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忽略了新市場

“最好是能在你們公司的網站上加上我們公司作爲容城代理商的名頭,這樣就保險了。”姚建提醒道。

姚建現在這個公司纔開始初創,目前除了通過劉筱拿到了普惠二級代理商的牌子以外,還真沒有什麼其他廠商代理的名頭。他深知,目前要將公司運營起來,走上正軌,參與到市場競爭並且顯得有競爭力的話,那麼這種名頭最好是多多益善。所以他纔會向王晨宇提出拿一個共利代理商的牌子。

王晨宇心中一動,覺得而姚建的這個要求並不過分,反倒是讓姚建真正成爲共利的代理商,對於他以後很有好處。

別的不說,就拿天祥公司後面兩個單子來說,賈春豔似乎並不知情這兩個項目,這兩個單還是蔡星海告訴他的。

這就意味着以後他完全可以沿着目前容城信息科技學院圖書館這個單的操作模式來加價掙錢,無非是後面的兩個單子掙錢的是他而不是賈春豔了。

要知道,如果天祥公司後面兩個單子如果不讓姚建的公司去供貨的話,那麼他今天上午向蔡星海說的藉口反倒是很容易受到蔡星海的質疑。

因此王晨宇立即滿口答應下來:“這個我也會去想辦法的。總之要保證你的公司是我們共利的正規代理商。”

等到姚建在合同上簽字蓋章以後,王晨宇催着姚建趕緊去找蔡星海,他自己則拿着合同回到了公司。

辦公室裡除了錢曉馨就只有蔣煜禮在,其他的人都出去了。王晨宇將合同交給錢曉馨後向蔣煜禮彙報道:“蔣經理,今天我天祥公司還聽到了連個項目信息,週末的報表上我會上報的。”

蔣煜禮一聽,立即展露出了笑容,問道:“什麼?他們還有項目?那真是太好了。說說具體情況?”

王晨宇雙手一攤道:“這兩個項目都是天祥公司的老闆蔡星海告訴我的,我現在只知道他們正在和用戶做工作,具體他們進行到哪一步了蔡星海還沒有給我說。我只知道用戶是誰,需求是怎麼樣的。”

蔣煜禮立即指點道:“既然是他們老闆給你說的,那麼這兩個項目估計我們還是相當有希望。天祥這家公司我也聽說過,蔡星海作爲老闆只負責公司的發展戰略和搞用戶高層的關係,像這樣的行業系統集成商,能真正和他們綁在一起,這出貨量是有一定保證的。我看他願意告訴你項目信息,說明現在這單讓蔡星海嚐到了甜頭,你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繼續維持好與蔡星海的關係,他們公司有任何需要我們幫助的,你要及時反應並全力支持他們去拿單。”

王晨宇點了點頭,表示自己明白蔣煜禮的意思。其實他以前在赤天公司的時候早就知道了一個行業集成商會給廠商帶來多麼大的銷量,就拿想聯的無盤工作站來說,當初赤天公司可是幫着宋明買了不少!

蔣煜禮想了想,又對王晨宇說道:“其實作爲廠商的產品銷售,要有銷售業績說簡單也簡單,抓住幾個行業集成商,和他們捆綁在一起,就會源源不斷地出貨。你現在就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另外你也別忘了,除了容城,你負責的區域還有三真省。那可是一個空白市場,如果能在三真省也打開局面,你今年的銷售任務要完成就相當簡單了。”

王晨宇突然拍了拍腦袋,他這段時間完全將心思放在如果搞定天祥公司那個單和與天祥公司建立長期合作的關係上了,三真省這個華在他名下的市場他還一點都沒去碰呢。

於是王晨宇有些慚愧地笑了笑,說道:“你不提醒我,我還差點忘了。可是以前我在三真省都是面對的最終用戶,和那邊的系統集成商沒有打過交道。這還得從頭開始呢。”

蔣煜禮翻了翻自己桌上的名片夾,將一張名片從名片夾裡抽了出來,遞給了王晨宇,同時說道:“其實三真省也不完全是一片空白。你看看這個春城諾科電腦公司,老闆叫黎敬,突然就曾經銷售過我們的產品。不過由於我們公司以前的產品出故障的時候有點多,當然也不是什麼大的故障,都是些小故障,所以他對我們有些怨言。不過他本人懂技術,我們距離春城又遠,我們的技術去售後服務的成本有點高,所以很多時候都是把好的配件發過去,他自己去進行更換。你不妨和他聯繫聯繫,把他當做打開三真省市場的突破口。”

王晨宇接過名片看了看,問道:“這個黎敬技術這麼厲害?他可是老闆啊。”

蔣煜禮解釋道:“他其實是春城理工大學計算機系的副教授,自己開了一個小電腦公司,他公司裡的人全是他帶的研究生,所以技術方面沒有什麼問題。而且他以前和侯總就是朋友,後來侯總將他交給我來跟。只不過我在容城的事情很多,他那邊的項目信息少,所以我只是偶爾與他聯繫。現在你來公司了,又是將三真省劃給你負責,所以你多和他聯繫聯繫,看看他對於我們公司的產品打開三真省市場有些什麼想法和建議。”

“好的,蔣經理,我這就和他聯繫。”王晨宇將名片收了起來。

這個諾科電腦是個意外驚喜,這是王晨宇的第一判斷。好歹對方曾經和共利合作過,有過成功銷售的例子,這樣說來三真省對於共利來說並不算是完全空白,這倒是一個好事。

當然,以前的共利產品因爲質量問題給對方帶來一些麻煩是個問題,必須要讓黎敬相信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才能真正建立起一種長期合作的穩定關係。

王晨宇坐在工位上思考了好一會兒,這才抓起電話按照名片上的電話給黎敬打了過去。

電話那頭黎敬的聲音並不算太年輕,就是一個操着帶着三真本地味道普通話的有點高亢的聲音。王晨宇趕緊自報家門,告訴黎敬他是共利容城分公司負責三真省的存儲產品銷售。

第486章 市場開拓的難題第214章 傻眼了第480章 抽絲剝繭的分析第195章 盛氣凌人的吳曦第591章 兩個新消息第50章張航來了第486章 市場開拓的難題第41章冒充專家第184章 李勉兵也有難題第576章 領導催辦第390章 朱山這人不地道第198章 冷靜地分析第295章 忽略了新市場第321章 業務費用問題第386章 有人心裡沒底氣第533章 有所動作第427章 立即動作第250章 爭取待遇第184章 李勉兵也有難題第394章 劉威的來電第332章 都認爲不可能第376章 新助力第299章 郭永恆給的壓力第64章 馬曉樵出馬第335章 原來是這樣第505章 高牧的策略第659章 專家發力第373章 任務翻倍的噩耗第254章 內部規則第401章 劉威的難處第643章 王晨宇也是大忽悠第128章 放權是利益交換第321章 業務費用問題第400章 好消息第274章 兜一個大圈第379章 要求很高第530章 再大賺一筆第177章 要善於利用各種資源第528章 戴軍着急要出貨第341章 市場宣傳很重要第663章 王晨宇的對策第571章 有點難辦第534章 讓人震驚的真相第168章 有驚無險第116章 忠告第20章 汪成函出主意第30章令人意外的結果第15章 消息傳得很快第600章 巧遇熟人第479章 事情有變第47章 價格談妥第604章 蔣煜禮被打臉第656章 指點迷津第442章 共利的核心競爭優勢第431章 多方面去證實第220章 智鬥第34章奇怪的表現第12章 敲門磚很重要第147章 抓住需求第451章 一切都向好的方向在發展第288章 誰忽悠誰很難說第211章 馬曉樵很果斷第192章 老闆的吩咐第547章 阮廣民的真實意圖第158章 合作是要有基礎的第369章 敏感的錢曉馨第75章 屈志勇也在活動第90章相互推諉第171章 王晨宇的小算盤第328章 侯世傑的機會第606章 特價給還是不給第32章張航的新消息第116章 忠告第574章 宋顯貴在行動第303章 有可能成功的解決辦法第506章 初見唐主任第319章 被認可是個好跡象第492章 讓人沮喪的現狀第312章 隱含的挑戰第475章 蔡忠的關注點就是利益第109章 投標現場第213章 解決辦法第420章 判斷項目情況要以事實爲依據第263章 慢慢領悟第313章 好銷售一定是專業的第376章 新助力第141章 馬曉樵點頭了第544章 一個尖銳的問題第269章 老道第243章 傷害第154章 孫漢波的酒後真言(求訂閱!)第406章 不歡而散第38章新信息第617章 關係變得尷尬起來第195章 盛氣凌人的吳曦第142章 張靜在行動第578章 內部競爭第437章 利益永遠是改變態度的原因第240章 弱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