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

“累年以來,四方多故。”

“大河以北,猶集戎兵。”

“荊揚之地,瘡痍僅平。”

“潼關以西,災患頻仍。”

“豫兗中州,百姓流亡。”

“遂使天下租賦,半資軍食。物力凋耗,人情艱危。又有匈奴鮮卑,豺狼本性。前番長安,屠戮萬人,今歲黎陽,沉河三萬。諸般情狀,實令我心憂。”邵勳用“考研”的順口溜說道:“其實我也沒什麼大志——”

說到這裡,邵勳看了一眼王衍,道:“而今想做的,無非是勸農重谷,以備饑荒,訓卒練兵,用防寇盜罷了。”

王衍默默品味着這些話。

邵勳確實和他開誠佈公了,但又沒完全開誠佈公。

他說的這些,可進可退。

表面看起來,完全是一個憂心天下的忠臣,但王衍不相信他就這麼點心思。

亂世之中,誰沒點野心?

щщщ ⊕Tтkan ⊕¢ Ο

就連他最初制定狡兔三窟計劃的時候,也是帶有相當野心的。

那個計劃,可進可退。

進的話,圖謀中原,定鼎天下,王家貴不可言。

退的話,保境安民,以待聖主,王家仍不失公侯。

計劃執行到現在,他已經死心了,完全放棄了“進”的可能性。

茂弘(王導)同意自己的看法,平子(王澄)無可無不可,也就處仲(王敦)覺得太可惜了,還有點不甘心。

王衍現在對王敦非常失望,覺得他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般激進,可能會給家族帶來禍患。只不過終究是族親兄弟,他到底還是心軟,給王敦謀了個揚州刺史之職。

話又說回來了,王家諸人在才能品行方面,都有嚴重的缺陷。

包括他自己在內,還有王敦、王導、王澄等人,沒一個有成事的能力,撐死了是個輔佐之才。

既如此,就要好好挑選輔佐之人了。

茂弘在江南輔佐琅琊王,待機而動,這是好的,應該繼續。

他在京中輔佐司馬越,但司馬越命不久矣,卻要好好挑選下一個人了。

邵勳是個好苗子。這幾年王衍一直在觀察他,覺得各方面能力都十分出色,有成大事的潛質,無奈他出身太低了,這讓他成功的可能性小了許多。

這倒不是王衍看不起他的出身。

從理智角度分析,這麼低的出身,對士人的吸引力太小了。七年以來,邵勳才吸引了幾個士人?

如果是司馬氏宗王,有他這個表現,早就入主中樞,再次也是個說一不二的權臣了。

看看司馬冏、司馬乂、司馬穎、司馬越故事就知道了,一旦得勢,士人紛紛聚攏過來,還盡是有名望的大家族子弟。

邵勳呢?

南陽樂氏、潁川庾氏算是與他走得比較近的,但這倆也不是一流士族。

裴家到現在還只是投入了一部分,三心二意。

泰山羊氏與裴家差相彷彿,力度甚至還不如裴氏。

范陽盧、清河崔也只出了一兩個人,其本家壓根談不上下本錢。

至於潁川陳氏、陽翟褚氏、汝南周氏,還不如樂氏、庾氏,都有點不入流了。

但除了邵勳,京中也找不出第二個出色的人了。

天子已經不可能再信任他,他還能輔佐誰?難道是東海王世子?

每每想到此處,王衍就很糾結。

出身、門第,直如天塹一般,壓制得邵勳這個好苗子步履艱難。

王衍都爲他可惜了。

不過——他也不是沒有轉機……

王衍想起了最近瘋傳的讖謠,有些好笑地想道:卻不知太白星精門第幾品?

“君有此志,便已超過太多人了。”王衍收拾心情,說道:“確實,走一步看一步吧。今日你表明心志,老夫也不藏着掖着了。今後有甚難處,老夫盡力幫你化解。洛陽的難處,你幫老夫化解。這個世道,誰都看不清前路,互相扶持前行吧。”

“正有此意。”邵勳笑道。

危機之下,暗流涌動,各人各尋門路,司馬越也沒辦法。

三人談完事後,便離開了這個幽靜的竹林,向外走去。

“你何時率軍北上?”王衍問道:“第一批軍械已經送抵。數日後還有一筆錢帛,你領受後就來洛陽吧。若還有什麼難事,現在提出來,老夫幫你想辦法。”

“確實有一樁難事。”邵勳說道:“聽聞順陽內史空出來了?”

王衍看着他,久久不語。

這小子還真是打蛇隨棍上,有洞就鑽啊。

順陽國屬荊州,是順陽王司馬暢的封地,下轄八縣,太康十年(289)戶二萬餘。

經歷過戰亂,但也多了不少關西流民,十幾萬人口還是有的,甚至更多。

原來的順陽內史名劉璠,是前荊州都督劉弘之子。

山簡出鎮襄陽之後,但狂喝濫飲,不恤政事。也不知道是不是喝多了,某次聽下面人八卦,信以爲真,於是表奏朝廷,說劉璠在順陽國頗有威望,當地士民有可能劫其爲首領作亂。

朝廷一聽,這還了得,於是將劉璠召入洛陽,任越騎校尉——這是一個閒職。

“伱想讓誰當順陽內史?”王衍不和他兜圈子了,直接問道。

“樑令羊曼羊祖延。”

王衍沉思良久後,說道:“讓羊家一起使勁,盡逮着老夫用是吧?”

“好。”邵勳大喜。

羊氏、王氏一起使勁,弄一個太守級別的官而已,把握還是很大的。

“何時率軍北上?”王衍自覺抓住了邵勳的把柄,問道。

邵勳果然被拿捏住了,說道:“最遲月底,錢糧到了就走。”

王衍嘆了口氣,驅使邵勳這種人太費勁了。

好在邵勳也有分寸,討價還價到最後,不會真的談崩。

******

與老逼登談妥後,邵勳直接回了流華院,發號施令。

王闡、郝昌、樓權、樓褒、陳眕五將,率輔兵五千人北上廣成澤,十日內抵達。

這些輔兵本還有三四千人,接收了部分“勞改積極分子”之後,人數大增。

隨後,又整編了部分南下投奔而來的禁軍將士,人數達到了六千。

這次帶五千北上,可謂主力盡出,雖然他們的戰鬥力不咋地。

魯陽縣今年新添了一防府兵,現有兩防579人。

樑縣有三防,廣成澤兩防,總計七防府兵,共徵調1200人北上,編組爲長劍軍。

長劍軍的戰鬥力參差不齊,有人很厲害,有人一般,但整體還是可以的。

且隨着時間推移,整體戰鬥力會越來越強。

1200府兵各帶一名部曲,七月底之前至廣成澤集結。

銀槍軍本身就屯駐在樑縣及其周邊,隨時可以集結,故繼續操練,等待命令。

該軍現有十二幢,約7200人。

其中三千人掛靠在襄城郡,對外以郡兵的名義存在。也就是說,襄城郡每年提供十幾萬斛糧食負擔這支部隊,另外還需支付6000-9000匹絹的賞賜——如果襄城籌集不到這麼多絹帛,則用糧食折抵。

此番出征,原則上帶一至八幢4800人北上,其餘2400人留守。

牙門軍尚有4600餘人,就在樑縣。老規矩,還是帶三千人出征。

這樣一算,戰兵約有九千,也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了。

七月二十七日,邵勳收到了河東發來的消息:漢國楚王劉聰率軍自平陽南下,攻平北將軍曹武所部。

他知道,戰爭已進入倒計時,戰火隨時會燒到洛陽。

唔,臨走之前還有喜事。

ωwш ◆тTk an ◆Сo

盧氏剛剛聞着油煙味,直接奔出去嘔吐不止。

有過一次經驗的邵勳大喜,再考慮到盧氏的月經已經停了好一陣子,這事八九不離十了。

吐完的盧氏直接撲進了邵勳的懷裡,哭得淚眼朦朧。

她嫁給范陽王多年,結果愣是沒生下一男半女——當然,司馬虓也沒有任何後代。

可想而知,她揹負了多大的壓力。

年過三十之後,夜深人靜之時,一個人的她應該也會絕望到哭泣吧。

哭完之後,她擦了擦眼淚,堅持着給邵勳做完飯。

“明日就要出征了,我送你去綠柳園,也好有個照顧。”邵勳撫摸着她的臉,說道。

盧氏乖巧地應了聲,手猶自放在小腹上,彷彿能感受到什麼一樣。

邵勳則有些後怕。

最近兩個多月,流華院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流“華”院,席子、被子經常浣洗。

時不時地,盧氏還會在兩個人獨處的時候,在月華下跳舞給他看。

這純粹是瞎搞啊,差點謀害了他的第二個孩子。

伺候邵勳吃完飯後,盧氏回到了房間,悉悉索索好一陣後,端出來一個大筐。

她一個人將筐搬到後院,拿鍬挖了個坑。

筐中有飾品、有裙服、有銅鏡,還有一些文房用具。

盧氏一一拾起看過,然後再不留戀,將其埋掉。

司馬虓的最後一絲痕跡,大抵永遠消失了。

邵勳偷偷摸摸跟在後頭,目睹了整個過程,心下大喜。

見到盧氏埋完了東西,他又猥瑣地溜回了前院,裝作看書,但《春秋》都拿倒了。

好在盧氏心神激盪,沒注意。

她直接依偎進了邵勳的懷裡,輕聲說道:“戰陣之上,莫要逞強。你身上的傷疤,我都數着,不能再有新的了。”

“好。”邵勳摸着盧氏的光潔的額頭,應道。

司馬家的女人,都是好女人啊,倒是自己有點渣了。

七月二十八日,諸軍開始集結。

一時間,廣成澤外遊騎往返、刀槍森嚴,到處充斥着肅殺的味道。

戰爭機器,緩緩開動了。

一旦開動,就必須以血肉爲養料供養,無論是敵人的還是自己的。

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一百四十七章 加大力度,不要停!第一百零六章 暴躁的籠中鳥第一百五十七章 賣官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第七十九章 體系下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七十四章 突然襲擊第七十一章 三人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八十章 消息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五十六章 好聚好散第五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一百二十二章 試探第七十二章 迷糊第二十八章 農官兵田,阡陌相連第一百五十二章 私事與公事第四十七章 根本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一百三十五章 攻守之勢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六章 裴氏第四十一章 結交與重整第五十九章 底氣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一百零三章 後媽養的小團體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百二十章 山中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一百零四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二章 談判第一百二十六章 新張方第十八章 孤魂野鬼第六十章 關中閒子第一百六十三章 牢籠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一百零六章 杜尹第八十八章 洛陽城裡無好人第三十七章 新年(月票加更5)第五十三章 籠絡第三十六章 莫敢敵者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一百五十九章 就是追,就是幹!第七章 新人舊人第一百七十八章 失勢與方伯第一百零六章 洛陽保衛戰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三十四章 都是弟弟(月票加更4)第一百十六章 入城(爲盟主吾命維新加更)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三十五章 追殺第三十三章 猜測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一百十章 圍魏救趙(上)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九章 火併第八十九章 天淵池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九十七章 擎天保駕功臣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十五章 禽獸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三章 勸羊第九十三章 諂媚第一百二十五章 劉祐第十六章 利速戰第一百三十六章 山中猛虎第四十五章 大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守望互助第八十九章 開誠佈公(上)第二十七章 有100000000點點病第一百二十章 分贓第一百四十六章 好胃口第三十三章 敵不動我不動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九十八章 他好會啊!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三章 潘園第二十三章 按部就班第一百二十六章 湯池第六十四章 獵物第一百四十九章 淯水(下)第五十七章 垛田第四章 總要種地的第一十五章 操控諸州都督、刺史(一)第一章 徵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