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8 和尚廟

虔誠的誦經聲在小廟中飄揚,嫋嫋香菸盤踞在廟宇上空,久久不散。這荒蕪之地,什麼時候多了一座廟宇了?

廟不大,一個大門,三座殿宇,連帶後面一間民家小院,比之高門大戶,似乎還有了兩分。不過,在這廟宇後身,卻開闢出了數十畝良田,四周田埂上,也栽上了碧綠高枝。

這廟宇有個很奇怪的名字——和尚廟!

是的,他就叫和尚廟,裡面住的也是和尚。

在當今中原,知道和尚的人不多,大家並不明白,光頭和尚代表的含義。一些繁華地區,也有廟宇,只是聲波還傳不到這偏僻地方來,更別說這方面幾百裡都沒有人煙的荒蕪之地了。

不過地雖荒蕪,廟裡卻有了不少的光頭和尚。

正殿中,誦經者三人,敲着木魚,攆着佛珠,面容祥和,極爲虔誠。這三個和尚,年歲都不大,看起來也就十七八歲而已。

左偏殿和尚兩人,正清掃塵埃,擦拭三清之像。

不錯,正是三清之像,一個和尚廟中,竟出現了三清塑像,怪哉!

右偏殿,祭拜的也不是那些什麼羅漢、菩薩之類的佛陀,而是人族王者,有三皇五帝、各類大賢。至於正殿,祭拜的就是佛家人物了。

人族、佛、道,都聚集到了這小小的廟宇中,這間和尚廟,絕對奇葩另類。

不用說,有這般想法,還付諸行動的,除了百曉生還能是誰。

那百曉生哪去了?

他正在開闢的良田中。親自帶着三人,耕種作物呢。

“阿彌陀佛!”念着佛號,百曉生大大咧咧道:“人生在世,無非吃喝拉撒睡。這一切的基礎,就是勞作。你不勞作,如何吃得飽,喝得足啊?沒有這些,你想拉都拉不出來,睡覺還得惡醒。我這和尚廟,研究的是佛家教義。可不管是道家還是佛家,基礎就是活着,就是吃喝,所以一切都要從勞作開始。你們三個小子是新來的,以前過的艱難。吃喝困難。到了我這裡,我不會差了你們吃喝,但一切都要勞而有得。你不幹活,就別想吃喝了。”

“我這廟中有八人,你們三個三了,就是十一人。那七個小子來時,都從勞作開始的,你們也不可例外。”

這傢伙。傳播的哪裡是佛家教義,根本就是人類道德。但你不得不說,這簡單的話卻極具真理。比什麼佛家教義、道家教義的好的多了,起碼三人一聽就接受了,且欣喜的接受了。

三人本就是貧民,吃喝難,這纔跟着百曉生來到了和尚廟,剃了腦袋。當了他口中的和尚。你讓他們唸經,他們都不識字。還不如勞作來的痛快呢。

百曉生修佛,可不是要自己當和尚的。他只是希望弄懂佛家教義,從而傳播佛教修行之術,完善己方天道而已,真讓他當佛祖,他還不樂意呢。

再說了,歷史上的和尚那就是罵人的代名詞啊,那羣不用勞作的禿驢,還是什麼好東西不成。他開闢了和尚廟,怎麼也得負責,不能讓他們成爲地主一般的人物。

若真那樣了,非氣死他不行。

“方丈,方丈,不好了,遠處來了一羣人。”

稚嫩的聲音在後面響起,百曉生回頭看去,沒好氣的快步走來,一把把說話的人抓了起來,這是一個十來歲的小和尚。

“不是跟你說過嗎?要定,要靜!吵吵鬧鬧的,成什麼體統。”

小和尚訕笑,道:“方丈,我這不是着急嗎?”

“哼!”百曉生沒好氣的白了他一眼,道:“走,跟我去看看。”

廟宇依山而建,後山是片荒地,被開闢成了農田,東側是山巒,西邊是小道。來的人,正是從西邊而來。

百曉生遠遠眺望,眉頭一皺,道:“玄正,來的應當是一羣難民,你去通知你玄苦師兄,讓他準備水食,好好招待這些人。”

“是!”小和尚玄正雙手合十,躬身行禮,快步而去。

百曉生立在廟外道路上,靜靜的看着那些蹣跚而來的難民。這些人中有老人,有婦女,有兒童,還有爲數不多的青壯。

廟宇外,難民停了下來,兩個青壯看到百曉生,馬上上前,拱手道:“不知閣下是何人?”

百曉生雙手何時,唸了一聲阿彌陀佛,道:“貧僧乃此地方丈,這和尚廟便是貧僧所建。看各位面容,當是無家可歸的可憐人。我這裡還有一些吃的,若大家不嫌棄,就暫且歇歇腳吧。”

兩個青壯麪色一喜,一人道:“多謝方丈,多謝方丈。”另一人扭頭,大喊道:“大家停下歇歇,這裡的主人給我們準備了吃喝。”

嗡嗡聲馬上就熱鬧了起來,這些人餓的久了,雖還有吃喝,卻也少的可憐,每頓都不能飽餐。此時得意外之喜,自一個個高興不已。

很快,寺裡兩個和尚擡着一口大鍋走了出來,架起柴火,添上白水,大火熊熊而起。水開後,百曉生讓和尚們灑了許多穀子,熬了一鍋漿糊粥,給這些人開胃。

他看着衆人忙活,走到一青壯身旁,問道:“這位施主,不知你們這是要到哪裡去?”

青壯苦笑了一聲,道:“不瞞方丈,我們也不知,只是一路走了過來。有吃的,就歇歇腳,沒有就只能走了。”

百曉生道:“如此,何時是頭啊!我看,不如各位就在此安家吧!這地方偏僻,外面的戰亂影響不到此地。大家可以在空地中安家。我於此地開闢了一些農田,有一些糧食,應當可以幫大家熬過這一關的。”

青壯聞言大喜,道:“如此,小的萬分感激。還請方丈稍等,我去與大家商量一番。”

他拉着幾人,與幾個年老的人聚集到一起,大聲商量了起來。不多時,他們就一起回來了,對百曉生拜道:“多謝方丈,我等感激不盡!”

百曉生趕緊把這些人扶起,笑道:“貧僧在此立廟,也是爲躲避外面戰亂。大家來了,是一個熱鬧,貧僧求之不得的。”

衆人很快就商量好了,百曉生帶着幾個年輕人在四周走走看看,最後選定了一處空地,作爲村莊所在。他把和尚都拉了出去,讓他們幫助村民,建立房屋。

此時房屋建造並不難,可建的也非常簡單,百曉生拉這些人在此定居,不說給他們最好的,卻也不能差了。他先讓衆人去廟裡居住,雖沒多大空間,卻能夠擠下。然後帶着青壯與和尚們,打磨山石,挖地基,壘房屋,建院牆。有他的幫忙,許多事情都會簡單很多。

就說這打磨山石吧,這不是簡單活,是個費功夫的活。可有百曉生在,幾下就好了。這樣,就省去了不少的時間。那邊,挖好了地基,這邊山石就好了。

不一個月的功夫,簡陋的屋子就一間間的拔地而起。

屋子很簡陋,每一家都是連着的,一間大的屋子套着兩個小間,空間不大,也就現在兩間平房那般。不過對這些難民來說,百曉生領着大家建造的房子那是非常好的。

就結實這一項,便讓這些人笑的咧開了嘴。

一片忙碌之中,房子、農田被一一開闢,本來荒無人煙的地方,有了人氣,氣氛似乎也變化了,那些整日縮在廟裡勞作、唸經的和尚也有了去處,與大家打成一片。

這樣歡快的氣氛,讓百曉生也多了兩分欣喜。他建造廟宇,收錄弟子,其實就有在此建造村莊、城池的想法。只是一切都要一步步來,如今來了難民,卻也給了他機會。

他完全可以肯定,在自己的手段下,這裡只會越來越熱鬧、繁華。

到時,他的和尚廟,必定會傳播出去。這樣,不用他去找其他和尚,他們就會找上門來了。

082 蘇州城外375 寶藏(中)467 震撼342 三增五537 全真七子250 母蠱(中)105 大師的饋贈454 傳道(下)259 戰(上)450 完顏康的執着(上)226 天池遺寶(上)488 跗骨釘434 雲中子077 你爭我奪518 東夷朝拜165 任我行589 以盛補衰027 全冠清的眼光416 謀算109 無所不知(二)226 天池遺寶(上)286 金剛伏魔圈(上)258 驚鴻一瞥536 弟子出事531 終南山520 逐鹿之戰(中)557 思潮576 傳藝(下)208 化魔入道045 五絕521 逐鹿之戰(下)001 百曉生(上)310 救不虛163 正邪齊來(四)450 完顏康的執着(上)288 太湖之畔(上)429 緣分014 比鬥(三)431 肅殺074 段延慶來襲112 宋遼開戰156 洛陽故人109 無所不知(二)584 蓮臺開花108 無所不知(一)183 建國、滅國266 機關142 密宗大手印253 天山天下會433 西伯侯449 完顏氏184 兩大宗師380 抉擇191 靈蛇島上237 來客064 說武125 天下第一544 騷亂032 新的舵主112 宋遼開戰256 取緣(中)370 叛變者(下)275 傾城之戀427 氣運、功德441 上古談之混元253 天山天下會052 華山論劍(七)359 小道消息119 殺生以度惡368 埋伏136 九陰真經(二)554 格物致知096 來意068 鍾靈385 養屍之地390 珠鏈090 武功配對045 五絕375 寶藏(中)271 拜山(上)225 長白山中奇人多(下)056 九陰神功386 真血(上)087 求武087 求武002 百曉生(下)563 推一把456 天才的傢伙475 毛賊(下)230 百日築基(中)215 百多年590 新鮮事物056 九陰神功398 開戰了(上)177 百算千計276 瘋魔518 東夷朝拜222 寶藏(下)342 三增五379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