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鑰匙

由於呂一帆即將回北三省,所以晚上運動非常激烈。出租房的木牀原本還甚爲結實,運動結束時,木牀遙遙欲倒。

王橋洗漱結束後,在牀前望着捲縮在牀上只佔了小小位置的呂一帆,道:“我要出去了。”

呂一帆還沒有從睡夢中完全清醒過來,揉着眼,撐着牀坐起。她將扔在牀邊的小內。庫穿上,又順手套上王橋的背心,道:“我說了要給你煮頓早飯。”

春光乍泄,讓王橋感覺到凌晨五點鐘出門實在對不起如此美妙的時刻。

“算了,來不及了。我也不送你,你等會睡到自然醒,再到山南。門口就有賣碗雜麪的,味道很好。”

呂一帆漸漸從睡夢中清醒了過來,指了指桌上的鑰匙,道:“鑰匙,怎麼給你?”

王橋道:“誰讓你還給我鑰匙,帶在身上吧。”

呂一帆咬着嘴脣,做了個可愛的笑容,道:“萬一,我萬一突然來到,遇到你屋裡還有其他女人,怎麼辦?”

“怎麼辦?涼拌。我要走了,別說這些沒用的,我這屋的門都爲你敞開。”王橋低下頭穿鞋時,看到修長、勻稱的腿就俏生生站在眼前,差點流出鼻血。

呂一帆站在門口,目視着王橋強健的背影消失在眼前。她關了門,喝了口涼水,又回到牀上。將王橋的枕頭抱在懷裡,好聞的男人汗水味道讓她變得平靜起來。

早晨的風很涼快。如果空氣中沒有垃圾味道,將讓人非常愜意。王橋站在電力小區屋外,打量着來來往往零星的行人。早起的人都是勞碌命。有開早餐店的小店業和小夥計,有做凌晨普掃的環衛工人,有做生意的小菜販,還有打了通宵麻將的閒人。

等了一會,一輛小車從遠處開了過來。

“王主任,吃飯沒有。”

“太早了,沒吃。”

“我們去喝一碗羊肉湯。再上山。好事不在忙上,早餐必須要吃好。否則中午有得餓。”

昌東如今流行一種新早餐,俗稱碗碗羊肉。早餐館在門口有一個大鍋,裡面是制好的羊肉湯。有人要吃飯,五塊、十塊、十五塊。標準任選。小飯館老闆就根據顧客需要,取一些煮熟的羊肉、羊雜、羊血等在大鍋裡稍稍煮一煮,盛在裝了熱湯的碗裡,曬點小蔥,便是一碗熱騰騰、香氣撲鼻的碗碗羊肉。

顧客再打一碗飯館秘製的調料,將羊肉在調料中滾一滾,吃進嘴裡,極爲解饞。

王橋和喬勇都要了十五塊錢一碗的碗碗羊肉,皆不說話。大快朵頤。

吃過碗碗羊肉,兩人額頭都有汗珠,精神恢復了過來。

六點半。喬勇開着車,載着王橋前往陽和垃圾處理場。

從五點到七點,垃圾場都能順利通車。

七點以後,三三兩兩的村民來到公路邊。

雍符秀手裡拿着兩個大饅頭,站在路邊啃。通過昨天對峙,王橋已經熟悉了眼前這個最喜歡放大炮的農村婦女。爲了拉近關係,他主動地道:“饅頭真香。分點給我。”

雍符秀沒有想到年輕的大官會找自己要饅頭吃,有些意外,道:“我沒有洗手,你不嫌我們農村人髒。”

王橋本來不餓,爲了顯示與村民們沒有距離,毫不在意地道:“你吃得,我就吃得。”

雍符秀便遞了一個饅頭給王橋,道:“我家裡還有稀飯,如果不嫌棄農村人,到家裡喝一碗。”

王橋接過饅頭,大口吃起來,道:“我們在場的人,每家的根都在農村,有什麼嫌棄的。稀飯就不喝了,我還得在這裡守着。”他誇了一句:“還是本地的麥子好吃,味道純正。”

雍符秀道:“別人家都不種麥子,說是我們這裡的麥子吃起來燒心,我自己種了點,留在家裡吃。”

王橋吃着饅頭,道:“這位大姐,我想聽一句真心話,你們家到底聞不聞得到臭味?”

雍符秀看着年輕大官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家饅頭,又望了一眼守在山坡上的親戚們,道:“怎麼不臭,每天一早一晚,山風吹來就臭得很。”

王橋道:“是二十四小時都臭,還是偶爾臭。”

雍符秀道:“要是二十四小時都臭,就不是幾十人來堵場,肯定全社幾百人都要來。每次起風,我們家臭得很。”

王橋默默地吃着饅頭,分析着形勢。經過一段時間與村民接觸,他對垃圾場有了基本判斷:“一方面,垃圾場確實存在先天不足和管理不善的情況,每逢亂風下雨,臭味會擴散到500米以外,但是並非整天都臭,臭味與距離還是呈正比,越近越臭,越遠越淡;另一方面,垃圾場屢屢鬧事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有部分人想搬遷,垃圾場搬遷對這一部分村民來說有極大利益,在利益面前,他們將溫、良、恭、儉、讓拋到一邊。如果沒有這些急於想搬遷的村民在親朋好友面前煽風點火,多數村民不會輕易來堵場,畢竟堵場是與政府對着幹,還耽誤自家的農活。”

第一批次的垃圾車全部離開後,王橋、喬勇和村民們坐在山坡上,吹着山風,嗅着混合着垃圾和青草的怪味,等着第二批次垃圾車。

村民越聚越多,商量着什麼時候開始堵路。

一輛小車停在遠處,樂彬下車,站在遠處朝堵路處張望。王橋從山坡上站起來,拍掉屁股上沾着的枯草,朝樂彬走了過去。

樂彬道:“還順利吧。”

王橋道:“第一批垃圾車都進去了。車子回城後要到各個垃圾站裝垃圾,等裝滿垃圾再開過來估計在十點鐘左右。村裡的人說要堵第二批垃圾車。”

樂彬道:“今天早上彭縣長給我和蔣大兵都打來電話,要求我們儘量少使用警力,能不使用就不使用。”他停了停,道:“按吉書記要求,今天必須解決城內垃圾問題。”

王橋對現場情況極爲了解,道:“如果要保證進場,又不能用警力,根本辦不到。”

樂彬道:“昨夜我一夜都不有睡着,都在想如何搞這事。早上我和宮縣長碰了個頭,又給彭縣長作了彙報。彭縣長同意了我們的方案,今天上午十點再到陽和鎮召集村民開會,盡一步做好解釋工作。會議地點在陽和鎮會議室,由陽和鎮黨委召集和主持。讓陽和鎮出面是彭縣長的要求,這一招很高,把責任分了一部分到陽和鎮。陽和垃圾場是全縣人民的垃圾場,不是城管委的垃圾場,每一個單位都有責任。”

每當垃圾場堵場時,陽和鎮都會派幹部到現場。但是陽和鎮不是垃圾場主管部門,垃圾場能否通車與陽和鎮幹部們沒有直接厲害關係,他們在主觀上並不積極,大部分時間站在外圍。

王橋對此看得很清楚,由衷地支持彭克縣長的要求。

陽和鎮政府距離城區近,經濟條件比較好。但是鎮政府沒有經過改造,仍然位於八十年代初期的老四合院子裡。書記蔣大兵上任之時,前任書記改造鎮政府的方案已經完成,蔣大兵直接將此方案否定,理由是:“政府修這麼豪華惹人注意,有修政府的錢還不如找些名目發給大家,這樣才真正實惠。”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陽和鎮一直保留着老式的四合院辦公場所。

院子裡有兩株老黃桷樹,遮天蔽日,將簡陋的政府辦公地點弄出點雅氣。

彭克縣長親自提了要求,蔣大兵不敢馬虎,提前將斑竹村村支書楊宗奎叫到房間做思想工作,隨後又將五樹社長楊宗明也叫到辦公室。

提前進行充分溝通後,座談會在十點鐘準時召開。

王橋坐在圓桌一邊,看着坐在圓桌中間的前任舊鄉鎮鎮長蔣大兵,腦子裡不由得想起了宿敵牛清德,感覺不是太妙。

()

第112章 醉酒第422章 全面推進第436章 眼淚縱橫第290章 工地生活(八)第382章 只會慢慢凋零第85章 室友第83章 牛清德第45章 不在乎第316章 祭祖(二)第298章 新的生活(四)第360章 前情往事第285章 工地生活(五)第384章 變化第245章 社會關係第134章 意外第264章 晏琳(四)第460章 重逢的歌聲第106章 砸中第448章 跑步第354章 談心第65章 查房第120章 春節第89章 比武第369章 我不和他玩了第405章 酒後戰爭第364章 鄧建國的收穫第228章 酒品第424章 一把手第81章 家務事第463章 又要地震第307章 報道(一)第251章 低頭第20章 關門打狗第234章 三板斧(五)第190章 搭橋第358章 脾氣不小的宋組長第371章 細論村社幹部第32章 小操場定計第275章 斷崖人生(二)第303章 相見(五)第207章 突破禁區第307章 報道(一)第132章 東城之東第33章 偶遇包家人第178章 縮頭烏龜第83章 牛清德第68章 受困第436章 眼淚縱橫第48章 一段往事第302章 相見(四)第299章 新的生活(五)第245章 三板斧(六)第78章 九大碗第423章 身先士卒第377章 你腦袋是不是豆腐做的第352章 不和解第383章 再論族譜第85章 室友第343章 宋家第321章 祭祖(七)第137章 驚人之語第318章 祭祖(四)第159章 冤家第423章 身先士卒第404章 各懷心思的酒戰第438章 調研第162章 花瓶第36章 新廠長第226章 風雲再起第326章 祭祖(十二)第131章 誤解第177章 烏鴉嘴第177章 烏鴉嘴第107章 蹊蹺第183章 強制進場第269章 衝突(三)第252章 低頭(二)第245章 社會關係第1章 倒數第一第139章 錄相室第7章 結拜第109章 開業第393章 宋書記的交待第394章 三名掛職幹部(一)第59章 擦身而過第101章 鶯歌燕舞第412章 王大俠第463章 又要地震第199章 朱柄勇第185章 鑰匙第72章 老信件第125章 畢業季第131章 誤解第327章 祭祖(十三)第131章 誤解第294章 終結(三)第11章 炫耀手機第347章 春季繁忙的工作第350章 村民議事規則第395章 三名掛職幹部(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