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好太古碑》法帖

“好累呀!”季凡躺在牀上用力揉了揉有些痠痛的雙腿,今天對於他來講這絕對是個值得慶賀和回味的日子,一時之間季凡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當無意中目光落在書桌那厚厚的一壘書籍時,整個人立刻如當頭棒喝清醒過來,是呀自己在這行裡纔剛剛起步,豈能固步自封,取得一點成績就得意忘形沾沾自喜。

感覺到體力恢復差不多了,從牀上爬起來下廚房給自己煮了碗方便麪,很普通的康師傅紅燒牛肉麪,季凡吃在嘴裡卻覺得特別好吃,大口地喝光了最後一口麪湯,用力打了個飽隔,然後拖着有些慵懶的身體來到衛生間,三下五除二脫光了身上的衣服,露出瞭如同非洲難民般的排骨膘,舒服地站在淋浴噴頭下衝涼,也許是因爲今天特別興奮的緣故,下面的分身開始張牙舞爪蠢蠢欲動,高昂地揚起龍頭,看到這兒,季凡得意地哼起了那首膾炙人口的《亞洲雄風》,“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啊……”

衝過涼整個人也精神了許多,季凡坐在書桌前,隨手拿起一本剛買的《古玩鑑定指南》埋頭認真閱讀起來,這是本文化底蘊深厚、專業性非常強的書籍,但精通書法繪畫之道,對藝術形象的感知力比較強的季凡讀起它來竟毫不吃力,猶如巨鯨吞水般大口大口地汲取着這知識海洋中的營養。

夜深人靜,季凡這才合上書本,精力充沛毫無倦意的他翻出《好太古碑》拓帖提筆臨摹,說起這本《《好太古碑》拓帖還是季凡學習書法的引路石,正是這《好太古碑》把季凡引入了書法藝術的殿堂。

公元前三十七年,在季凡家鄉所在的集安一帶,產生了一個名爲高句麗的王朝,歷時700餘年之久。現在的集安市,便是高句麗的王都遺址,在此留下了大量的遺蹟文物,現豎立於集安公園內的《好太古碑》便是其最有代表性者。《好太古碑》高六米有餘,四面刻字,字大如碗,書法似隸似楷,是高句麗王朝爲紀念第十九代好太王而刻,此碑至今已有1500餘年,久被冷落在荒山野嶺之中,直至清末的光緒年間,才被金石愛好者關月山發現,拓之流傳於世,並傳至京師,一時轟動書壇及收藏界,備受文人墨客青睞。

說起和這《好太古碑》結識那還是季凡五歲時的事情,那年春天他隨父親到公園遊玩,偶然間對豎立於公園內的《好太古碑》上似隸似楷的碑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父親見喜愛,就想方設法託人爲他弄了幅拓本,從此這《好太古碑》拓帖與季凡結下了不解之緣。長大以後,季凡也曾反覆臨習過王右軍的《蘭亭序》《平安帖》、顏真卿的《多寶塔碑》《家廟碑》、柳公權的《玄秘塔碑》、歐陽洵的《卜商帖》《張翰帖》《仲尼夢奠帖》、李邕的《麓山寺碑》諸法帖,但唯獨對這《好太古碑》情有獨鍾。寫滿了四大張毛邊紙季凡才意猶未盡地放下手中的筆上牀休息,睡夢中他夢見自己書寫的字畫成了受人追捧的珍品,在拍賣現場人們瘋狂地揮舞着手中的號牌瘋狂地十萬十萬向上加價,一副字畫被拍成了幾百萬的天價,見此情景他在夢中忍不住得意地笑出聲來。

清晨,季凡被手機設置的玲聲準時振醒,起牀簡單洗漱完畢,噔噔噔下樓在樓下的小吃部對付了一口,打車來到火車站。大清早乘車的人不多,他在車上找了個空位,從揹包裡掏出書認真翻看,一本《典當基礎知識》剛看到一半,耳邊響起了列車廣播員親切的聲音:“各位旅客,前方平安站馬上就要到站了,有下車的旅客請您拿好隨身攜帶的物品,準備下車。”

平安鎮是季凡此行定遠市的中轉站,季凡合上書本站起身隨着三三兩兩下車的乘客下了火車,鎮子不大,火車站旁邊就是長途客運站,季凡擠上開往定遠市的客車,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顛汽車駛入了定遠市區,季凡按照黃連君的要求給他掛了個電話,黃連君在電話裡只說了一句,“我知道了,你下車後在車站等着,有人去接你。”就匆忙掛了電話。

終於到站了,這大熱天坐上四、五個小時的車真夠受的,季凡老遠就瞧見一人高舉着接站的牌子夾在幾輛拉活的出租車中間分外醒目,牌子上瘦金體的季凡兩個大字字跡飄逸而又挺拔,這大概是老夫子的手筆吧!季凡面帶笑容擠了過去。感覺到有人走近,舉牌之人放下手中的牌子,露出一張清新脫俗的面孔,上衣穿着件白色的Kapaa休閒T恤,下身穿着條淡藍色的蘋果牌牛仔褲,瓜子臉、柳葉眉、杏核眼、瓊鼻、櫻桃小口完美地搭配在一起,一個標準的古典美女,看見她靚麗的身影,季凡只覺得一股深谷幽蘭般的清新氣息撲面而來。

“你是季凡吧?”女孩輕啓朱脣率先開口問道,她聲音婉轉動聽,季凡聽在耳中不諦仙音。

“對,你是?”季凡問道。

“我叫黃欣怡,你直接叫我欣怡好了,我父親叫我來接你的。”女孩大大方方地說道。

“欣怡讓你受累了,這大熱的天還特意讓你跑一趟。”季凡客套地說道,想不到老夫子還有這麼漂亮的女兒。

“孔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再說了,要說辛苦還是你最辛苦,這一路上坐了四、五個小時的車了吧!”黃欣怡調皮地說道,“咱們走吧,我的車停放在那邊。”

黃欣怡領着季凡來到一輛捷達車前,打開車門熟練地坐在駕駛員的位置上,“欣怡,你有駕照吧?你可聽說現在交通路檢可是很嚴格的。”季凡坐在她旁邊輕輕地把肩上的挎包轉到胸前。

“這你大可放心,我的駕駛技術一流,至於駕照去年我就拿到了,怎麼樣要不要我開車先在市裡兜一圈,讓你領略一下本人的車技。”黃欣怡望着季凡一副自信地說道。

“我看還是算了吧,時間已經不早了,你看都十點多了,咱們還是先去看畫展吧,時間長了你父親該着急了。”

“嘻嘻,和你開玩笑的,給你飲料,冰過的正好降降火氣,坐好了我要開車了。”

季凡接過飲料,撕開拉環,剛喝了一大口,車子已如離弦之箭瞬間提速刷的一下開出老遠,季凡猝不及防之下差點被口中的飲料給嗆着,這小妮子外表文文靜靜的,開車倒挺瘋的。

此時定遠市文化館門前人流如熾,定遠是座有幾百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這裡的文化氛圍濃厚,前來參加書畫展的絡繹不絕。畫展的主人黃連君正站在會展門前迎接參加畫展的各界知名人士。

“爸,人我給你接來了。”黃欣怡對着他說道。黃連君聞言擡頭見到站在車旁的季凡,大踏步邁下臺階緊緊握着季凡的手激動地說道:“大博士,可把你盼來了。”

第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的拍賣結果第二百六十章 巨無霸版本的高足杯第一百六十四章 都是麻侖惹的禍第二百三十七章 青釉葵口碗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興杯世界圍棋大賽第二百四十二章 翡冷翠青料第二百三十七章 青釉葵口碗第六十章 紫光花園的新住戶第二百六十九章 屠虎計劃第八十六章 紫檀木燈柱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化窯瓷塑羅漢佛像第一百七十七章 造神計劃第一百二十章 出自鄱陽湖底的水撈瓷第一百四十五章 拍賣前的準備工作第八十八章 接連不斷的變故第二百一十八章 迪拜的瓷器專賣店第八章 古玩市場的菜鳥第七十八章 神秘的柴窯瓷皇簽約感言第五十五章 韓總的賞寶大會第九十章 與美女的尷尬獨處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贏的合作方式第七十八章 神秘的柴窯瓷皇第三十四章 勞力士也能貶值第二百零七章 做精做強的營銷策略第二百六十章 巨無霸版本的高足杯第二百三十八章 蓮水注犀角杯第五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金漆木雕櫃第九十三章 巧作陪襯的影青瓷碗第三十二章 借筆識得的錢幣珍品第八章 古玩市場的菜鳥簽約感言第六十九章 饋贈友人的翡翠手鐲簽約感言第九十章 與美女的尷尬獨處第十四章 蘇州麪館的宣德盤第一百六十四章 都是麻侖惹的禍第二百二十三章 波日季腰刀第二百二十一章 寓意深刻的禮物第八十六章 紫檀木燈柱前言 失落的傳國玉璽第六十四章 這邊風景賭好第八十六章 紫檀木燈柱第四十六章 好心換來的回報第十三章 真假難辨的玉壺春瓶第二百四十四章 《永樂大典》殘卷第一百五十二章 把樁師傅與柴窯第四十七章 四扇屏鈞瓷第一百一十章 歷盡磨難的瓷器第九章 清粉彩鹿頭尊第二百四十五章 蘇富比拍賣會第六十五章 瘋狂的賭石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瓷器第一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的任務第十六章 死當和空當第二百七十二章 龍興杯世界圍棋大賽第二百五十九章 贊助大師杯賽事紙上得來終覺淺 第一章 龍紋重環玉佩第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的拍賣結果第一百二十六章 封都引來的爭論第三十二章 借筆識得的錢幣珍品第一百五十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三十七章 再訪四道溝第一百八十三章 與市長大人的交談第一百五十四章 來自異邦的危機第十四章 蘇州麪館的宣德盤第一百二十二章 漏寶的明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脾氣古怪的青花大王第八十九章 患難之際見真情第八十四章 沈萬山的紫砂壺第二百一十二章 陷入停產的困境第二百六十一章 英國傳來的佳音第一百零六章 治病救人要緊第九十七章 博物院的強勢介入第一百六十五章 資金出現缺口宋代在中國瓷器發展的重要地位第一百七十一章 沙漠遇險第二百三十二章 與美女訪談第一百三十一章 毀於刀斧之下的神龕第二百三十五章 景德鎮的形象工程第二百七十四章 北京棋院之行第二百三十八章 蓮水注犀角杯第九十三章 巧作陪襯的影青瓷碗第九十五章 爆炸性的拍賣新聞第一百二十九章 小日本的如意算盤第四章 黑白博奕之道第一百二十章 出自鄱陽湖底的水撈瓷第五十三章 八旗子弟的金漆木雕櫃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光的背後第一百八十三章 與市長大人的交談第六章 美麗爭豔的雙姝第二百三十六章 雙贏的合作方式第二十九章 看似普通的拍品第二百零九章 模特公司的內幕第二百一十一章 收購模特公司第一百八十四章 引人注目的開業典禮第二百一十八章 迪拜的瓷器專賣店第一百六十八章 突出其來的風波第二百四十六章 蘇富比拍賣會II第七十章 臨危受命的見習典當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