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6 分流

秦,始自伯益,被賜贏姓。伯益的後人非子曾爲周孝王養馬,有功績,得周孝王賞賜,分封秦谷之地。西周滅亡後,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以功封諸侯。周平王把王室無力控制的岐山以西賜給了秦襄公,秦國也正式立國。

秦國所在之地,戎、狄遍佈,敵人衆多,生存艱難。秦襄公爲了發展秦國,一面發展內政,一面攻打戎、狄之輩,可屢次不勝,讓他極其不甘。

此時的秦襄公還不知,戎、狄之後,尚有一個大敵,正窺伺着他。

秦朝,身爲後世人,誰不知道這是統一了中國的國家。百曉生想要統一中國,秦國就是他不得不考慮的國家。

現在,他的華夏國已經擴大到中原之地,與戎、狄部落接觸,再往東就是秦國了。只有滅了秦國,他纔有稱霸天下的基礎。

西城洞中,百曉生看着掛在牆壁上的地形圖,目光閃爍。

這洪荒地獄與我們所知的古代中國是不同的,雖看似大體相似,可地盤大小、人口數量等等完全不一樣。

對比當今地圖,華夏國所在之地當是如今的青海、甘肅兩省,可實際上,他所佔據的地盤比青海、甘肅要大的多,便是當今中國,也遠遠比不上他的華夏國,其內人口更是達到了五千萬之巨。而根據他的推算,中原九州之人口,足有三十億的數量。這還是幾年戰亂,人口減少的緣故,不然五十億也有。他的五千萬人口。所佔的人族比例實在不大。

還有狄、戎兩個部落,他們佔據的地盤就不比華夏國小,只是一分爲二罷了,其部落人口更是有七千萬之數。那被兩族屢次打敗的秦國呢,他們佔據的地盤不大,不如華夏國,可人口卻有上億數量。

若按照古代地圖算。這麼多的人,那麼少的地。那也太過擁堵了,可實際上散落在這裡,卻稀鬆的狠啊。

“這還真是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啊。”苦笑一聲。百曉生暗自搖頭。

這般大的地盤,若放在中國古代,大家也不用胡亂征伐了吧,可在這裡,征伐不斷。爲什麼?因爲習慣。

以前,大家都是統一的,如今不統一了,大家自然不樂意。而且中原九州,看似縱橫交錯。但對比整個大陸,卻是一個平原式的地帶,可謂一望無垠。立在大地上。着眼之處,自然要征服了。他的終南山對比中原靠西,因山脈的關係,實則阻斷了平原之地,更往西之地也不差,卻顯得叢林遍佈了。而往東看去,除了臉面的山巒。便是無垠的草原,一直到岐山,可謂無甚大的阻礙。

他麾下兵力,統一整個九州是力有不殆的,可打到岐山,當不是問題。

心下一定,百曉生再次召集全真七子,吩咐他們回去佈置,等待出兵時機。他還不急,畢竟纔剛剛攻佔了不小的地盤,容納了新的百姓,待把他們徹底收服後,再出兵也不遲。

走出山洞,百曉生目光幽幽的看着天空,深邃中閃過一縷光華。陡然,他全身一震,面色微微一白,豁然看向西方。

那裡,天空碧藍如璽,萬里無雲,隱約間,有金色光華閃爍,其越來越亮,好似升起了一顆太陽,照亮了整個西方的天空。

百曉生瞳孔緊縮,死死的瞪着西方,那金光在他眼中脹大,又緩緩收縮,形成兩個巨大的身影,盤坐於虛空之中。

此時,天地爲之失聲,梵唱聲在人心底幽幽而起。

“設我得佛,國有地獄惡鬼畜牲者,不取正覺;設我得佛,國中天人壽終之後,復更三惡道者,不取正覺……”

“自今起,西方倚立佛教,吾爲阿彌陀佛!”

一尊巨大的光明瞬間定型,橫立於天地之間,他座下一朵金蓮綻開,初有九品,其後金色匯聚,凝聚三品,而成十二品。

“阿彌陀佛!”

一聲佛號,震顫天地之間,另一尊的金光佛陀亦瞬間成形,大呼:“吾乃準提佛母!”其巨大身影顯三面八臂之身,身後一株七寶妙樹睜開,如傘蓋一般,遮天蔽日。

咔的一聲,百曉生心中,似乎有東西碎裂了,他身子一顫,着眼處,隱隱的氣流在往西方匯聚,命運長河之上,金色的佛陀矗立虛空,一朵金蓮自河中生長而出,分流斷水。

百曉生坐下身子,神照幽冥,出現在命運之河上。他眉頭暗皺,雙眸緊盯佛陀身形,心頭不覺升起一股怒氣。

霎時間,怒意滾滾,連他自己都控制不住,那屬於他的命運長河,頓時浪頭滔滔,捲起滔天之威。

你看他四周,一個又一個的身形顯出身形,他們就如百曉生一般,不覺而生怒,因怒而生威。

“哼!”

一聲冷喝,百曉生諸人打了個一個寒顫,面色一白,滔滔浪頭轉瞬平息,可下方卻暗流涌動。百曉生臉色難看的盯着那佛陀金身,只覺得莫大壓力襲來,讓他元神不穩,隱隱有脫離此地之感。

其時,又一股威壓升起,慢慢長河之內,海浪滔天,一尊巨大人影緩緩升起,掃蕩八方。

元始天尊!

百曉生心頭暗自一鬆,扭頭看向四周,他看到了不少的熟人,有闡教衆仙,亦有各部散仙,還有那些只聞其名不見其人的大能者,如鯤鵬、冥河等。

諸人一一立於命運長河之上,氣韻隱隱連接到一起,散發着朦朧青光,與那佛教升起的金光相對。

“接引、準提,你們好大的膽子!”一聲怒喝,元始天尊怒火滔天,他腳下命運長河頓時滾滾而動,四周溪流更是逆流而上,與其匯聚到一處。

“阿彌陀佛!”接引道了一聲佛號,其下金蓮盛開,一尊尊人影顯化而出,佛光爲之一勝。百曉生心下一抖,腳下長河竟是有些不受控制的分出了一絲,匯聚到虛空之中。他大驚,扭頭四望,發現大家都是如此情景。

在那虛空之中,一道道溪流匯聚而成,融入佛教長河之內,使之氣運大勝。

元始天尊臉色鐵青,暗自冷哼一聲,一杆颯颯長幡出現在其手中,往河中一插,分流的長河頓時爲之一靜。

“阿彌陀佛!”

又是一聲佛號,準提手中七寶妙樹光芒大熾,其腳下自動成林,化出一棵又一棵岑天大樹。精緻的命運長河再次涌動,讓元始臉色鐵青。

“無量天尊!”

一聲道號,一老者出現在命運長河之上,他手中一張太極圖展開,化作金橋,橫跨長河兩岸,涌動的河流頓時爲之一止。

準提眉頭一皺,接引道:“兩位道兄,佛教出已爲定數,乃天意也。二位身爲聖人,不該順天應勢嗎?”道家升起的氣勢爲之一止,元始面色青的發黑,老子低頭不語。準提又道:“西度截教三千客,教義自成佛乃出。天意,不可阻!”

“罷!罷!罷!”老子三次搖頭,一揮手,太極圖消失,他的人也跟着消失的無影無蹤。平靜的命運長河頓時涌動了起來。

元始冷哼一聲,身子也消失的乾乾淨淨,那混沌幡也不知什麼時候被他拿走了。

兩佛對視一笑,遙遙一指,命運長河頓時浪濤滾滾,一道道溪流分化而出,融入佛教氣運大勢之中,莫可阻擋。

如斯情勢,衆人也看的明白,知道他們發力也是無用,一個個暗歎在心。

百曉生看着腳下河流,感受着那分離出去的氣運,眉頭緊皺。他心下一動,萬千影像閒話,終南之景映入長河之內,無盡氣運相連,長河爲之一定。

“咦?”

一聲驚疑,兩位佛祖齊齊看向百曉生,不明白他腳下長河爲何停了下來。百曉生擡頭,深深看了二人一眼,身子瞬間沒入長河之內。

二佛暗自驚詫,接引掐算天機,對準提道:“此子所謀不凡也!”

準提微微一笑,道:“此時還不是動手時機。他欠我一次,終歸要還。”

“善!”

二人相視一笑,而其他人也察覺到了百曉生長河的不同,只是不待他們觀察,百曉生便已隱藏了去了,他們想看也看不到了。

他能定住自己的命運長河,不是因爲他修爲有多高,又或者有什麼至寶在身,而是在於人。

前面百曉生就說過,他治下之國,是政教合一的國家。看似教與政分離,可書院就是教的延伸,其治下之民便都是信徒。

剛纔,他就是藉助教派之力,匯聚信徒之力,以人族氣運壓住了道家氣運。如此做,似乎有些違逆了天意,實則不然。

佛教成立已不可更改,天地氣運自然分流,可各家佔據的氣運不同,誰分的多誰分的少,就是看你的氣運比例了。

百曉生藉助人族氣運,擴大自身氣運比例,他要分出的氣運也就少了,而擴大到一定程度,便不用分了。

這一點是他的優勢,因爲當今洪荒中,除了他的華夏國,其他教派都沒有這個能力。只是這藉助人族氣運之事,也不全是好事,若換了別人,那與人族的因果可就結的大了,也就他是人族,又多次造福人族,纔有如此之能。

而且這一次藉助氣運,他也等於欠下了人族因果,以後行事,更當把人族放在心裡,不然行差踏錯,卻是滅頂之災啊!

537 全真七子220 黑旗門三怪454 傳道(下)249 母蠱(上)438 安坐於內(上)565 蓮子化生549 封神劫(下)477 大聖之徒357 血案236 黃蓉311 破軍之威543 深意468 獎勵539 做客205 合謀(三)139 滅門275 傾城之戀282 請帖與消息126 殺劍(一)198 古三通407 碰撞155 江湖亂042 狠!531 終南山447 玩大了的遊戲326 所謂大勢379 方法394 離去031 契丹武士(四)543 深意215 百多年109 無所不知(二)223 讖言242 段家子弟105 大師的饋贈308 風雲際會(下)538 蟠桃宴017 自律074 段延慶來襲178 教導(一)481 純白如紙476 分神投影法025 大被同牀382 雷劈殭屍032 新的舵主502 打出來的寶貝366 左右互搏531 終南山466 廣寒宮179 暗算584 蓮臺開花150土匪三千 寨八百(三)529 人發殺機556 分流246 大婚185 三清殿內(一)312 誰與爭鋒158 辟邪劍譜410 不是人(下)086 參合莊內032 新的舵主228 清水洗毒蟲309 落魄的梟雄278 刀霸劍絕579 九鼎之變(一)593 進與退195 指點張無忌406 至寶109 無所不知(二)411 交織的愛情529 人發殺機305 爭鋒、求道248 再遇020 再鬥(三)280 瑣事490 七絕陣(上)524 開宗立派(下)500 洞天福地(上)221 寶藏(上)362 西貝貨542 俗世紅塵083 強大的蕭峰194 神功絕學(二)188 御陰陽五行(一)386 真血(上)101 迫慕容(二)024 兩月又八天132 刀光326 所謂大勢032 新的舵主073 丈母孃008 變了啊變了286 金剛伏魔圈(上)315 煉蟲之術389 樹精218過往392 斬緣法183 建國、滅國450 完顏康的執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