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幕後工作不能停

很顯然,對手公司的人似乎對於雙機熱備方式的理解僅僅停留在比較膚淺和表面上的認識之中,以爲現在只要考慮到了用戶的服務器需要雙機熱備方式就可以了,根本想不到這回事被對手拿來大做文章的一個點。

不僅是這一點,王晨宇還發現競爭對手公司對於用戶機房的用電保護也根本未予考慮。

恰好王晨宇曾經經歷過三真省農行信託春城營業部的那次事故,最終汪成函補充採購了一臺大功率的不間斷電源來解決這個問題,給予了他十分深刻的印象,所以對於營業部機房核心系統的用電保護,王晨宇是格外地上心。

這也是王晨宇發現對手方案中的第二個弱點。

而附在這份方案後的設備清單很詳細,王晨宇畢竟做過一段時間的採購工作,所以對於每種設備的成本價即便是不能很準確地算出,但基本上還是瞭解的。

根據王晨宇的計算,這家特區電腦公司最終的成本價會在220萬左右,誤差應該不超過10萬。

而據段瑞恆以前曾經告訴過他,這次系統集成的預算是在310萬以內,,所以王晨宇甚至能計算出競爭對手的大致利潤範圍,如果要精確計算的話,則要看對方在投標時的報價了。

這天晚上王晨宇基本上沒有睡覺,通宵趕出了作爲技術標底交給孫漢波的方案出來,特別在方案中針對對方方案中的兩處弱點進行了強化和技術方面的對比。

等真正完稿以後,王晨宇這才上牀,美美地睡了一覺,他並沒有急着將這份東西交給孫漢波,而是準備睡醒以後再次檢查,看看有什麼錯誤和漏洞。

與此同時,在容城,馬曉樵也開始了緊急的行動,他通過不少人側面打聽了陳漢生此人,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陳漢生這人聲名不顯,就是一個專注於技術方面的人,在商務方面並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野心,也沒有和哪家電腦公司來往特別緊密。

馬曉樵通過關係,還專門託人想約陳漢生出來吃飯,好做做陳漢生的工作。但是陳漢生卻拒絕了,只願意在辦公室接待馬曉樵。

馬曉樵無奈之下只能硬着頭皮以公對公的方式到陳漢生的辦公室聊了聊,專門介紹了一下赤天公司的情況,而沒有特別暗示有關山城營業部項目的事情。

不得不說,馬曉樵的這個舉動讓陳漢生有些不解,因爲平時來找他的無非都是各家電腦公司的技術人員,以探討技術爲理由來和他接觸,而某家電腦公司總經理親自來找他,反而談的是公司介紹以及商務層面的東西,這一度讓陳漢生非常奇怪。

其實此時的陳漢生根本還沒有接到通知,讓他去參加山城營業部電腦系統集成的招標。

當然,自從馬曉樵來找過陳漢生以後,也只有特區的那家電腦公司通過關係來拜訪過他,只不過對方公司來的是一個銷售,也不是來談技術的。

直到陳漢生被領導通知說在幾天後需要到山城出差,參與山城營業部的招標,他才明白過來這些人突然來找他的目的所在。

這讓陳漢生一度很是感慨容城赤天公司和特區的電腦公司消息靈通和無孔不入,甚至比他本人還要早知道他接下來的工作安排。

不過陳漢生還是得到了領導的暗示,在同等條件下多支持特區那家電腦公司。

對於這樣的暗示,陳漢生反倒是有些不爽,因爲他只關心技術層面的問題,有關商務上的事情他其實並不想過多參與進去,畢竟這牽扯了很多利益。

因此陳漢生給了暗示他的領導這樣一個答覆,在合理範圍內或者是同等技術條件下他可以支持特區的電腦公司,但這還得要尊重山城營業部總經理段瑞恆的意見才行。

對於段瑞恆的性格,陳漢生還是比較瞭解的。他可不想因爲執行領導的暗示而得罪段瑞恆,因爲如果他在招標時跳出來說一些有偏向性的話,勢必會給段瑞恆一個不好印象,段瑞恆一定會認爲他侵犯了作爲營業部總經理的權力。

關於在容城所發生的一切,王晨宇在山城並不瞭解,他只是得到了馬曉樵的一個回覆,說陳漢生此人以前赤天公司與其沒有交道,在短短的幾天內要搞定此人的難度非常大。

同時馬曉樵指示王晨宇,一定要牢牢抓緊段瑞恆和孫漢波這兩個人,即便是做最壞的打算陳漢生在招標時硬要偏向於特區那家電腦公司,至少還有段瑞恆進行制衡。

而且馬曉樵還會在兩天後到山城來,親自見見段瑞恆,畢竟這是一個300萬的大單子,王晨宇雖然前面的工作讓馬曉樵極爲滿意,但是他依然要親自來見見段瑞恆纔會心安,畢竟王晨宇的彙報都是口頭上的,馬曉樵一定要親眼看看段瑞恆對赤天公司的態度。

對於馬曉樵的這個要求,王晨宇倒是十分歡迎,這畢竟是個大項目,作爲老闆的馬曉樵如果一直不露面恐怕也不妥,哪怕段瑞恆很認可他本人,馬曉樵的出面是代表了赤天公司的態度。

王晨宇終於將檢查好並且裝訂成冊的技術標底交給了孫漢波,並且專門給孫漢波講解了中間的訣竅,讓孫漢波做到心裡有數。

而從孫漢波那裡出來,王晨宇再次去了隔壁房間找到了段瑞恆,詢問招標時怎麼才能讓人毫無疑心地中標,同時也代馬曉樵和段瑞恆約時間見面。

段瑞恆很淡定地告訴王晨宇,這次招標他不會採取最低價中標,而是會實行打分制,技術方面的佔分比將是重中之重,而價格分和商務分的佔比將會縮小,這樣才能體現出選取性價比好的系統集成商。

當然,段瑞恆也很明白無誤地告訴王晨宇,讓王晨宇想辦法儘快寫出這麼一個評分標準來,以備招標時使用。

第252章 例會第302章 棘手的技術難題第538章 用另外的渠道來證實第429章 李偉東也找上門來了第38章新信息第95章 明知是坑也只能認栽第270章 老奸巨猾的蔡星海第367章 年薪制第654章 搏一搏第646章 有利有弊第516章 最終入圍名單第202章 都在緊鑼密鼓地行動第258章 有了目標第487章 一個奇怪的電話第343章 做事大氣的侯世傑第107章 最後一次溝通第178章 吳曦的小算盤第554章 付勇很守信第533章 有所動作第328章 侯世傑的機會第32章張航的新消息第179 章 要配合行動第419章 王晨宇的軟招第111章 順理成章第488章 找上門來的代理商第229章 關說第168章 有驚無險第390章 朱山這人不地道第578章 內部競爭第33章 魯封有了反應第657章 用戶的表態第320章 先說斷後不亂第443章 艱苦的勸說第614章 一個新思路第523章 原來是加了個保險第236章 篩選第561章 銷售培訓(下)第438章 打太極和暗示第81章 發現端倪第109章 投標現場第360章 內幕消息第661章 並不出人意料的結果第365章 小道消息第1章 晴天霹靂第412章 利益交換第376章 新助力第283章 蔣煜禮很強勢第121章 令人吃驚的消息第130章 姚建很悲觀第195章 盛氣凌人的吳曦第162章 張靜追來了第624章 支持與否有點難選擇第315章 要做局第359章 先下手爲強第419章 王晨宇的軟招第597章 有底氣第652章 疑似騙子第631章 工作很細緻第207章 姚建走了第265章 宋明的心思第303章 有可能成功的解決辦法第313章 好銷售一定是專業的第40章黃明生想得有點多第319章 被認可是個好跡象第63章 權衡以後的辦法第333章 先佔坑第342章 一力堅持第574章 宋顯貴在行動第291章工作還沒有做完第185章 盤底(求月票、求訂閱、求推廣)第3章 激勵第287章 突然冒出來的公司第137章 態度反轉第117章 做人要有原則第281章 驚喜第19章 顧建國伸手了第389章 過分的要求第245章侯世傑猜中了第107章 最後一次溝通第549章 效果極好第29章果然有興趣第638章 忽悠住楊青第65章 上套第417章 背後有大樹好乘涼第448章 塵埃落定第631章 工作很細緻第385章 鼓勵和打氣第416章 重要的提醒第437章 利益永遠是改變態度的原因第222章 彭小溪還是不放心第357章 黎敬的突然襲擊第618章 胡亂插手的朱山第571章 有點難辦第640章 用戶大門外的一場熱鬧第71章 馬曉樵的無奈第328章 侯世傑的機會第582章 依然有疑慮第545章 急中生智的回答第78章 工作依然還是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