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一段往事

王橋知道艾敏是真心要請自己吃飯,道:“好吧,今天就請同學們好好撮一頓。|”

艾敏再次看了看吳重斌等人,道:“都是你的同學”

王橋也不隱瞞,道:“我在一中復讀,準備考大學。”

艾敏愣了半天,追問了一次,這才知道沒有聽錯,豎起大拇指,道:“沒有想到你還有這種志氣,快請同學們都進來。”

艾敏小店約有三十個平方,店面裝修簡單,乾淨整潔。

從幾個穿着統一服裝的女服務員裡走出一個,她笑容滿面地道:“你是王橋吧,杜姐經常談起你,我們耳朵都聽起繭子了。我們幾人以前都和杜姐在一個班組,現在還算一個班組。”

艾敏從廚房裡走出時,換上廚房常穿的白色制服,戴了一閒話,竭力將話題朝王橋身上引。

艾敏久歷社會,極懂人情事故,主動道:“我和王橋認識是在兩年前,那時他從廣南迴來渡假。”說了這裡,她想起了自己一隻腳差點踏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後背不禁起了些寒意。

晏琳道:“他是從廣南迴來嗎”

艾敏點頭道:“當時我不知道他是從廣南迴來,後來才知道。”

兩個女人站在竈前,你一言我一語地談起了王橋。

在大堂裡,王橋喝着茶,聽吳重斌、田峰聊天。他享受着殷勤、周到的服務,思緒卻飛回到了兩年前。

兩年前的冬天,王橋從廣南迴到家裡。只休息了十來天,就覺得閒在廠區裡難受得很,於是經常到表哥承包的魚塘玩耍。

表哥是離開紅星廠創業的怪人,拿着工程自動化專業的文化卻去承包了一個魚塘,專門飼養名貴、罕見的黑魚。

黑魚是冷水魚,長得慢,但是味道鮮美,價格不低。表哥看準了黑魚的潛力,就利於舊鄉的流水河來養黑魚。表哥是肯鑽研的人,搞工程的人卻將收來的小黑魚養得格外雄壯,生意頗佳。

王橋偶爾幫着表哥往靜州和昌東送魚。春節前夕,表哥生了病,客串送魚的王橋變成了主力。

就在送魚過程中,他偶遇了艾敏。

那一次送魚時間很緊,到昌東城郊時已經七點鐘了。王橋肚子餓得咕咕叫,就在城外隨便找了一家路邊店,炒了熱菜,要了熱湯,狼吞虎嚥地吃喝起來。

從九十年代起,針對工業企業的“分類指導、抓大放小”八字原則成了風行全國的熱詞,縣屬國有企業特別是效益不好的小型國有企業紛紛實行了改革,出售給集體或個人,或者實行股份合作制,結果是大量工人先後下崗。

昌東縣絲綢廠受到衝擊最大,下崗女工人數已有上千人。少數女工與部分原本就沒有工作的女子爲了生活,明裡暗裡被生活逼進了路邊店這個泥淖。

王橋騎着摩托車進城,滿臉風塵,看上去比實際年齡要大得多,加上騎了一輛摩托車,很像長期在外面跑江湖的生意人。停車時,他見到不遠處蹲着一個平頭年輕人,並沒有在意,進了店。

店裡一位女子坐在角落裡觀察王橋,當王橋拿出傳呼機時,她下定決心,走了過去,坐在王橋對面,道:“帥哥,一個人吃飯”

王橋一時沒有明白這位女子是什麼意思,看了一眼這個女子,“嗯”了一聲,繼續吃飯。

“想不想耍一盤”女子問了這句話,臉瞬間就紅了,神情頗不自然。

王橋明白“耍一盤”是什麼意思。他每次到昌東縣城都要和當警察的同學楊紅兵見面,閒來聊天時,楊紅兵講了許多在派出所遇到的新鮮事情,層出不窮的路邊野雞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

女子二十多歲年紀,身材不錯,比青春少女豐腴,又沒有中年婦女的鬆垮勁,只是臉上塗着厚厚的脂米分,說話時張着血盆大口,怪嚇人。

王橋注意到這個女子手掌比較大,虎口處略有老繭,想來也是幹過體力活的。

從氣質上來說,這個女子像是城裡人,不是農村人。城裡人幹過粗話,又來這種路邊店,十有是從絲綢廠出來的。王橋心裡不免暗自感嘆,以前絲綢廠女工下班,浩浩蕩蕩一大羣年輕女子,總是讓他這位青澀少年看得眼花繚亂。

那女子看着王橋不言不語,神色尷尬起來,她是迫不得已才走進這種路邊店,沒有料到第一次出擊就遇到了不配合的男人。

“我們這裡便宜,樓上也乾淨。”女子擠出笑臉,努力想扮出風塵女子的火熱神情。

王橋搖了搖頭,道:“我吃了飯還有事情,算了吧。”那女子失望地站起身,準備離開。王橋說了一句:“你別化濃妝,看着瘮人。”那女子彷彿被針刺了一下,憤然站起來,臉紅到耳朵邊上,她又坐下,再站起來,拿了一張紙,走到廁所裡,出來之時,臉上的濃妝都被洗掉。卸了濃妝以後,女子看上去順眼多了。

門外來了一輛長安小客車,車門打開後,從裡面陸續下來幾個男子,最先下來的人是瘦瘦高高的楊紅兵。在店外蹲着的小平頭迎了上去,對楊紅兵身後的中年人道:“裡面有四個小姐,三個在樓上,肯定還在交易,應該能抓到現行。”

女子見到這幾個人,臉色頓變,她急忙坐到王橋身邊,道:“我叫艾敏,你幫我一下,說是和我一起的。”王橋向外瞧了一眼楊紅兵,道:“我叫王橋。”

幾位警察進門以後,一人守在門口,其他的人在小平頭的帶領下,直奔二樓。老闆灰頭灰臉跟着公安上了樓,他拿着煙不停地發,幾位警察都沒有理睬他,更沒有人接他的煙。

王橋將最後一口炒肉絲吃完,喊了一聲:“老闆結賬。”從廚房裡走出來一個滿臉橫肉的中年女子,道:“二十五。”

王橋道:“這麼貴,我才點了一個炒肉,一個素菜湯,炒肉最多六塊錢,素菜湯兩塊,實話,我做魚的水平還不錯。”

“你就開個小館子吧,可以用黑魚作爲招牌。”

艾敏搖頭:“我爸媽都有病,天天要用錢,說實在話,我家裡連十塊錢都沒有。”

王橋在廣南跑業務,年紀不大,卻是見多識廣,建議道:“你就做個家庭式的小餐館,生意說不定也能做起來。你去拿個盆子,裝兩條黑魚,試一試。”

艾敏沒有料到第一次到路邊店會遇上這種事情,她下車地點距離家裡還有些遠,繞過幾幢樓,又上了一段石梯子,這纔回到家裡。進了門,父親坐在椅子上,蓋着厚厚的被子,張着嘴,艱難地呼氣。“呼哧、呼哧”如抽風機的聲音,已經在家裡響了好幾年。

“今天好點嗎”艾敏明知道這是廢話,每當冬天,父親的肺氣腫就格外難過,呼吸起來就如破舊的老風箱,聽着讓人難受。

“好,點,了。“

“媽到哪裡去了”

“到,廠裡,去報賬。”

艾敏知道找廠裡報賬是個奢望,嘆息一聲,在家裡翻了一個盆子,匆匆出門。出門以後,又返身回來,抄了一個附近商店的電話號碼。

來到十一中學側門,高個子男子騎着摩托車還在原地等待。當兩條黑魚在盆子裡活蹦亂跳時,艾敏鼻子一酸,差點控制不住眼淚,道:“我沒有錢,只能賒賬。”

王橋耿直地道:“我下個星期六還要過來,如果你真的想開魚館,就過來取,先賒着,等賺錢以後再說。”隨即,他發動了摩托車,如古代騎馬的俠客一般,眨眼間就離開了艾敏的視線。

這就是艾敏和王橋的初識。

艾敏與晏琳說話時也想起了這一段往事,但是她不會給晏琳講起自己曾經窘迫得想去當路邊店女子,只是說了些與王橋有關的小事。她聊天時,手上並沒有閒着,熱騰騰、香噴噴的小炒如變魔術一般出現在竈頭。

晏琳嚥了咽口水,道:“我來端菜。”

艾敏點了點頭,鄭重地道:“王橋是一個值得信賴的人,你要抓住機會。”

這一句話,讓晏琳的臉紅成了成熟的蘋果。

第142章 請客第56章 醉酒第99章 前三第42章 做生意第30章 包家大事第256章 舊鄉人(三)第353章 人以類聚第459章 禮物第436章 眼淚縱橫第140章 留山南第66章 春夢第371章 細論村社幹部第274章 斷崖人生第216章 危機重現第199章 朱柄勇第161章 樂彬赴任第331章 又到春節(一)第170章 夜探第26章 新警察第280章 選擇(二)第314章 報道(七)第169章 決斷第425章 內憂和外困第6章 社會青年第403章 與李寧詠吃飯第365章 治安拘留第320章 祭祖(六)第365章 治安拘留第399章 女行百里母擔心第167章 李寧詠第334章 又過春節(四)第296章 新的生活(一)第237章 修路第二百五十九 車禍第456章 牽豬捉雞第282章 工地生活第342章 父訓第275章 斷崖人生(二)第431章 化解壁壘第463章 又要地震第433章 舊鄉尖頭魚再現第406章 真小人與牙印第53章 跳舞第183章 強制進場第450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413章 異數第451章 黃瓜和啤酒瓶第153章 前途第455章 四人夜聚第331章 又到春節(一)第351章 植樹第310章 報道(四)第355章 王橋的評價和邱家的反應第316章 祭祖(二)第53章 跳舞第451章 黃瓜和啤酒瓶第254章 舊鄉人第135章 吵架第152章 選調第450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210章 緣分天註定第421章 病例來了第401章 議事第39章 六個對六個的戰鬥第136章 奇遇第283章 工地生活(二)第429章 塵封往事第129章 歸校第49章 團伙覆滅第367章 趙波的發現第437章 古典式愛情第343章 宋家第297章 新的生活(三)第446章 腸胃的記憶第461章 求婚第440章 夜查第780章 又談心第43章 搶奪砂場第64章 多嘴第100章 門衛第241章 岩石坡第二百五十三 杞人憂天第435章 失憶第232章 三板斧(三)第111章 上崗演講第54章 愛情不期而至第135章 權在手第463章 又要地震第442章 真話代價最小第376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210章 緣分天註定第416章 王橋之名第148章 離別第244章 唱歌喝酒第199章 朱柄勇第116章 客串第411章 一戰而下第450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402章 與晏琳談工作第271章 朋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