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態度敷衍

而且戴軍有一種對王晨宇在心理上的優勢,這當然是用戶對銷售的天然心理優勢,畢竟用戶手中有項目,而在用戶看來,銷售人員不過是求着他辦事的。所以戴軍根本沒有一點避諱的意思,就在王晨宇面前繼續看着股票軟件。

這是王晨宇從戴軍的舉動中所收到的第一條信息,王晨宇當然明白戴軍的意思,他不禁對接下來如何說服戴軍接受共利的產品感到了一點難度。

當然,戴軍的這個舉動也並不完全是負面的,王晨宇至少捕捉到了另外一個被戴軍無意之中泄露出來的信息,那就是戴軍本人似乎對於炒股很感興趣。

這也是王晨宇來見戴軍後第一次瞭解到戴軍的這個喜好,這算是一個無意之間瞭解到的信息,要知道,要搞定一個用戶,銷售人員就必須要滿足用戶的需求,這是一條銷售工作中的鐵律。

至於用戶的需求,其實可以分幾種,一種是用戶在工作方面的需求,王晨宇有信心滿足,因爲共利的產品和技術能力在他看來是能夠解決戴軍想要建設好數字法庭數據存儲項目問題的,這種工作需要對於戴軍來說當然重要,畢竟提出最佳方案並建設好這套數據存儲系統對於戴軍在上級領導面前是有工作成績的。

而用戶的需求當然不僅僅只是工作方面的需求,還有其他的需求。比如說利益方面,又比如說喜好方面等等。

投用戶之所好是每個銷售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這關係到銷售人員能不能和用戶建立聯繫和信任的關鍵。

對於戴軍,王晨宇現在當然並不知道其私人需求方面會不會有利於考慮,但是單就戴軍炒股這一個喜好,王晨宇還是有些辦法和手段能滿足的。

任何一個人炒股,當然不可能是爲了給股市送錢,而是要想方設法從股市中撈錢。戴軍當然也不例外。

但如果沒有一點內部消息,想要在國內股市中掙錢還真是難度相當大的一件事情,恰好,王晨宇和三真省證券行業裡的很多人關係都不錯,那麼王晨宇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來幫幫戴軍也就是一個比較可行的手段了。

當然,這要取得戴軍的信任才能實施,並不能一撮而就,還得需要花費時間先建立信任度才行。

似乎戴軍是個很守時的人,所以當王晨宇坐下後幾分鐘,時間到了9點半時,戴軍順手將電腦屏幕關掉,這才轉頭正面看向王晨宇,說道:“你姓王?是國內存儲廠商的銷售代表?找我有什麼事情?”

王晨宇立即站起身來,走到了戴軍辦公桌的面前,雙手將自己的名片遞上,同時自我介紹道:“戴科長,您好,我叫王晨宇,是共利容城分公司的存儲產品部經理。我們公司是國內目前最大的專做數據存儲的廠商,目前在國內幾大區域中心城市都有分支機構。這次來拜訪您,也是因爲聽朋友說起三真省法院系統要上數字法庭的項目,貴院是負責這次全省法院系統統一採購的單位。窩這次來,主要是想要給您介紹一下我們公司的技術能力和產品性能。”

戴軍結果名片看了一眼,順手放到手邊,指了指辦公桌對面的椅子,說道:“那你坐吧,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國內也有做數據存數的廠商呢。你說說看。”

王晨宇坐下後,現實將共利公司的基本情況以及技術能力按照套路先說了一通,但是他並沒有直接繼續詳細講解共利公司存儲產品,而是提出了一個問題:“戴科長,據我所知,建設數字法庭算是全國法院信息化建設的一個趨勢,只不過我沒有想到貴院會走在前面,至少周圍的幾個省市都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貴院的前瞻性還是非常強的。建設數字法庭系統,首先就是要解決各種法律文書的數字化存儲。不知道這次這個項目貴院是準備考慮怎麼建設?”

戴軍很公式化地回答道:“你說的沒錯,這次的項目就是要爲數字法庭系統的建設先建立一個基礎。所以按照我們高院領導的意見,全省各級法院,從縣級法院開始都要先建設本地的數據存儲系統,然後再租用光纖線路來進行全省法院的組網,最終達到全省各級法院的法律文檔進行內部網絡共享的目的。”

戴軍的回答很粗略和簡單,但是基本信息和徐策力告訴王晨宇的是一致的,這說明這個項目確實是真的存在,而不是徐策力故意瞎編出來的項目。

王晨宇當然不會傻到現在就直接問戴軍這個項目的預算是多少,他和戴軍這還哦是第一次見面,以前沒有任何的聯繫,戴軍對於項目預算這樣的敏感問題是肯定不會回答的,王晨宇已經從徐策力那裡已經知道這個項目的預算是750萬了,他也不會現在就去證實這條信息。

王晨宇裝作精神一振,說道:“三真省可是有一百多個縣和十幾個地市州啊,那如果每一個縣級以上的法院都要建設本地的數據存儲系統,那就要採購一百多套磁盤陣列。我們共利恰好主要產品就是磁盤陣列,現在在全國範圍內每年的總銷售額都是一億多元,就比如說在三真省證券公司的交易數據存儲和備份系統就是由我們來進行建設的。我們公司的技術能力完全滿足金融證券業這種關鍵性行業用戶的需求,還請戴科長給我們共利一個機會參與這個項目。”

說完,王晨宇從隨身攜帶的電腦包中取出了公司簡介和產品資料,遞給了戴軍。

王晨宇作爲銷售,自然要向戴軍證明共利公司的實力,技術上的實力他是專門挑選出三真省證券公司這個用戶來證明,因爲這是共利唯一一個在三真省本地的大客戶。而經濟實力,王晨宇則誇大了共利公司的業績,把每年只有三千萬的銷售額說成上億,反正戴軍也沒有辦法去調查共利公司去年的總銷售額有多少。

第340章 接連而來的好消息第206章 氣急敗壞第3章 激勵第438章 打太極和暗示第229章 關說第652章 疑似騙子第249章 入職第334章 突然冒出來的‘驚喜’第90章相互推諉第69章 王晨宇的任務第104章 一切都好說第409章 時機要找準第82章 馬曉樵的決定第245章侯世傑猜中了第507章 性價比很關鍵第76章 顧建國出馬第435章 新的變量第14章 虛驚一場第120章 單獨約會第319章 被認可是個好跡象第623章 徐策力的意圖第646章 有利有弊第565章 婉拒提拔第487章 一個奇怪的電話第124章 結成同盟第38章新信息第47章 價格談妥第13章 突發狀況第335章 原來是這樣第204章 各懷鬼胎第58章 謝羽的難題第574章 宋顯貴在行動第559章 銷售培訓(上)第47章 價格談妥第312章 隱含的挑戰第455章 總算又掙了一筆第396章 買房的意圖第404章 黎敬不是個省油的燈第325章 解釋和抱怨第202章 都在緊鑼密鼓地行動第42章 黃明生的試探第366章 驚聞真實內情第160章 定心丸第41章冒充專家第587章 最後的確認第279章 大家都有壓力第551章 勉爲其難第177章 要善於利用各種資源第206章 氣急敗壞第435章 新的變量第113章 出現隱憂第431章 多方面去證實第229章 關說第282章 陳波人不錯第563章 醍醐灌頂第593章 真實原委和意圖第508章 關鍵的底牌第100章 老同學的聚會第305章 登堂入室的機會來了第413章 事出有因第291章工作還沒有做完第498章 戴軍其人第155章 心照不宣的同盟(求訂閱)第139章 日子越來越難過第365章 小道消息第456章 刷新認知的電話第180章 雷旭東的想法第520章 劉筱堵門第641章 楊青很生氣第223章 用戶的定心丸最有效第498章 戴軍其人第142章 張靜在行動第396章 買房的意圖第486章 市場開拓的難題第166章 忐忑不安第457章 嚴鬆的小心思第625章 楊青的用戶關係到底如何第154章 孫漢波的酒後真言(求訂閱!)第634章 有了一點裂痕第384章 反應不同第532章 開拓被忽略的市場第92章 棘手的問題第260章 以利益打動人第237章 讓人眼前一亮第274章 兜一個大圈第286章 反應不一第495章 搞清楚情況並證實很重要第284章 蔣煜禮有點小鬱悶第254章 內部規則第196章 試探雷旭東第3章 激勵第596章 跋扈的朱山第637章 葛軍的態度第179 章 要配合行動第364章 毫不知情的王晨宇第650章 一個很少見的競爭對手第402章 不顯山不露水第230章 公司的現狀第647章 開掉李軍第659章 專家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