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水與旱(下)

但凡談到水利工程,大致有三類。幸運的是,廣成澤都有。

第一種是溝渠。

渠,水所居也。

河者天生之,渠者人鑿之。

簡單來說,就是開鑿溝渠,引河水灌溉。

廣成澤是一個巨大的溼地,外圍有七條大河、十幾條小河流入,輸水量巨大。

如今很多已經開始耕種的農田就靠溝渠灌溉,這是最簡單、最傳統的水利工程了,秦漢時代就開始大量出現。

渠又分自流渠和提水渠兩種。

前者水面高於農田,挖好溝渠後,水自流也。

後者水面平行或低於農田,需要用水車提水。

邵勳方纔轉悠的時候,就在思考一個問題。

這會是春汛時節,按理來說河流水位要大漲的,但部分提水車已經無法運行了,水位低得可怕。

這可是“國家工程”,少府工匠製作的水車,用了也沒多久,不存在質量問題。

其實有眼睛就能看到,春汛不汛,問題很大。

第二種水利工程曰“陂”。

陂,池也。

陂得訓池者,陂言其外之障,池言其中所蓄之水。

簡單來說,就是人工水庫。

廣成澤的湖泊太多了。

歷史上直到唐代,廣成澤經過一個小冰河時期三百多年的淤積成陸,面積已經縮小很多,但汝州仍有三十六陂,其中位於樑縣的黃陂(非湖北黃陂)最大,灌田千頃——事實上三十六陂大部分位於樑縣。

一個人工湖(黃陂)就灌溉十萬畝農田,可見此地上好的農業資源。

此時的廣成澤,面積遠大於唐代,水資源更加充沛,可以說是一片原始狂野的沼澤風貌。幾年的人工開發,也只是馴化了一小部分罷了。

邵勳走了一圈後,焦慮心情有所緩解,對褚翜說道:“若大旱來臨,河流不定會不會斷流,陂池尤爲關鍵。這是你們整飭出來的最大的陂池吧,何名也?”

褚翜扭頭問了一下。

他來得晚,沒參與前幾年的水利工程,在得到確認後,看了一眼邵勳,道:“此爲‘邵公陂’,可灌田千餘頃。去年深秋新闢的田地,全靠此池灌溉。若事急,恤田離此不遠,亦可調屯丁挑水澆地。”

“這……”邵勳愕然。

去年與嵐姬泛舟湖上的時候,還沒有名字呢,怎麼現在就叫“邵公陂”了?

不過這個陂池修得是真漂亮。

湖畔修竹茂林,野花遍地,甚至還有成片的桑林。有些地方還修了石階、碼頭,乘船可至遠處的芝蘭院。

此時湖面上已經有一些船在捕魚了。開春之後,江河化凍,魚兒肥美,捕一些上來熬湯,分給幹活的役徒、屯丁,好讓他們更有力氣。

邵勳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邵公陂西北面是成片的荒田,去年開闢出來的,共一千三四百頃。

今年春天種了粟,由河北俘虜的石勒部衆耕作,有七千餘人,被編爲冀州屯田軍第二、第三營,由義從軍派了幾百人臨時看管。

這片田地,邵勳原本打算交給洛陽三園退下來的莊戶耕作的,但他們估計要到秋天才能南來,故先交給俘虜們種一茬,把荒地變得熟一點。

“若真有大旱,這些春種之粟,不知道能不能熬到秋收。”邵勳指着那些已長出稀稀拉拉粟苗的農田,說道。

衆人面面相覷,既驚且疑。

大農褚翜只不過出於職責,看到今春雨水稀少,所以提醒了下,但其實也沒太當回事,心裡還想着說不定過些時日就連降大雨,水勢洶涌呢。

但魯陽公火急火燎地趕了過來,讓他也有些不淡定,下意識緊張了起來。

不會——真要大旱吧?

“唉,就這個天時,匈奴還不消停,還要打仗!”邵勳嘆了口氣,嘴裡忍不住罵罵咧咧了起來:“不全力抗旱保禾稼,偏要打仗。打打打,爾母婢!待老子提兵北上,殺個人頭滾滾,看你們還打不打!”

他現在是真的無法理解劉淵。

如果真有嚴重的旱災,幷州不可能不受影響,頂多程度稍輕一些罷了。

農業生產都受到巨大的影響了,你偏還要打仗,有病吧?

當然,他也知道,這可能就是農耕思維與遊牧海盜思維的差異。

遇到災害了,有的人第一時間想的是全力抗災,減輕損失,有的人想的則是堤內損失堤外補,去別人那裡搶劫,彌補損失。

即便劉淵本人腦子清醒,他的政權底色註定了還是強盜思維。

“郎君其實該慶幸。”褚翜斟酌了一下詞句,說道:“去歲種了冬小麥,再有兩三個月就能收了。即便真有大旱,也不是一下子來的,我等辛苦些,日夜督促,定保夏收無虞。”

邵勳舒了口氣,覺得確實不該給底下人增添負能量,於是笑道:“褚君說得沒錯,縱有大旱,我料盛夏時節最嚴重。五月便可收麥,這批糧食咱們一定要拿穩了。”

“諾。”衆人神色稍振。

“若夏日果有大旱,這批冬小麥真的救命了。邵師未雨綢繆,明見洞察,實乃萬千百姓之恩人。”典書丞毛邦說道。

邵勳習慣性摸了摸他的頭,旋即想到毛二十八歲了,再不是當初那個傷了腳踝,哭泣不已的孩童,便收回了手,笑道:“就你會說話,不肉麻麼?”

毛二一臉正經地說道:“邵師來之前,司州種冬小麥的人很少。而今很多,不但多收了糧食,還有可能避開大旱,不知道能救多少人的命,此非恩德耶?”

毛二這麼一說,其他人各有所思。

大旱意味着歉收,歉收意味着飢餓,飢餓意味着動亂,而動亂又會讓更多的人無法安心耕作……

這樣一連串下去,不出兩年,白骨蔽野,人皆相食矣。

從這個角度來說,魯陽公至少在司州活民無數,爲他立生祠都不爲過。

“我寧願沒有大旱。”邵勳嘆了口氣,說道。

中原連年戰亂,人口本來就不算多,再這麼下去,北方還能剩多少人?

就像權力真空會被人填補一樣,土地真空同樣會有人來填補。

國朝才幾十年,北方草原已經有幾十批胡人南下。

他們填滿了幷州、幽州、雍州,就會往司州、冀州、豫州挺進,一步步深入內地。

劉淵治下的五部匈奴,男女老少加起來不會超過五十萬口。

但你真覺得擊敗這五十萬男女老少就算完了?事實上,這幾年還不斷有胡人南下。

關中的人口比例已經反轉,邵勳不知道是不是史上第一次胡人數量超過漢人,目前顯而易見的事實上,關中漢人百姓在往河南、南陽流出,胡人在不斷遷入,比例還在繼續緩慢地失衡。

將來若平定關中,不知道要花多少力氣同化這些胡人。

整個南北朝,或許就是在經過這樣一種“騰籠換鳥”之後,整個北方進行了痛苦的三百年大融合。

如果此時能保有足夠的主體民族人口,或許融合就不用這麼長、這麼痛苦了。

“好生做事吧,一有情況,即刻來報。”邵勳揮了揮手,離開了。

“諾。”

******

廣成宮位於崆峒山山頂,宮殿外有一個小廣場,面積不大,但雕欄玉砌,十分考究。

春日的暖陽之下,邵勳躺在椅子上,默默想着事情。

三月發生了一件事情:荊州都督、高密王略薨了。

他一死,原本還打算過兩個月再回京的司馬越坐不住了,立刻經滎陽入京,還帶着兩萬多兵馬。

這幾年,司馬越勢力消亡得有點快。

先是范陽王司馬虓暴死。

接着是新蔡王司馬騰爲汲桑所殺。

現在是高密王司馬略病死。

司馬懿四弟司馬馗這一脈,人丁也開始凋零了。

現在仍然掌握着權力的,不過是鎮關中的南陽王司馬模,以及太傅司馬越本人罷了。

司馬越入京後,第一件事是自解兗州牧,領司徒。

王衍則當了太尉。

又以王敦爲揚州刺史,尚書右僕射山簡爲荊州都督,鎮襄陽。

另外,以王秉爲左衛將軍、何倫爲右衛將軍,把兵力最雄厚的兩支禁軍掌握在了手裡——右衛將軍裴廓下課,換句話說,被清洗了。

而這,多半隻是司馬越將要進行的清洗風暴的第一步。

他離開洛陽太久了,官員、禁軍之中對他陽奉陰違的人太多,現在清洗還來得及。再晚一些,事情會棘手很多,甚至完全清洗不了。

邵勳暫時只收到了這麼多消息,但已經夠他分析很久了。

“太傅還需要王衍。”宮人們洗了一些桑葚,羊獻容令其自散,親手端來一盤擺在桌上,輕聲說道。

“他現在是司徒了,不是太傅。”邵勳說道。

他剛來洛陽時,司馬越當的是司空。

跑路徐州一年零七個月後回京,當了太傅。

這次在許昌、鄄城、濮陽、滎陽之間轉悠了兩年後回京,又當了司徒。

不知道折騰個什麼勁。

王衍跟在他後面也是一路換着三公當,從尚書左僕射升任司空,再任司徒,現在是太尉。

“你很擔憂?”羊獻容毫無形象地趴在桌上,看着邵勳,問道。

“我確實很擔憂啊。”邵勳無奈地說道:“若我是司徒,確實也會想着清洗朝堂、禁軍,但現在真不是好時候。”

“爲何?”

“一清洗難免收不住手,屆時朝堂上人人自危,禁軍中則人心渙散。”

羊獻容擺弄着一顆桑葚,問道:“伱在廣成澤,擁衆逾萬,怕什麼呢?”

“我怕劉淵趁勢殺過來。”邵勳說道:“今年很可能大旱,整個河南不說顆粒無收,但肯定會大大歉收,若還遭到戰火摧殘,明年百姓怎麼活?”

旱災來臨後,最危險的不是當年,而是第二年。

因爲當年多多少少還有些存糧,能勉強對付過去,那麼第二年呢?

按照經驗,大旱之後很容易迎來蝗災,若明年蝗災大面積爆發,那可真是致命一擊。

邵勳懷疑,這次是不是河南受災最嚴重?

最近幾天他一直在想這個問題。

歷史上洛陽最後陷落,與陷入嚴重饑荒不無關係。

這固然有漕運被劉漢大軍切斷,外地賦稅無法運入京中的關係,但洛陽周邊旱蝗連續爆發,肯定也是一大因素。

這一次大旱,河南多半是重災區。

與河南相比,幷州、冀州、揚州、荊州可能沒那麼嚴重。

這可真是天要亡大晉,沒有辦法。

連老天爺都不幫你啊!你是不是做過什麼讓老天爺很不高興的事?

天降災害,讓原本還可勉強守住的洛陽徹底崩潰,晉、匈實力對比發生重大變化——農業社會,旱災、蝗災造成的傷害,可能遠遠超過戰場上的損失,純屬降維打擊了。

“這個世道,人皆自保而已,只要熬到五月,慢慢把麥子收了,還怕什麼?”羊獻容歪着頭看向邵勳,問道。

“單靠一個廣成澤,可打不過匈奴。”邵勳開了個玩笑:“若洛陽守不住,我怕是要帶着你跑了。”

“帶我……一個人跑?”羊獻容輕聲問道。

話說完,臉微微有些紅。

邵勳伸出手,慢慢靠近羊獻容的嘴脣。

“你……”羊獻容想往後縮,但好像全身力氣使不出半分一樣,完全被定住了。

邵勳擦了擦她嘴角的桑葚汁,說道:“肯定會帶上你。”

羊獻容的臉又像去年正旦的那個清晨,血紅血紅的。

“你想好了嗎?”羊獻容把臉埋在手臂中,悶聲問道。

“想好什麼?”邵勳不解。

羊獻容扭過頭去,看着山下,輕聲說道:“你若招惹了我,家裡那些亂七八糟的女人都要遣散掉。”

邵勳的手彷彿觸電般迅疾縮回,枕在腦後,看着遠方的白雲,輕輕晃着躺椅,不說話了。

羊獻容的眼中起了層水霧。

她真的有些委屈。

出身名門,還是皇后,紆尊降貴垂青於你,你還不知足……

但很快,她又記起太極殿刀光劍影之中,邵勳對她說了一句“別怕”。

又記起逃難到樑縣時,邵勳披甲執刃,站在門外守了一整夜,安撫她驚魂未定的心緒。

又記起新春之時,邵勳用皴裂的手指,在寒風中爲她準備爆竹。

又記起他親口對她說“以前的事情不會再發生了”。

羊獻容又有些迷茫了。

“人生無常。”邵勳突然說道:“譬如這香蘭——”

說着說着,邵勳起身走到欄杆邊,指着外邊的蘭草,說道:“生於春夏之間,幽雅清秀,風姿卓然。然由夏入秋之後,白日漸短。嫋嫋秋風起時,歲華盡搖落……”

“你在笑我?”羊獻容瞪了他一眼。

“我在說我自己。”邵勳走到她面前,輕聲說道:“人生無常,以後的事情誰都無法預料。我有很多事要做,我的野心很大,我又有些婦人之仁,想要挽救這個世道,挽救很多百姓的生命。與匈奴的戰爭,不知道要打多久,興許哪天我就兵敗身亡了。就像這香蘭,初時葳蕤幽獨,卓爾不羣,最後零落成泥,芳意無成。”

“我確實不敢招惹惠皇后,臣告退了,一會還要去看看堤塘。”

“堤塘是惠皇后遣人督造的,或可救活許多百姓,臣感激不盡。”

說罷,轉身便下了山。

待到山下時,悄悄擦了擦額頭的汗。

羊羊還沒想通,不如去范陽王妃那裡坐坐。

當然,這是玩笑。

邵勳很快來到了銀槍軍的駐地,開始操練軍士。

天災麼得辦法,能做的已經做了。

如果有可能,他希望今年的主題是抗旱救災,但很顯然這是癡心妄想。

人類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

互相廝殺才是主旋律。

匈奴要來,那就來吧,大不了痛痛快快殺一場。讓劉元海這種趁火打劫的人看看,你的人就是一羣狗屎。

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二十六章 幕府人選第五十章 看望第六十八章 風雪之中的追襲第七十六章 信號第九十二章 墟市第一百五十三章 遊戲第九十四章 求援第一十四章 不快第一百二十四章 核心區域關於涼州入援洛陽兵力第七十一章 名不見經傳之地第一百十八章 運氣第三十二章 有那麼傻嗎?第六十六章 賞宅第四十章 二手準備第一百零一章 兄妹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一百七十六章 憶苦思甜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七十章 應用題第一百四十一章 加深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三十章 特權階級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一百四十四章 你敢說個“斬”字嗎?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一百三十三章 挖蛤蟆第十三章 離別與戰術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三十六章 借兵主角養兵數量第九章 各項安排第九十一章 會議(爲盟主柿子很香加更)第一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十九章 又菜又愛玩第四十九章 檢驗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一百七十七章 你好可憐第三十一章 讖謠第四十二章 懸在頭頂的劍第一百三十四章 擴軍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逃之何急也!第一百三十六章 東燕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一百零五章 舌戰羣儒第五章 學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第一屆全體大會第九章 火併第七十章 韓陵山第六十二章 消失第一百二十九章 俊異(爲盟主wangzechao8加更)第一百十五章 老父親第一百三十章 策略第九十七章 商路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六十章 談妥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六十六章 蹲坑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七十五章 新兵第一百四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簡單介紹下南北朝騎兵第六章 措手不及第一百零一章 潘滔第一百二十二章 枋頭第七十五章 偶遇第九十三章 垃圾時間第一百零二章 景福園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十四章 唯一做準備的人第九十六章 指點第八十二章 水與旱(上)主角養兵數量第二十六章 但隨我行第一百三十章 出鎮第一十八章 自省第二十九章 規劃第一百零四章 後方(爲盟主漢明帝加更)第十五章 汲桑小賊,何足憂也第八十二章 遲到的驚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豬隊友們第七十四章 太傅有福氣啊第五十章 看望第一百二十八章 站隊第一百十二章 農事第十三章 臨走前的佈置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七十五章 渡河第五十一章 大王但內裡坐第二十章 密詔第八十五章 說動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四十一章 太白!第一百五十四章 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