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 治病

杜宗芬終於等到丈夫作出這個決定,高興道:“我去準備土雞蛋,還拿點今年買的新米,大妹最喜歡喝新米稀飯。”

王永德道:“土雞蛋拿點,新米就算了,省城什麼東西沒有。”

即將到省城看外孫,杜宗芬心裡樂開了花,她沒有完全聽從丈夫的意見,將新米和廠區外買的土雞蛋混裝進竹籃子,這樣既能給女兒帶新米,又能用新米保護土雞蛋。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杜宗芬起牀做飯。透過窗子能看見炊煙在廠區的薄暮中飄蕩,空氣中裡有股紅苕稀飯特有的香味。

王橋長期保持了早起鍛鍊的習慣,打過一陣籃球,到廚房喝水。進門後詫異地見到母親手撐在腰間,表情痛苦,額頭佈滿細密汗珠。

“媽,你不舒服?”

“沒啥,痛一會兒就不痛了。”

“你做過膽結石手術,是手術的問題。”

杜宗芬痛得明顯緊了緊眉毛,道:“不是膽結石的問題,這次是腰痛,有時痛得很,有時一點都不痛。你吃了飯趕緊收拾,要到省城去見大妹。”她撐着竈臺,擡腿都困難。

王橋細心地觀察着媽媽,道:“媽,今天不去山南,到縣醫院,你別說什麼老毛病了,老毛病都是拖出來的。”

杜宗芬遲疑地道:“我們已經說好到省城,你爸都收拾好了。”

王橋道:“我去給爸說。”

王永德正在臥室裡換襯衣,聽到兒子建議,道:“你媽痛了半年時間,一直拖着。”

在廠裡,頭痛腦熱的毛病總是拖着,拖着拖着沒事了就是小病,拖到最後進醫院就是大病。王橋到廚房將這個消息告訴給母親,扶着疼得更加厲害的母親走回臥室。

臥室正中間放着一口油漆斑駁的樟木箱,樟木箱已經打開,箱裡放着衣服,衣服最上面是一個黑色小皮包,這個小包用於平常放零錢。王曉嘲笑過這個小包是王家的貔貅,只進不出。王永德戴着老花鏡,解開扎鈔票的橡皮筋,站在箱邊一張一張地數着積攢的鈔票。

包裡的現鈔顯然不夠支付住院費用,王永德拿出一張摺子,道:“我等會兒去取錢。”杜宗芬忘記了疼痛,道:“摺子是定期,現在取了不划算。二娃馬上要讀書,屋裡沒有錢不行。”王永德道:“是人重要還是錢重要?損失點利息就損失點。二娃讀書的錢我有數,你就別操心了。”

看着桌上散亂的鈔票和綢布包的存摺,王橋一陣難過,暗道:“我真沒有用,二十歲了還不能幫助家裡。大學四年,我一定要自己想辦法賺錢,絕對不能增加家裡負擔。”他拿到高考分數後便有讀大學時自己賺錢的想法,今天更加堅定。

他給大姐打了電話,講了母親要到靜州醫院看病的事。

王曉着急地嚷道:“無論如何讓媽到山南來治病,縣醫院和廠醫院是什麼水平,你們不是不知道。靜州醫療條件好些,可是不方便。我建議直接到省醫院,醫療條件好,還有空房子。別考慮費用,你姐這點錢還有。讓爸接電話,我關心我媽,爸也得關心他的老婆。”

大姐的快言快語讓王橋笑了起來,道:“別掛電話,我去叫爸。”

在王曉堅持下,王永德、杜宗芬同意到山南省治病。對他們老夫妻來說到省醫院治病是一件大事,離家時間長,花費多,必須得好好準備,只得晚一天再到山南。

太陽光從天邊雲層突圍而出,將遠山輪廓清晰地勾勒出來。

杜宗芬在自家的小菜園澆水後,再給全家人煮飯。

王永德換上新襯衫後,杜宗芬道:“省城那些人都是把襯衫紮在皮帶裡,精精神神的,我們要走親家,不能邋邋遢遢。”最後一句話打動了王永德,他將襯衫扎進皮帶,在屋裡走了兩步,覺得渾身不自在,還是將襯衫從皮帶里拉了出來,解釋道:“紮在皮帶裡面不舒服,到了省城我再扎進去。”

臨出門時,他提上跟隨自己近十年的黑色小皮包。杜宗芬從櫃子裡拿出一個帆布旅行包,道:“上次大妹就說你這個包難看死了,這是大妹買的包,洋氣點,別讓親家瞧不上。”

“真是麻煩,爲什麼事事都要讓親家瞧得上。”話雖然如此,王永德還是將黑色小皮包放回櫃子裡,背上時尚的帆布小包。

走在離廠的小道上,杜宗芬膽怯地問道:“老頭,省裡醫院是不是都很貴?”

王永德同樣心中無底,他沒有增加妻子心理負擔,鎮定地道:“應該花不了多少,先檢查了再說,你不要多想。”

杜宗芬嘆氣道:“二娃還要讀大學,把錢花光了怎麼辦。”

走在母親身後的王橋接口道:“我讀大學不用家裡負擔,自己能想辦法。”

王永德斥道:“在大學裡就要好好讀書,學到真本事,一輩子受益。你自己負擔,怎麼負擔,出去打工浪費大學時光,只是短暫得益,最終來看反而是吃了大虧。”

王橋沒有與父親爭論,他決心已定,無論如何不能再從家裡拿錢。前往山南的路上,他透過車窗觀望着一掠而過的風光,腦子裡想着如何賺錢。以前在廣南的積蓄還剩下六百多塊錢,這六百塊錢應該能撐住最初三個多月,三個月以後必須要有收入來源,否則不再從家裡拿錢就成爲一句空話。

下午5點,親家李仁德在山南客車站接到王永德一家三口。

孫子李安健出生以後,兒子李銀湘跳樓早逝帶給李仁德的無盡傷痛才稍有減弱,他特別感激能爲兒子留下血脈的媳婦王曉,愛屋及烏,對親家一家格外熱情,親自開車接站。

與親家見面後,李仁德開車直奔省政府家屬院附近的省交通廳賓館。省交通廳賓館經過全面改造,由招待所躍升成高檔餐廳,裝修豪華,服務周到,菜價自然不便宜。李家爲了顯示熱情,將接待安排在這家新餐廳。

吳學蓮、王曉等人提前到餐館等候,兩個大人逗弄着牙牙學語的李安健,倒不覺得等待的時間難過。與親家見面後,吳學蓮見到杜宗芬看着李安健灼熱的眼光,將孫子小心翼翼地遞了過去,叮囑道:“醜醜才睡醒,人還不太新鮮,要輕點。”

杜宗芬將外孫抱在懷裡,逗了一會兒,她將外孫遞給圍在身邊看稀奇的王橋,道:“二娃,抱一抱你的侄兒。”

吳學蓮緊張起來,盯着王橋的手,道:“王橋會不會抱小孩?”她的潛臺詞是“不會抱小孩就別抱”,配合着她的緊張表情,大家都聽得很明白。

在姐姐目光鼓勵下,王橋如捧着和氏璧一般用力抱着侄兒。李安健黑白分明的眼睛滴溜溜亂轉,用小胖手去摸舅舅下巴,他隨即感到被抱得太緊,身體不舒服,手腳一陣亂動。王橋是第一次抱這麼小的嬰兒,總是擔心摔着明眸皓齒的小侄兒,不一會兒就覺得肌肉僵硬,手臂痠麻。當吳學蓮伸出雙手時,他順勢將小侄兒遞了過去。

吳學蓮將孩子抱在懷裡,聞着奶香味,就如夏天喝了冰鎮水,每個毛孔舒暢起來,她看着王橋眉開眼笑,道:“王橋好好學習,舅舅要給醜醜娃當榜樣。”

晚餐在溫情脈脈的氣氛中進行,兩家人小心地迴避着“李銀湘”三個字,把話題集中到王橋身上。

王橋拿到錄取通知書後總是成爲衆人議論的焦點,漸漸感到疲憊和麻木,不如當初那麼興奮。他最先放下筷子,獨自來到陽臺,點燃一支菸,欣賞山南遠勝於靜州的夜景。不經意間回頭朝餐廳裡看了看,燈光下,母親神情略爲緊張,暗自擔心被省城親家瞧不起,越是如此,越是讓她在應酬時顯得不自然。

細細地看着日漸蒼老的母親,王橋腦裡不由得浮現起父親數着鈔票的畫面,作爲家中唯一的兒子,他爲不能支撐家庭、減輕父母負擔而羞愧。

第421章 病例來了第443章 磊落的心第319章 祭祖(五)第51章 紅旗廠第349章 暮氣第23章 進歌廳第425章 內憂和外困第464章 這是我的未婚妻第238章 修路(二)第187章 橋主任第216章 危機重現第89章 比武第291章 工地生活(九)第404章 各懷心思的酒戰第231章 三板斧(二)第356章 白頭髮第48章 一段往事第81章 家務事第296章 新的生活(一)第135章 權在手第324章 祭祖(十)第317章 祭祖(三)第437章 古典式愛情第369章 我不和他玩了第26章 新警察第78章 九大碗第33章 偶遇包家人第67章 報復第26章 新警察第33章 偶遇包家人第328章 新職(一)第296章 新的生活(二)第50章 回憶第341章 女棋手第295章 終結(四)第412章 王大俠第311章 報道(五)第196章 借力打力第39章 六個對六個的戰鬥第416章 王橋之名第58章 楊紅兵結婚第147章 東城之西第210章 緣分天註定第270章 朋友(一)第302章 相見(四)第439章 聊天第421章 病例來了第351章 植樹第139章 錄相室第二百六十六 晏琳六第267章 衝突(一)第85章 室友第215章 暗渡陳倉(三)第452章 驚雷第133章 游泳第125章 畢業季第460章 重逢的歌聲第2章 破釜沉舟第428章 夜談第408章 老友各不同第333章 又到春節(三)第404章 各懷心思的酒戰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二百五十九 車禍第二百二十七 風雲再起二第54章 愛情不期而至第344章 被拜年第210章 緣分天註定第75章 分手信第329章 新職(二)第781章 張大炮的夢境第182章 對峙第255章 舊鄉人(二)第464章 這是我的未婚妻第319章 祭祖(五)第44章 被伏擊第399章 女行百里母擔心第209章 公司初成第177章 烏鴉嘴第299章 新的生活(五)第120章 耍酒瘋第九十六 比賽第417章 三人相會第128章 野人第356章 白頭髮第68章 受困第364章 鄧建國的收穫第144章 重大決定第269章 衝突(三)第270章 朋友(一)第463章 又要地震第414章 回陽州第262章 晏琳(二)第85章 室友第35章 黑暗與光明第154章 離校前夜第444章 房子漲多少第128章 野人第171章 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