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席捲英倫的塞拉同

哈洛德百貨做爲英倫半島,乃至整個歐洲唯一一家經銷龍興瓷皇產品的商店,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購貨需求,毫無準備的克勞德陷入了幸福的煩惱中。

“請你稍等幾天,這批青瓷茶具最近就能到貨,一有消息我們會在第一時間通知你的。”

“你是我們店裡的老顧客啦,請你儘管放心,哪怕只有一件青瓷茶具,我們也會給你留着的,”

打發走這些顧客,克勞德親自給季凡打電話,“季先生,最近人們對貴公司製作的青瓷茶具產生了濃厚興趣,每天都有人過來詢問什麼時候能夠來貨,請你快點發批貨過來,要不然我真的有些招架不住啦!”

“克勞德先生,我們公司會以最快的速度趕製出一批青瓷茶具的,你耐心等待好了。”季凡笑着說道。

“想不到英國國內對於我們這套青瓷茶具反響如此強烈,季總,你打的綠色環保這張王牌確實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啊!”林楓恭維道,“這下我終於明白爲什麼連瑞森、道格、貝納爾多這種大公司都要參加競標啦!”

“機不可失,現在就盼着陶瓷之家能早日燒製出青瓷茶具以解燃眉之急。”季凡說道。

龍興瓷皇趕製出一批荷葉青瓷茶具,在哈洛德上架後,很快就銷售一空,受此影響龍興瓷皇的其它青瓷也呈現出旺盛的銷售勢頭。

這時,倫敦著名的心理學家威爾斯先生也耐不住寂寞,在媒體上發表了題目爲《中國青瓷與保健》的署名文章,稱這種青瓷不但綠色環保,而且長期使用它,還能起到安神鎮靜的保健效果。

而有些敏感的英國資深瓷器收藏家更是饒有興趣地回憶起十六世紀時中國地塞拉同青瓷初次登陸歐洲的往事。x泡x書x吧x首x發x將這次龍興瓷皇青瓷成功征服英國上流社會的行爲與其相提並論,認爲它會再一次在整個歐洲大陸引起了一場塞拉同風暴。

英國上流社會人士以自已能擁有一件龍興瓷皇的青瓷茶具爲榮,而針對英國客戶地旺盛需求,龍興瓷皇又陸續趕製了兩百多套青瓷茶具。才漸漸平息了這股青瓷搶購熱潮。

“老林,做爲公司在歐洲大陸的橋頭堡,也是進軍歐洲市場的試點,如今在英國進展如此順利,實在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你制訂的那個《歐羅巴計劃》看來要提前實施開展啦!”坐在辦公室裡,季凡說道。

進入極具市場發展潛力的歐洲市場,始終是季凡的一樁宿願。對於如何在歐洲各國開設瓷器專賣店,建立完整的營銷體系一事。季凡早在兩個月前就下令讓林楓草擬一份詳盡的《歐羅巴計劃》。

“季總,一切早已安排就緒,這個計劃隨時可以啓動。”林楓說道。

九月中旬,龍興瓷皇在歐洲各國又開設了二十三家瓷器專賣店,遍佈法國巴黎、意大利米蘭、德國慕尼黑、西班牙馬德里等經濟發達城市。

歐洲地瓷器專賣店開業以來,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銷售額直線上升。

世界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會計事務所經詳細調查後做出大膽預測。連續數年未發生變化的頂級藝術瓷營銷排行榜今年將消然發生變化,亞洲藝術瓷市場由豐利株式會社獨自把持,一枝獨秀的局面從此將不復存在。

如果不如意外的話,到今年年底龍興瓷皇將取代豐利株式會社,佔據世界藝術瓷營銷排列榜第三名的位置。=首發==甚至可能會更加接近前兩名瑞森瓷業和道格公司。

十月金秋,正是收穫地季節,此時景德鎮全市上下正在爲即將舉行的第五屆瓷博會進行着緊張有序的籌備工作。

這天上午,手氧難耐的季凡來到畫坊裡,拿起雞頭筆在瓷坯上作畫,接到齊玉民打來的電話,通知他到開發區管委會召開緊急會議。

“這瓷坯已經畫了一半,如果扔掉怪可惜地,老唐還是由你接着來完成吧!”季凡把手中的半成品推給唐俊,然後急匆匆來到管委會樓上那間會議室。

此時。會議室內已經稀稀拉拉坐了不少瓷廠老闆,正三兩成羣地低聲交談着,當季凡略顯瘦削的身影出現在會議室門口時,會場內頓時變得鴉雀無聲,人們帶着有些敬畏的眼神,注視着這個近兩年迅速崛起的炙手可熱的瓷業新貴。

在這些人看來,制瓷是個技術含量比較高的工種,一個對於制瓷一竅不通的外行。居然能在短短三年時間內點泥成金。成功打造一個瓷器品牌,並一舉打入海外市場。取得令人羨慕得要死的營銷業績,這簡直是中國陶瓷業現代版的神話。

季凡神態自若地向會場內走去,不時有瓷廠老闆站起身來滿臉堆笑非常客氣地和他打着招呼。

季凡面帶微笑,向大家點頭致意,不事張揚地他隨便在角落裡找了個空位坐下。

不一會兒,市長劉忠憲在鄭長林的陪同下,來到了會場,劉忠憲在主席臺上坐定後,在場上環視一圈問道,“齊會長,今天怎麼沒看到季凡啊?”

“劉市長,季總已經來半天啦!”齊玉民指着季凡坐着的方向說道。

劉忠憲看到角落裡的季凡臉上浮現了一絲笑意,“請季總到臺上就座。”

“劉市長,我坐在下面就可以啦!”喜歡低調行事的季凡衝着劉忠憲連連擺手道。

“季總,你可是本屆瓷博會的主角,你就不要再推辭啦!”劉忠憲說道。

季凡無奈之下,只好走上主席臺,坐在劉忠憲身旁的空位上。

“今天把大家召集到一起,主要是落實瓷博會的準備工作。再有半個月時間,一年一度地瓷博會就要正式拉開帷幕了。

通過這幾年地積極運作,瓷博會做爲充分展示景德鎮瓷器風采和進行陶瓷藝術交流的平臺作用日益顯著,絕不誇張地講,我們景德鎮陶瓷經濟能達到今天這種規模,與瓷博會地推薦不無關係。”劉忠憲開門見山地說道。

“在這裡我要表揚龍興瓷皇的季總,他做爲一個對於制瓷方面的門外漢,來到景德鎮興辦瓷廠,他不畏艱險,憑着一腔熱忱和非凡的勇氣決心,不安於現狀,大膽創新花費了三年之功,精心打造了龍興瓷皇這個品牌。

如今其公司生產的藝術瓷精品已走出國門,不但在亞洲市場牢牢佔據一席之地,而且成功打入競爭更爲激烈的歐洲市場。

近些年來,景德鎮陶瓷企業似乎陷入了一個怪圈,發展速度遲緩,一些個體作坊熱衷於生產粗製濫造的地攤貨,導致景德鎮瓷業經濟每況愈下,一時之間,提起景德鎮的瓷器,人們很自然地與低檔產品聯繫在一起,似乎我們景德鎮現在只會生產粗製濫造的高仿品,這對於我們這座千年瓷都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莫大的悲哀。

如今龍興瓷皇的成功不但徹底澄清了人們對景德鎮瓷器的歪曲和偏見,也給在座的各位就如何發展陶瓷企業,摸索出一條成功之路,下面歡迎龍興瓷皇的季總給大家談談自已如何從無到有,把龍興瓷皇做大做強的。”

頓時臺下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齊玉民一邊鼓掌,一邊帶着妒忌的眼神掃視着季凡。

“我是與二00六年來到景德鎮興辦瓷業的,當時爲了與日本人爭地皮,花費巨資拍下了龍興瓷皇現在所用的那塊土地,我想現在大家仍然對我花五千萬天價買下那塊地皮這件事而感到記憶猶新吧!”季凡淡然一笑接着說道。

“龍興瓷皇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與以劉市長爲首的市政府、管委會的積極扶持,並給予各方面的優惠政策是密不可分的。”

所謂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季凡的這番話令劉忠憲和鄭長林感到非常受用,兩人相視一笑,讚許地點了點頭。

“景德鎮做爲千年瓷都,自古以來這裡就以水運發達,交通便利而著稱,還有上天賜給我們豐富的高嶺土這一得天獨厚的瓷土資源優勢,擁有爲數衆多的陶藝師和陶瓷手工業者,可謂佔盡天時地利人和。

景德鎮明清官窯瓷器所創造的輝煌歷史證明,景德鎮要想重鑄輝煌,首先應該將陶瓷發展方向定位在附加值更高,更有市場發展前景的藝術瓷上。以品質上乘的藝術瓷獲得顧客的青睞,而不是靠大量堆砌粗製濫造價格低廉的高仿品來充斥市場。

其次要堅持傳統,大力倡導中國特色的瓷器之路,一件瓷器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令人賞心悅目的產品,還詮釋着古老悠久的東方文化,而吸引海外收藏者的正是這些瓷器完美地體現了中國人含蓄、內斂、儒雅的美學觀、道德觀的中國文化理念。”

第二百四十八章 風光的背後第一百八十三章 與市長大人的交談第三十五章 唯名是論的瓷器第一百四十二章 西方人眼中的瓷器第一百零九章 裝燈油的黑釉刻花大罐第二百章 公平交易還是挖牆角第二百六十五章 決戰時刻即將到來第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的拍賣結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國五味的香料第一百八十六章 高風險的瓷器第六十九章 饋贈友人的翡翠手鐲第九十七章 博物院的強勢介入第二百三十章 旗艦店開業大吉第五十五章 韓總的賞寶大會第九十四章 瞞天過海的汝窯青瓷第一百三十二章 頗具爭議的想法第三十九章 馬經理拋來的橄欖枝第二百七十三章 龍興杯世界圍棋大賽II第一百三十七章 潘家園尋夢第九十五章 爆炸性的拍賣新聞第四十九章 傳說中的魚腦凍碎石硯第九十章 與美女的尷尬獨處第三十九章 馬經理拋來的橄欖枝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狼入侵景德鎮第八十三章 青白玉圍棋第二百三十二章 與美女訪談第一百二十章 出自鄱陽湖底的水撈瓷第六十一章 皇家專用的金磚第二百四十三章 現代版元青花第八十九章 患難之際見真情第十二章 與美女相進午餐第十章詭異的球形閃電第一百零九章 裝燈油的黑釉刻花大罐第二百零八章 與模特公司的合作第九十章 與美女的尷尬獨處第二百四十四章 《永樂大典》殘卷第六十八章 出乎意料的拍賣結果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價的象耳瓶第二百零一章 雪花藍釉瓷器第一百九十六章 寶石藍青花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圖斯紅酒第六章 美麗爭豔的雙姝第二百三十八章 蓮水注犀角杯第一百五十三章 柏圖斯紅酒第一百一十九章 古老的綿竹年畫雕版第三十五章 唯名是論的瓷器第二百一十七章 飽受非議的中國瓷器第十四章 蘇州麪館的宣德盤第一百九十二章 玉圍棋引起的紛爭II第一百七十八章 福禍相倚第一百八十二章 由仿製瓷得到的啓發第二百三十五章 景德鎮的形象工程第七章 元青花桃竹紋梅瓶第一百八十四章 引人注目的開業典禮第一百一十三章 六國五味的香料第二百七十三章 龍興杯世界圍棋大賽II第三十二章 借筆識得的錢幣珍品第一百五十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第十八章 民窯的也有精品第一百九十六章 寶石藍青花第十七章 坑的就是小日本第一百二十八章 精於瓷道的酒色之徒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筆訂單第二百零二章 第一筆訂單第一百二十四章 尋訪瓷都景德鎮第一百一十二章 雲蒸霞蔚的香道奇觀第一百五十八章 紫玉光墨錠第一百一十八章 男人之間的決鬥第二百二十一章 寓意深刻的禮物第六十九章 饋贈友人的翡翠手鐲第一百九十二章 玉圍棋引起的紛爭II第二百五十三章 景德鎮陶瓷文化之旅第二十四章 尋訪修瓷高手第一百八十五章 實力不俗的來賓第三十四章 勞力士也能貶值第二百六十一章 英國傳來的佳音第一百五十二章 把樁師傅與柴窯第一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的任務第二百六十章 巨無霸版本的高足杯第一百五十六章 共商發展大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與市長大人的交談第二百一十七章 飽受非議的中國瓷器第二百二十七章 銀鏨花寶盒第一百六十九章 貴人出手相助第六十七章 福祿壽翡翠第二百六十九章 屠虎計劃第八十七章 三進四道溝第一百六十二章 高嶺土與麻侖土第七十四章 喜憂參半的拍賣結果第二百五十九章 贊助大師杯賽事宋代在中國瓷器發展的重要地位第一百九十二章 玉圍棋引起的紛爭II第八十四章 沈萬山的紫砂壺第二百七十一章 與虎謀皮第十一章 紫光花園別墅簽約感言第九十五章 爆炸性的拍賣新聞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狼入侵景德鎮第二十六章 三月不知肉味的素包第一百三十二章 頗具爭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