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一言而決

“你他孃的,小福,說你多少回,講話就講話,別他孃的聳眉毛,老子一看你那吊了命的眉毛,就受不了。”李豹看見是他,不由故意當衆調侃,笑罵一番,村裡村外的伴當中,李豹和他關係最好。

同樣是瘦,龔福瘦長,馮亮瘦小。見是他,馮亮也昂着下巴道:“小福,今兒過了早飯就沒見你,又上山去尋豹子了?”其實馮亮比龔福還小四歲,以往見面也是叫小福哥的,現在直接把哥字省了。

龔福笑嘻嘻,來到衆人面前,見了個禮,對馮亮作勢把眼瞪了瞪道:“沒大沒小,見着哥也不打招呼,還小福小福的。”

高嶽笑着打斷他們的戳戳打打,道:“小福兄弟剛纔說,縣裡募兵沒得指望,是個什麼意思?”

聽到正事,李虎連連點頭,制止了自家兄弟的鬧騰,向龔福問個究竟。

兩位大哥發問,龔福倒不敢怠慢,只說到今天晌午跟老爹去縣裡,確實看見縣衙門前,貼的大告示,募兵二字,隔老遠就能看見。

龔福湊熱鬧,擠進前一看,半懂不懂,整篇募兵告示,寫的文乎文乎,再向旁人問問,搞懂了兩個意思。

一,招募十四以上,四十以下的青壯入伍,三餐管飽,兵餉照發。

二,募兵以河西鮮卑人等爲主。羌人、氐人亦可,漢人最末。

龔福說完,兩手一攤道:“瞧不上咱們漢人,你們說,你們去不也是沒得指望嗎?而且明天是募兵的最後一天了。”他面上的八字眉拎起眉頭,感覺他老是在詫異什麼。

李虎聞言,一時沉默無言,片刻後往地上啐了口痰,低吼了一聲狗日的,一腳踢飛了身邊的土坷垃。

李豹和馮亮卻是破口大罵。李豹罵的是那郅平本身是漢人,卻不曉得爲了什麼,故意貶低蔑視漢人,人品低劣的狗東西,小爺不樂意去;馮亮則是恨把年齡定在最低十四歲以上,是什麼狗屁道理。

高嶽心內也對郅平所作所爲,很是憤懣。但他謹奉“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的聖人之言和義父教誨,是以面上波瀾不驚。

衆人見高嶽面色不動,都道他胸有成竹或是另有打算,便七嘴八舌的詢問,讓高嶽拿個主意。

高嶽沉吟不語。他心裡清楚,如今已是西晉建興元年初夏,匈奴漢國經過數次大小戰役,基本蕩平或者壓制晉朝在中原的較大反抗勢力,已經成爲獨霸關東的強橫一國。

漢國對內法政嚴苛,實行胡漢分治,明文規定匈奴族爲國族,高於各族之上,縱容匈奴人欺壓異族,對境內除匈奴以外的各民族實行高壓政策。

對外一直對長安虎視眈眈,秣馬厲兵,必欲要滅司馬家國而罷休。晉、漢兩國不可能媾和,且沒有記錯的話,不到三年時間,長安失陷敵手,西晉最終滅亡。烽火連天之中,關中和中原萬千黎民欲苟活而不可得。

這種大環境下,想安安穩穩,不問世事的隱居山間,那是絕無可能。再者,以他的武藝,他的抱負,和他對義父英靈護佑不死的絕對信念,也不甘、不屑隱居山間。

郅平的爲人,高嶽已

經聽聞,心內極度不齒。但爲什麼還要去首陽縣投軍,高嶽有着自己的思量。

一則是考慮雖然自己前世算是戎馬生涯,標準軍人,但乍來此世,對這一世的軍隊、士兵、戰陣,方方面面都不是很瞭解。五胡兵禍,在煌煌史冊中亦是觸目驚心,極爲有名,到底是如何情形,投軍後便有所知曉。

二來在他心內,劉聰劉曜也好,石勒石虎也罷,都是趁着晉朝瘋狂內鬥以致實力大損,良將悍卒皆死於非命時候,所謂板蕩糜爛之時,趁機明火執仗闖進中原,反客爲主的強盜嘴臉。

而數年後,司馬睿於江南建立東晉。但自建國伊始,便一意偏安南方,最終在內憂外患中憂懼而亡。想要驅逐胡虜,護我黎庶,復我土地,還我河山,還是要靠自己一點一滴的努力,和見機行事的警覺,不要指望任何人。

三來,不管首陽縣再小再破,也是相對的。和白嶺村這個山村小塢堡相比,怎可同日而語,人往高處走,還是要先往城裡找找看可有什麼機會再說。

既然自己已來到這個亂世,索性大展身手,振臂高呼,擁百萬熊羆虎賁而氣吞萬里,使五胡亂華變爲華亂五胡,復我漢人河山,重現華夏衣冠。

要想到達終點,路就要一步步的走,首陽縣雖小,畢竟是個縣城,百姓多,又有兵,總好過窩在這山村裡,以其爲基礎徐圖發展,復爲跳板,躍向更遠的方向。

高嶽自己籌劃一番,便對衆人道:“我有一句話,若是大家都是胸有抱負之人,那麼白嶺村和首陽縣都終非你我兄弟的寄身之處。但眼下……這樣吧。明日一早,李大哥和亮子,隨我一同去縣城,打量一番,再做計較。”

李虎馮亮二人點頭應允。

李豹坐在地上,叉着腿不屑道:“狗官既然瞧咱們不起,那還巴巴地跑去做甚,高大哥,你做事欠考慮,把熱臉貼那冷屁股,要聽我的,趁早別去,咱們就在村裡自己快活多好,真是想不開!”

高嶽面色變冷,只把眼看向李豹。

兩道威嚴銳利的目光刺來,李豹頓時一陣心慌,先前心無忌憚的隨隨便便,不由得被收起。李豹慢慢站起身衝着高嶽訕訕地笑了笑,他察覺到了無形的威壓和警示的意味。

“李豹,又沒要你去,你說這些喪氣話幹嘛。”

馮亮看了看高嶽的臉色,瘦小的身子一下子躥起,垮下臉來不滿道。

“高兄弟的心思,比你個二愣子亮堂了不知多少,他既這般說,自有他的道理,跑一趟縣城有甚打緊,要你多呱噪。”

李虎雖然粗豪,但爲人沉穩,心思比老二細膩。感覺到氣氛的變化,他忙上前作勢踢了李豹一腳,把他連推帶搡,口中連叫滾回家去,又轉身向高嶽道:“高兄弟,那就說好,明日咱們一起去趟縣城。”

高嶽點點頭,卻沒再笑,只淡淡道:“如此,明日恭候李兄。”

幾人都散去,各自回家。李虎面色陰鬱,大步往回便走,李豹跟在兄長後面亦步亦趨,叫喚幾聲,李虎只是不理會。

“大哥!我說了什麼了不得的話了?他姓高的是皇帝老

子還是佛祖神仙?你咋幫個外人作踐自家兄弟?”

快走到家門了,李虎還是悶頭不語,李豹也怒了,一把拽住李虎的肩頭,氣呼呼地吼道。

“媽了個逼的,給老子閉上你的臭嘴!”

李豹不由愣住。他記得從小到大,兄長和他也拌過嘴,打過架,這等粗話對別人也罵過,但卻從未對他罵過,這次顯然是氣極。

李豹也就閉嘴,把頭昂起望向天上,鼻息粗重,咬肌隆起多高。

李虎定了定心緒,沉聲道:“我跟你好好說一句,不管你服不服,從今往後,不要無故招惹冒犯高嶽。”他頓了頓,又道:“別的不說,好歹人家也救過咱們性命不是?”

“憑什麼?”李豹猛地回頭,怒視兄長,惡狠狠地叫道:“往日裡,咱兄弟在左近,不是第一,就是第二。那個青壯好漢鬥得過咱?見面不都得叫一聲大哥二哥?”

“他姓高的來了,咱兄弟就得貼在後面給他做小弟?救命,救什麼命,屁大的事,咱老子平日也夠給他面子了,難不成做龜孫?”

他脖頸青筋扭曲,轉頭四下看看,小跑兩步,一腳跺在路邊一棵枯槁蒼老的樹上,跺的樹葉嘩嘩,殘枝敗葉無言的飄落紛舞。

李虎面色鐵青,一語不發,上前一腳將李然踢到在地,這次是真踢。

“你總有些自私尖刻,我也不跟你多講。大哥是那種慫兮兮的怕事人嗎?但這一次,我感覺高嶽,我也說不出那種感覺,反正不像常人,將來必定不會默默無聞。”

李虎慢慢在兄弟身邊蹲下,不理會李然的恨怒和不解的表情,他壓了壓情緒,目光變得懇切,低聲說話。

“恐怕有朝一日,不止你我兄弟,多少人都得靠他庇佑,你惹不起他,回頭平白添禍。你平日散漫慣了,與人打交道,也不注意,也不講究,總是狂得很,往後得多長點心眼。咱們是一娘所生的親兄弟,我能不爲你好?”

“兄弟,記住大哥一句話,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哪,別等到吃了虧才知道後悔。上次招惹了那姓雷的山匪……?”

他想了想,乾脆在李豹身邊坐了下來,避開兄弟的目光,悶聲道:“還有亮子,你以後也儘量別撩撥他。”

看李豹一骨碌坐起,滿臉不服又要發問,李虎擺擺手,皺起了眉頭。

李虎嘆道:“村裡差不多大的伴當,大多壯健的很。亮子卻一直瘦瘦小小。他自卑的緊,耿耿於懷,偏生自尊心又重,絲毫不願示弱,生怕別人瞧他不起。這種人的心理……”

“去年一起上山野獵,你不記得了?大家都獵到了,就他獵只山雞,半天還獵不到,咱們大家夥兒還都笑話他。”

“後來好不容易捉住一隻,他寧願空手回家,卻將那山雞拿刀一段段的斬開,最後咬牙切齒擰斷了雞脖子。他這種人,心眼小,氣性大,若是有了靠山,將來再一旦翻身得了勢,必定不會放過曾經藐視和得罪過他的人。”

李虎說的語重心長,李豹怔怔的望着兄長,心裡百感交集,不知是何滋味,最後也得悶悶地應了一聲。

(本章完)

第三百二十一章 悲中有喜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八十八章 總戎軍機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二十五章 濃濃深情第兩百二十八章 花香滿樓第九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兩百二十二章 回鄉的路第三百零四章 要見主帥第一百零一章 機鋒涌動第兩百七十五章 奇兵出塞第兩百一十七章 最新去向第十八章 我是靠山第三百六十八章 以勇對勇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七十一章 人事任免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兩百五十二章 消釋疑慮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三百八十九章 失之躁怒第兩百二十四章 美人反間第三百一十四章 涼州之變第一百三十五章 豈願順服第三百七十三章 身陷絕境第十四章 口舌如槍第一百九十五章 絕不低頭第二十四章 村中集會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兩百八十九章 子欲養親第六十八章 名正言順第兩百八十一章 各種內鬥第四十八章 首陽易主第一百五十六章 惠跖不同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兩百二十九章 閉門商議第四百零二章 毫無貳志第一百四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十章 一言而決第三百三十一章 進爵爲王第八十七章 土山失守第二十二章 心潮翻涌第一百八十八章 校場受降第一百六十章 攻守相持第三百三十章 水到渠成第八十章 準備妥當第兩百二十五章 誓言在耳第兩百三十一章 各有心思第七十四章 有驚有險第三百零九章 奇略之才第四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四百零一章 遺臣之情第兩百九十五章 梁州相關第四百一十二章 迷霧重重第一百九十一章 熱情似火第九十五章 戰還是和第兩百四十三章 要緊之事第十二章 殺雞儆猴第二十八章 韓雍生辰第三百一十章 傷人暗箭第兩百九十三章 天倫之情第一百三十九章 張春犯忌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四百二十五章 以誠動人第兩百三十章 多日未見第八十一章 火燒糧倉第一百二十六章 安營紮寨第四百一十六章 動情曉禮第八十九章 下辯來援第四十三章 武都授首第兩百七十七章 焉敢如此第三百九十九章 事泄之後第五十三章 爲官之本第兩百三十八章 失去目標第九十六章 智囊獻議第三百六十三章 油盡燈枯第三百二十七章 約秦之議第三百八十二章 意外任命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一百一十五章 提前預備第兩百九十八章 各種心態第一百五十二章 論功行賞第兩百一十章 攻勢再起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兩百八十六章 北上送禮第四百一十九章 內有奸細第一百六十二章 相接逆戰第兩百四十八章 若即若離第一百五十五章 西京長安第一百四十八章 奉令離城第一百八十一章 唐突西子第七十章 視察城防第一百七十九章 是有難處第一百六十一章 叛將趙染第三百八十章 私人身份第三百二十五章 兩不相容第一百零二章 和議達成第三十四章 陡然遇襲第兩百一十六章 推心置腹第三百六十章 帝業終成第三百五十四章 逼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