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奇怪的合背古錢幣

假金手鐲事件對季凡觸動很大,成爲他心目中一道揮之不去的陰影,雖說是出於好心大意失手,但如此打眼被人騙去兩萬塊錢,實在是過於狼狽。看來自己在典當方面的能力和經驗仍有所欠缺,還需要在實踐中進一步磨練啊!

季凡剛剛送走一位顧客,腰間的手機響了,他拿起一看,原來是陳子奇打來的,“老陳這麼輕閒,我記得你每天這個點正是忙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怎麼忽然想起給我打電話,不會是找我有什麼事吧?”季凡說道。

“大博士就是不一樣,不用我開口你都能猜到,我真佩服你了。”陳子奇說道,“哎我今天聽來店裡的一位客人說大黑山鎮有個離退休的老幹部,他家裡有件傳世之寶——用玉製成的圍棋,方圓十里之內的鄉親都知道,可就是沒人親眼目矚過,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和我看看去。”

“圍棋?居然還是用玉做成的有點意思,這陣子行裡特別忙,我看這樣好了,下班以後你開車來直接行裡接我吧!”季凡興奮地說道,說起來圍棋棋具的材質多種多樣,其中以木製棋盤石制棋子居多,象他自己手中那副圍棋就是以湘妃竹爲盤,以玻璃爲棋子的普通棋具,用名貴的玉石做棋具倒是少見。

下班以後陳子奇準時開車來到典當行,大黑山鎮離市區不遠,陳子奇開車只用了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陳子奇光聽別人提起過,卻不知這個老人的姓名。於是他進鎮之後藉着買香菸的機會,有意向路邊食雜店的老闆打聽起這個老人的住址。

“你說的應該是住在鎮南的老周頭吧?”胖胖的女老闆手指着道南熱心地說道:“我們這兒是有這麼個人,他叫周雲龍,就住在這條街的南邊。大家都傳他家有件祖上傳下來的寶貝,可是都這麼說,誰也沒親眼見過。”女老闆上下打量了陳子奇一眼,“看樣子你們是城裡來的大老闆吧,肯定又是到他家來買那副棋的,不過我看你們還是趁早打消這個念頭,實話告訴你們這個老頭脾氣可挺倔的,這些年到他家買這件東西的人都快把他家的門檻踩平了,好象都是一無所獲空手而歸的。”

“這個老頭性格挺古怪的,看來今天這件事有點棘手。”陳子奇一邊減速在路上行駛,一邊臉帶憂色地對季凡說道。

“這種稀罕少見的玉製棋具即使買不到,能親眼看看見識一下也是好的。”季凡一臉期待地說道,“老陳我看按照剛纔食雜店女老闆指點的位置,應該就是這附近了,前面正好有人,你停車我過去打聽一下。”

路邊有兩個十多歲梳着羊角辮的女孩子正在那裡踢毽子,季凡向她們走了過去,他面帶笑容開口問道:“小同學你們好!叔叔向你們打聽個人,這附近有沒有個叫周雲龍的老大爺住在這裡。”

其中一個女孩子踢毽踢得正歡,聽季凡說話心裡一溜號,腳上剛纔還如行雲流水般流暢的動作立刻變形,一腳踢疵了,帶着雞翎的毽子徑直朝季凡飛過來,季凡伸出右手輕輕一抓,毽子恰好被他抓個正着。

季凡平攤開右手,只見掌心中的毽子是用雞翎栓着一枚銅錢做成的,季凡輕輕撫開雞翎,銅錢正中楷書的景佑元寶幾個大字清晰在目,這是一枚極爲普通的北宋時期的古錢幣。

“小同學你毽子踢得正好,來還給你毽子。”季凡翻轉過毽子正準備把它還給這個瞪着一雙大眼睛帶着滿臉稚氣的小姑娘,突然他被這枚錢幣上背面的文字驚呆了。嗯,這枚錢幣真是非常奇怪,居然正反兩面都鑄有“景佑元寶”四個大字,這難道就是孫仲匯先生在《古錢》一書中記載的合背錢嗎?

這種錢的產生是由於銅錢鑄造時誤用了兩件面範疇而鑄成的,兩面都有錢文的古錢名叫“合背”,反之則出現“合面”。由於宋時錢法嚴峻,極少出現“合背”,因此這種錢數量極少,備受藏家重視。

孫仲匯先生在《古錢》書中曾記載過,大將軍狄青有勇有謀妙用合背錢智得軍心的故事。

北宋仁宗年間,大將軍狄青是個很有才幹的常勝將軍,他頗有威名,一次奉皇帝仁宗之命率兵去西南平息叛亂。可是西南山高路遠,他手底下的兵士不服水土,有很多人身染疫病,一時之間士氣低落,軍無鬥志,將士們滋生恐懼。狄青大軍走到桂林時,他見到軍心渙散,不由心生一計,他利用士兵的迷信思想,採取了擲錢預卜吉凶的辦法。

在一個大廟裡,他當衆宣佈道:“我現在把錢拋向空中,落地錢面全部朝上則我軍此行定能大獲全勝,反之則會失敗。”左右的將校聞言大驚失色,堅決勸阻道:“大將軍這可萬萬使不得呀!哪有這個把握呀,如有一枚錢幣背朝天必然會渙散軍心!”

狄青不聽,仍然固執地從身上抓出一把錢扔向空中,大家俯身看時,見錢面全都朝上,將士們歡呼神佛保佑,士氣立刻大振。

狄青命人把錢釘在地上加蓋封蓋,宣佈班師回來酬謝神佛。宋軍果然大獲全勝,凱旋歸來啓封犒勞三軍,衆人看時只見兩面都有文字,其實這是兩面都有錢文的“合背錢”。

狄青的做法和曹操的望梅止渴如出一轍,都是同一個道理,其實用現代科學的觀點說白了就是由於刺激中樞興奮神經,使得大腦皮層條件反射,產生連鎖反應,起到了巨大的心理作用。

不過狄青在行軍中竟能夠隨手抓出一把合背錢,可以看出他也是錢幣收藏愛好者,對罕見奇錢情有獨鍾,隨身攜帶欣賞品玩,纔有可能就地取材,得心應手地妙用起來。

第一百四十章 龍鳳紋花形玉佩第十四章 蘇州麪館的宣德盤第二百二十七章 銀鏨花寶盒第一百七十五章 唯纔是用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分五色的分水法第一百章 魅力無窮的單色釉瓷器第二百五十八章 席捲英倫的塞拉同第二百一十九章 接連不斷的瓷器精品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條腿走路第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的拍賣結果第二百五十七章 王室御用茶具競標歷史悠久的瓷器發展史第二百一十章 以其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第一百四十五章 拍賣前的準備工作第二百三十五章 景德鎮的形象工程第七十六章 精心改制的遼金雙魚鏡第一百零七章 專收破磚頭的磚癡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條腿走路第二百六十二章 與韓笑石的較量第二十三章 帶衝的明鬥彩卷葉紋瓶第一百六十六章 緩衝的學問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家園尋夢第六十三章 神仙難斷寸玉第一百七十九章 兩條腿走路第二百三十四章 王者青料第九十六章 頗具爭議的碎瓷第二十一章 雞血石印章第一百七十七章 造神計劃第二百零三章 大膽的創意和構想第二十八章 十八居士的白釉瓷罐第一百八十七章 青分五色的分水法第五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金漆木雕櫃第九十八章 收購還是捐贈第一百九十二章 玉圍棋引起的紛爭II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贏的合作方式第一百五十一章 神奇的彈指聽音第一百五十八章 紫玉光墨錠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失敗而告終的初窯第九十九章 令人憂心的瓷器現狀第六十一章 皇家專用的金磚第一百二十三章 令人鬱悶的打眼第六十九章 饋贈友人的翡翠手鐲第一百一十八章 男人之間的決鬥第一百五十五章 終於和諧了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光的背後第二百二十一章 寓意深刻的禮物第八十五章 柴窯青瓷帶來的煩惱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有潛力可挖的消費市場第一百四十三章 回東北老家過年第一百四十九章 付出代價慘重的羸家第四十二章 真真假假的名人字畫第七十章 臨危受命的見習典當師第一百九十八章 例行公事的鑑寶大會第六十六章 一刀窮一刀富第五十二章 死當裡淘金第六十一章 皇家專用的金磚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購模特公司第一百七十七章 造神計劃第二百五十七章 王室御用茶具競標第六十三章 神仙難斷寸玉第六十三章 神仙難斷寸玉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購模特公司第六十七章 福祿壽翡翠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圖斯紅酒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人出手相助第八十六章 紫檀木燈柱第二百六十二章 與韓笑石的較量第二十六章 三月不知肉味的素包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二十章 《好太古碑》法帖第二百零七章 做精做強的營銷策略第五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金漆木雕櫃第二百四十二章 翡冷翠青料第二百五十九章 贊助大師杯賽事第七章 元青花桃竹紋梅瓶第二百三十三章 弘揚民族陶瓷文化第二百零八章 與模特公司的合作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入停產的困境第六十章 紫光花園的新住戶第三十三章 冰美人譚冰第一百四十九章 付出代價慘重的羸家第一百零六章 治病救人要緊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六十九章 饋贈友人的翡翠手鐲第二十五章 用照片作廣告的碎瓷第二百三十章 旗艦店開業大吉第二百二十九章 別開生面的表演第二百零八章 與模特公司的合作第十二章 與美女相進午餐第一百七十八章 福禍相倚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圖斯紅酒第一百三十二章 頗具爭議的想法第三十九章 馬經理拋來的橄欖枝第一百二十五章 讓人跑得快的瓷器店第一百一十九章 古老的綿竹年畫雕版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二百五十九章 贊助大師杯賽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英國傳來的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