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族譜

能收到王衛東短信,讓王橋還是有些感慨。

很多人發達之後就變臉,這彷彿成爲了常態。王衛東如今當上了成津***,從通俗意義上來說算是發達了,但是他沒有忘記曾經打過交道的老朋友。僅從這一點來看,王衛東年紀輕輕就走上了高位,確實是有其獨到之處。

這次現場會參加的單位多,規格高,成津縣接待任務相當重。由於昌東縣與成津縣是友好縣,縣長蔣湘渝還是親自迎接了代縣長華成耀一行。

將昌東幾人送至賓館以後,再由縣府辦一位同志專門爲昌東縣參會同志服務。

王衛東不時地摸出手機,查看短信和來電顯示,一直沒有王衛東的消息。等到了晚上九點鐘,終於來了一條短信,王衛東在短信裡道:“王橋老弟,今天晚上確實抽不出時間,明天會議結束以後,王橋老弟可否留在成津一敘。衛東”

這是一條非常誠懇的短信,王橋看着短信,不由得想起了當初王衛東率領導黨政代表團來到昌東的場景。當時他還在城管委工作,爲了保持城區乾淨整潔,站在街道上眼見着考斯特帶着一陣風從眼前走過。

這一陣風,也說明了***和一位二級班子的差距。王衛東能夠再次發出邀約,說明真沒有忘記並沒有太多深交的老朋友。

第二天上午十點,山南省礦山企業技改及整治非法採礦工作現場會正式召開。

會議由沙州市市長劉兵主持,議程並不複雜,開得很簡潔。

第一項議程是王衛東總結成津縣整治非法採礦工作;

第二項議程是由省政府完成企業技改的單位頒獎,李東方、曾憲勇和前縣委辦趙主任三人獲得了技改先進獎;

第三項議程是由副省長秦路講話。

第四項議程是現場參觀完成第一期技改的鉛鋅礦企業。

在中午一點鐘,會議流程全部結束。

吃過午餐後,參會人員各自散去。王橋向代縣長華成耀請假:“華縣長,城關鎮沿礦企業比較多,今天只是走馬觀花地看了一眼,我想請一天假。留在成津繼續看一看。”

華成耀以前一直從事黨務工作,對行政工作還有點陌生。他點了點頭,道:“我最近收到人大轉過來的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裡面就涉及到礦山企業。反映的問題複雜,你多留一段時間也是對的。”

王橋道:“這一次省裡文件很清楚,達不到技改要求和產量要求的小礦山一律要關掉,我想看一看如何關掉。”

華成耀道:“那裡有這麼簡單,關掉一個國有礦山企業。就涉及到工人安置,關掉一個民營礦山,就涉及到尖銳的矛盾衝突。城關鎮既有國有礦山,又有民營礦山,事情複雜,一定要慎重。”

得到了華縣長批准,王橋就留在了成津縣。

王橋在縣政府辦公室工作時,曾經與成津縣紅星鎮黨委書記谷雲峰在省黨校參加了十天短訓班,兩人恰好住在一個寢室。紅星鎮就是礦業秩序重災區,也是參觀點。送走了華成耀,王橋便打通了谷雲峰的電話。

谷雲峰是八十年代的大學畢業生,這在當時還算少見。他是一個很有性格的幹部,當成津縣幹部稱之爲狗娃性格,膽子大,愛記仇。他當過縣委辦副主任,此時是紅星鎮黨委書記,剛剛三十四歲,是成津縣最年輕的黨委書記。

王橋則是昌東縣最年輕的鎮長,而且是城關鎮這種要害大鎮。

兩人位置相當。年齡接近,在省黨校短訓時一見如故。

谷雲峰帶着王橋跑了鎮內四個有代表性的企業。這種“跑”法與現場會的“現場”又有所區別,是比較深入細緻的現場調研。王橋特別留意尾礦庫的情況,現場看了一個經過技術改造過的尾礦庫。

提起尾礦庫。谷雲峰就是一幅後怕的神情。

從現場回來以後,谷雲峰讓企業辦送了一個卷宗到辦公室。卷宗封皮上寫着“923鑫陽礦潰敗事故”。

事故經過很簡單:鑫陽礦潰敗事故發生在去年10月23日,上午9時,位於成津縣紅星鎮的鑫陽礦業有限公司發生潰敗事故,瀉出尾礦砂約6.9萬立方米,下方近百米河道被填滿。有四戶民房受損。

谷雲峰介紹道:“鑫陽礦年產量就三萬噸,這一次瀉出尾礦砂約7萬立方米,百餘米寬的河道灌滿了尾礦砂,上面還有礦水流過。礦砂堆積了近半米,深的地方兩三米,尾礦砂沿着河道至少流了好幾公里遠。比較幸運的是河道是季節河,這時沒有多少水,否則絕對釀成重大環境事故。另一個幸運就是幾個民房位置都比較高,雖然有受損,但是沒有死人,否則我也不能在這裡給老弟介紹情況。”

王橋道:“我們城關鎮有一家老的鎮屬礦山企業,大鵬鉛鋅礦,產量很低了,沒有多少資源了,我正在考慮如何處理。”

谷雲峰斬釘截鐵地道:“如果沒有資源,就應該趁着省裡開現場會的東風,關閉,砍了樹子免得老鴉叫。我們縣委王書記在這方面極爲魄力,頂着壓力把抓大放小落實下去了,關停並轉四管齊下,爲以後接任者解除了太多隱患。”

王橋道:“接任者?王書記要調走?”

谷雲峰道:“王書記這種青年才俊,在成津最多就幹個三四年,遲早要走的。最硬的骨頭被啃下來,誰來當王書記的接任者,會輕鬆很多。”他說到這裡,想起了因爲礦業秩序整頓而出車禍的原縣委章書記,不禁有點唏噓。

他又接着講道:“發生事故的時候,我才從縣委辦調到紅星鎮,當時被嚇得腳都軟了,扶着牆才站得起來。回過神後,纔到第一線去組織救災。我聽一位婦女講了事情經過。那婦女當時正在山坡上幹活,聽見噼裡啪啦的聲音,擡頭一看,是尾礦庫潰壩了,衝出的泥沙把高壓電線沖斷。伴隨着噼裡啪啦的聲音,就象很多列火車同時開過來。以前村民都在礦上打工,縣裡幾次想封這個上礦,村民都不支持。出了這事以後。鑫陽礦被徹底關掉了。”

王橋仔細看了事故的相片,呈墨綠色的尾礦砂覆蓋了整個河道,將河道兩側的交通完全阻斷。他腦裡浮現了大鵬鉛鋅礦如果潰壩有可能出現的畫面,其下游的近十戶人家就沒有這樣幸運,極有可能被埋在尾礦砂裡。

想起了這個畫面。他不寒而慄。

王橋算是膽大包天的人,也不敢承受這種決策結果。

作爲一名領導者,決策能力是一個最要的能力,決策失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最大的失誤。

王橋道:“谷書記,我有一個不情之情,能不能到現場去看一看。你不用陪我,找一個企業辦的同志陪我就行了。”

谷雲峰道:“老弟來了,我肯定要全程陪同。只是現場時間不早了,再跑一趟現場,回來就很晚了。明天我再陪你去現場。”

王橋這才作罷。道:“谷書記,還有一件事,晚上不能喝得太多。”

谷雲峰挑了挑眉毛,道:“爲什麼?”

王橋實話實說道:“我和王書記約了,在今天晚上要見面,到時他要給我發短信過來。”

谷雲峰有些疑惑,道:“你和王書記是親戚?”

王橋道:“我考入山南大學前,曾經讀過中師。我中師畢業之時,作爲中師畢業生代表參加全省教育系統表彰會,那時王書記作爲大學生優秀學生幹部也參加了表彰會。我們是在會上認識的。一晃就八年時間過去了。王書記進步得很快,讓我們那一批畢業生望塵莫及。”

谷雲峰笑道:“王老弟不到三十歲就當了城關鎮鎮長,雖然不能與王書記相比,也是人中龍鳳了。既然與我們大老闆有約。晚上我就保護你。”

正在吃晚飯時,王衛東打電話過來,道:“王老弟,你在哪裡?”

王橋道:“我正在和紅星鎮的谷書記在成津賓館吃晚飯,我們是省黨校短訓班的同寢室同學。”

王衛東道:“有谷雲峰陪你,那很好。我大約九點鐘纔有空,到時派駕駛員來接你。”他又:“你把電話拿給谷雲峰。”

王橋將手機遞給谷雲峰,低聲道:“王書記要和你通話。”

谷雲峰接到電話後,屁股立刻就擡離了椅子,道:“王書記,你好,我是谷雲峰。”王衛東道:“我正在陪劉市長,走不開。王橋是我的老朋友,你就幫我接待好。晚上我要和他談事,你別把他弄醉了。”

這個電話打來後,谷雲峰看王橋態度又有些變化。他和王橋原本就對脾氣,接待很熱情,如今不僅熱情,而且非常細緻周到。

九點,王衛東的駕駛員準時將車開到了成津賓館,直接將王橋接到縣委招待所。

縣委招待所後院被單獨隔成一個獨立院落,有民警在門口守衛。小車直接進入後院,秘書杜兵站在門口與王橋握了手,然後將王橋帶上了樓。

王衛東臉色微紅,不過沒有酒意,一雙眼睛格外有神。他與王橋握了手以後,道:“上次我們談到族譜之事,我問過父親,祖上確實是從昌東那這遷到沙州。只是我們這一支沒有保留族譜,找不到原籍了,非常遺憾。”

杜兵給王橋泡了茶後,沒有離開,而是坐在了一旁。

王橋小心翼翼從提包裡拿出了族譜,道:“這是王家傳出來的族譜,我父親謄寫了一份,王書記先看看。”

王衛東雙手接過族譜,放在桌前,慢慢地讀。

“王氏族譜:常思木本水源,人心所共有。仁孝、誠敬,子孫所宜存。倘不存孝敬,忘本於寸念,則代遠年湮,必致宗支錯亂,脈派顛倒,無所考證也……靜州府王氏派語:詩書傳萬代希賢智勇仁,儉勤忠信讓國衛風雨順家和百業興”

王衛東點頭道:“我是正字輩,父親是國字輩,爺爺是讓字輩。我的下輩是風字輩,完全能對上。”

王橋介紹道:“這一本族譜是我家這一支保留的,我查了一下,有一支信字輩的遷到沙州,叫王信宇,其妻是王蔡氏,他們在我家譜裡有記載,沙州後面的族人我們也沒有記下來。”

“信”字輩是王衛東祖父這一輩,王衛東印象不是太深刻,道:“我記得祖母姓蔡,這樣,我打電話回家問一問父親。”

王衛東打通了家裡電話,道:“爸,我的祖母,你的奶奶姓什麼?你的爺爺叫什麼名字?”

王永貴道:“你怎麼突然問這個問題?”

王衛東道:“我認識一個昌東縣柳溪的王橋,他拿了一個族譜。他這本族譜記錄了有一個信字輩的長輩從昌東來到沙州。”

王永貴哦了一聲,道:“你祖父叫王信宇,你祖母沒有名字,就叫王蔡氏。”

王衛東看了一眼族譜,道:“爸,對上了。昌東的族譜記載了祖父和祖母的名字和生辰八字。”

覈實情況後,王衛東興致頗高地對王橋道:“那我們還真是親戚。”

杜兵在一旁道:“王鎮長和王書記都是高挑身材,國字臉,鼻子很挺,更關鍵是氣質都很接近。”

王橋道:“我理了理輩分,我們的曾祖父是親兄弟,祖父輩是堂兄弟。”

王衛東接口道:“我們雖然是第五代,但是血脈未亂,是五服之內的兄弟。以後叫你一聲老弟,你得叫我一聲哥。”

(。)

第143章 家鄉第354章 尿泡打臉第276章 斷崖人生(三)第305章 突破點(二)第369章 我不和他玩了第385章 命運的安排第469章 不是結尾的結尾第99章 前三第431章 化解壁壘第343章 宋家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148章 離別第195章 見面會第218章 危機重現(三)第54章 愛情不期而至第318章 祭祖(四)第388章 假的真記者第420章 抓好能辦的事第237章 修路第一百五十六 煩悶第64章 多嘴第781章 張大炮的夢境第398章 舊人新事第399章 女行百里母擔心第313章 報道(六)第41章 茶樓聊天第366章 見招拆招第119章 學藝第12章 洪平被砍第60章 寫春聯第389章 道歉還是鬥爭第105章 一戰成名第207章 突破禁區第294章 終結(三)第233章 三板斧(四)第430章 定風波第83章 牛清德第120章 耍酒瘋第344章 被拜年第44章 被伏擊第123章 談心第108章 意外第141章 送別第114章 審方案第62章 社會舞廳第239章 冤家第450章 不是冤家不碰頭第八十六 打平夥第8章 稱雄寢室第140章 留山南第224章 過年(三)第292章 終結(一)第155章 找關係第386章 權力和責任第442章 真話代價最小第68章 受困第394章 三名掛職幹部(一)第448章 跑步第119章 學藝第164章 人的變化第250章 社會關係(六)第85章 室友第217章 危機重現(二)第264章 晏琳(四)第371章 細論村社幹部第184章 又黑又臭第122章 夜半不歸第三百二十二 祭祖八第173章 重逢第330章 新職(三)第55章 籃球賽第39章 六個對六個的戰鬥第325章 祭祖(十一)第280章 選擇(二)第335章 又過春節(五)第二百五十九 車禍第126章 放假第365章 治安拘留第379章 果落牛口第400章 不同的夜話第312章 報道(五)第33章 偶遇包家人第37章 搬遷第81章 家務事第138章 茶館第267章 衝突(一)第53章 跳舞第131章 誤解第57章 遠望第330章 新職(三)第388章 假的真記者第318章 祭祖(四)第58章 楊紅兵結婚第25章 老友來訪第346章 調研第325章 祭祖(十一)第299章 新的生活(五)第144章 重大決定第242章 筆談第386章 權力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