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討價還價

老裴進了洛陽之後,發現撲了個空。

太傅府大門緊閉,只有少許留守護衛及僕婢。略一詢問,原來他女兒與范陽王妃盧氏一起南下廣成澤別院了。

別院名“棠梨”,因別院附近的山上有大片野梨而得名。

女兒曾在家書中提起過,八月秋收之後,她與盧氏在廣成澤西北覓地建莊園。

棠梨院佔地數頃,目前已建好了一小部分。

范陽王妃的莊園名“流華”,比裴家的稍大,由盧氏陪嫁過去的媵臣管理督建。

盧氏應該是比較有錢的。

范陽王鎮豫州多年,後又攻伐河北,三十七歲暴死。因無嗣,故養南陽王司馬模之子黎爲嗣子。但司馬黎還小,且一直住在長安,並未前來侍奉名義上的嫡母盧氏。

盧氏無處可去,就和女兒攪和在了一起。范陽王的資財,泰半在其手中,難怪有錢建莊園。

裴康在門口站了一會,僕役門紛紛請其入內安歇。老裴擺了擺手,直接去了王衍家。

其時已華燈初上,王衍聽聞,連忙出門迎接,好一番熱情寒暄後,方引其入內。

郭氏雖然吝嗇,但還是場面人,連忙吩咐僕婢撤了自家人要吃的宴席,重新開一席。

置辦酒宴需要時間,王衍、裴康二人便來到書房內,對坐而下。

“仲豫入京,還帶着數百部曲,陣仗頗大啊。”王衍笑道:“怎麼?劉元海凌迫甚劇,待不住了?”

“劉元海還是懂規矩的,不至於此。”裴康搖了搖頭,道:“過完年後,老夫就回河東,沒甚大事。”

王衍笑了笑,也不多問,就坐在那裡,氣定神閒。

裴康的養氣功力卻不如他深厚,年輕時辯經也沒贏過王衍,於是說道:“聽聞夷甫在廣成澤大興土木建別院,真是好享受。”

“年紀大了,就想着鬆間明月、清泉流水,悠遊度日,不問世事。哈哈,倒教仲豫見笑了。”王衍輕笑道,臉上還露出一副神往的表情,彷彿恨不得現在就丟下一切,去享受那世外田園似的。

“廣成澤近山,山中有賊匪,寧不怕耶?”裴康問道。

“些許蟊賊,有何懼哉?”

“廣成澤從一蠻荒之地,大有改觀,皆賴一人之功矣。”

“聖天子在上,諸郡國守相協力,終有此貌。”

“夷甫!”裴康不想繞圈子了,加重了語氣,說道。

王衍哈哈大笑,道:“方纔戲君耳,何急耶?”

“洛陽被劉元海佔下後,夷甫怕是比我還急。”裴康不滿道。

王衍這才收住笑容,問道:“仲豫遠道而來,到底爲了何事?”

肯定不是因爲河北戰事。

河東郡雖然離洛陽不遠,但也不算近。裴康出發之前,那邊可能還沒打起來。

他來洛陽只有兩個目的,一是見見邵勳,二是見見司馬越。

亂世已至,裴家這兩三年活動頻繁,一改當年畏畏縮縮的作風,可能真是被逼急了吧。

河內、弘農、滎陽、徐州、豫州相繼拿到了手,一度聲勢鼎盛。

但隨着局勢發展,豫州沒了,弘農也沒了,甚至連老家河東郡都落入了匈奴手中。

如果匈奴大舉南下,滎陽、河內保得住嗎?未必。

這樣一算,裴家手裡就只剩個徐州了。

但裴盾的才具也就那樣,真的足以讓他保住徐州嗎?未必。

這麼看來,到最後,裴家極有可能雞飛蛋打,一個好處都保不住,全部丟掉。

不過,裴家如此,王家又好得到哪去呢?

想到這裡,王衍也有點泄氣。

處仲去青州上任,半路奔逃而回,丟了個大臉。

平子任荊州刺史,但飲酒作樂,不問政事。

茂弘陪着揚州都督、琅琊王睿南渡建鄴,局面也非常艱難。

但相比較而言,他已經是做得最好的了。拉關係、攀交情、搞平衡,這是王家家傳本事,茂弘前幾年還比較稚嫩,現在吃一塹長一智,卻是學到了不少。

他比自己的處境好多了啊。

琅琊王性子軟弱,又對他言聽計從,當可大展拳腳。洛陽這邊,太傅司馬越……

太傅最近應該是對自己有所不滿了,連帶着對王家也有些不滿。

太傅一旦不滿,會做什麼事,例子都是現成的——

裴豫州被免官之後,弘農太守裴廙跟着倒黴。

太傅應該是動不了自己的,那麼其他人呢?

王衍收拾心情,問道:“仲豫有話直說吧,事到如今,無需藏着掖着了。”

“那好。”裴康點了點頭,道:“野馬岡之戰後,魯陽侯威名日盛,直追苟晞。他或有一些想法……”

******

酒宴罷散之後,王衍又回到了書房。

兩個女兒正在看書。

“大風”看得哈欠連天,頭一點一點的,彷彿輕輕一推,人就會倒下去一般。

“小風”看得很認真,甚至長時間停在某一段,反覆咀嚼。

還是小女兒好!王衍嘆了口氣,唯一的兒子在滎陽當幕僚,老妻又只對打理家業、聚斂錢財感興趣。

有時候他有不解之處,想換個思路問問人,都只能找小女兒。

“阿爺。”王惠風起身行禮。

“轟!”王景風嚇了一跳,轟然倒地。

王衍厭惡地看了她一眼,罵道:“再這般不曉事,乾脆把你送給魯陽侯好了。”

王景風一聽,瞬間清醒了,眼淚汪汪道:“阿爺,你就算急着把我嫁出去,也不能挑邵勳那種粗魯不解風情之輩啊。”

“無知!”王衍確實還沒臉皮厚到送女兒的地步,但話趕話之下,不假思索道:“若魯陽侯真那般粗鄙無文,惠皇后羊氏就不至於三天兩頭登門拜訪了。”

“羊獻容?”王景風傻了,愣在那裡。

王衍咳嗽了一下,下意識覺得方纔這話有點過火了。

他在家人面前從來都是真性情,並不隱瞞什麼,畢竟出門戴着面具,回家還戴面具的話,那也太累了。所以,有時候一不小心就會透露出很多東西。

王惠風也有些驚訝。

她認識羊獻容,甚至在少女時代就有來往。

羊獻容是什麼樣的人,她十分清楚。

容貌、才學什麼的就不用多說了,都是上上之選,單說性子,驕傲得像只白天鵝一樣。

尋常士人根本不被她放在眼裡,哪怕她要嫁給誰,也不一定會真心看得起這個未來的夫君。

多年不見,羊獻容變化那麼大?

當然,與姐姐不同,王惠風對邵勳的觀感並不太差。

她並不以貌取人,從有限的觀察中,覺得魯陽侯不是那種自高自大之輩。而且,在他的內心中,還是有着樸素情懷的,這就超過很多人了。

“不說這個了。”王衍坐了下來,直接說起正事:“河東陷落,裴仲豫急眼了,攛掇着老夫幫邵勳,爲他謀取一些好處。”

“是魯陽侯請託的嗎?”王惠風坐了下來,輕聲問道。

“或許是吧。”王衍皺着眉頭,說道:“但他能有什麼好處呢?”

“人情。”王惠風肯定地說道:“人情可大可小,對魯陽侯這種人來說,寧可欠人一千匹絹,不願意欠一個人情。”

王衍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王景風在旁邊“噗嗤”一笑,然後趕緊捂住嘴。

“阿魚爲何發笑?”王衍無奈地看了大女兒一眼,問道。

王景風仔細觀察了下王衍的表情,確定他不會發怒後,方道:“女兒還記得數年前,阿爺定下‘狡兔三窟’之計時意氣風發的模樣。當時茂弘叔叔也在,阿爺志得意滿,猖狂—驕橫—都不對,當時阿爺非常滿意,自覺妙計得售。”

王衍繃不住了,但又不知從何反駁,最後只能苦笑一聲。

他不是那種嚴肅的學究,而是善辯名士。現在只是年紀大了而已,擱二十年前,放浪形骸的事情並沒有少做,有時候堪稱自大驕狂。雖然只是在家裡如此,但難免被至親之人看到。

“裴仲豫何止挖了三個窟。”王衍吐槽道。

王景風又笑了,道:“兩個大洞,三個小洞,快讓人……”

王衍、王惠風同時看向王景風。

王景風噎住了,低下頭不敢說話。

“阿爺,太傅想要讓丁紹、王斌出任都督、刺史,朝廷那邊能同意嗎?”王惠風悄悄掐了姐姐一把,轉而問道。

“尚書檯三位主官,高光乃天子心腹,劉暾、山簡我有把握。”王衍說道:“劉暾劉長升與邵勳還有過一面之緣。山季倫與裴仲豫關係不錯,唉,真要論起來,尚書檯那邊邵勳、裴康加起來的面子,還真不小呢。太傅若回京,定然要清理尚書檯。再不動手的話,以後老夫都不太好幫太傅辦事了。”

魏晉以來,尚書檯是最核心的權力機構。

後漢末年,魏武帝曹操出征在外時,荀彧爲尚書令。

國朝承襲舊制,尚書檯依然總攬全國政務。

太傅司馬越有“錄尚書事”的頭銜,但他不在朝中,影響力日衰。天子趁機插手尚書檯系統,把高光推上了尚書令的位置,劉暾在先帝時也傾向朝廷,與太傅分庭抗禮的意圖十分明顯。

就連王衍,卸任尚書左僕射,升任司空、司徒之後,還需要靠着六位尚書、左右丞等次一等的官僚,以及與高光、劉暾的私人關係來間接操作。

當然,他還有其他手段來發揮影響力,這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總之,司馬越是需要他的。但不會把希望全寄託於他身上,清理尚書檯勢在必行——王衍彷彿看到了許多家破人亡的慘劇。

“邵勳想要什麼?”王惠風又問道。

“他在鄴城假惺惺做戲呢。”王衍沒好氣地說道:“先爲死難軍民會葬,再召集父老,立紀功碑,吹噓他的戰功。另外,還遣人送了一封舉薦表狀過來,節操高潔者、熟讀經史者、臨危不懼者、忠心進諫者、武勇機智者等等,林林總總數十人,聽聞河北父老莫不慶賀。最後,他還要頓丘太守之職。”

“他這年紀當不了太守,太過駭人聽聞。”王惠風說道。

“確實當不了。”王衍點了點頭,道:“但他可以讓別人當啊。”

王惠風哦了一聲,沒再說什麼。

她仔細回味了一番父親提到的諸般事,發現邵勳做事真的挺有章法,而且公私都兼顧到了,比許多隻懂門戶私計的人強多了。

只是,她還有一點不明白:邵勳在河北做這麼多事,目的何在?

他又不可能長期留在那邊,這不是爲他人做嫁衣嗎?

“罷了。”王衍突然嘆息了一聲,道:“這一年年的,變得也太快了。邵勳以前壓根進不了老夫的眼簾,現在還要幫他辦事,這天下真是……”

王景風看着父親長吁短嘆的模樣,突然下意識打了個寒顫。

這才幾年?父親與魯陽侯之間的關係就變成這樣了。

如果明年再出點什麼大的變故,會不會把自己送出去?

想到這裡,眼淚都要流出來了,手下意識抓緊了大腿——呃,突然間又猛然鬆開,原來不小心抓了妹妹。

嘻嘻,妹妹的大腿沒我的結實,王景風的心情又莫名地好了起來。

第二章 軍戶第二十八章 大漢第一百四十九章 恐怖平衡第三十三章 鼓起餘勇第六十九章 王家第六十九章 雙向奔赴(爲盟主美酒甘薯我都愛加更)第十九章 一魚兩吃第四十三章 整軍第八章 項目推介第一十二章 爭第九十八章 肅清第九章 火併第六十五章 朝堂安排第一百四十三章 故人離去第一百十一章 圍魏救趙(下)第三十一章 起風第五章 學生第一百三十八章 賣命第二十四章 比爛第五十九章 關中與平陽第一章 縣令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五十章 看望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一百十九章 端門第三十五章 動員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四十章 人設(月票加更6)第五十七章 高調入城第八十一章 最後時刻(下)第三十八章 慰問第二十章 我意已決第二十七章 拉攏第十章 契機第一百三十五章 醞釀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取法其上,得乎其中第二十一章 政治表態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一百三十三章 深夜第一百零二章 磨刀霍霍第一章 徵辟第六十八章 統一思想第一百二十四章 人人有份第七十七章 交代第一百四十三章 入潼關第九十八章 囂張(下)第一百十七章 慕強第一百四十二章 兩路進兵第十一章 西州士人第四十九章 勢力格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送禮(爲盟主道哉反也加更)第一百四十章 政治解決第六十四章 蟲豸第二十四章 老登行(上)第五十二章 交接與賞賜第九十九章 把他留下!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讓我失望第八十六章 嘴炮第三十一章 佯攻第一百十六章 最後的牆角第一百五十章 金谷園的海棠第九十七章 囂張(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最優選擇第二十八章 敬重第一百五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勝(上)第一百二十七章 屯田第一百四十四章 出動第八十二章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第四十一章 偵查第一百二十七章 有變第九十五章 政績第一百章 中邪第三十章 快控幾不住我寄幾了第五十章 看望第四十四章 接戰第六十四章 擺駕河內第一百零八章 河谷第九十三章 汝南行(上)第一百零三章 歷史大潮第十九章 不堪一擊第八十六章 走不開第三十七章 搞一下第一百四十七章 我仍然忠於司空第一百零七章 富婆通訊錄第八十三章 戰略方向第一百三十二章 堅持第六十七章 翻天覆地的變化第九十四章 和平?休戰罷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入第一百十七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一百零九章 借錢第一百四十四章 責任第一百二十九章 對耗第一百七十一章 二百四十里第八十四章 一天第三章 先下一城(爲盟主盲眼狙擊手加更)第一百十三章 送糧第九十章 開誠佈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