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氏族人

小石頭原本姓何,豫州戈陽人士,三年前家鄉發大水,唯有他活了下來,自此孤身一人,後輾轉成了石崇手下的兵卒,因長得人高馬大,且腦子比較靈活,最終成了石家的私兵;

在跟了石韜之後,也沒立過什麼大功,但運氣不是一般的好;

與劉虎、石渠、及劉邦子三人前往臨朐偵查敵情時竟與匈奴人撞上,石渠被劉聰一箭射殺,而跑的稍慢的他及劉邦子,卻僥倖躲進一村莊而得以逃生,後來被石韜派去下邳搬救兵,石崇帶兵抵達之時,且正好趕上石韜等人被齊王的五百騎兵阻截,經過此兩件事,小石頭開始進入石韜的視野;

後來,石韜將劉家部曲剝離出去,且從新招募了二十部曲,小石頭便被提拔做了隊正,哪知屁股還沒坐熱,就因守衛不利,而被捋了隊正的帽子;

石韜手下的部曲,跟石崇、乃至其他家族的部曲皆不同,若在往常,即便成了部曲中的頭目,最多也就能狐假虎威一下,地位仍是家奴的身份,但石韜自從組建這支隊伍之時,便依照軍隊的模式組建,非但每月的列錢有所區別,地位也與普通部曲不同;

這裡說的地位,並不只是身份上的差距,更享有許多實實在在的福利,比如手下兵士立功,隊正也會獲得相應的功勞,功勞的累積,不但關係着日後的升遷,同時還能獲得物質上的獎勵,甚至將來還能享受郎君所說的退休養老福利,據說只要跟着郎君混,老了之後,或分得田地,或領取豐厚的財帛,以安度晚年。

況且石韜將部曲們當做袍澤來對待,而非家奴,就連在戰鬥中因傷致殘的部曲,也有好的歸屬,如此種種,一衆部曲自然覺得跟着石韜混,很有奔頭。

此際,小石頭雖立功心切,但有了上一次教訓,他從此變得小心謹慎。

眼看抵達平陽治所新泰縣,小石頭越發小心,他打算避開官道,而將馬匹刀甲藏於山林之中,並留下人手照看,而他則帶着剩下部曲徒步進入縣城。

在山林中轉了老半天,竟找不到便於隱藏馬匹的地方,一衆部曲只能沿着山道繼續深入,又走了片刻,前方出現一片山谷,正打算進入山谷,右前方竟傳來數聲吆喝,小石頭當即領着衆人躲進一旁的亂石堆。

安置好人馬,小石頭手握神臂弓悄悄摸了過去,山谷右側是一片平坦之地,剛纔的吆喝聲卻是從一羣臉圓鼻擴的胡兒嘴裡發出;

遠處,一羣胡人正散亂的坐着,像是在啃乾糧,而胡人中間卻有兩輛馬車,馬車一旁,三名文士打扮的青年,背靠背的坐在地上,那三人似乎被綁住了手腳。

暗自數了一下對方的人數,大概二十來個,且每人身邊都放着刀弓一類的兵器,馬有數匹。

小石頭暗自盤算,這羣胡人綁了三名漢人躲在這座山谷,定然不是什麼好鳥,可自己只是來打探消息的,而且身邊只有六人,要對付二十多個胡人未必會輸,卻沒什麼意義,這該怎麼辦纔好呢?

若不管不顧,貌似也不太妥當,首先他是東莞郡守的部曲,算是正義的一方,而這羣胡人卻是虜人之賊,要不留人在這裡監使這羣胡人,然後派人去向都尉報信,至於如何處置,還是讓都尉拿主意好了,我小石頭何必鹹吃蘿蔔淡操心呢?

心念一轉,小石頭立即命人牽着馬匹躲起來,然後派出一人回去向石方報信,而他則帶着剩餘部曲,繼續監使這幫人的動向。

※※※

接到消息,石方同樣感到爲難,離開之前,郎君曾交代,讓自己打探清楚匈奴人究竟想幹啥,可眼下才到兗州,便發現了匈奴人劫持了三名漢人,究竟該怎麼辦纔好呢?

可不管又不行,此地屬東莞和兗州的交界之所在,萬一被那羣匈奴人潛入東莞,自己該如何向郎君交代?

跟石韜久了,石方的心性也起了變化,他原本是個極爲謹慎之人,但在難以抉擇的情況下,他自然選擇對東莞最有利的。

隨即,石方率領剩餘部曲火速趕往那羣胡人躲藏的山谷。

四十餘部曲,兵甲齊整,且全是騎兵,對上二十來個毫無防備的胡人,勝負不言而喻。

一羣匈奴人,甚至來不及拉弓上弦,便被突然殺至的石方等人圍了起來,眼看大勢已去,衆胡兒也不反抗,老老實實繳械。

經過盤問,被這羣匈奴人綁來的三人,竟然是前往東莞投靠石韜的李氏族人。

石方暗道一聲僥倖,假如自己不曾對這羣匈奴人下手,而導致三位李氏族人遭難,罪過可就大了。

這三人分別叫李文浩、李文傑、李文俊,算是隴西李氏,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此次奉家主之命,前往東莞投奔石韜,同時也有爲日益艱難的李氏族人打開局面的念頭,爲了感受兗州一地風土人情,三人因此多停留了數日,今日一早從新泰出發,正打算前往蒙陰,然後借道蒙陰去往東莞,哪知出城沒多久,便被匈奴人給綁了。

經過盤問,這羣匈奴人居然也準備前往蒙陰,卻因分不清東南西北,因此打算綁了李氏三兄弟爲他們帶路,至於他們爲何要去東莞,二十來個匈奴人竟無一人知曉,唯一瞭解此行目的的匈奴頭領,一早去了新泰縣城,目前尚未歸來。

沒有弄清楚這羣匈奴人目的之前,殺也殺不得,放又不能放,可如果留下一部分人看管這羣胡人,勢必會影響自己這方的戰力,這次原本就只帶了四十部曲,如果再分出人手看管這羣人,形勢一旦有變,他很難從容應對,石方感到十分爲難。

在李家三兄弟身上瞄了一眼,石方暗道:這三位不是在兗州停留了數日麼,不知能否從他們這裡探得匈奴人的虛實;

心裡才一想,石方立即問道:“三位郎君在兗州停留多日,是否知道一些關於匈奴人的消息?”

三人之中,李文浩乃現任家族之孫,而李文傑和李文俊,則出自偏房,又因李文浩年紀最大,所以成了這三人的主心骨,李文浩拱手回道:“敢問壯士如何稱呼?”

“在下石方,乃郡守部曲統領!”

一聽這羣人只是石七郎的部曲,李氏三兄弟心中一驚,這羣人不但兵甲整齊,所騎戰馬也是上等的河渠馬,同時,這些人身上散發出的彪悍之氣,不但讓三人心生畏懼,就連那羣胡人也是被鎮得死死的,雖說這時的胡人在許多漢兒眼裡身份卑賤,但真正要與之對上,漢兒心裡多少還是有些懼怕這些悍不畏死的胡人,可哪知,這羣石家部曲,似乎比匈奴人更爲兇悍……

對那位素未謀面的石家七郎,三兄弟越發感到好奇。

第八十二章 齊王夜遁逃第二百九十八章 設宴第二百一十五章 提親第八十五章 戰馬的歸屬第二章 石韜的打算第一百三十三章 無主之犬第七章 變故第二百零三章 獸血沸騰第二百三十九章 誰是二傻子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二百六十六章 非我族類第二百八十一章 石韜的野心第九十六章 綠珠的心思第一百一十二章 野望第二百三十三章 女爲悅己者容第一百零九章 羊獻榮的小心思第八十三章 歸途第二百一十一章 年紀還小第四十八章 破打油詩第一百二十一章 青衣的過往第一百一十八章 重逢(第二更)第二百零二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四章 八卦的石崇第二百五十章 大邑民亂第一百九十一章 改變計劃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事第一百五十六章 借匈奴之手第七章 變故第二百四十二章 東莞歡迎你第一百七十一章 知書達禮石七郎第二十一章 鬧出笑話第一百八十章 駕馭第四十五章 這輩子,不虧!第九章 惡疾第七十三章 劉聰?第一百二十四章 幹大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復仇帝第一百八十五章 鐵甲着銅第二百五十二章 方寸大亂第三章 爭分奪秒第二百二十九章 回報第一百零一章 雁過拔毛第三十八章 神臂弓第一百四十八章 九五至尊第七章 變故第六十章 爲我效力如何?第八十四章 屠馬第六十二章 夢碎第二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四章 石中玉第七十三章 劉聰?第一百三十七章 李子游的擔心第二百章 壓力山大第一百六十九章 脫困之策第十三章 忘仙樓第二十章 買!買!買!第五十二章 高冷女神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充兵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衣問策第一百零八章 司馬倫的處境第二百八十九章 兩頭下注第四十三章 你要造反麼?第十七章 跨界天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敲響警鐘第三十九章 彭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諸事第一百三十一章 洛陽風暴第一百九十五章 青衣問策第二百六十九章 擴充兵力第二百二十七章 籌備進行時第一百三十九章 少年之煩惱第一百一十七章 洛陽雲動(一更)第七十一章 反殺第二百四十三章 白貓黑貓第一百二十六章 一日三驚第三十四章 八卦的石崇第八十二章 齊王夜遁逃第一百六十一章 監事會與代理商第三十七章 後續第七十三章 劉聰?第三十一章 決定第九十七章 自作多情第八十一章 黑雲壓頂第二百六十八章 豬隊友第四十三章 你要造反麼?第二百八十五章 當你是妹妹第一百三十一章 洛陽風暴第二百五十八章 志同道合第二百二十六章 誤打誤撞第七十九章 餘着皆爲垃圾第二百二十三章 兵農合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陰影面積第一百零七章 剝離第一百七十四章 李氏族人第一百六十三章 錦袍華貴淑女嬌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多安排第一百零四章 你從了主人吧第一百六十七章 細思極恐第一百二十章 誰會倒下?(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