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五)

“主公召學生與許先生一併同來,有何要事?”樊知古在邊上不解地問道。

呂布把手一揮,那二十餘騎便散開,遠遠的預警着,呂布望着前面的軍隊,淡然道:“那小兒竟又對某動了殺機,此次非比上次,只爲給宋人一個交代。此次是爲這小兒輩決心與某爲難,絕無倖免之理,請兩位前來,便是爲此謀劃!”

許堅拈着長鬚,半閉着眼睛微笑不語,這是他早就料到的結局。樊知古卻不解問道:“主公何以認爲,這唐帝要加害於主公?”

呂布淡然道:“某入澄心堂叱要箭矢,報十萬之數,小兒不駁,笑而允之;今日誓師,某於衆目之下,不跪拜行禮,那小兒笑而撫吾手,讚道‘斯言壯哉!’若不是想加害於我,何必如此圖謀?”

樊知古聽了一想就明白了:皇帝如果不維持他的威嚴,他這皇位就必然坐不穩。但現在李煜絲毫不在意,呂奉先一再的落他面子。那麼答案只有一個,李煜心裡,已把呂奉先當成死人,看來擊退宋軍之後,必定對呂布下手了。

但他不明白的是,呂奉先知道得這麼清楚,這主公的確如自己所想,不是平庸無能之輩,但爲何呂奉先還要這麼做呢?他不願開口去問,只因很明顯許堅早已明白,本來呂布就說他大事不如許堅了,樊知古哪裡願意再落了面子?

想了半晌,樊知古心頭一動,回首一望和他一樣,落後了呂奉先幾個馬位的許堅,許堅微笑拈鬚衝他點了頭,拍馬跟上呂布。樊知古心中顫慄不已,不由得喃喃道:“樊某人真是井底之蛙,井底之蛙!”

他想通了,呂布就是逼李煜來對他下毒手,呂布需要一個理由去向江南百姓交代,只要李煜向他下手,呂奉先揭出林仁肇之死,再提出清君側,便有了大義之名。再憑呂奉先不世武勇、赫赫戰功,何愁民心不向?

呂奉先在漢末三國時期,親歷羣雄爭霸,他便是再耿直無謀都好,這種把戲,對他來說卻是不足道的。他這種亂世人物,一聽袁術得了玉璽,就知他要稱帝,見李煜如此對付林仁肇,如何能相信李煜會放過自己?當日封候,不過是一時後怕。之後又逢宋軍揮師南下,李煜現時是不可能殺他的,但用夠了他呂奉先,遲早還是不會放過他,與其等到李煜動手,不如自己逼他動手!

樊知古這時趕上呂布,卻聽許堅只說道:“……唐軍應當慘勝,宋軍不可慘敗。”呂布點了點頭,許堅卻轉頭對樊知古道:“知古兄,大勢應是如此,操持還須知古大才謀劃。”許堅不是大包大攬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強處也知道自己的弱處。

唐軍必須勝,勝了,才能鑄成呂奉先不敗威名,若敗了,呂布的傳奇色彩便減了,對士卒、民衆的影響力就弱了;但如果唐軍大勝,于軍力無損,呂布以後要對抗李煜,卻就大大不妙了,所以唐軍必須勝,慘勝。

宋軍只能小敗,如果要宋軍大敗,呂布就要投入所有的本錢,那絕對不是理智的事,並且一旦宋人大敗,也許趙匡胤會重新考慮南下計劃,接受李煜的稱臣,先攻打北方遼國,把先南後北的戰略改爲先北後南也不出奇,而李煜,只要宋軍不過江,他對趙匡胤絕對是百依百順,那怕再割些疆土,他也不是做不出來。但如果這樣,唐國就能騰出手來對付呂布了。

樊知古聽了,便在心中推敲,不論唐軍也好,宋軍也好,都不是紙糊的,要讓一切如許堅所說的,哪裡有那麼容易?想了許久,才擡頭在馬上對呂奉先深深一揖道:“靜觀其變,千均一發。知古至此,方知主公之雄韜大略,千言百語,不外木秀於林之計!”說罷和呂布、許堅相視而笑。

自此樊知古對呂布不敢再生一點輕視之心。只因他推敲了幾番,都只有一條路,那就是戰況膠着之時,誰佔優勢,便向誰下手。如果宋軍佔優,那自是呂布率領陷陣營助一臂之力;但若唐宋佔優,便由今日從末露面的嶽風率軍猛擊唐軍側背,等呂布殺到,那嶽風再做一出好戲撤退便是。所以呂布二十餘騎出現在這裡,無論進退,都先立於不敗之地。

呂布並沒想得如此深入,他只是認爲唐軍絕對不可能佔優,因爲他領過唐軍裡的精銳和宋軍交過手,便是多出一倍兵力,唐軍哪裡能佔優勢?所以他只是準備在唐軍不支時,才做出雷霆一擊!

這時南岸唐軍已奔至江邊林內埋伏,遠處宋軍已架起五道浮橋,此處江面極窄,遠遠可見那宋軍旗幟揮舞,明顯卻是準備渡河了,而唐軍的計劃,就是等宋軍渡河一半時,杜貞率軍自北向南發起攻擊,鄭彥華再率水師,以戰艦摧毀浮橋。

看着那夥或許並不缺少熱血、但卻顯然少經操練和戰陣的唐軍,呂布臉無表情冷冷地道:“動手。”樊知古看了日頭,取了一根刨得筆直的小棍,準備做一個日冕以測試時間。許堅攔住他,取出一個製作極爲精美的小沙漏,那潔白的琉璃應該是大秦販到中原來的,三根支柱上顯然到了本地以後,中原的工匠又充分體現他們雕刻、鎦金的工藝,因爲那柱上的龍鳳呈祥浮雕,除了漢文明以外,不會是其他民族的圖案。

許堅把它遞給樊知古,這讓後者有點害怕,因爲他知道這件東西在現時的價值,他不同於許堅出身世家,他只是一個貧寒的秀才。不過呂布冷冷掃了他一眼,或許讓樊知古暫時忘記這個小沙漏的價值,而把它倒置過來,一揮手,劉破虜招呼了另一名騎兵策馬沿江岸住下流奔去。

[無廣告小說奉獻]

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三)第三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七)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二)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四)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三)第三章 錦襜突騎渡江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第一章 一封朝奏九重天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三)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七)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一)第六章 不許馬革裹屍還(下)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二)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四)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四)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九)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一)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第五章 南唐聖主真長策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九)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二)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八)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九)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二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三十九)奈何英雄是末路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二)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六)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六)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九)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七)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一)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七)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八)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五)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八)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四)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二十七)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九)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一)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五十六)第六章 不許馬革裹屍還(上)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七)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七)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三十七)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一)第七章 萬里長城真自壞(二十四)第四章 脫手斬得小樓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四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十三)第九章 死骨春秋新戟影(四十六)第八章 教坊猶奏別離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