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

皎潔的圓月,被拖進了密密雲層的深處,大地變得一片黑暗。

河風吹來,夾雜着水腥氣,似乎又夾雜着一點雨意。

枋頭內外一片寂靜,整個大營似乎已經完全沉睡了。

中軍大帳之內,已經快子時了,邵勳仍在與從河南趕來的幕府官員商談。

“義從軍主力調回河南,爾等要密切配合。諸塢堡非常關鍵,提供糧秣、安置傷員、通風報信都需要他們。”邵勳說道:“或許抓不住匈奴主力,但只要打疼一兩支部隊,他們自己收斂了。”

今天已是九月二十五日,匈奴入寇河南差不多兩旬了,從濟北渡河以來,重點肆虐了濟北、高平、東平三郡國,目前剛把重點轉移到了濟陰,並派出兩支小規模的偏師進入濮陽、樑國境內,可能是擾亂視線,也可能是進一步試探河南各地的情況,圍剿當地僅存不多的騎兵武裝。

邵勳下令義從軍主力回撤,其實是做了一番取捨的。

他的騎兵部隊,目前有五百餘騎留在河陽北城,剩下的都帶來了枋頭。

按照滿昱剛剛接到的命令,率兩千騎南返,那麼留在枋頭的就沒多少人了,差不多八百餘騎的樣子。

這已經是最低限度,再少就不合適了。

同時也意味着他放棄了反攻的打算。沒有大規模的騎兵,即便石勒敗了,他也沒法追擊,因爲你不可能頂着石勒的騎兵集團放心追擊。

取捨取捨,無非就是捨棄哪一方面,加強另一方面罷了。

“明公,有些郡縣人心浮動,似不太穩,幕府已派人撫慰。但還有些郡縣按兵不動,要不要派人催一催?”參軍庾亮說道。

“哪些郡縣?”邵勳目光一凝,問道。

“泰山、魯國二郡處於匈奴側背,然閉門自保,並無一兵一卒派出。”庾亮說道。

邵勳看着庾亮。

庾亮有些不好意思,低下了頭。

“元規。我聞汝南有民變,你可知曉?”邵勳突然問道。

“什麼?”庾亮一驚,離開許昌時還沒這事呢,什麼時候發生的?

“我剛剛收到軍報,有扶風人張小二不滿被徵發上河,聚衆起事,攻佔陽安縣,殺令長。葛陂又有平陽人李麻子起事,毀堤壩,殺官吏,東竄汝陰,攻克鮦陽。”邵勳面無表情地看着庾亮,說道:“你要不要聽聽他們打出的旗號?”

“這……”庾亮臉色一白,額頭上滲出了細密的汗珠。

“心思多放在正事上,莫要想些有的沒的。”邵勳說道。

“是。”庾亮艱難地應道,神色間有些恍惚。

他忽然想到了當初巡視河湖陂池時那些地方官們勸諫的話,心下有些後悔,看來確實操之過急了。

但他現在最擔心的不是民變怎麼平定,而是會不會在陳公那裡留下難以挽回的惡劣印象。焦急之下,神思不屬,恨不得現在就飛回汝南,將那些亂民一個個全部殺光。

教訓了下庾亮後,邵勳又看向從事中郎柳安之,道:“陳郡五縣丁壯,農閒時操練有年,有些人還打過遮馬堤之戰,盡付於君了。小村落可棄之不理,人員集中起來,至少每五個營聚集在一起,防備敵軍突襲而至。記住,銀槍軍已經轉道南下,平定民變,他們一時半會去不了陳郡,不可掉以輕心。”

“遵命。”柳安之大聲應道。

他有理由激動。

即便一家出一丁,也是好幾萬人。這個世上,又有幾個人能統率數萬大軍?

好吧,他這個幾萬大軍太虛了,因爲都是原地駐守,不會大規模集結,但依然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意味着他在幕府中的地位更上一層樓。

想到這裡,偷瞄了一下庾亮。

如果汝南沒有民變,陳公或許會讓庾亮來領兵吧?畢竟他是參軍。

柳安之暗暗穩住心神,繼續正襟危坐,認真聽着。

“下面再說說糧草輸送之事……”邵勳說道。

這個時候,中軍大營外,急驟的馬蹄聲敲碎了深夜的靜寂。

一匹戰馬停在營外,咴咴地長鳴了一陣。交涉一番後,守軍放下梯子,將其引入營內。

很快,急促的腳步聲落到了中軍大帳外。

如同門神一般的劉靈入內通稟一番,隨後便將其帶了進去。

“本來沒打算修枋頭南城,現在卻覺得是個好機會。糧草之事,盡力籌措。若充足,則兩城皆建,若不充足——”邵勳的聲音停了下來。

只見他溫和地看向使者,道:“你叫湯信對吧?有個弟弟在牙門軍。”

“陳公竟然記得我……”信使驚喜道。

“說吧,何事?”邵勳笑了笑,問道。

“稟明公,石勒遣軍夜襲前軍營壘,攻勢甚急。郝將軍請調銀槍軍增援。”信使說道。

“這就頂不住了?”邵勳不悅道:“莫不是玩忽職守,麻痹大意,讓人摸到近前而不自知?”

信使無言以對。

“走,上高臺看看。”邵勳一揮大手,出了營帳,帶着衆人登上中營高臺。

前軍營壘內外,火光熊熊,殺聲由小及大,由遠及近。

依稀之中,營牆上不斷有人落下,攻方有,守方亦有,看樣子廝殺得十分激烈。

邵勳打老了仗,一看就知道郝昌是被人夜襲摸到了身邊。

古來征戰,這種事很常見,因爲你很難長時間保持緊張的狀態。

“給金正傳令,出動四幢兵增援。”邵勳下令道。

傳令兵很快離去。

邵勳命令下得輕鬆,柳安之等人看得也不着急。

前軍營壘廝殺雖然很慘烈,但一時半會還不會被攻破。郝昌這人,雖然跟了陳公這麼久,但還是喜歡大驚小怪。

這樣的人,成不了大事啊。

又少一個競爭對手,甚好。

中軍大營之內,金正不顧將校們勸阻,親自披掛整齊。走到器械架旁時,隨手撈起一把兵器,出了營門——呃,略微有些裝逼,但銀槍軍士卒基本都會使用數種兵器,作爲高級軍官的金正,常年習練武藝,確實什麼武器都能耍一耍。

營門之前,金正拿着雪亮的鋼刀。

等待部隊整隊的間隙,他用溫柔的目光看着手裡的刀,左手輕撫刀背,從刀柄一直捋到刀尖,然後手腕一翻,又順着刀面捋回刀柄。

做完這一切,深吸一口氣,目視前方,道:“出發!”

“殺!”兩千多人齊聲大吼,殺氣騰騰地衝了出去。

高臺之上,衆人繼續聊着。

“此番夜襲之兵,應是石勒從魏、趙、廣平、陽平、鉅鹿、清河等郡召來的兵士。”邵勳指着紅了半邊天的北方,說道:“今年其又拿下中山、常山、高陽等郡,收攏降兵、流民,分發田地,所作所爲,頗讓人不安。”

“河北名山大澤甚多,其又廣募雜胡,教其耕牧之術。乞活軍幾乎全數戰敗投降,爲其所用。這一年,石勒可謂大豐收。若沒那麼渡河北擊這一下,幽州覆滅只在頃刻間。王浚此人,怕是撐不了半年。”

王浚爲什麼要敗?不僅僅是因爲幽州實力弱,更重要的是王浚周圍全是敵人,沒有一個願意幫他的。

先前和拓跋鮮卑鬧翻,大戰一場,失敗。

然後與烏桓鬧翻,女婿蘇恕延投降劉漢,抄掠幽州。

接着繼續和劉琨幹。

先是劉琨遣族人劉希秘密潛回中山,招募兵衆。王浚知道後大怒,直接把正與石勒廝殺的部隊從前線調回,攻打劉希,將其殺死。

幹挺劉希後,石勒已經高歌猛進,連連攻佔中山、常山的郡縣。王浚大懼,準備回師對付石勒,又怕打不過,於是召曾經鬧翻過的段部鮮卑助戰。

但段部鮮卑的人害怕被王浚坑害,不應召。

王浚大怒,居然重金賄賂拓跋鮮卑,讓他們幫忙教訓自己的女婿,攻打段部鮮卑。

拓跋猗盧貪戀財貨,居然不計前嫌,派兒子拓跋日律領兵攻打段部,爲其擊敗。

這一下,段部鮮卑是徹底不可能再幫王浚了。

王浚在幽州的統治已經岌岌可危。

其實想想挺奇葩的,這廝居然與周圍所有人都鬧翻了,行事之混亂,讓人非常難繃。

邵勳一度有些懷疑,王浚這種爛泥,他到底扶不扶得起來。

即便一時扶起來,這廝估計又要亂來,最後活活把自己作死。

“明公,石勒是真打算一直耗下去了?”庾亮看了半天,發現在援軍趕到之後,敵軍的攻勢驟然一滯,先是僵持片刻,然後慢慢被往外推,但他們似乎沒放棄,又一批援軍趕至,試圖挽回敗局。

“元規,打了這麼久,你還沒看出來麼?”邵勳說道:“石勒這次是來真的,老底子都拿出來了,不計傷亡,拼得很兇。又有騎軍突入河南,四處燒殺搶掠,就連洛陽附近,都有賊將領着三千騎在轉悠。這個時候,我若頂住了,石勒便無計可施,若不想把老底子都拼光,只能撤退。我若頂不住,在賊騎虎視眈眈的情況下,卻也不是那麼好撤的。一不小心,就是大敗之局。”

庾亮聽了,心中有些慚愧。

關鍵時刻,他居然還在添亂,唉。

“回去盡心做事,河南大局,還靠伱等爲我撐住呢。”邵勳擺了擺手,道:“沒什麼好看的,今夜之戰,大局已定。”

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百四十八章 鬥而不破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七章 陰結少年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五十二章 敲定第五十九章 夜宴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主動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別了,洛陽第二十五章 老登行(下)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一百五十三章 進步的機會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八章 你怎麼報答我?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一百五十六章 利誘第五章 風暴之眼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六十四章 方面大將第一章 行路(上)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一百六十章 南陽第一百五十九章 舉薦第九章 火併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十九章 火中取栗第五十三章 建言(月票加更8)第一百四十五章 這口鍋誰敢背?第六十一章 蠶桑與河陽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九十一章 入見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三十四章 城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打就打第一百八十五章 走,隨我東山再起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十二章 誰能阻我?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三十八章 手段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襲擾與前進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三十章 塑造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朝歌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八十八章 話療(加更求月票)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五十二章 南陽與秦州第七十四章 影響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二章 行路(下)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二十二章 決勝第十章 亂兵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零七章 三關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