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轉變

正所謂幾家歡樂幾家愁。

鄴師一片愁雲慘淡,從主帥陸機往下,諸將默默舔舐傷口,城南的王師則陷入了歡樂的海洋。

“督伯回來了。”

“快快出門迎接。”

“這麼多年,竟沒看到過如督伯一般勇猛之人。”

“督伯是真男兒。”

吵吵嚷嚷之中,邵勳沿着平昌門大街南行,然後橫穿過明堂,取來時的路線返回辟雍。

沿途不斷有軍士彙集而來,甚至還有少量潰散後躲藏起來的司州世兵、洛陽中軍以及其他什麼地方的軍士。

有百姓打開房門,躬身行禮,這是感謝他們驅殺亂兵,令他們不至於陷入困厄。

陳有根撇了撇嘴,道:“先前不敢露面,現在倒不怕了。記住了,邵督伯斬殺賊將孟超,解爾等於危難,千萬不要忘了。”

“豈敢,豈敢。”百姓紛紛回道。

還有大家族遣僕役過來詢問,“邵督伯”是哪家子弟,是否出身魏郡邵氏。

魏郡邵氏是河北一個小姓士族。有邵乘者,武帝時任散騎常侍,乘子續,質樸有志,通經史,曉天文,在魏郡名聲不小,現爲成都王司馬穎參軍。

陳有根聽了還沒什麼反應,一路迎接而來的庾亮卻悄悄扯了扯邵勳的衣角,低聲道:“魏郡邵氏子弟邵續正仕官成都王幕府。”

邵勳一聽就明白了,這不是給我挖坑麼?隨即哈哈一笑,道:“我出身東海,如何扯得上魏郡的關係?怎麼不說我是吳人?昔年吳將邵𫖮率部降於羊太傅(羊祜),好像就安置在徐州吧?老實說,我還不屑於扯上這些關係。大丈夫橫刀立馬,馳騁天地間,建功立業,取自於一刀一槍,何必攀附假親戚?”

“督伯又豈是貉奴可比?”庾亮笑了笑。

邵勳明白就好。

這年頭,攀附親戚的人不在少數。有些大家族,出於種種原因,並不介意這種事情。如果魏郡邵氏願意認這門親戚,將邵勳之名列於族譜之上,對軍戶出身的他助力不小——當然,魏郡邵氏這會未必願意這麼做,因爲邵勳的價值還不夠大,即便他已經表現出了驚人的勇武。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在事關家族存亡的事上,有些規矩、臉面、傳統就不值一提了。

剛剛被張方禍害的弘農楊氏,你不妨遣人問問,如果有個姓楊的外人勇武絕倫,領大軍無數,可以庇護他們安全,願不願意認下這門親戚——以前或許自恃清高不願意,但現在麼,哈哈……

庾亮突然想起了自己家。

話說,如果能讓潁川庾氏與邵督伯結下善緣,今後一定會有好處。

夜幕漸漸落下,四野之中一片寂靜。餘下的只有鏗鏘的腳步聲,以及時不時傳來的呻吟慘叫聲,辟雍已經遙遙在望。

次第彙集而來的軍士超過了五百,鬼知道從哪鑽出來那麼多人。不過無論是老部下還是新來的,都面有紅光,喜氣洋洋,衆星捧月般拱衛着邵勳。

這是他們的核心,是他們的靈魂,帶他們打了兩次酣暢淋漓的勝仗,讓大家在這個殘酷的世道之中活到了現在。

如臂使指,現在可以做到了。不會再有人嘰嘰歪歪,不會有人陽奉陰違,實打實的威望擺在那裡,無人可以動搖。

辟雍很快就到了,大門外擠滿了留守的少年們。

當他們看到渾身浴血的邵勳輕盈地躍下戰馬時,情不自禁地發出了熱烈的歡呼。

“督伯萬勝!”陳有根受氣氛感染,

咧嘴大笑道。

“督伯萬勝!”軍士們也跟着熱烈歡呼起來。

有人用矛杆敲擊地面,有人拿刀敲擊着大盾,還有人高舉雙手,臉上的笑容燦若星辰。

邵勳伸手下壓。

如同按下了開關鍵一樣,軍士們很快停下了歡呼。

“請幢主遣人至開陽門報捷。”

“繳獲之財物清點造冊,按職級、功勳分發賞賜。”

“器械、甲冑按需發放,新來之人編組成隊,嚴申軍紀。”

“宰殺傷馬、牛羊,遍饗全軍。”

說到這裡,邵勳頓了頓,補充了最後一句:“有我在,賊衆易破耳!”

比方纔還要熱烈的歡呼聲驟然響起,直衝雲霄。

******

打了勝仗,大家的情緒都比較激昂。

跟着出戰的士兵在喝完肉湯後,渾身暖洋洋的,眉飛色舞地向圍攏在周圍的百姓講述着督伯的光輝形象。

百姓們也愛聽。

他們要麼是潘園撤下來的莊戶、工匠、雜役、僕婢,要麼是開陽門大街附近的留守大戶子弟及家人,邵督伯越神勇,他們的安全越有保障。因此,即便聽到某些明顯過譽的話,多一笑置之,樂呵呵地繼續聽着。

糜晃的心情比所有人都好。

作爲邵勳的直屬上級,他是可以分潤功勞的。司空若知曉,當會委以重任。

撿到了一塊寶貝啊,糜晃笑得合不攏嘴。

自從結識邵勳後,他感覺自己在司空幕府內的前程可以重新規劃了。

以前不敢想的事情,現在可以嘗試去做。

以前不敢考慮的職位,現在可以競爭下。

想到此節,糜晃有些唏噓。

司空也只有在聲名不顯、人才匱乏的時候,纔會用他以及劉洽這類人,畢竟自家人知自家事,如果不是東海士族的身份,能當幕府督護嗎?

而隨着司空幕府的外來人才越來越多,糜晃總感覺有心無力,似乎沒法和那些一時俊彥們競爭,漸漸要被邊緣化了。

現在似乎時來運轉了?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

“邵郎君,今日斬將殺敵,何其雄烈,我看敵軍不過爾爾,不如休整幾日,再行出師……”糜晃喝了一碗酒,滿面紅光地說道。

邵勳一窒,合着你當我是李嗣業、馬璘那種猛男啦?

糜督護飄得比我還厲害啊。

“督護,如果孟超所部並未攻城,且人員齊整,有三千衆,我拍馬衝陣,會是什麼結果?”邵勳問道。

“這……”糜晃一時間不知該怎麼回答。

“會死!”邵勳嚴肅地說道:“今日孟超只有千餘衆,且全軍敗退,無有戰意,我策馬追殺之時,超左右不過寥寥百餘人,且多爲驚弓之鳥,一鬨而散。如此,我才逮住機會,斬殺孟超。咱們的兵,比孟超強得有限,萬不可驕傲自滿,不把天下英雄放在眼裡啊。”

猛將不是莽夫,除非實在沒辦法,臨危受命之下不得不衝鋒, 其他時候心裡都有一杆秤,知道什麼時候能衝,什麼時候不能衝。

香積寺之戰時,李嗣業扒了衣甲,手持陌刀,肉袒衝鋒,砍得安史叛軍人仰馬翻。

但怛羅斯之戰敗退時,他卻用木棓把擁擠在山路上的拔汗那蕃兵砸落山谷,讓他們別擋自己逃命的路,爲此還被段秀實批評了,不得不留下來斷後。

那時候他爲什麼不衝鋒?人家心裡有逼數啊。

戰場裝逼是一門高深的學問,沒有項羽、冉閔、夏魯奇的硬實力,就要多留幾分心眼——這三位,是史書上僅有的記載着單場戰鬥中單人達成“百人斬”成就的猛男。

糜晃一聽邵勳的話,心下訕訕,誠懇道歉:“晃實不知戰場兇險,今後定會慎言,免得貽笑大方。”

“督護言重了。”邵勳道笑道。

“不知郎君接下來會怎麼做?”糜晃試探性問道。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抓緊整訓部伍吧。”邵勳說道。

打了一場漂亮的追殲戰,他現在的威望很高,正好可以從內到外好好整頓一番有些雜亂的部隊,能少很多麻煩。

“是極,是極。”糜晃聽了連連點頭。

心中卻在想着,有前後兩場勝仗墊底,功勞其實比較耀眼了。

聽聞王秉在城西吃了一場敗仗,兵衆大部潰散,兩相對比之下,自己或許能得到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

說起來,都是邵郎君拼死奮戰帶來的好處啊,以前想都不敢想的。

看着眼前這位英姿颯爽、勇武絕倫的少年,糜晃愈發滿意了。

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九十九章 結交第一百零七章 授官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第一百三十七章 共同記憶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七十三章 底線思維主角養兵數量第二十一章 財富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一百四十章 全線出擊?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一百三十三章 滾!第八章 擔了干係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三十八章 整合的意義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第六十一章 “負面新聞”第九章 火併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四章 攤子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事已至此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九十二章 司空最後的下落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十四章 成長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六十二章 出征前的陳郡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簡單介紹下上一章的標題吧第十四章 成長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六十三章 主業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一十七章 後路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第七章 表態第四十八章 合兵第三十章 塑造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六十章 談妥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十二章 爭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八十五章 認清形勢第一百零二章 殿中將軍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七章 表態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四十章 那個男人第七十七章 挺進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三十六章 借兵第六十一章 滎陽第十四章 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