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五十章 皇帝遺旨

還有留在略陽郡清水城的雷七指,因鎮守之職不敢擅動,便在奏疏中主動請命,願自提本部軍馬,東擊陳安,上爲高嶽解憂,下爲袍澤復仇,請主公應允云云。高嶽對雷七指好言撫慰,但暫時沒有同意他的請求,更讓各處郡縣勿要掛念,都好生自處,原地待命就是。

提到陳安,據內衙可靠消息,陳安已經主動投降了匈奴人,被劉曜封爲平西將軍,扶風太守,兼領秦州刺史銜。還有,從略陽清水城逃出的蒲洪,一路東奔,如今盤踞在新平郡的漆縣,也向劉曜投誠輸款,俯首稱臣。劉曜一併接納,並封蒲洪爲平北將軍,新平太守,竟別有深意的也讓蒲洪領了秦州刺史銜。

因略陽郡乃是秦州最東,高嶽留於靜寧多時,非惟養傷,也是存了在最前線密切關注長安匈奴人的下一步態勢。但一直到了現在,敵人沒有什麼動靜,應該暫時不會西侵。劉曜因攻滅晉廷之後,諸事繁雜,且還曾親自回了一趟京師平陽,向漢主劉聰當面述職,所以種種遷延,並沒有精力來顧及高嶽從而西侵,局面暫時較爲平穩。不過據報,劉曜已被漢主晉封爲相國,都督中外諸軍事,令他就此鎮守長安,等於在關中另闢行臺,專制西北。那麼劉曜絕不會坐視高嶽虎伺身側而無動於衷,看來此後形勢,兩方定將要惡戰不止。

不過眼下總歸是可保無虞。劉曜且於攻滅長安一戰中,在高嶽等抵抗力量的殊死抗擊之下,他麾下七萬大軍,也傷亡慘重,減員到不過四萬人,而今劉曜諸事繁雜,所部也要休養,所以暫時無法立時對秦州展開軍事行動。而高嶽這邊,戰後餘生也亟待恢復,更是無力迅速東伐,於是兩邊暫且心照不宣的保持了現狀。

剛至正月,高嶽便下令回師上邽。經過郎中們精心救治和嵇雲舒的日夜照料,高嶽恢復的很快,不過一個月,便就生龍活虎,健壯如昔。在他之前,王該也已治好了傷。但之所以還要等到過了新年才安排動身,乃是因爲周盤龍傷重,一直到了臘月裡纔算基本痊癒。周盤龍傷勢沉重一度極爲兇險,但終於又硬生生地挺了過來,高嶽極爲歡喜,心情大好,還曾當衆打趣說道周盤龍果然是不死之身,懷疑他是妖怪。

既然左右無事,高嶽便決意離去。臨行前,他出人意料地任命樊勝爲略陽太守,總管略陽軍政之事。並拔擢吳夏爲定武將軍,升雷七指爲虎威將軍,將此二人一併任爲略陽郡將。樊勝朝廷宿將

,經驗豐富,能壓得住陣腳;而吳夏和雷七指,一個擅守,一個擅攻,可謂攻守兼備。略陽乃是前線,高嶽極度重視,故而有此安排。

樊勝慨然接下了任命,並鄭重表示絕不會辜負高嶽重託。其實樊勝也有自己的一番思量:他本是朝廷之將,但而今國家都亡了,他的過往身份,幾乎可算是即時銷號。除卻秦州之地,他已無處可去。而且於公面上講,是皇帝讓他留在高嶽身邊,所以乃是奉了聖旨,在此心安理得;於私下裡來說,高嶽從官爵名望上,如今都遠在樊勝之上,對高嶽的本領和爲人,樊勝也是打從心底敬服,所以他能迅速擺正心態,甘願從此成爲高嶽的下屬。

在傳令新興城的彭俊,可即日自行迴歸上邽後,不等雷七指馳赴靜寧,高嶽便與樊勝、吳夏互道珍重,帶了周盤龍及王該,率部而去。一路無話,數日後,抵達上邽,這座秦州曾經的唯一中樞,西北的赫赫雄城,終於在久候之後,迎來了新的主人。

韓雍、楊軻率衆拜迎。從長安劫後餘生,此番再見故人,高嶽很是感慨。人羣中不見姚池身影,不過高嶽早也得知姚池如今大腹便便,並未前來上邽,而是還留在已屬後方的隴西襄武城靜待生產。此中插一句道,在靜寧城的兩個月中,高嶽和嵇雲舒本來心意暗許,更且朝夕相處幾乎可算耳鬢廝磨,兩人孤男寡女正值青春,終於在某天夜裡,突破了最後的底線。高嶽心忖,從此以後,嵇雲舒便算是自己的家眷了,待尋機必要回襄武,當面向姚池交待清楚。

入了府衙,滿堂人頭濟濟。聽高嶽述說了一番在長安的驚心動魄的歲月,衆人皆是驚歎敬服,待聽聞皇帝情深義重促他西去,又是感慨連連,最後高嶽講到朝廷終於覆亡,雖是早已知曉,但在場之人,無一不是唏噓良久,悲聲嘆息。

有一人越衆而出,大聲道:“高使君忠義兩全,天下敬仰。胡虜雖然當下熾焰方盛,但兇蠻殘暴倒施逆行,將來必將敗亡。總之我等任重道遠,定當要不屈不撓,早日剿滅賊子,還人間一個太平纔是。”

衆人視之,乃是從事中郎裴詵。自上邽城破後,韓雍及楊軻,接見撫慰一衆舊臣,衆心甚安,又有楊韜從中勸解牽引,故而司馬保舊部,歸降了不少人,其中便有裴詵。作爲忠於朝廷的保皇派,如今國家亡了,朝廷不復存在,連皇帝也已經被俘,所以彼輩心中效忠的對象暫且消失。在此前提下,他們對司馬保本就失望無比,眼下秦州換了同樣忠於朝廷、且被皇帝極度認可的高嶽爲首,於情於理,裴詵等人都比較能夠接受秦州易主的事實。

長史楊軻略作介紹,高嶽點點頭,溫言道:“原來是裴中郎。中郎名門大族,儀態不俗,久仰。中郎既願歸我麾下,此後當齊心協力,匡濟天下救民於水火,共同作出一番事業來,不負堂

堂丈夫之軀,可好麼。”

裴詵見高嶽和顏悅色,談吐之間彬彬有禮,且對他及降官們都比較有禮有節,對比司馬保從前高高在上的倨傲,不啻雲泥之別。裴詵當下心中很是欣慰,忙拜伏道:“主公之言,屬下甚是贊同,此後當盡犬馬之力。”

高嶽笑笑,又撫慰幾句。旁邊王該尋機上前施禮道:“高使君,此前陛下曾賜密旨一道,因後來諸事繁雜,便就暫未顧及。眼下可否當衆宣示一番,好叫我等體悟聖心。且因陛下曾言道,旨意與我涼州也有關聯,所以下官冒昧進言,使君勿怪。”

臨陛辭前,司馬鄴確實給了高嶽聖旨,還曾叫他到了秦州再看。高嶽一路西奔,本來負傷,心情更且沉重,後來在靜寧休養,竟然忘卻此事,眼下聽王該提起,不禁恍然大悟。

高嶽拍拍腦袋,滿面慚意,抱歉道:“這樣大事,我竟然忘卻,太屬不該,倒要感謝王將軍當衆提醒,怎可怪罪。”說着,他便命人速去,不多時,侍從便將仍舊封着火漆的聖旨請來,高嶽當衆打開,小心翼翼地取了出來,並請楊軻代爲宣讀。

堂間一下子靜了下來,所有人都默不作聲的望過來。大家在心情頗爲沉重的同時,也有些好奇,想仔細聽聽,皇帝在這等同於遺詔的旨意裡,究竟要交待些什麼。

楊軻持着聖旨,走到正中上首,長身而立。高嶽便就走下階來,帶着衆人,拜伏於地,一絲不苟的三呼萬歲,垂首聆聽。

“天步厄運,禍降晉室,京師傾陷,先帝晏駕賊庭。朕流漂宛許,爰暨舊京。羣臣以宗廟無主,歸之於朕,遂以衝眇之身託於王公之上。自踐寶位,四載於茲,不能翦除巨寇以救危難,元元兆庶仍遭塗炭,皆朕不明所致。羯賊劉載僭稱大號,禍加先帝,肆殺籓王,深惟仇恥,枕戈待旦。”

“……仰慚乾靈,俯痛宗廟。幸有涼州張卿世篤忠亮,勳隆西夏;秦州高卿崛起隴地,忠勇兩全,四海具瞻,朕所憑賴。今進張寔爲大都督、涼州牧、侍中、司空;進高嶽爲大將軍,秦州牧,尚書左僕射,持節;二卿承製行事。”

“琅邪王宗室親賢,遠在江表。今朝廷播越,社稷倒懸,朕已詔王,時攝大位。二卿其挾贊琅邪,共濟難運。若不忘主,宗廟有賴。明便出降,故夜見公卿,囑以後事,密遣黃門侍郎史淑、侍御史王衝齎詔假授。臨出寄命,公等勉之!”

楊軻清朗中帶着肅然的聲音,又有幾分沉重,迴盪在府衙的大廳之中。聽到皇帝這般讚許褒揚張寔及高嶽,被那情緒感染,衆人也很以爲然,心中對高嶽懷着敬意。待聽到最後“明便出降……”等語,皇帝在昏暗燈燭下擬旨的那份淒涼無奈的悲傷,躍然紙上,不少人的心被狠狠揪疼,立時都啜泣起來,裴詵等幾人更是哭出了聲。

(本章完)

第四百一十章 少年有才第一百八十四章 當朝新貴第兩百八十八章 鳴沙柴堡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一百一十七章 李虎求婚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第一百一十三章 身處煉獄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兩百八十五章 塞北狼煙第一百零八章 親迎氐王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二十六章 大喜大悲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四百二十六章 如許期待第三百七十六章 據實奏報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一百四十一章 先利其器第兩百七十三章 臨汧大捷第兩百一十一章 南安生亂第兩百九十二章 秦國肇基第一百八十九章 以身作則第兩百六十章 再起爭端第一百九十三章 驚天消息第一百二十章 重煥生機第一百九十六章 禍起蕭牆第五十一章 意外驚喜第兩百零七章 敗軍責任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三百六十七章 直擊根本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一百一十四章 心有惡魔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三十六章 若有所思第六十章 李虎心思第三百六十一章 恭請聖裁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兩百七十九章 就此立夏第六十二章 當務之急第三十七章 盤桓數日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人自危第八十八章 西和失利第三百七十五章 救難解危第一百七十七章 略陽蒲家第八十六章 行兵方略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三百五十章 何人擋路第三百二十九章 東西夾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難得一醉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九十九章 同舟共濟第兩百七十八章 當面提點第兩百五十五章 難言隱患第一百五十八章 國事日艱第二十六章 小露身手第三百四十六章 趙室遺屬第三百八十三章 雙雙獲贊第一百七十八章 因功受封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四十九章 郅平殞命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零一章 形勢逆轉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三百五十八章 始料未及第七十七章 探知消息第四十五章 固守待援第兩百一十五章 擊退來敵第一百三十一章 何方神聖第三十六章 原來如此第三百五十六章 得有襄陽第一百五十四章 朝廷有旨第一百二十二章 又獻一計第三百零七章 自投羅網第兩百四十章 國仇家恨第兩百九十四章 相聚一堂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七十五章 閉門自惱第六十七章 南陽郡王第一百七十三章 暫退敵軍第一百零四章 席間歡飲第九十二章 單打獨鬥第兩百二十三章 疑竇叢生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二十六章 不約而同第三十一章 內室智囊第三百六十四章 久忍篡國第三百七十二章 疾行北上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萬鈞第五十七章 軍法如刀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