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真真假假的名人字畫

“這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已經九點多了,走欣怡我請你去吃宵夜。”季凡提議道,兩人結伴來到學校附近路邊的一個大排檔,這是個帶有濃郁徽州特色的油煎毛豆腐攤。只見平底鍋裡放豆油燒熱,攤主動作熟練地將毛豆腐攤放入鍋,三兩分鐘,毛豆腐表面泛黃,香味撲鼻。煎熟後的毛豆腐有一層油黃色的軟殼,而那些茸茸的灰毛整個裹住了豆腐,使豆腐帶了一點彈性和韌性。

咬破那一層韌韌的外皮,裡面細膩柔軟,豆子的清香、豆腐的黴香、熟煎後的油香頓時溢滿口腔。“真好吃。”黃欣怡邊吃邊不住地誇獎道。

“那是當然,用我們徽州人的話講,打個巴掌都捨不得放。”一臉憨厚之色的徽州攤主說道,“這豆腐是用當年新收的‘六月黃’黃豆做的,因豆好水好,做出的豆腐色白如玉,包你吃了上頓想下頓。”

“欣怡我就不進去了,捨得別有用心的人亂傳閒話,給你增加不必要的煩惱。”吃過宵夜季凡陪着黃欣怡來到學校門口揮手向她道別。

“嗯,明天見。”目送着黃欣怡邁着輕盈的步伐走進校園,季凡打車回到家中衝完涼,打開筆記本電腦到古玩收藏類的網站瀏覽了一番,這才沉沉地睡去。

白天在典當行跟在程漢章身邊接受他的點撥,下班後練上幾個小時的車技,晚上再上網學些典當收藏方面的相關知識,季凡每天的日程都排得滿滿的,日子過得緊張而又充實。

這天他忙完手頭的工作正一如既往地泡在大廳裡向程漢章討教瓷器方面的問題時手機響了,和程漢章說了聲對不起,這才走到一旁接聽電話,電話是大學的死黨室友包大興打來的。

“包大記者,找我有何貴幹呢?”季凡調侃道。

“大博士別拿我開心了,我現在還只是見習記者。”包大興不甘示弱地回敬道,“我有個朋友父親去世後留下了一些字畫,也不知是真的還是假的。託我找個明白人給鑑定一下真僞,我記得你精通書法繪畫,對鑑別這些東西肯定在行,想請你幫幫忙。”

“這沒問題,準備什麼時候鑑定。”

“這事他挺急的,當然是越快越好。我現在正和他在一起,你如果現在能過來那是再好不過了。”包大興說道。

“現在不行,上班時間我不能老請假。要不定在中午見面吧!這馬上快到午休時間了。”

“行,他家在天新小區四號樓三單位402室,你直接打的過來,我們現在也正往那趕呢!”

“好的,一會兒見。”季凡結束了通話,耗到了下班時間按照包大興提供的地址找到了這裡上前輕輕敲了敲門。

包大興打開房門見是季凡高興地說道:“大博士快請進。”隨即指着身後那位梳着大背頭,頭髮梳得油光鋥亮,一副老闆派頭三十來歲的中年人介紹道:“這位是我朋友許少,騰達經貿公司經理,我同學季凡。”

“我姓許,大名許傳堯,久聞季老弟大名,真是幸會幸會。”許傳象滿臉堆笑,像是遇到多年未曾謀面的老朋友,這份過份的熱情令季凡明顯不太適應,此人給季凡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他過於虛僞。

“許老闆言重了。咱們還是抓緊時間看看東西吧!”季凡冷冷地說道。

“老弟這邊請,我母親去世多年,父親始終一個人住在這裡。我曾勸說他多次讓他搬過去和我一起住也好有個照應,可他偏說一個人清靜慣了,就是不肯和我們在一起。”許傳堯指着室內略顯簡樸的擺設有些傷感地說道,“前些天他心臟病突發就這麼匆匆離去,連句隻言片語也沒留下。”

此時來到書房,許傳堯指着房裡成堆的名人字畫接着說道:“我父親爲官多年,一向清廉,別無他好,就愛寫字作畫,別人送禮物給他,可他卻從來不收。唯獨對這書畫之類的物品是來之不拒,日積月累這些年下來倒是收穫頗豐。”

“令尊大人兩袖清風www.Qingfo.Cc清正廉潔倒是令人油生敬意肅然起敬。”季凡說道。

“光有好名聲頂什麼用,還不如錢財這些身外之物來得實在。這些字畫數量確實不少,可是卻不知能有多少是真的,今天就辛苦老弟你給鑑定鑑定。”許傳堯說道。

“許大哥不要客氣,你只管放心好了。”季凡說着拿起一幅畫仔細地觀瞧,在古玩鑑定這一行中,字畫類叫“軟片”,其鑑定之難與瓷器不相上下。由於鑑定書畫需要掌握的知識最複雜、最多,要鑑定一幅書畫的真假,就要有一套認識完整的知識體系,從理論上、筆墨上、紙張上、字體變化上,都要有客觀的認識和評價,從而分辨書畫的真僞。

這是一幅齊白石款的《牽牛花》,此畫下筆浮躁,露出一種隱隱約約的霸氣,於是他指着這幅畫對許傳堯說道:“齊白石所畫牽牛花、牡丹,其花瓣都沉厚有力,尤其是牽牛圖,如斫出一般,色彩層次不多,但頗清晰,有一種直率之氣襲人。齊老所畫花葉筆跡躍動,雖活潑而富韻律和目的性;相反你再看此畫墨色紊亂而勉強,整幅畫氣息不統一,顯爲僞品。”

季凡又拿起一幅《白鵝圖》接着說道:“你再來看,這幅白鵝圖的水墨畫,落款是唐棣。唐棣爲元代名家,早熟,人稱神童,善繪畫,此畫首鈐印爲乾隆御用寶璽‘八徵耄念之寶’。此畫雖好,但絕非真跡。一是筆意媚俗;二是絹色不對;三是整個鈐印不合定製,寶璽的使用也不對頭。因此可以確定這是一幅不折不扣的贗品。”

許傳堯聞聽此言,頓時大爲失望。

“不過考慮到它雖是大清以後的仿作,但工藝還算精美,能值一萬塊。”季凡說道,許傳堯聽了這話立刻一張苦瓜臉立刻破涕爲笑。

季凡對許傳堯的這堆書畫鑑定大半後發現多數爲後世的僞品和仿作時,心裡不免有些失望。忽然一件《池塘人家》山水畫進入他的視線,季凡只覺得眼前一亮。

PS:今天還有一章,馬上上傳!

第六十六章 一刀窮一刀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化窯瓷塑羅漢佛像第八十九章 患難之際見真情第二百一十八章 迪拜的瓷器專賣店紙上得來終覺淺 第一章 龍紋重環玉佩第二十四章 尋訪修瓷高手第二百四十章 意料之外的金獎第一百七十二章 來之不易的青料第六章 美麗爭豔的雙姝第四十九章 傳說中的魚腦凍碎石硯第四章 黑白博奕之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無限風光在險峰》青花瓷第一百一十五 意料之中的鑑定結果第二百二十六章 祝壽前的準備工作第七十五章 高仿的青花人物紋花觚第二百三十五章 景德鎮的形象工程第四十六章 好心換來的回報第一百零三章 西北向北的求購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日本的如意算盤第六十二章 無法確認年代的水牛雕第二百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即將到來第二十八章 十八居士的白釉瓷罐第五十八章 油畫惹來的煩惱第一百二十八章 精於瓷道的酒色之徒第五十七章 真正的元青花珍品第二百六十九章 屠虎計劃第二百三十五章 景德鎮的形象工程第二百四十二章 翡冷翠青料第九十七章 博物院的強勢介入第二百四十四章 《永樂大典》殘卷第一百四十六章 矇騙小日本的的仿製品第二百五十九章 贊助大師杯賽事第九十七章 博物院的強勢介入第一百六十三章 難以尋覓的瓷土第二百零八章 與模特公司的合作第二百六十一章 英國傳來的佳音第一百九十一章 玉圍棋引起的紛爭第二百一十章 以其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第二百六十二章 與韓笑石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一章 7501主席瓷第三十章 鬼市淘寶第一百八十章 躇躕滿志第十二章 與美女相進午餐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日本的如意算盤第一百九十三章 打造自己的品牌第四十二章 真真假假的名人字畫第二百一十九章 接連不斷的瓷器精品第一百零三章 西北向北的求購第四十四章 與美女的一夜邂逅第一百二十八章 精於瓷道的酒色之徒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穎別緻的荷葉青瓷第一百二十章 出自鄱陽湖底的水撈瓷第二百二十八章 福山壽海龍紋瓶第十七章 坑的就是小日本第一百八十三章 與市長大人的交談第二百二十六章 祝壽前的準備工作第二百三十二章 與美女訪談第一百一十九章 古老的綿竹年畫雕版第四十八章 沉入海底的思茅古茶第二百二十五章 向拉稀德陛下借勢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失敗而告終的初窯第二百五十一章 與哈洛德百貨合作第一百九十五章 比武大練兵活動第九章 清粉彩鹿頭尊第一百五十五章 終於和諧了第二百零一章 雪花藍釉瓷器第一百八十二章 由仿製瓷得到的啓發第一百五十四章 來自異邦的危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蓮水注犀角杯第二百五十一章 與哈洛德百貨合作第八十五章 柴窯青瓷帶來的煩惱第一百四十八章 異軍突出的神奇小子第二百五十三章 景德鎮陶瓷文化之旅第一百五十七章 書院門尋寶第一百七十三章 初具規模的瓷廠第二百五十四章 英倫半島的慈善晚宴第一百零五章 也有碰釘子的時候第一百一十一章 備受推崇的清三代精瓷第一百零七章 專收破磚頭的磚癡第二十三章 帶衝的明鬥彩卷葉紋瓶宋代在中國瓷器發展的重要地位第三十九章 馬經理拋來的橄欖枝第九十八章 收購還是捐贈第二百二十六章 祝壽前的準備工作第十四章 蘇州麪館的宣德盤第二百六十一章 英國傳來的佳音第一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的任務第二百六十二章 與韓笑石的較量第一百二十三章 令人鬱悶的打眼第一百八十八章 以失敗而告終的初窯第二十六章 三月不知肉味的素包第一百三十四章 千年陰沉木第二百五十五章 綠色環保品牌第一百二十四章 尋訪瓷都景德鎮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購模特公司第二百五十六章 新穎別緻的荷葉青瓷第五十一章 吳冠中的山水畫第一百九十九章 防不勝防的陰招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入停產的困境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沽美酒經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