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自爆弱點也是一種手段

王晨宇準確說出了CME推薦CX500,說明王晨宇以前一定深入瞭解過CME的產品型號以及價格,甚至極有可能在某些項目中競標時正面遭遇過面對面的競爭。

因此,阮廣民帶着讚許的語氣說道:“小王對CME還是相當瞭解的,一口就說出了CME的銷售人員向我推薦的產品型號。如果單採購一臺數據存儲設備,我們計算過,需要存放大約20個TB的數據。但是現在有了共利的產品,我更希望能存儲到40個TB的數據,把軍品部門和民品部門的設計圖紙和生產數據都保存起來。對了,我還需要確定一點,你們共利的磁盤陣列單臺能夠存儲多少數據容量?”

王晨宇一聽,就明白阮廣民只關心存儲數據的容量問題,而忽略了硬盤顆數問題。這是一種典型的用戶心態,但是王宇晨覺得自己有必要詳細向阮廣民做一番解釋。

於是王晨宇回答道:“阮主任……”

“不用那麼客氣,叫我阮哥就行。”阮廣民糾正道。

“好的,阮哥。縱觀各個廠商磁盤陣列產品最大存儲容量的計算,是基於磁盤陣列最大能容納多少顆硬盤以及單塊硬盤的最大容量,以此來計算的。而這種數據容量在我們行內被稱爲裸容量,實際上用戶單位能夠實用的容量要比這個裸容量低一些,這是由於RAID算法所決定的。我們都很清楚,目前市面上的硬盤分爲三種,一種是光纖接口的硬盤、一種是SCSI接口的硬盤、還有一種是IDE或者叫PATA接口的硬盤。其中,單塊容量最大的是IDE硬盤,單塊能達到250GB。而其他兩種硬盤的單塊最大也就是80GB左右。如果像您這麼大的數據容量存儲需求,如果採用光纖接口硬盤和SCSI接口硬盤,哪怕是全部採用單塊最大容量的硬盤,所需要的硬盤顆數也是相當多的。這將會導致一個問題出現,不管是我們共利還是其他任何一個廠商的磁盤陣列,單臺設備都是有管理硬盤顆數上限的。比如CME的CX500產品,他們的主磁盤櫃能容納15可硬盤並且能外接4個擴展陣列櫃,也就是說,他們單臺設備只能最多管理75顆硬盤。這還是一個理論值,在實際應用中,CME公司的內部技術指引中,並不建議將75顆硬盤插滿,因爲這樣會嚴重影響整臺設備的運行效能。”

對於王晨宇這麼詳細的解釋,阮廣民以前從來就沒有聽說過,可謂是聞所未聞。這當然並不是阮廣民對於數據存儲的技術不瞭解,而是因爲王晨宇舉例說明的都是很詳細的技術細節,而這種技術細節如果不是廠商自己的技術人員是不可能瞭解到的,畢竟這種限制實際上算是廠商產品中一個不大不小的弱點,很容易被競爭對手拿來當做攻擊產品的一個工具。

“啊?還有這樣的事?這CME可是全球最頂尖的數據存儲設備廠商,他們的產品居然還有這樣的弱點?”阮廣民不由得有些驚訝地說道。

王晨宇笑了笑,解釋道:“阮哥,你來看,CME給出CX500產品資料上明確寫明瞭他們這款產品單臺設備UI大支持的硬盤顆數。如果你對我剛纔說的不相信,完全可以給那個姓許的CME銷售打電話,就說這次的項目需要存儲非常大的數據量,問問他可不可以將CX500的硬盤插滿。你看看他會怎麼回答。”

阮廣民將信將疑地掏出了手機,給CME的銷售打了過去,按照王晨宇剛纔的建議問了問對方,過了一會,阮廣民掛掉了手機,對坐在他身邊的王晨宇點了點頭道:“CME這個姓許的銷售有點嘴硬,先是承諾他們公司的產品資料絕對沒有問題,肯定能支持到最大的硬盤顆數。直到我說我們希望能在CX500上將所有的硬盤都利用起來,他這才支支吾吾地建議我不要那麼做,反倒是熱心地向我推薦採購他們兩臺CX300起來。這個人還是有些不太老實,在這個問題上會比了正面回答我的問題,而是避實就虛地採取了一種迴避的說法。”

王晨宇雙手一攤,笑道:“阮哥,我說得沒錯吧?”

阮廣民點了點頭,對於王晨宇的話更加信服了很多,差不多到了完全信服的狀態。

王晨宇則繼續說道:“由於這次你想存儲更多的數據,在單臺磁盤陣列上有硬盤數量限制的情況下,就得考慮採用單盤容量更大的IDE硬盤了。其實不瞞阮哥,我們共利的磁盤陣列,特別是光纖接口的磁盤陣列,產品資料上標稱的是可以在主櫃後面連接6個擴展櫃。而我們的磁盤陣列產品不管是主磁盤櫃還是擴展櫃,單個櫃都是16個磁盤插槽。也就是說插滿硬盤的話能管理112顆硬盤。可和CME的問題一樣,插滿以後必然會影響到整臺設備的效能,因此我建議你最多隻插96顆硬盤,這是能保證性能的最大限度。”

一般來說,阮廣民坐在神州機械集團信息中心主任的位子上,會有各種設備廠商的銷售人員來找他,可從來沒有任何一個銷售人員會主動像王晨宇這樣自爆產品的弱點。

因此王晨宇這麼說出共利產品的某些問題,很讓阮廣民驚訝,同樣也很讓付勇驚訝。

不過阮廣民似乎很欣賞王宇晨這種誠實對待用戶的態度,以爲他從王晨宇的這種誠實態度中發現了王晨宇這個人做起銷售工作來很讓人信任,因此阮廣民更加堅定了採購共利產品,和王晨宇合作的念頭。

其實王晨宇這麼主動自曝家醜,也是在進行一種賭博,這當然是建立在他咯阿杰阮廣民這個人的性格特點之上的。而他今天來見阮廣民後阮廣民的對他的態度已經讓他明確感受到了一種轉變,除去阮廣民是付勇搞了很久關係,成爲了朋友以外,王晨宇發現阮廣民似乎對他這個人已經開始全盤接受了,而且阮廣民非常喜歡銷售人員對他誠實。

王晨宇經過了一番分析後纔開始果斷出手進行賭博的,他雖然對於這種自曝家醜做法的成功率有很大的把握,但他手心裡還是捏着一把汗,而付勇其實手心裡同樣也捏着一把汗。

第612章 與陳剛的交流第664章 又起波折第95章 明知是坑也只能認栽第213章 解決辦法第43章 馬曉樵有些吃驚(求收藏)第251章 宋明的態度很奇怪第384章 反應不同第273章 見用戶前要有準備第454章 需要帶一帶的手下第478章 送禮的方法和時機很重要第293章 幸福總是來得很突然第598章 李軍的第一次獨立上陣第647章 開掉李軍第446章 最後的幕後交易第213章 解決辦法第528章 戴軍着急要出貨第356章 就差一點了第474章 合作的條件第467章 初次拜訪第10章 用戶的下馬威第188章 陰差陽錯第662章 節外生枝第309章 被蔣煜禮利用了第17章 初見魯封第271章 態度惡劣的蔣煜禮第307章 意外之喜(加更)第543章 初見阮廣民第275章 成功的技術交流第476章 一個重要的信息第28章兩種方案第246章 極力邀請第222章 彭小溪還是不放心第406章 不歡而散第312章 隱含的挑戰第194章 真實的信息第352章 專業性對於銷售來說也很重要第526章 沒有意外第68章 探究原因第439章 說話的藝術性第178章 吳曦的小算盤第575章 態度再變第495章 搞清楚情況並證實很重要第490章 靈機一動的解決辦法第44章 商務談判第586章 撲朔迷離的消息第115章姚建的分析第425章 借力打力第567章 SATA硬盤的前景第527章 狂喜第458章 一個沉默的狩獵者第484章 一個一直被忽略的問題第420章 判斷項目情況要以事實爲依據第656章 指點迷津第307章 意外之喜(加更)第538章 用另外的渠道來證實第517章 突破性進展第631章 工作很細緻第501章 下餌第20章 汪成函出主意第73章 領導的指示第621章 腸子都快悔青了第487章 一個奇怪的電話第610章 李軍的彙報第488章 找上門來的代理商第127章 略施小計第118章 張靜的小心思第547章 阮廣民的真實意圖第608章 面子肯定是要給的第488章 找上門來的代理商第340章 接連而來的好消息第246章 極力邀請第520章 劉筱堵門第71章 馬曉樵的無奈第247章 壓力第123章 演示和測試第521章 各有各的態度第260章 以利益打動人第615章 錢曉馨的第一次試探第289章 領導認可也很重要第504章 BMI也在行動第382章 藏龍臥虎第208章 倒打一耙第1章 晴天霹靂第87章 供應商體系第42章 黃明生的試探第119章 第一次接觸數據存儲技術第47章 價格談妥第476章 一個重要的信息第211章 馬曉樵很果斷第164章 幕後工作不能停第450章 與劉宏最後的博弈第587章 最後的確認第297章 宋明的項目出狀況了第188章 陰差陽錯第519章 戴軍的設計第139章 日子越來越難過第392章 蔣煜禮的提醒第432章 實情原來真是這樣第10章 用戶的下馬威第649章 一點機會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