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夜查

原來在王橋心目中,遠走他鄉又遭受車禍的呂琪會有一顆悲悲切切的心。他已經做了無數種勸解方案,還有具體的細則,就如搶險預案一般詳細。誰知在qq上與呂琪聊天,呂琪倒是顯出了開朗樂觀的一面。

這是比較好的狀態。

王橋忍不住問道:“你真的一點都記不住我了?”

呂琪道:“確實都記不起了,抱歉。”

王橋道:“麻煩了,我還得重新追求你,多費勁啊。其實按我們的關係,你回家就應該直接結婚的,大家都老大不小了,拖着就真成剩男剩女了。”

呂琪道:“別,我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

王橋道:“我從93年就開始做心理準備,到現在是2003年,你就突然清零了,這對我公平嗎?”

呂琪道:“對不起。”

王橋道:“這不是你的錯,命運捉弄人。”

聊到了十點鐘,呂琪道:“我要下線了,去鍛鍊身體。我看新聞,國內非典還是挺嚴重的,如果我還沒有回國,你又非典了,那麼人生就悲劇了(注,並不代表我現在就接受你,請原諒,在我眼裡,你就是一個陌生人,要說現在還愛你,就是假話。得給我時間思考和感受。),另外,繼續給我寫信,我喜歡看你寫的字和裡面的故事。”

王橋道:“好吧,我會繼續回憶我們的過去,沒有半分虛構,等回到昌東以後,這些人物都會一一出現在你的面前,我不會給他們講你失記,就憑着我信上寫的內容,你應該就能和他們自由自在的接觸。”

呂琪道:“再多問一句,牛清德真有那麼壞嗎,李酸酸真有那麼討厭嗎,牛清德現在在做什麼,李酸酸還在舊鄉嗎?”

王橋道:“李酸酸是性格問題,牛清德是人品問題,今天晚上,我給你寫寫你和他們之間的矛盾,到時肯定不會和牛清德見面,倒是有可能要與李酸酸見面。那就去鍛鍊吧,祝愉快。”

呂琪打了一個笑臉和“再見”的手勢,下線了。

王橋暫時沒有關電腦,而是在辦公室想心事,寫信。

爲了讓呂琪更好地瞭解以前的生活細節,以喚起其回憶,王橋的信寫得很細緻,因此進展很慢,算是將以前的生活娓娓道來。

這是第七封信:

親愛的呂琪:

如今我們的交流方式比較多了,一是傳統信件,我會按時寄過來;二是電子郵件,每寫一封傳統信件,電郵都會同時傳過來,而且速度比起傳統信件要快得多;三是qq,這一款軟件將大洋兩岸聯繫起來,真得感謝現代電子技術發展,否則我們不可能以如此低的成本來聊天。原本還可以打電話,既然你不願意,那就等到以後吧。

這一段國內非典還是比較嚴重,靜州市將近七百名機關幹部充實到幾個重災區的基層去。現在年輕的機關幹部多是大學生,沒有基層工作的經驗,在非典之機到基層來鍛鍊也是有必要的。我爲什麼要在信上談起基層的一些事,主要原因是我覺得你在國外時間不短,從國外媒體上聽到的都是國內的問題,所以你提及基層必然要加上一個腐敗。

看到你純粹下意識地把腐敗兩個詞掛在嘴裡,我就覺得有些心痛,因爲我是最基層工作人員,最瞭解基層的情況,這種以人羣爲劃分的貼標籤式的說法,我是不接受的。

寫這封信原本應該是多談感情,爲什麼要談到觀點,因爲感情和觀點必然是不可分的,觀點明顯差異的人是很難達到水乳交融的,我不想掩飾我們這幾年形成的思想觀念上的差異,所以就把這種想法提出來。

我們這邊腐敗分子多,有一個重要原因是我們沒有留下制度性腐敗的口子。只要把某件事某個人按照法規來判斷,腐敗就是腐敗,沒有腐敗就是沒有腐敗。換句話說,從法律上就從來不承認領導幹部擁有財富的權力(當然有些寫書等正大光明賺錢的除外)。

這句話你可能不理解,我用最直白地話來說,一個領導人的工資和合法收入是很明確的,有據可查,只要超出這部分財產就是不合法的(有一個罪名是鉅額財產來源不明罪),國家隨時可以啓動法律程序追究。

比如我,除了能夠說明來源的收入外,法律上其實是斷絕了我的發財機會。

現實社會是複雜的,人都是有私慾的,所以很多幹部爲了追求幸福生活都會想辦法賺錢。就算是用合法手段賺錢,只要是幹部,都是不合法的。

一句話,我國領導人只要擁有財富就始終存在法律追究風險,本人在世時永遠無法徹底洗白。相關制度就是一柄懸在頭上大刀,有可能砍下來,也有可能不砍。但是當事人一定會感受到那柄刀的威脅。

在這種情況下,腐敗案的絕對數顯得多一些(相對數並不高)。

這是與西方的情況不一樣的地方。

算了,寫到這裡我覺得幾句話說不清楚。

我在山南大學是學歷史的,就換個說法就是路徑依賴,任何國家選擇發展道路都脫不開歷史,你把現在的領導全部想象成以前的“儒生”,一切問題就簡單了。

我們的制度其實是傳統政治制度的自然延續,借鑑了西方制度的優點,是秦時開創的郡縣制加上現代西方政治制度的合體。我們的政黨與西方政黨從本質上也不一樣,是全體“儒生”的集合,代表的是天命。所以西方的觀點往往不能解釋我們的政治體制,硬套西方政治體制是解釋不通的。

我們應該有自己的話語體系,用自己的思維來解釋我們的發展(包括****和獨裁都是西方的話語,與我們國家的情況不一樣的,這種簡單二分法是錯誤的,其實陷入西方的話語霸權)。

算了,嚴肅的話題就談到這裡,我下面來談談李酸酸。

首先,談一談當初你住的房間,前面光是講人講事,忽略了對自然環境的描寫。當時舊鄉中學和小學沒有分開,有一幢磚樓,是校領導和一些中層幹部、老教師住的,其他教室都住在一排平房裡面,這一排平房共用一個廁所(注:衛生間也就在廁所裡面,沒有淋浴,只能提水在廁所裡洗澡,條件很是艱苦)。

學校套間分爲裡間和外間,住兩句教師。早來的住裡間,晚來的住外間。你和李酸酸住一套房子,李酸酸住裡間,你住外間。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你到房間時,裡間的門用掛鎖鎖上,門上貼着一副劉曉慶的彩色照片。外間房裡有一張空牀,牀上散落着零星、雜亂的稻草,角落裡放着電飯煲、碗和筷子,還有一個油乎乎的煤油爐子。

這就是你的生存環境,現在不敢想象吧。

這也是十年前的環境,國內發展得十分迅速,十年後,基本上老師都住上了樓房(房間裡有衛生間),包括舊鄉學校。

其次,我談談你與李酸酸一次衝突。談了這個事,你就瞭解李酸酸的性格,到時與她見面時就能準確把握。

你一直覺得李酸酸很不自覺,經常隨意侵犯別人的空間,更談不上隱私了。你一直隱忍,終於還是發作了。當初的情景我記得很清楚,因爲我正在小院子裡面做鍛鍊身體。

那一天,李酸酸又照例用煤油爐子在外屋炒雞蛋,煙味很大。你終於忍不住,說道:“李老師,屋裡窄,通風不好,能不能不在這裡煮飯炒菜?”

李酸酸是老油條,對你的招呼毫不在意,道:“你可以去買點煤油,到時可以一起用煤油爐子。”

既然開了口,你就想要把話說清楚,收起臉上的笑意,認真地道:“這個房間通風不好,煮飯炒菜會影響到我。”

李酸酸背對着你,沒有注意到你的臉色,道:“伙食團的飯菜太難吃,長期吃會營養不良。”

你見李酸酸實在不知趣,直接說出了目的,道:“能不能把爐子搬到屋外去?我看見好幾個老師都是在外面煮飯。”

李酸酸炒好了雞蛋,加了點水,開始煮麪。她用無所謂的口氣道:“外面日曬雨淋,不方便。再說,這麼多年都在這裡煮飯。”

“李老師,房間通風不好,要麼到外面去煮飯,要麼不煮。”

李酸酸生氣了,提高聲音:“你這人怎麼這樣,住在一個寢室要學會寬容,要學會互相幫助。”

你就道:“對,是要學會互相體諒,煤油燒起來有油煙,這是我的寢室,是睡覺的地方,不是廚房。”

“要想有專門的廚房,有本事就分到縣城去,我們舊鄉中學就是這個條件,你分到舊鄉來,就得克服。”

這句話就把你惹毛了,態度嚴厲起來,道:“如果要繼續煮飯,就交換房間,你住外面,我住裡面,否則就不能煮飯。”

“我就要煮,你能把我做啥子?”李酸酸發起橫來。

由於教師平房不隔音,聽到吵架聲,同事們都跑了出來看熱鬧和勸架,這就是你和李酸酸的第一次爭吵。我畫一幅裡外間的圖,李酸酸住裡間,煤油爐放在外間,她這人居然就在外面那間屋子炒菜,現在我想起真覺得不可思議,怎麼做得出這種事情。

後來我從山南大學畢業後分回到昌東,李酸酸又來找過我,請我幫她調工作。我因一件案子受到牽連(這事後面再說),她又消失。我到了城關鎮當領導,她又來找過我。

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並不記仇。後來又出了很多事情,你與李酸酸的關係也在逐漸改善。

從剛纔談起的這兩件事情,你就可以看出李酸酸的性格。與她見面時,自然知道如何打交道。

……

這封信寫了近五千字,才收筆。王橋寫的全部是心中所思,基本上是一氣呵成。

等到寫完信,改好,發了郵件,正準備離開。

一輛小車開進了城關鎮辦公大樓,亮出證件,是省政府抗非領導小組辦公室派到各地的檢查組,今天沒有通知地方,直接來檢查夜間的值班備勤工作。他們兵分三路,一路前往縣委縣政府,一路前往衛生局,另一路前往城關鎮。

來人進了院,就遇到守在門口的值班人員來詢問來人情況。

來人亮了證件後,值班人員依然要求四個來人登記,並消毒才能進院。這項措施是王橋規定的,執行得很好。

來人對此並不反感,依照規定登記並消毒後,臉色明顯好轉,甚至還有了些笑意。其中一個微胖的人拿出一張紙,上面恰好是城關鎮上報的值班表,值班人員是鎮長黎陵秋。

在門口值班的人是社會事務辦主任劉東,聽到來人要見黎陵秋時,頓時有慌亂。今天黎陵秋在伙食團吃過晚飯以後,因爲家裡有老人生病,就臨時回家去照顧。

在非典時期,各項制度執行得特別嚴,只要脫崗,不管什麼情況,先停職再說。劉東正在慌亂時,忽然看見王橋辦公室還亮着燈,想起王橋沒有走,就道:“我們黨委書記王橋今天在值班。”

另一位機關幹部甚是機靈,聽到劉東答話,就悄悄地從黑暗處上了樓,提前給王橋彙報了檢查組之事。

一分鐘後,檢查組來到了王橋辦公室,亮出自己的證件後,對王橋道:“我能不能看一看你的證件?”他之所以要查看證件,主要原因是王橋太年輕,和傳統意義上城關鎮這種大鎮黨委書記不一樣。

王橋見到省委錢書記都不慌亂,見到檢查組更是輕鬆,遞上自己的證件,道:“今天按值班表上是黎陵秋鎮長值班,她父親突然暈倒,就回去照顧老人,我來幫她值班。”

鎮長請假,書記頂班,這點倒是沒有問題。

檢查組沒有查到問題,客客氣氣地道了別,然後離開。

當天夜裡十二點,縣委就召開了緊急會,通報了檢查組情況,由於衛生局局長費勇值班脫崗,當場宣佈免去衛生局新任局長費勇黨內職務,行政職務將走程序,也要免掉。

在昌東縣抗非工作開展以後,縣衛生局是最倒黴的單位,前後兩任局長被免,時間之短,創了昌東縣的先河。

(。)

第46章 搬到辦事處第43章 搶奪砂場第307章 報道(一)第三百二十二 祭祖八第347章 春季繁忙的工作第318章 祭祖(四)第121章 炒蓮白第158章 受傷第133章 游泳第8章 稱雄寢室第123章 談心第62章 社會舞廳第296章 新的生活(一)第354章 談心第373章 諸事繁多第246章 社會關係(二)第152章 選調第80章 大學的變化第404章 各懷心思的酒戰第341章 女棋手第409章 打架的雙方第189章 散夥第354章 尿泡打臉第84章 佔牀位第372章 夜談第453章 不速之客第195章 見面會第467章 暗洞裡的尖頭魚第12章 洪平被砍第334章 又過春節(四)第63章 建哥回來了第298章 新的生活(六)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第234章 三板斧(五)第425章 內憂和外困第217章 危機重現(二)第274章 斷崖人生第240章 冤家(二)第157章 垃圾第239章 冤家第247章 社會關係(三)第382章 只會慢慢凋零第402章 與晏琳談工作第40章 單打獨鬥第95章 嫉妒第436章 眼淚縱橫第284章 工地生活(四)第140章 留山南第407章 真要戒酒第252章 低頭(二)第457章 不給補助我家就不搬第三百二十二 祭祖八第32章 小操場定計第89章 逃竄第19章 再送情書第110章 窗戶紙第142章 請客第414章 回陽州第432章 解除隔離第171章 拍板第174章 交手第177章 烏鴉嘴第452章 驚雷第349章 暮氣第447章 帶鎖的日記本第216章 危機重現第309章 報道(三)第319章 祭祖(五)第392章 土地問題第295章 終結(四)第461章 求婚第42章 做生意第401章 議事第392章 土地問題第430章 定風波第361章 釘子戶第453章 不速之客第42章 做生意第427章 ******第68章 受困第269章 衝突(三)第90章 蘇麗第33章 偶遇包家人第305章 突破點(二)第432章 解除隔離第321章 祭祖(七)第465章 組織處理第397章 迎接掛職幹部第237章 修路第125章 畢業季第212章 緣分天註定(三)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335章 又過春節(五)第76章 上線第220章 上門第277章 斷崖人生(四)第365章 治安拘留第51章 紅旗廠第438章 調研第219章 一條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