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九章 對付

永嘉五年(311)的正月,對洛陽軍民來說,並沒有太多歡聲笑語。

人走了不少,現在居住在洛陽城內及近郊畿縣內的,大概也就十多萬人。

即便算上遠郊幾個縣的百姓、堡戶、流民,整體也不過三十餘萬罷了。

這就是戰爭帶來的破壞。

遙想太康盛世時,整個河南郡在畿戶口就超過七十五萬,實際很可能超過百萬,加上流動人口,就更不知道有多少了。

這纔過去三十年,作爲天下中心的洛陽,戶口銳減大半,農業凋敝,商業斷斷續續,四年之中,都城三次被圍,亡國之象愈發明顯。

在政治方面,自從王浚自領冀州刺史以來,朝廷威望是越來越低了,很多人開始不把朝廷當回事。

財貨方面,偌大的洛陽完全仰賴遭受戰爭破壞較小的荊、揚、湘、江、徐、青等州提供賦稅錢糧。如今荊州大亂,青州也開始了戰爭,再加上朝廷威望的降低,不知道今年還有幾粒漕糧能運來。

朝廷真的太難了。

基於如此窘境,今年的正旦大朝會辦得十分簡陋、寒酸,讓天子司馬熾十分生氣,一直到正月十五都沒緩過氣來。

這一日,宮中做豆糜,邀親族入內共聚。

襄城公主司馬脩褘作爲天子的姐姐,當然也接到了邀請。

皇后樑蘭璧拉着她的手,在院中徜徉着。

司馬脩褘看着這個弟媳,微微有些羨慕。

二十四歲的她正值女人一生中最美的年紀,青春之中帶着幾絲成熟的風韻,當了幾年皇后,又養出了幾分氣度,讓司馬脩褘想起了年少時的自己。

作爲父親最寵愛的女兒,她的嫁妝是別人的好多倍,人又長得嬌豔,最終嫁入王家。

唉,往事不堪回首。

或許自己也有錯,太過盛氣凌人,沒把丈夫放在眼裡,及至今日,說什麼都晚了。

她不可能原諒王敦,王敦也不可能原諒她,就這樣了。

皇后與天子的感情看起來倒是不錯。

不過據司馬脩褘觀察,兩人之間,或許皇后更喜歡天子,天子對皇后倒不怎麼在意。

“皇后與陛下成婚數年了,還沒子嗣嗎?”走着走着,二人已來到一片花園內,司馬脩褘隨口問道。

樑蘭璧臉先是一紅,然後又是一白,最後竟然有些慌張地看了司馬脩褘一眼。

司馬脩褘不明所以,這有什麼值得驚慌的?

天子不僅和皇后無子嗣,和所有嬪妃都無子嗣。

永嘉五年了,再加上豫章王時期,成婚七年之久的天子不但沒兒子,女兒都沒一個,這顯然不是皇后的問題。

至於這麼驚慌麼?

樑蘭璧的手下意識握緊了起來,她以爲公主知道了什麼,遂道:“公主休要再提此事。陛下只是憂心國事,太操勞了,休息休息就好。”

司馬脩褘瞠目結舌。

樑蘭璧快走幾步,指了指前方的梅花,道:“冬日之中,唯有臘梅暗香縷縷,讓人心神怡然。”

司馬脩褘輕嗯了一聲,還在回想方纔皇后說的話。

良久之後,暗歎一聲。

或許,之前的諸王混戰太殘酷了,東海王對天子也太不客氣了,以至於此。

樑蘭璧見到公主心不在焉,也不說話了。

頓了一會後,輕聲說道:“聽聞公主與陳侯多有來往……”

“聽誰說的?”司馬脩褘眯起眼睛,問道。

別人怕皇后,她可不怕。樑蘭璧竟然當着她的面提這事,那就別怪她不給面子。

樑蘭璧彷彿沒看到司馬脩褘的臉色,自顧自說道:“公主若還顧念着骨肉之情,不妨多爲陛下分憂。”

“此乃陛下之意?”司馬脩褘問道。

意思很明白了,天子不知道從哪聽來的傳聞,以爲她和陳侯有什麼不可告人的關係,竟然想讓皇后勸她當細作,打探消息。

呵呵,果然是天子的風格呢。

“這是我的意思。”樑蘭璧說道。

司馬脩褘嘆了口氣,問道:“皇后可知,你這麼說了,將來若有什麼事,免不了走一趟金墉城?”

樑蘭璧臉一白,隨後想到天子日漸緊蹙的眉頭和憂愁的面容,搖了搖嘴脣,堅定地說道:“是我爲陛下分憂。若不行,便算了,勿要讓陳侯知曉。”

司馬脩褘無語了。

陳侯固然跋扈,但也不可能公然對天子不利。

這種事宗王做得,甚至荀藩、王衍亦可勉強做得,唯獨陳侯做不得。

有那麼必要針對他嗎?

別弄到最後,唯一一個願意保衛洛陽的人也心灰意冷,不願再出力了。

司馬脩褘就不明白了,這對天子有什麼好處?爲什麼就那麼愛折騰呢?

“皇后母儀天下,澤被蒼生。天子若有過,當諫之,別一味縱容。”司馬脩褘口氣嚴厲地說道:“陳侯沒有反意。讖謠之事,必爲匈奴之計,當不得真。況且陳侯年且二十有四,這麼小的年紀,連太守都勉強,更別說一州刺史、都督了,他怎麼反?”

樑蘭璧低頭不語。

司馬脩褘看她那模樣,心中有氣,道:“你若不便,我來勸諫天子。”

樑蘭璧下意識想要阻止,最終暗歎一聲,放棄了。

或許,她心中也不是很贊成天子這麼做吧。

這個天下,你越是折騰,越容易出錯,結果就越壞。

但她有什麼辦法呢?

******

正月二十一,司馬熾召集了荀藩、荀組兄弟入宮議事。

“苟道將於臨淄大破曹嶷。”見到二位股肱之臣,司馬熾面露笑容,迫不及待地宣示他剛剛收到的奏報。

這是苟晞與曹嶷之間的第二場戰爭了。

兩次都在臨淄城下,兩次都是苟晞獲得了勝利。

尤其是這一次,苟晞沒有遭遇命運中的狂風,與臨淄城裡的苟純內外夾擊,一舉破敵——史載雙方這一戰於正月十四,交兵之時,忽狂風大作,揚塵漫天,雖是上午,亦天昏地暗,且風向對苟晞大軍不利,於是潰退,曹嶷趁勢追擊,晞軍大敗,降者衆多。

但本時空雙方交戰的時間變了,苟晞沒有遇到那場讓他的兵箭射不出去、口鼻不能呼吸、陣腳都站不穩的風沙,一舉擊破曹嶷,取得了第二場勝仗。

這就是命,好命、歹命,說不清楚。

但苟晞也未能把曹嶷趕出青州,這緣於他政治上的失敗。

曹嶷率五千人東行,至青州時,因收攏了大量冀州、兗州兵將,衆至數萬。

隨後,天師道信徒紛紛來投,並且提供嚮導、情報、錢糧、武器。

最絕的是,部分青州士族豪強寧可資助反賊曹嶷,也要堅決乾死朝廷任命的刺史(苟純)、都督(苟晞),尤其是有“屠伯”之稱的苟晞。

可以這麼說,曹嶷在青州的羣衆基礎非常好,苟晞的處境就很惡劣了,除了他的兵將,所有人都樂於看到他死。

但曹嶷的軍隊新兵太多,戰鬥力較弱,雖然人數是苟晞的好幾倍,但連吃兩場敗仗。

與之相比,苟晞雖然只有一兩萬軍隊,但戰力強橫,經驗豐富,訓練有素,在正面交戰之時,兩破曹嶷。

這兩人之間,大概還要打下去。

至於誰會勝?若讓邵勳來評價,他只有一句話:“軍事是政治的延續。”

但天子司馬熾卻很興奮,他覺得苟道將寶刀未老,依然是朝廷股肱,可堪大用。

荀藩、荀組二人聽到這個消息時,卻沒有太多欣喜之色。

在他倆看來,未聞有失去士族支持後,還能坐穩位置的方伯。

苟晞在青州手段酷烈,凌迫士族,有“屠伯”之稱。

本身又驕奢淫逸,荒疏政務,讓人大失所望。

他的名聲已經壞到了極點,沒有多少人支持他。

亂世之中,光靠一支強軍是不行的。

你還要得到世家大族的支持,否則除了敗亡沒有第二條路。

說句難聽的,就連石勒都知道建“君子營”,籠絡河北士族豪強,在這一點上,苟晞竟連石勒都不如,更別說那位“太白”了。

他明明在做傷害士族利益的事,但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十分嫺熟,真讓人懷疑他是不是隻有二十四歲——也慶幸他只有二十四歲,若年紀大點,出任方伯就沒那麼多人反對了。

“恭賀陛下。”荀藩躬身賀道:“若苟道將再接再厲,擒殺曹嶷,則青州轉危爲安矣。”

“臣爲陛下賀。”中書監荀組亦道:“苟氏兄弟屢破頑敵,陛下得人焉。”

司馬熾暢快地笑了兩聲,道:“朕該給苟道將何賞?”

荀組沒說話,荀藩琢磨了一下,道:“陛下或可厚其名爵。”

“卿試言之。”司馬熾說道。

“增其食邑至萬戶。”

司馬熾聞言,欣然點頭,道:“卿言甚合朕意,可增苟晞食至萬戶。”

“陛下。”荀組說道:“苟晞有破曹嶷之功,封賞理所當然。南中郎將邵勳亦有力保漕運、擊破侯脫、王桑之功,或可增其食邑。”

司馬熾一聽,神色有些閃爍不定。

自己身邊怎麼那麼多人爲邵勳說話?

先是皇姐、襄城公主說邵勳乃朝廷藎臣,當厚賞之。現在麼,中書監荀組也爲邵勳請功。

再看看與邵勳有殺子之仇的荀藩也沒有反對,這就更讓司馬熾不解了。

我對付一個臣子,就這麼難嗎?

他看着二位臣子。

二荀低着頭,沉默不語。

良久之後,司馬熾輕哼一聲,道:“那就封邵勳爲陳郡公,食邑六千戶。”

“陛下聖明。”二人說道。

司馬熾心裡難受,暗道還得私下裡秘密聯絡苟晞。

於是果斷不談這個問題了,轉而說道:“下面議一議周馥之事……”

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一百六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一百四十二章 親情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一十二章 爭第一百十五章 目瞪口呆第五十八章 夜宴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十七章 鬼話第一百三十七章 新設第二章 軍戶第五十八章 收手吧!第一百二十三章 走基層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七十八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一章 慵懶的年節第一百五十八章 鬼啊!(給盟主蓋世之平凡加更)第八十九章 吞併友軍是優良傳統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二章 軍戶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三十九章 進兵方向第三十二章 盤賬與應對第一百三十二章 爛透了!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一百五十五章 集結第三十五章 後悔來了第八十八章 會見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六十三章 最實在的東西主角養兵數量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五十五章 昏禮第二十一章 用什麼腦子打仗,拼了!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三十四章 當機立斷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七十九章 一日破一寨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二十六章 讖緯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六十二章 舉薦第一百零五章 入宮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四十五章 狂喜第一百七十章 新戰術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五十章 走(爲盟主大筒木月加更)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章 我在皇家監獄簽到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三十五章 招攬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十七章 司空出山第一百四十一章 殺張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一百十三章 捉生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六十九章 局勢變化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四十七章 “滿城之戰”第五十一章 我還會回來的第一百零四章 宜陽第四章 行宮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七十章 左膀右臂第三章 勸羊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四十二章 渡口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六十七章 衣食客第四十五章 靳準在哪?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一百零一章 平靜(爲盟主浙東觀察使加更)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三十七章 平昌樓第六十五章 吩咐第一百四十九章 糊弄過去了?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二十九章 遲恐晚矣第九十二章 吉兆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