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潛水

並不是之前專門去看的那個超大半徑的星球,是一個比較普通的星球,不過打期內戰鬥一樣是文海不擅長的地方,比較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在大氣層內躍遷會對艦船造成一定的破壞,如果艦船防禦不足的話,直接躍遷過程當中被撕成碎片甚至撕成粒子狀態都不奇怪。

躍遷到近大氣層位置之後,直接以常規方式下降到星球範圍內。

在下降過程當中,艦船的探測方式並沒有被完全屏蔽住,部分信息已經傳輸到了文海這邊的指揮艦上。對方的艦船比文海這邊的好多了,五條截擊艦,兩條攔截艦,剩下的全是巡洋艦級別的。其中四條是重型突擊艦,兩條是偵察艦。

話說這個配置對於文海這邊的隱形轟炸艦爲主的火力船隻來說,是相當剋制的,巡洋級別的船隻對護衛級別的船隻,相同數量下如果沒有太大意外的話基本都是碾壓性質的,而魚雷武器攻擊巡洋級別的船隻並不是很理想,即使偵察艦捕獲住目標也是這樣。對方的常規火力太猛了點。

不過在機動性上,文海這邊的依舊不足,不過倒是進入戰場之後,文海發現交戰區域居然是在一片液體物質上方……查了下資料,水只佔一半多點,總體密度比水高一些,具體是什麼文海也沒細看就直接讓艦隊潛水去了。

在液態環境當中,艦船的移動速度會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對來說速度慢的反而被壓制的要小一些,畢竟速度越快阻力越大,而艦船並不具備潛水載具的空泡發生器。至於武器系統,炮類武器在水下更是受阻嚴重,傷害隨着距離衰減的很厲害。相比之下導彈類武器雖然一樣阻力不小,有效攻擊距離大幅縮短,但是隻要砸中目標,傷害不會減少,反而會因爲外部環境,在爆炸的時候產生衝擊波殺傷目標,比太空環境下的威力更高。

環境因素拉近了雙方的差距,也許這就是這場比賽的要點,不過這個要點稍微有點腦子的應該都能看出來就是了。艦船全部進入這種液體當中之後,從反饋來看艦船的探測系統並沒有收到太多的干擾,光雷達系統可能有點小問題,有效距離會近一些,不過對於比賽劃分的區域來說已經足夠了。

文海這邊水中優勢地區,對於對面來說則相反,所以對面的艦隊並沒有進入到水中,而是在三十公里的高度懸停環繞,不知道怎麼想的。

當然了,對手不做動作,並不代表文海這邊不做動作,偵察艦上浮到淺層液麪,直接對目標投射目標標記信號和停滯纏繞光束,接着魚雷往上打。反正太空武器的魚雷,動力系統完全可以對抗星球引力做垂直上升運動,湊合當潛艇對空導彈玩。

不過水下的話,炸彈系統就沒有意義了,那東西的動力系統只能做一次推進加速,然後就是沿着慣性運動了,在大氣層內完全飛不到想要的目標位置。不過相比之下也無所謂了,反正現在隱形轟炸艦安全得很,五百米的深度並不算很深,但就是這五百米的深度讓上方射來的攻擊變得軟弱無力,甚至還沒有液體壓強給護盾系統造成的壓力大。倒是偵察艦因爲要使用標記系統和停止纏繞光束,所以上浮到了液麪以下五十米的位置,被打有點疼,撐不了多久就得下潛去恢復護盾了。

當然了,要是按照現在的這個情形的話,這樣下去受益的還是文海這邊,畢竟以現在的這種情況,只要文海依舊保持現有戰術,就能慢慢磨死對方,而對方在限制戰鬥區域之後根本沒辦法裡離的太遠。至於消極避戰?到底誰想要輸啊?

十分無奈的情況下,對方只得鑽進液麪以下,準備和文海這邊打硬仗。

在水下,雙方的速度都不是很快,不過對方畢竟還是高機動船隻,所以距離逐漸的還是接近的。只是在接近的過程當中嘛……

速度不快,所以魚雷的爆炸波更容易傷害到目標,而且液體壓強環境下傷害還會極大的增強,所以在對方還沒有接近到足夠距離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單方面的碾壓式進攻。不過當對方的距離接近到炮類武器可以直接作用的範圍之後,傷害情況就開始顛倒了。畢竟巡洋級別的武器對於防禦能力和普通護衛艦沒啥太大區別的隱形轟炸艦來說,可是三四輪射擊就能擊沉的情況,不像突擊艦那種專門強化防禦能力的特種護衛艦,完全可以和普通巡洋艦在相對靜止的環境下對抽還能取得勝利。

“先讓偵察艦頂上去,偵察艦死光之前保證火力船的安全。”

沒啥辦法,文海只能讓偵察艦先頂上去。基本上現在的情況就是看人品的,是對方的艦船更快一點點,還是文海這邊打的更快一點點。在液體環境下的移動速度並不快的,對方可是直接從上往下插進了最近的距離,所有巡洋級別船隻孤注一擲的衝了進來。

這種硬性的對戰基本沒什麼可以配置戰術的地方,液體環境下艦船的移動速度都不高,至少相對於武器來說差太多了,所以只要是至於射程當中,基本上就看哪邊的火力更高以及防禦更好了。

對於隱形轟炸艦的任務文海是在發現對方行動的同時,直接按照兩人一組三開,同時每組分配一條偵察艦。這個配置對於單個巡洋艦是可以在對方接近之前幹掉的,而面對兩條巡洋艦同時接近的情況下,也能控制住一個,然後幹掉兩個,只不過偵察艦可能會被打破護盾就是了。至於面對三艘?按照現在的這個對方進入液麪的距離來計算,基本沒戲了。

顯然,對方應對文海的這種分兵情況,也採取了對應的分兵措施。雖然之前被幹掉了幾艘,但是對方依舊能給其中的三個小隊伍分配四艘船,至於剩下的兩個小隊,根本就沒理的。

實際情況也和文海預計的差不多,平均每個小隊消滅掉對方兩艘船,一個小隊運氣不好只消滅一個。而沒被追到兩個小隊,則在遠距離狀態下一共消滅了三個。主要是爲了支援文海選定的一個方向的消毒,所以火力有些溢出,不過這個舉動倒是讓另一個小隊的隱形轟炸艦活了下來,不過偵察艦沒救下來。

第131章 昏倒的白晶第443章 艦隊擴編第199章 帝國的網絡第176章 時間到第47章 事故第74章 空間薄弱區第383章 視頻觀測第44章 最後的測試第36章 一個意外第339章 修改的想法第343章 新船下水第203章 培訓後第99章 追上第100章 自毀艦船第460章 跳躍撤離第248章 講解與觀摩第106章 錯誤的出站第238章 沒問題的船第129章 沒有頭盔第326章 潛水第406章 強制徵召令第68章 強行偵查第218章 新的空間探索第346章 平臺實用化第169章 不想接戰第401章 意外的艦隊第358章 開始救人第403章 還原第38章 頻率調製第39章 莫名的海盜第58章 正常的升空第44章 最後的測試第158章 學習駕駛第463章 第六艦隊第245章 亢奮過度第480章 糾纏的戰鬥第246章 老化的空間站第207章 微弱的信號第14章 青疾的跟蹤第294章 實際測繪第11章 第二階段學習第112章 大爆炸第338章 對方違規第435章 更多的船第5章 到站第374章 出逃成功第3章 白晶第168章 賽前準備第136章 對艦攻擊機第137章 浮空球第55章 機場降落第104章 返校的感覺第421章 返航與獎勵第214章 隱形轟炸艦第131章 昏倒的白晶第232章 高速運輸艦第15章 賽前準備第412章 脆弱的表層第318章 亂竄的小傢伙第389章 運輸截斷第418章 消滅細菌第72章 事後總結第396章 技術改造第126章 生物科技第457章 沒站住腳第444章 招人第326章 潛水第340章 腦控指揮方式第45章 多樣的筆試第26章 人員運送第311章 自殺襲擊第484章 實驗?第115章 簡單智能第91章 手動開火第187章 很多錯誤情報第300章 情報錯誤第358章 開始救人第417章 物資獲取第159章 脫力第406章 強制徵召令第148章 異常空間第66章 各自的合作第72章 事後總結第162章 去接人第104章 返校的感覺第324章 規矩的配置第158章 學習駕駛第163章 帶上魚雷第381章 空氣流失問題第230章 解開的數據庫第73章 奇怪的堵門第3章 白晶第411章 火力評估第426章 黑洞發生器第14章 青疾的跟蹤第384章 人工進化第168章 賽前準備第328章 吐槽配置第184章 數據量超標第263章 成功鑽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