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依然有疑慮

和陳業超談完以後,王晨宇回到公司就立即給郭永恆打了個電話,說了說陳業超這個人的基本情況,也說了說他對陳業超面試後的感覺。

郭永恆遠在京城,對陳業超當然不會有什麼直觀的印象,因爲單從陳業超給的簡歷是無法做出判斷的,因此郭永恆只能相信王晨宇的眼光和直覺。

王晨宇專門提到了陳業超工資的問題,郭永恆也同樣不置可否,而是出於一種謹慎的態度要求王晨宇先讓陳業超試用3個月後再來討論,這和王晨宇預先的設想差不多,只不過郭永恆要求陳業超的試用期有點長,而王晨宇原本覺得陳業超的試用期完全可以縮短到一個月。

王晨宇得到了郭永恆的指示後,專門又給陳業超打了個電話說明試用期有3個月,在試用期內工資比轉正後要低不少這個事實。其實王晨宇一直有些擔心,陳業超會不會得到他通知的這個消息後會放棄道共利上班。

但是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陳業超沉默了一會後還是接受了這個條件,同時提出如果他的工資要求在轉正後暫時得不到滿足的話,可以在他拿下一個大單後再來談提高工資待遇的事情。

陳業超的這種態度讓王晨宇喜出望外,他立即一口答應下來,並且讓陳業超現在就開始做好準備,自己先學學有關數據存儲和備份方面的知識,等到開始試用期後經過簡單培訓和學習儘快上手。

敲定了一個讓自己非常滿意的銷售即將入職,王晨宇的心情好了很多,因爲他覺得目前手下的這個團隊中這三個人的能力都距離他的期望有點距離,而假設陳業超真是一個能力出衆的銷售,那將會大大減輕他完成部門年度任務的壓力。

時間很快就到了大年過完的時候,王晨宇剛剛在大年過完的第一天召開部門內部會議讓所有人收心並且介紹了新入職的陳業超後,他就接到了付勇打來的一個重要電話。

按照付勇的說法,今黑神州機械集團的阮廣民在看了發過去的有關採用SATA硬盤的共利新產品資料後,對於這種新產品極爲感興趣,希望能更多地瞭解一些共利這種新產品的技術細節。而付勇肯定是講不清楚的,因此付勇要求王晨宇再去一趟今黑,面見阮廣民再次溝通。

王晨宇對於阮廣民的這個單子還是非常看重的,因爲在他看來,這個單子是今黑省內共利最有可能成功的第一單,如果能拿下,共利就能在今黑省有了一個標杆性的用戶,這對於共利開拓今黑省的市場有着莫大的好處。

而今黑省圖書館那個單子,王晨宇認爲還真有很多變數,除了用戶方的工作他覺得還欠火候以外,這中間還涉及到了用戶方內部的人事變動以及系統集成商的不確定,到底是豐泰電腦還是聖華科技最終成爲投標商,陳雁和杜東之間的利益衝突等等各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總之這個單子給王晨宇的感覺又很有點撲朔迷離的味道,他還有些看不清。

於是,王晨宇很快飛到了今黑省,當天就被付勇帶到了阮廣民的辦公室,接受阮廣民的詢問。

再次見面,阮廣民的態度更加熱情,雙方之間也沒有了第一次見面那隱隱約約的陌生感,王晨宇也很放鬆,在回答阮廣民提出的問題時非常細緻,因爲他知道阮廣民之所以對於共利推出的這款新產品異常感興趣,就在於這款新產品能夠完全滿足阮廣民很希望既能進行大容量數據的存儲又能兼顧性能的兩難要求。

而阮廣民也在和王晨宇溝通時毫不諱言,由於將SATA硬盤放到磁盤陣列這樣的專業數據存儲設備中是一種新形態,所以他對於這種共利新產品穩定性有些擔心,畢竟這是一種吃第一隻螃蟹的行爲,略微有些冒險。

同時,據阮廣民講,CME的銷售又去找過他,向他再次推銷CME的產品。而阮廣民故意裝作對存儲產品有些不瞭解,詢問過CME的銷售人員,能不能將SATA硬盤作爲存儲介質而使用到磁盤陣列這種專業數據存儲設備中去。

CME的銷售人員對於阮廣民提出這個設想的回答加重了阮廣民這方面的擔憂,因爲CME的銷售人員很肯定地告訴阮廣民,目前全世界還沒有哪家數據存儲廠商推出這樣的存儲產品,哪怕目前硬盤廠商以及可以對SATA硬盤供貨了,所有的數據存儲廠商都還是處於一種觀望的狀態。

而CME的銷售人員對於CME公司的技術能力非常自信,一再向阮廣民強調新技術也許有其先進性,但是數據存儲設備廠商因爲產品是用戶用來保存重要數據的設備而不會立即就推出基於SATA硬盤的產品,而是需要做大量的測試。

王晨宇當然明白阮廣民的擔憂,也知道了這種擔憂情緒是如何出現的。他沒有再向阮廣民將有關SATA硬盤與IDE硬盤之間那種技術細節上的對比,而是很有自信地說道:“阮哥,我能理解你的擔憂,但是,我們共利能率先推出急於SATA硬盤的磁盤陣列,當然會預先就想到穩定性方面的問題。其實你可以問問付總,SATA硬盤的出現是在什麼時候。他做過電腦配件,自然很清楚,SATA硬盤雖然是種新硬盤,但是在PC機市場已經出現三四個月了。並不是硬盤廠商纔剛剛推出的。而這段不長的時間裡,國內一些PC裝機的個人用戶已經用上了這種硬盤,普遍反應都很不錯。”

阮廣民看向了付勇,想要求證王晨宇說的是不是事實,付勇點了點頭,說道:“老阮,王晨宇說得沒有錯。我可以補充一點細節,SATA硬盤的出現其實早就在國外各大硬盤廠商前兩年的技術路線圖中,這種新技術硬盤廠商也在兩年前就開始研發了。爲什麼去年下半年這些硬盤廠商才正式向市場推出SATA硬盤呢?主要還是因爲硬盤的技術規格已經有很多年沒有什麼太大的變化了,硬盤廠商也和其他IT產品一樣需要推陳出新,如果一味吃老本的話,必然會影響到硬盤廠商的利潤。畢竟現在大家都很清楚,電子產品特別是IT 部件每年的售價都是在下降的。”

第316章 謹慎一點好第129章 小蜜出現第641章 楊青很生氣第44章 商務談判第324章 急中生智第19章 顧建國伸手了第514章 不挑明的利益交換第232章 厚顏無恥的馬曉樵第432章 實情原來真是這樣第25章馬曉樵的思路第393章 人才是最根本的問題第579章 調整勢在必行第549章 效果極好第465章 李軍的反饋第307章 意外之喜(加更)第401章 劉威的難處第571章 有點難辦第190章 對付劉筱的辦法第469章 初見方建軍第602章 變通辦法第282章 陳波人不錯第376章 新助力第326章 重要的是解決問題第117章 做人要有原則第102章 嚴鬆手上有單第164章 幕後工作不能停第5章突如其來的調動第485章 想卸包袱第648章 杜東有個新項目第361章 各有各的考慮第69章 王晨宇的任務第181章 讓人摸不着頭腦的盛傑第135章 按照程序來第174章 姚建的再次忠告第246章 極力邀請第5章突如其來的調動第333章 先佔坑第452章 李軍的問題第274章 兜一個大圈第409章 時機要找準第81章 發現端倪第459章 功課要做在前面第192章 老闆的吩咐第338章 銷售都是演員第517章 突破性進展第167章 質疑和解釋第113章 出現隱憂第333章 先佔坑第417章 背後有大樹好乘涼第610章 李軍的彙報第73章 領導的指示第155章 心照不宣的同盟(求訂閱)第55章 要證實第335章 原來是這樣第564章 解決工作效率的手段第320章 先說斷後不亂第489章 低級錯誤第664章 又起波折第273章 見用戶前要有準備第120章 單獨約會第381章 周大勇其人第596章 跋扈的朱山第169章 節外生枝第269章 老道第594章 天上掉餡餅了第82章 馬曉樵的決定第592章 異常強勢的用戶第491章 不爽第15章 消息傳得很快第194章 真實的信息第173章 解釋和安撫第318章 試探性撈一筆第300章 樹立典型第408章 背後的目的第304章 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第655章 深談第93章 只能豁出去第21章 第一單談成了第138章 這下熱鬧了第11章 琢磨第28章兩種方案第629章 徐策力的手段第323章 出了個大問題第54章 約見劉威第158章 合作是要有基礎的第579章 調整勢在必行第461章 讓人哭笑不得第141章 馬曉樵點頭了第416章 重要的提醒第98章 大學同學第95章 明知是坑也只能認栽第611章 信心十足第503章 對競爭對手的刺探第490章 靈機一動的解決辦法第500章 激起興趣第651章 需要採取的策略第249章 入職第2章 痛徹心扉第638章 忽悠住楊青第581章 一個讓人滿意的銷售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