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銷售培訓(中)

見劉剛毅將銷售理念和銷售體系的重要性擡得這麼高,王晨宇的心裡並不是很認同,因爲他以前在赤天公司上班是也自己看過科思公司對於銷售工作的幾本書,其中就明確講到了市場部門和銷售部門同等重要的意思。

而這一點王晨宇深感贊同,他認爲之所以外企廠商能在國內所向披靡,市場調研和市場策略的制定並精準執行功不可沒。就拿現在的市場環境來說吧,根據他所瞭解到的情況,單就BMI一家公司,每年的市場費用支出就是上千萬甚至好幾千萬人民幣。

BMI這種跨國巨無霸哪怕是再有錢,也不會無緣無故每年拿出那麼多錢來燒,這麼龐大的市場費用花出去必然有其價值的,不然爲什麼國內各地專業市場各種專業媒體上都能看得到BMI 的廣告甚至是LOGO呢?

這還不包括BMI中國區的各個銷售團隊每年在全國各大城市舉行的各種產品系列的巡展以及各種針對用戶的市場活動費用。

也正是有了這些市場費用花出去後見效明顯,BMI有着相當明確的市場策略,所以纔有了今天國內用戶對於像BMI這樣的國外廠商產品毫無抵抗力的現狀。

當然,這也與IT產品中任何一個部件國內都造不出來有一定的關係,畢竟國外廠商在任何層面上產品和技術都是遙遙領先的。

這是劉剛毅說道:“針對中端用戶的銷售其實比渠道銷售更有價值,這一點我相信大家美歐太大意見吧?那麼現在我就來講講如何針對終端用戶的大項目來進行銷售。首先,我想問問大家,假如你們得知了一個大型行業性項目的信息,如何開始入手?”

“瞭解項目情況啊,看看用戶中哪些人作用最大,搞定他們就行了。”

“先從技術部門入手,介紹公司,將產品的優勢,說服用戶技術部門對我們產品的認可。”

“做用戶方領導的工作,找各種關係去接近用戶,做用戶的攻關。”

……

會議室裡再一次七嘴八舌起來。

劉剛毅等大家都說完了,這才笑道:“看來大家說的有個共同點,都是利用關係搞定用戶,對吧?好,我承認不管在什麼地方,利用關係搞定用戶是非常關鍵的。這不僅僅是在國內,在國外其實也一樣。哪怕是國外廠商因爲美國的政策原因而在國內採用總代理分銷的模式規避一些政策風險,好在表面上合規,其實大家都明白,這是這些國外廠商既當那啥又立牌坊的做法,無非就是有一塊遮羞布罷了。但是我覺得大家沒有說到重點,或者是沒有提煉出某些規律性的東西,只是憑着自己的經驗來回答這個問題的。而我覺得,真正有共性,有規律性的套路是首先要搞清楚目標用戶單位內部針對這個項目的決策流程和決策團隊的組成,以及這個團隊中每個人的角色和權限!”

知道這時,王晨宇才真正對這次銷售培訓有了點興趣,他不禁調整了一下坐姿,開始專心聽講起來。因爲劉剛毅的這個說法他是非常認同的,只不過他平時很少將自己從具體的項目中拔出來,從更高的角度來總結自己的銷售經驗,而劉剛毅的話讓他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而劉剛毅說完以後,轉身在早已準備好的一塊白板上開始畫一個組織結構圖,來示意某個有行業性項目的用戶單位內部的決策團隊組成。

畫完後,劉剛毅繼續說道:“一般來說,像這種行業性大項目肯定不可能只有用戶方的某一個人就能說了算的,必然是有一個決策團隊,有一幫人在參與決策。比如有高層領導,有中間層的技術部門負責人或者某一兩個對這個項目擁有發言權和建議權的中層幹部,還有下面底層的技術工程師或者使用部門的人等等。這一點大家都有做項目的經驗,不會否認吧?”

臺下共利這幫老油條頻頻點頭,都對劉剛毅的話沒有異議。

劉剛毅指着他寫的組織架構圖中高層領導那個方框說道:“用戶方的領導有可能是一把手,也有可能是分管領導,總之這個人是對項目有決定權和拍板權的。我們把他稱爲決策者。”

他又指着代表用戶中層的方框說道:“這一個層面是承上啓下的,也是相當關鍵的,我們把他稱爲提議者或者建議者。他們是用戶方最懂技術和產品的人。”

然後劉剛毅又指着最下面的方框說道:“這個層面的技術工程師大家覺得在項目中有沒有作用?”

“沒有!”

“作用不大!”

“可以忽略!”

……

又是一陣七嘴八舌。

王晨宇剛想張口說出自己和其他人的不同看法,之間劉剛毅似乎正在用目光巡視參會人員,他看到王晨宇張口想說點什麼,於是點了點王晨宇說道:“你是不是和其他人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說說。”

王晨宇回答道:“我個人認爲不能完全忽視這個層面的人,他們也許在項目中不能決定採購哪家的產品,但是他們如果要鐵了心攪黃哪家的產品銷售,而是又辦法的。我把這種人稱爲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人。必須要在銷售工作中儘量拉攏這樣的人,至少要用小恩小惠讓這些人閉嘴,不要發出反對我們產品的聲音。”

“BINGGO!”劉剛毅很滿意王晨宇的回答,直接冒了個英文單詞。

緊接着,劉剛毅說道:“剛纔這位仁兄的話很有道理,也是我的看法,對於用戶方這樣的小人物,他們因爲沒有什麼權力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利益要求,所以對這樣的人應該實施拉攏,無外乎就是要尊重他們並且施點小恩小惠。我不妨告訴大家,曾經我聽說過有廠商的單子,最終就因爲這樣的小人物而最終翻船失敗的案例。”

一時間,會議室裡很多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議的表情,似乎並不認可劉剛毅的說法。

第322章 好消息第101章 張靜的小心思第315章 要做局第607章 電話中的談判第248章 被事先安排第12章 敲門磚很重要第335章 原來是這樣第287章 突然冒出來的公司第401章 劉威的難處第238章 很有誠意的邀請第230章 公司的現狀第226章 終於有信心了第587章 最後的確認第608章 面子肯定是要給的第199章 讓人意外的態度第436章 聞到味道的黎敬第578章 內部競爭第612章 與陳剛的交流第469章 初見方建軍第362章 郭永恆開始行動第305章 登堂入室的機會來了第527章 狂喜第578章 內部競爭第309章 被蔣煜禮利用了第316章 謹慎一點好第655章 深談第491章 不爽第430章 不相信一面之詞第131章 被公關第390章 朱山這人不地道第623章 徐策力的意圖第392章 蔣煜禮的提醒第504章 BMI也在行動第506章 初見唐主任第205章 裝好人第425章 借力打力第666章 讓人省心的陳業超第64章 馬曉樵出馬第447章 攤牌第392章 蔣煜禮的提醒第631章 工作很細緻第264章 業內潛規則第88章 原來在這上面有坑第491章 不爽第355章 翟渝的逼宮第503章 對競爭對手的刺探第3章 激勵第336章 黎敬的要求第213章 解決辦法第319章 被認可是個好跡象第86章 姚建的策略第643章 王晨宇也是大忽悠第151章 看樓(求訂閱!求打賞,求月票,反正各種求!)第21章 第一單談成了第619章 小人告黑狀第39章 初見過宏第45章 情況有變第294章 敲打第380章 責權重大第121章 令人吃驚的消息第185章 盤底(求月票、求訂閱、求推廣)第405章 強硬的態度第176章 孫漢波提供的消息第435章 新的變量第576章 領導催辦第499章 態度敷衍第43章 馬曉樵有些吃驚(求收藏)第494章 用戶方的決策鏈條第32章張航的新消息第347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536章 有點自大的用戶第601章 陰陽怪氣第342章 一力堅持第493章 大單消息!第353章 震撼人的喜報第157章 劉筱想要合作第540章 陳雁其人第53章 分析第121章 令人吃驚的消息第366章 驚聞真實內情第372章 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第601章 陰陽怪氣第72章 交換條件第435章 新的變量第112章 還是銷售工作有錢途第649章 一點機會都沒有第187章 雷旭東的態度有變化第219章 艱難的談判第235章 人事變動第277章 宋明有項目了第45章 情況有變第620章 你不仁我就不義第607章 電話中的談判第462章 當面演示第591章 兩個新消息第231章 要賬的人堵門了第658章 招標現場第380章 責權重大第307章 意外之喜(加更)第398章 於莉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