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皇家專用的金磚

晚上,季凡回到紫光花園,一進門就見到黃欣怡領着三個女孩子幹得正歡,望着光亮鑑人的地板他面帶笑容地說道:“大家辛苦了。”

“請領導檢閱一下我們的勞動成果看看是否滿意。”黃欣怡調皮地說道。

“嗯,收拾得不錯,欣怡你招呼大家停下來歇歇,一會兒我請大家出去吃頓飯,慰勞慰勞大家。”季凡說道。

“不用那麼麻煩,我們幾個剛纔商量過了,叫些外賣在家裡吃就可以了。”黃欣怡說道:“順便也可以感受一下有錢人平時是如何生活的。”

季凡依黃欣怡之言打電話要了豐盛的晚餐,陪着四個女孩子邊吃邊聊,對於他年紀輕輕就能憑藉自己的努力擁有這樣一棟豪宅自然成爲大家感興趣的話題,於是他在女孩子的一致要求下,把自己撿漏發財的經歷大致向她們作了介紹,這幾個女孩子聽得津津有味,對他則是羨慕不已,直誇他運氣好。

見天色已晚,幾個女孩子這才戀戀不捨地打車離去,少了三個嘰嘰喳喳的女孩子屋子裡頓時清靜了許多。

“這樓下客廳裡有電視,我現在宣佈一樓的這間臥室歸我了。”黃欣怡笑嘻嘻地霸佔了樓下臥室的居住權。

“看來我沒得選了,只能睡樓上了,這裡到底誰是主人啊!”季凡一臉鬱悶地說道。

“人家是女孩子嘛,你就不能發揚點坤士風度謙讓謙讓啊!”季凡注視着正眨着眼睛裝出一副可憐兮兮樣子的黃欣怡無可奈何地點了點頭。

“耶!勝利嘍!”黃欣怡拎着裝滿衣物的皮箱喜滋滋地衝進了一樓那間寬敞的臥室,季凡苦笑着搖了搖頭轉身上了樓,樓上的臥室裡面有張橢圓形的白色大衣,季凡平展開四肢躺在那張足足可以睡下四個人的舒適大牀上時,他的驕傲與滿足無以言表,腦子裡開始閃現着自己這些天不同尋常的經歷,隨着他的眼皮幸福地合在一起,無憂無慮地睡了一個舒心覺。

第二天,季凡抽空到原先的住處將隨身的幾件衣物收拾好裝進兩個大皮箱,和樓下房東大媽道別後打車離開了這個曾經留下無數回憶的地方。

週日季凡早早來到文帝廟街,穿梭在人羣中在露天打游擊的地攤上四處尋覓着,一個攤主面前擺放的形制巨大的方磚引來了他的好奇,擠過去觀瞧見是金磚,他禁不住笑了,這年頭怎麼賣啥的都有啊!

過去民間有種傳說:“皇帝住的宮殿裡,地都是用金磚譜的。”這種用金磚鋪地的說法究竟有無根據呢?其實所謂的“金磚”實際上是規格爲長二尺二,寬二尺,厚一尺七見方的大方磚。如今北京故宮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十三陵之一的定陵內鋪的都是此磚,在磚的側面,尚有明永樂、正德,清乾隆等年號和“蘇州府督造”等印章字樣。

據考證,明代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大興土木,開始爲營建北京城做準備工作時,皇宮裡的磚由蘇州等五府燒製。生產磚的陸墓御窯位於古城蘇州東北的御窯村,御窯村原名餘窯村。因餘窯村土質優良、做工考究、燒製有方,所產磚特別細膩堅硬,“敲之有聲、斷之無孔”,被明永樂皇帝賜封爲“御窯”。

古老的金磚燒製工藝極爲複雜,用現今的生產技術很難製作。上個世紀80年代,在失傳斷燒70多年後,蘇州陸墓御窯開始試製金磚。因爲當年的金磚燒製技術和材料都已失傳,就連晚清時期的金磚現在都已經很難燒出,主要是現在的土質性能和工藝燒製過程達不到原有標準。

季凡隨手拿起一塊入手感覺沉甸甸的,此磚胎質粗糙,整體尺寸厚薄不勻,顯是造假的仿品,季凡已然心中有數也不點破將東西放回原處。

季凡走出不遠看見前面有個賣瓷器的地攤,於是他興致勃勃地湊了上去,馬上對地上擺放的一件乾隆款粉彩九桃天球瓶產生了濃厚興趣。

粉彩是在五彩及琺琅彩的影響下,在景德鎮創制成功的又一種彩瓷,它的獨特之處,是在彩繪時使用一種白色的彩料,名叫“玻璃白”。“玻璃白”具有乳濁效果,給人一種粉潤的感覺,因此被人們稱爲粉彩。其作法是用經過“玻璃白”粉化的各種彩料,在白釉瓷器的釉面上彩繪,經第二次爐火燒烤而成。粉彩瓷器在彩飾方法上使用“玻璃白”,並與繪畫技法緊密結合,這是景德鎮陶工們的一項新的創舉,經科學家研究化驗“玻璃白”呈不透明白色的乳濁劑,是氧化鉛、硅、砷的化合物,利用其乳濁作用,使彩色出現濃淡凹凸之感,同時更顯得色彩豐富,粉潤柔和,畫工精細,整個畫面更富於國畫風格,被譽爲“東方藝術明珠”。

粉彩初創於康熙晚年,盛燒於雍正、乾隆,直至清代晚期。官窯粉彩的價格從幾萬或數十萬,乃至上百萬不等。由於其價格與動則成百上千萬的青花相比,更易被廣大收藏者接受,因此近些年它在市場上受歡迎程度直逼青花瓷。

眼前這件天球瓶型體精巧規整、色彩粉潤柔和、紋飾精細流暢,各方面都無懈可擊,堪稱精美,就連乾隆粉彩所特有的口部及底部都施放鬆石綠釉這一特點都仿製的非常到位,只可惜松石綠釉過於濃豔,釉面呈波浪釉狀,與真正的乾隆官窯粉彩松石釉淺淡光潤的特點差距較大,百密一疏最終還是露出了馬腳,看來這件仿品倒是費了不少工時作出來的,雖然不是真品,卻也是件難得的現代珍品。如果價位合適,倒值得花錢購入,季凡隨口問了下價格,攤主給出的價格卻是高得離譜,看來他不是不識貨,就是把季凡當成剛入行的新手。

眼前的這個賣主是精明無比,想低價撿漏看來是不可能了,季凡只好有些依依不捨地放下了手中這件瓷器。

PS:明天秋雨上三江,請各位大大下!!!

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具規模的瓷廠第二十七章 四道溝淘寶第一百九十八章 例行公事的鑑寶大會第三十九章 馬經理拋來的橄欖枝第七十六章 精心改制的遼金雙魚鏡第八十章 鬆蔭仙女玉牌第一百八十三章 與市長大人的交談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第二百六十四章 令人生疑的如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請高人指點迷津第五十一章 吳冠中的山水畫第一百二十六章 封都引來的爭論第二百六十四章 令人生疑的如意第二百四十一章 請高人指點迷津第七十七章 不明出處的青瓷碎片第二百四十章 意料之外的金獎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化窯瓷塑羅漢佛像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出其來的風波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筆訂單第二百章 公平交易還是挖牆角第二百六十二章 與韓笑石的較量第八十七章 三進四道溝第二百零六章 無聲的原料爭奪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共商發展大計第三十八章 早有預謀的收購第五十五章 韓總的賞寶大會第五十一章 吳冠中的山水畫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風險的瓷器第一百一十二章 雲蒸霞蔚的香道奇觀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贏的合作方式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人出手相助第二百二十一章 寓意深刻的禮物第二百四十一章 請高人指點迷津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瓷器第二百零九章 模特公司的內幕第二百六十三章 與韓笑石的較量II第一百二十五章 讓人跑得快的瓷器店第一百七十章 敘利亞尋青第二百四十章 意料之外的金獎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倫半島的慈善晚宴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力不俗的來賓第一百八十九章 燙手的山芋第二百五十一章 與哈洛德百貨合作第九章 清粉彩鹿頭尊第十五章 “黑漆背”博局鏡第一百六十三章 難以尋覓的瓷土第一百四十五章 拍賣前的準備工作第二百二十九章 別開生面的表演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風險的瓷器第一百九十七章 素肌玉骨的冬青釉第五十一章 吳冠中的山水畫第八十八章 接連不斷的變故第五章 《說瓷》與玩瓷第二百五十二章 法國朋友的盛情第二百四十二章 翡冷翠青料第八十九章 患難之際見真情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化窯瓷塑羅漢佛像第一百四十一章 皇家定點採購單位第二百零一章 雪花藍釉瓷器第八十二章 破爛不堪的太師椅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出其來的風波第六章 美麗爭豔的雙姝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日本的如意算盤第一百七十四章 極品寶石藍色調第二百零三章 大膽的創意和構想第一百七十二章 來之不易的青料第二百一十五章 壟斷麻侖土資源第十一章 紫光花園別墅第一百六十四章 都是麻侖惹的禍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造自己的品牌第二百一十七章 飽受非議的中國瓷器第十六章 死當和空當第一百九十四章 大師與菜鳥的差距第一百二十二章 漏寶的明器第二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二十五章 向拉稀德陛下借勢第二百七十五章 最後的瘋狂第二百三十五章 景德鎮的形象工程第一百八十九章 燙手的山芋第十四章 蘇州麪館的宣德盤第五十一章 吳冠中的山水畫第十三章 真假難辨的玉壺春瓶第二十一章 雞血石印章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金出現缺口第一百四十三章 回東北老家過年第一百八十一章 7501主席瓷第一百五十五章 終於和諧了第四十一章 被看好的成長股油畫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有潛力可挖的消費市場簽約感言第二百六十六章 在股市裡大做文章第二百五十五章 綠色環保品牌歷史悠久的瓷器發展史第一百七十二章 來之不易的青料第二百四十一章 請高人指點迷津簽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