶奶也趕過去寒暄,口稱三奶奶。荀卿染這才知道,這人原來是方家三爺的夫人。

方三奶奶頗爲能說會道,一路上嘴巴都沒閒着。

“大嫂雖然比平時好了些,可依舊出不得屋子,特意派了我去接姑太太、大奶奶和幾位妹妹。還請姑太太別見怪,咱們到恩正居說話。”

“侯爺夫人病了一年多,多虧了三太太是個能幹的人,內外操持着。”荀大奶奶道。

“哪裡用我操持什麼,不過是從大嫂那領了差事,打打雜罷了。別看大嫂病的起不來牀,府裡上下的事可一刻都放不下。我們常勸着她保養身子要緊,大嫂只是不聽。知道的人,明白她是愛操心。不知道的,還以爲我們辦事不妥,大嫂不放心我們那,呵呵呵。”

說話間穿廊過院,就到了恩正居。荀卿染見這院子軒敞闊麗,就知是侯府的正房正院。衆人剛進院子,早有人迎過來伺候,也有往裡回報的,也有挑簾子的請客人進屋的。丫頭婆子做事都有條不紊,鴉雀無聲。荀卿染心裡讚道,這位侯爺夫人久病,院子裡還能如此規矩,想來定是理家的能手。

衆人進了屋,轉過屏風,就見正面榻上一個婦人倚着靠枕坐着,正握着一箇中年婦人的手說話。兩人見方氏進來,都從榻上下來,婦人作勢要給方氏行禮。

方氏趕忙過去扶住,“一家子骨肉,你病的這樣,何須多禮,快坐下歇着。”又和那中年婦人相互見了個平禮,一個稱姑太太,一個稱親家太太。

原來這婦人就是方家大奶奶,定遠侯夫人,旁邊那人則是方大奶奶的母親,曾太太。

荀卿染在旁仔細打量,方大奶奶年紀應該不到三十,身形瘦削,弱不勝衣,面上雖精心裝飾,可眼窩凹陷,肌膚鬆弛,顯是久病之人。曾母和方大奶奶面貌有四五分相像,面上有風霜之色。

“這就是我那幾個妹妹了?”方大奶奶指着荀卿染幾個問道。

荀卿染幾個忙過去見禮。方大奶奶笑吟吟地將她們一一扶起,挨個仔細打量,末了讚道:“上次只見了四妹妹,還想着四妹妹小小年紀,就那樣不俗,不知道幾個年長的妹妹們是什麼樣子。今天一見,果然都是國色天香,這京城佳麗都要被比下去了。姑媽好福氣!”

衆人落座,方大奶奶指了一件事,打發了三奶奶出去。

方氏和曾母寒暄了兩句,才知道曾母是剛到京城。

“我家老爺年底才進京述職,聽說侯爺夫人病了,老爺和我都擔心的吃不下睡不安。這才讓我先帶了她兩個妹妹來看她。”曾母如是說。

“我倒忘了。”方大奶奶笑,吩咐人去請曾家的兩位姑娘。“……方纔都在這裡,我怕她們年紀小,嫌悶,讓她們出去玩了。”

一會工夫,就有人領了曾家的兩個姑娘進來,大家少不得又是一番相見。曾家兩個姑娘,大的叫做曾寧,年紀十五歲,小的叫曾靜,只有十四歲,兩人都長的十分豔麗,與方大奶奶和曾母並無相似之處。

“荀太太這幾位姑娘,都和天仙一樣的人,想來都定了親吧。”曾母的眼睛在荀卿染幾個面上打轉,笑着問方氏。

“只有大姑娘定了人家。”

“唉呦,我看這其餘三位姑娘也都到了說親的年紀……想必是荀太太眼界高的緣故。”

“曾太太哪裡的話,不過是要門戶大致相當,孩子知道上進罷了。”方氏不想多談這個話題,奈何曾太太十分熱情。

“如果是這樣,我倒認識些年輕子弟,正與幾位表姑娘相配。”

“她們姐妹們年紀還小,我捨不得她們早嫁。倒是兩位令愛,姿容出衆,定是早有了婆家吧?”

“她們還比幾位表姑娘年紀小些,我更加捨不得。”曾母道。

方氏就不再問,轉頭問起方大奶奶的病情。

“不過是捱日子吧。”方大奶奶嘆了口氣。

這麼一說,曾母在旁已經流下淚來,曾家兩個小姑娘也露出哀容,都拿出帕子拭淚。方氏和荀大奶奶自然又勸解了一番。

“今個娘們兒會在一起,是件喜事,瞧我這是怎麼了。”方大奶奶說着就吩咐旁邊的人,“去把哥兒姐兒都叫來,今天家裡來客,可以不用上學去了。”

說着話,方大奶奶忽然連打了兩個哈欠,竟然鼻涕眼淚都流了下來。旁邊幾個丫頭圍過來,拿出帕子幫忙擦拭。

“夫人,到吃藥的時候了。”一個丫頭提醒道。

“是了,說着話,一高興就忘了。讓人把藥拿來吧。”又向方氏道,“請姑太太帶着妹妹們在這坐一坐,我去吃了藥就來。”

幾個丫頭扶着方大奶奶轉過屏風,在那邊的貴妃榻上躺了。就有一個大丫頭端着托盤從門外進來。托盤上一個精巧的景泰藍盒子,還有一樣精巧的物件,看樣子和水菸袋有七八分相像。那丫頭端着托盤轉過屏風,少頃,便有異香從屏風後漫過來。

荀卿染驚疑不定,本能地掩住鼻子。

第五十五章 幾家愁第九章 大姐淑芳第六十八章 花嫁第一百五十四章 小年第十七章 方氏的打算第三百六十九章 年禮第四十一章 撲蝶第五十七章 議親第一百八十章 水波盪漾第四十四章 方大奶奶(二)第三十六章 住房是個大問題(二)第338章第八十一章 嫁妝第一百一十八章 賀壽(二)第二百十二章 那一刻第六十章 所謂攪合第388章 冬去春來第二百零四章 龜苓膏的秘密第十三章 喜訊第一百二十一章 怒氣第七十七章 回門第八十九章 冰山一角(二)第九十二章 賀喜第二百零二章 平西鎮(二)第三十五章 住房是個大問題第三七零章 天鵝第一百零九章 河東河西(二)第二十八章 勸說第一百一十五章 應對第四十八章 遷怒第二百十六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388章 冬去春來第339章來者不善第四章 蟄伏第二百二十六章 脫鉤第382章 冷暖第六十二章 攪合的結果第一百章 冬衣第375章 問罪第十九章 另起波瀾第七章 方氏教女(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大鬧喜堂第二十三章 打擊第359章分居第十章 燈油第358章分產第一百零三章 疑蹤第一百九十六章 啓程第339章來者不善第350章交鋒第十三章 喜訊第384章 沉渣泛起第356章議第六章 方氏教女 (一)第八十六章 嫁妝風波第二三七章驚馬第二百十二章 那一刻第345章殺威第354章 生與死第343章定計第二百十六章 五姑奶奶的疑惑第351章交鋒(二)第350章交鋒第十四章 回府第二百零七章 內院的主人第六十四章 荀家姑娘的婚事第二百十八章 宴客(二)第二百十八章 宴客(二)第一百六十八章 心思莫測第二百二十二章 賠禮第四十章 話梅第一百五十三章 月牙兒第三十八章 一枝獨秀第五十三章 生日宴(三)第二百三十一章 尋短見的女人第一百一十一章 連累第九十四章 求救第374章 新生第六十章 所謂攪合第一百一十一章 連累第四十二章 一場氣第一百九十二章 制衡第一百零七章 楊宅第二十九章 醋意第三十四章 進京第七十五章 未諳姑食性第一百一十五章 應對第一百八十七章 動機不明第341章叵測第一百三十七章 牛刀小試第378章 容氏的秘密(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制衡第337章意料之外第二百二十二章 賠禮第十章 燈油第二百三十二章 尋短見的女子(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湖畔居的鬧劇(二)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算第二百十二章 那一刻第354章 生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