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以正合,以奇勝(下)

方城山,自古有名。

國朝杜預注《左傳》:“方城山在南陽葉縣南。”

這裡的南陽指的是整個南陽盆地,非南陽郡、南陽國,就像河東有時候指整個幷州(與河西相對),而非河東郡一樣。

春秋時期,楚國視桐柏、伏牛及其間諸多山脈爲北疆。

在這條天然防線的中段,有一個缺口:方城隘口。

所以,楚國人開始在方城山以北築城,使太子建居之,以通北方。

時至今日,近千年過去了,方城山仍然是南陽、洛陽間最主要的交通隘口,或者說唯一的險要之處。

十月初九,方城山兩側,大軍雲集,殺氣凜然。

方城山以北屬葉縣,以南屬堵陽——這兩個縣都是荊州南陽國屬縣。

葉縣在九月份就被牙門軍佔領。

李重在舞陽、葉縣連破李洪後,一路向南,將大營設在了方城隘口之上,俯瞰整個南陽盆地。

這麼一個要害之地被官軍佔着,屯於宛城的侯脫頓覺如芒在背,十分難受。

但他一開始沒精力料理此處,蓋因南陽境內還有許多官軍殘餘,需要一一清理。

再加上與地方士族豪強談判需要時間,於是就耽誤了下來,只是嚴令李洪率殘餘兵衆反攻方城隘口,試圖將其奪佔下來。

李洪早已破膽,且實力大損,自然沒有任何結果了。

直到差不多忙完之後,隨着李洪連連叫苦,且官軍大舉南下的意圖越來越明顯,侯脫終於離開了宛城,率主力進抵堵陽,於方城山南紮營。

其實,他不想和邵勳打。但人家要來打他,他沒有選擇。

邵太白的名聲還是很大的,侯脫不敢怠慢,帳下精兵強將盡出,決意一戰定生死。

今日天色有些陰沉,露水也有些重,方城山上的官軍營地外,旌旗焉了吧唧的,有氣無力地垂在那裡。

或許是吉兆?侯脫暗暗想着。

突然之間,山中戰鼓擂響,兩百餘騎馳出營壘,順着緩坡下了隘口,在曠野中奔馳着。

爲首一人身披金甲,威風凜凜。

身後跟着一將,左手持槍,右手拎着幾股繮繩。

侯脫默默看着。

他知道,主將一般騎着最神駿的戰馬,身邊的親兵還會額外帶幾匹空跑的戰馬,供其陣中換乘驅馳。

最離譜的是,有的士人出身的大將,上陣時帶過二十匹空馬,也不知道爲啥怕成這樣——二十匹馬,那不是爲了打仗換馬,多半是逃跑所用。

眼前這位金甲大將,看樣子是正兒八經的武人。看他騎馬的姿勢,行進時規劃的路線,中途停下來觀察的地點,無一不是內行才做出的選擇。

侯脫繼續看着。

大營之中,已經有騎將帶人衝出去了。

數百騎兵分兩路,迂迴包抄,氣勢洶洶。

營牆之上,更有人擊鼓助威,大聲叫喊。

侯脫感覺渾身熱血都上來了。

這纔是戰場,男人肆意爭鬥、揮灑熱血的地方。

金甲大將立刻收攏部衆,向後退去。

己方騎軍見狀,大聲呼喊,加快馬速上前。

金甲大將不緊不慢,稍稍繞了半個圈,然後開始減速,撥轉馬首。

從右翼包抄的三百餘騎追着追着,爲一片小樹林所阻,左翼兩三百騎毫不停頓,繼續追擊。

侯脫下意識感覺有些不好。

果然,金甲大將率部撥轉馬首後,直接繞行外側,手中弓弦連響。

跟在他身邊的親兵也連連施射。

他們不射人,專射馬,而且箭術非常準,顯然常年習練。

戰場上一片人仰馬翻,且稍稍阻礙了後續騎兵衝鋒的路線,陣型稍稍有些混亂。

金甲大將收了騎弓,大手一揮,兩百餘騎加快速度,迎面衝了過來。

如同一柄尖刀,瞬間剖開了柔軟的腹部,令其鮮血淋漓。

物理意義上的鮮血淋漓!

侯脫放眼望去,只見對方的騎軍人手一套明光鎧,大部分人手中拿着粗大的馬槊,衝過來後,大槊或掃或挑,幾無一合之敵。

左邊一人,身材高大,體壯如牛。在他誇張的身材襯托下,並不算矮小的戰馬竟然如同驢一般,讓人看了發笑。

但面對他的人就笑不出來了。

此人的馬槊比一般人要粗,揮舞起來帶着急促的破空聲,每一下都要掃倒一兩個人。

而被他掃落馬下的騎兵,不少人口鼻溢血,顯然受了重擊。

馬槊打出了木棓的效果,只能是天生神力了。

右邊一人,怒目圓睜,衝鋒而至之時,吼聲如雷,奪人心魄。

有人在他面前一愣神,直接被馬槊挑了起來,甩落泥地。

由這兩人領頭,對方的騎兵簡直神勇難制,頃刻之間就沖垮了己方的左翼,然後繞至右翼後方,如法炮製,又衝一遍。

侯脫臉色難看得要死。

培養騎兵不容易。

他手下這數百騎,多爲跟着他們來南陽討飯的關中雜胡,底子並不差的,結果一個照面就被沖垮了,他該說什麼?

當然,他看得出來。之所以出現這個結果,不僅僅是雙方戰力方面的差距,對方主將在戰場上的感覺太好了,彷彿天生知道如何選擇交戰地點,捕捉交戰的時機,運用合理的戰術。

他是個天生騎將,或許是禁軍將校世家出身。

侯脫突然之間很想幹掉他。但在看到己方騎兵紛紛潰退回來之時,他又嘆了口氣,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看法。

“守好營壘,今日不戰了。”侯脫氣哼哼地下達了命令。

“遵命。”部將們紛紛應道。

士氣小挫,今日確實不宜再戰,得稍稍調整一番,恢復士氣後再說。

而在對面,那位金甲大將還沒走。

時而策馬奔馳,時而下馬觀察,並與身邊之人指指點點,十分囂張。

衆人只當沒看見,眼不見心不煩了。

這仗,確實不好打。面前這幫人,似乎比荊州軍難對付多了。

******

邵勳回到營中後,李重等人立刻圍攏了過來。

“午後遣人攻打賊軍營壘。”邵勳將馬鞭一扔,道:“襄城丁壯先上,輔兵接着衝,牙門軍最後再攻打。”

“君侯,賊衆不下萬人,士氣雖有小挫,但固守營壘不成問題。如此猛衝猛打,傷亡恐怕不小。”李重諫道。

金正看了他一眼,眼中微有譏嘲。

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丁壯、輔兵之流,戰力羸弱,死多少都不心疼。

李重如此婆婆媽媽,還打什麼仗?

“你也不是第一次當方面大將了。”邵勳語重心長地說道:“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與你野戰的,早晚會遇到啃硬骨頭的事情。李洪在你手裡吃了兩次虧,侯脫心中驚懼,必然會謹慎從事。先打一打,看看賊衆戰意如何。”

“諾。”李重立刻派人準備去了。

邵勳坐了下來,看着衆人。

他手底下這些將領,基本都是從底層上來的。

受限於資質、天賦,有的人升到一定程度,就升不上去了,會慢慢掉隊。

有的人學習能力不差,天賦也還行,可以跟着不掉隊。但他們還沒怎麼習慣當大將,沒習慣只把士兵的命當數字看。

平時愛兵如子,真正廝殺時冷酷無情,做到這一點纔算合格。

我不要數字,我只要xx,這纔是戰爭的真實寫照。

“方纔我收到消息,兩日前山簡遣兵北上,在義陽境內爲王如所敗。嚴嶷趁勢率兵進逼,山季倫畏懼,已放棄襄陽,南屯夏口。這廝跑得倒挺快,卻將漢、沔之地盡皆丟棄,任由王如擄掠。”邵勳說道。

唐劍已往牆上掛地圖。

邵勳指着地圖,又道:“匈奴隨時可能南下,當務之急,還是要快速平定荊州動亂,還師北上。”

衆人的目光落在地圖上。

南陽已爲侯脫佔據。

順陽僅剩郡城還在。

義陽在王如手裡。

如今襄陽又被王如、嚴嶷佔領。看山簡、王澄那副衰樣,南郡、江夏也未必頂得住,荊州動亂有擴大的趨勢。

目前,已經有蠻人蠢蠢欲動了,似要響應關西流民,再度作亂,攻佔城邑,如同當初張昌起事一般。

“侯脫既奉王如爲主,定然已向其求救。王如會不會北上,誰都不好說。”邵勳說道:“如果久拖不決,匈奴大軍一至,必然遣將分兵攻入豫州,呼應王如。如此,我則腹背受敵,恐不美也。”

“我不想在南陽浪費太多時日,速戰速決乃此戰之要。李重!”

“末將在。”

“下午你親自督戰,若有逡巡不進者,立斬無赦。”

“遵命。”

“唐劍。”

“末將在。”

“你找幾個腿腳靈便之輩,帶着樂家嚮導,間道前往南陽、淯陽,將這封信送到樂凱手裡。”

“遵命。”

“金正。”

“末將在。”

“下午你領六幢銀槍軍,於賊寨外列陣,以防賊軍殺出。”

“遵命。”

“領命之後,就各自準備吧,不要讓我失望。”邵勳揮了揮手,說道。

諸將紛紛散去。

君侯把話說得很清楚了,拖得越久,形勢越複雜。

此次南征平亂,他們只利速戰,不利久持。

可惜了荊州軍,若他們還能戰,自襄陽北上,與我軍南北對進的話,平滅賊衆易如反掌。但他們先丟宛城,再棄襄陽,漢沔之地盡失,讓人大失所望。

這一仗,只能靠他們單獨打了。

第九十五章 搶種與養望第二十四章 許昌與洛陽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七十三章 撤軍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十四章 統戰價值急劇提升第二十二章 重臣們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二章 行路(下)第八十四章 規劃與變化第一百零三章 歌舞昇平第一百章 官身第一百五十一章 善後安排第一百零九章 軍議第七十二章 歡喜與哀愁第一百零八章 兩園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八十章 俸祿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一百九十章 投名狀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五十六章 大婦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百九十一章 軍鎮(上)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五十六章 祭、撫卹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二十五章 奉帝“出巡”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一百五十章 交接第一百六十五章 驚險第十四章 成長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四十四章 入見第一十六章 遊藝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七十五章 低頭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二十三章 帶節奏(爲盟主非酋國度加更)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九十章 變天第一百三十六章 封國第一百十章 夜襲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第七十五章 渡河草原、中原兵制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六十章 有事真上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一百二十二章 沒有回頭路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一百六十二章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一百二十八章 廣成澤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回塢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二章 軍戶第九十九章 辦公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三章 潘園第一百七十七章 軍議與分化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一百九十五章 “招降”第四十四章 高平城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九十章 洗爵執蓋第一百零九章 前出第一百四十二章 滑稽的開始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六十九章 好處第五章 學生第九章 火併第十章 亂兵第一百零八章 瞬息萬變第四十九章 涼州鴟苕第一百十二章 捐資助糧第一百二十一章 團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