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

說完話後,少年們按部就班,分派崗哨,在大殿內外警戒了起來。

邵勳則繼續站在太極殿外等待。

捉拿行動結束,並不意味着事情結束了。這會的他不敢有絲毫鬆懈,直到東海國上軍將軍何倫接到消息,帶着千餘兵士入宮城接走司馬乂時,方纔鬆了一口氣。

這是個燙手山芋,早交出去早好。

“邵君又立功了。”何倫臉色複雜地說道。

他已經瞭解了大概情況,心中暗歎真是錯過了好機會。

自己終究膽子太小,以爲擒抓司馬乂非常艱難,沒想到他就帶了這十來個人,三兩下被拿住了。

不過,事已至此,還有什麼好說的?

“司空運籌帷幄,督護縝密計劃,我不過是奉命行事罷了。”邵勳說道。

“挺知情識趣的。”何倫笑了笑,道:“此番事了,糜晃出任中尉當無問題,君亦有前程。”

好傢伙,連何倫都知道糜晃要當東海中尉了。

大家都不傻,蓋因無論功勞還是門第品級,糜晃都夠了。只要他爭,何倫確實爭不過。

此品級爲中正品第,或曰“鄉品”。

就此時的東海糜氏而言,鄉品爲第六品,稱不上士族,算是“小姓”——品級是可以提升或下降的,由各郡中正三年一評。

糜晃有官身,如果外放可以當一個大縣縣令。

但東海國中尉也是第六品,仔細想想,其實不錯。亂世了嘛,縣令真不如中尉吃香。

東海老邵家沒有鄉品,一般而言,幢主就是他的天花板了。

但事無絕對,他固然沒法像世家大族子弟那樣直接門蔭入仕(比如石崇),但還有察孝廉這樣一個人家手指縫裡漏下來的機會。

擒捉了司馬乂,東海孝廉到手,做官的資格就有了。

這纔是他想要的真正賞賜。蓋因無論太守還是刺史,都是“朝廷命官”,不是“幕僚門客”,兩者沒有高低之分,屬於不同的領域。

比如王導現在嚴格來說就不是“官”,而是司馬越的幕僚——當然,他想當官很容易,琅琊王氏的門蔭名額應該不少,再者,即便不門蔭入仕,世家大族也有其他辦法,比底層人容易太多了。

“好好幹吧。”見手下兵士已經把司馬乂押上了馬車,何倫快步走到邵勳身旁,附耳道:“大王在洛陽重建王國軍,你部要被併入,小心王秉。他的人被打光了,也沒募到多少新兵,可能會盯上你。”

“何將軍提告之恩,勳銘記於心。”邵勳行禮道。

“走了。”何倫揮了揮手,轉身離開。

邵勳靜靜看着何倫的背影。

司空欲組建三千王國軍,按制是上軍兩千人、下軍千人。

有擒捉司馬乂之功,走個流程,讓糜晃當上中尉問題不大。

那麼問題來了,上軍將軍仍然是何倫?這是眼瞧糜晃入局,乾脆放棄爭奪中尉了?

王秉是下軍將軍?自己這一幢併入下軍?

從人數上來說,他手頭實際掌握的部隊可以編爲兩個不滿編的幢,王秉會不會給自己搞事?

如果他真這麼腦殘……

邵勳的手下意識握緊刀柄。

旋即又鬆開了,他深吸一口氣,習慣了用武力解決問題,殺心確實越來越重了。

殺王秉解決不了問題。

沒了他,還會有張秉、李秉。

最好的辦法,還是在糜晃的幫助下,與王秉好好談一談。

我帶你飛行不行?

******

天子頒佈的詔書很快傳遍全城,並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瀾。

有人痛哭流涕,嗚呼哀哉,想要救出司馬乂,但被左右勸阻了。

有人長吁短嘆,神色怔忡,有心做點什麼,理智又告訴他,都快要斷糧了,還能怎麼辦?

還有人提前活動了起來,拜訪東海王司馬越,以及傳聞與成都王關係較好的名士王衍,試圖在接下來的政治洗牌中佔得先機——司馬家子孫們的內戰罷了,何必那麼死心眼呢?

至於更多的普通百姓或下級官僚,則巴望着趕緊結束戰爭,先把洛陽供水恢復了再說。

如果可能的話,能不能把被徵走的父親、丈夫、兒子、兄弟們放回家?

對了,趕緊讓外界輸送糧食進京吧,人餓得直打晃,撐不住啊。

基本可以說,從上到下士氣渙散,投降在即了!

當邵勳帶着手下出宮門,就敏銳地感受到了氣氛的變化——守衛端門的禁軍士卒交頭接耳,喧譁不已,軍官不能制。

遠處駛來了一輛馬車。

邵勳等人一齊望去,卻見一士人下了車,朝這邊行來。

“前方可是軍校邵勳?”來人遠遠問道。

“正是。”邵勳行了一禮,回道。

來人並不回禮,只簡略介紹了下自己:“幕府軍諮祭酒、廣陵戴淵,奉司空之命,接引邵軍校入府。”

“好。”邵勳回道。

戴淵點了點頭,又打量了一眼邵勳後,徑自轉身上了馬車。

邵勳一行人在後面步行跟着。

抵達司空府後,戴淵下車,先入內稟報了一番,然後讓其他人都留在外面,自己領着邵勳入內。

“你也不是第一次來了,不該看的不要看,不該問的不要問。”一邊走,戴淵一邊說道:“司空可能要給你賞賜,這是天大的恩寵,今後定要銘記於心,爲司空捨命拼殺,死而後已。”

邵勳連連應是。

對對對,你說得都對,什麼人啊,這時候還擺譜。

二人一前一後,很快到了之前來過的書房。

這次王導不在,卻多了另外數人,似乎在商議什麼事情,見到有人過來,都停了下來。

邵勳悄悄看了眼,只認得一個潘滔。

潘滔還挺敏銳,注意到了邵勳一閃而逝的目光,竟然向他點頭示意。

“參見司空。”邵勳躬身行禮道。

司馬越看向戴淵,有些不悅,似乎怪罪他打擾了自己的興致,又似乎怪罪他不分場合,他們在商議大事呢,你就不能等一等?

戴淵立刻明白了過來,連連告罪。

“罷了。”司馬越冷哼一聲,站起身來,走到邵勳身前,態度卻好轉了許多,笑道:“孤聽說了,你親手抓住了司馬乂。好,很好!說吧,想要什麼賞賜?”

“戰陣廝殺,擒拿敵將,實乃武人本分,不敢邀賞。”邵勳回道。

司馬越哈哈大笑。

幕僚們亦湊趣笑了幾聲。

有人直言道:“兵家子喜歡的是金帛,司空賞些財貨便是。”

還有人說道:“不如惠以寶甲,他們也就能用這些了。”

“可能還喜歡婦人。”有人促狹道。

不出意外,這句話引起一番鬨笑。

看得出來,現在司馬越幕府衆人的士氣很高,正處於意氣風發的狀態。

司馬乂倒臺,洛陽權力要重新分配。

成都王司馬穎當上皇太弟幾無懸念,但他不會來洛陽,而是在鄴城遙控朝局。

河間王司馬顒同樣不會來洛陽。

這就是機會了。

只要司空收拾好洛陽殘局,未必不能與成都、河間掰掰手腕。畢竟,洛陽纔是京城啊,控制了洛陽,就有了號令天下的名義。

大夥都期待着這一天。

“休要胡言。”司馬越斥責道。

說是斥責,但語氣並不嚴厲,臉上甚至還帶着笑。

“斥責”完幕僚,司馬越便看向邵勳,道:“你立下大功,孤當然要厚賞。金帛是少不了的,但這並不足以酬功。糜子恢立下大功,我許諾他可任中尉,幢主之職就由你接替吧。”

“謝大王厚賞。”邵勳應道。

“糜子恢又在孤面前極力說你的好話,說你頗有選兵、練兵之能,一幢兵馬個個精悍,如臂使指,故能斬將殺敵,勢如破竹。”許是見邵勳非常沉穩,司馬越愈發滿意,又道:“下軍兵士還沒選滿,不如就由你來替孤把關,多挑選一些壯士入營,如何?”

“諾。”邵勳應道。

這還用思考嗎?還用猶豫嗎?這是升官的節奏啊!

果然,司馬越接着說道:“孤說過,東海今年的孝廉會是你,勿要令孤失望。 中尉司馬你先擔起來。”

很顯然,這是違規操作。

中尉司馬要等走完舉孝廉的流程,再由朝廷任命,方能生效。

所以,邵勳現在只是個幢主,中尉司馬還得等一等。

但司馬越都這麼說了,兵又是他找人募的,邵勳完全可以先兼任着,不會有人不承認他的身份就是了。

給邵勳這個官,幕府裡不是沒有反對意見。

不少人覺得給個幢主就夠了。但一貫不怎麼管事的軍司曹馥說話了,認爲此職很適合邵勳,他會選兵,知道怎樣練出好兵。

於是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司馬越很信任曹馥。他是曹洪幼子,戰爭年代走過來的人,可不比府裡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強?

再者,邵勳是國人,這一點非常重要。

比起來歷不明、心思叵測的外人,東海籍的軍官顯然更加可靠,更能委以重任。

何倫如是,王秉如是,邵勳亦如是。

當然,比起前兩位,邵勳的重要性要差一些。

畢竟何倫、王秉出身名門,能夠給司馬越帶來政治上的助力,穩固後方局勢。所以,哪怕王秉吃了大敗仗,該用還是得用。整軍完成後,一個下軍將軍是跑不了的。

邵勳一沒辦法替他穩固東海後方,二沒法提供部曲、錢糧,三沒法搖旗吶喊,充其量是把刀子罷了。

何倫、王秉卻是握刀之人,有本質的不同。

“下去吧,好生做事。”許完好處後,司馬越揮了揮手,道。

“諾。”邵勳再行一禮,退出了書房。

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三十二章 磨人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主角養兵數量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七十二章 演武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九章 火併第八十三章 很快就出意外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九十一章 插手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第一百五十章 遣還第一十三章 爲什麼那麼熟練第一百五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章 縣令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五十五章 形勢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五十八章 崔公第四十八章 服從性測試第一百六十八章 波浪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第一百二十七章 姐弟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一百五十二章 自由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五章 學生第一百章 官身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九十四章 汝南行(下)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二十九章 趕場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三十九章 問對第五十七章 故地重遊第一百七十三章 不能走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