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6 姬昌有夢

“猛士跨坐騎猛虎!想不到我姬昌也有騎着猛虎的一日。”

山道上,姬昌坐於猛虎之上,一旁百曉生迷眼笑着,道:“哈哈……侯爺,虎雖猛,卻也如人一般。您座下這老虎就如嬰兒,看似強大,卻無甚靈光,捕捉極爲容易。”

“哈哈……這也就是對先生而言,換了一般人,早已成虎口食物了。”

姬昌年紀大了,走路不便,百曉生便爲他捉了這頭猛虎,以爲坐騎。二人一路急行,過金雞嶺、首陽山,曉行夜宿。時值深秋天氣,只見金風颯颯,梧葉飄搖,楓林翠色,景物雖是堪觀,怎奈寒烏悲風,蛩聲慘切。姬昌身旁有百曉生陪着,卻也不至於觸景傷情,然帶起一點悲涼,卻又難免。

到達西岐城外,得見故土,姬昌不覺露出悲切目光,小聲自語道:“昔日朝商之時,遭此大難,不意今日迴歸,又是七載。青山依舊,人面已非啊!”

百曉生安慰道:“侯爺不用如此。世間萬物,難逃輪迴,便是我等仙神,也終有歸土之日。”

正說話間,二人見兩杆紅旗招展,銅鑼鼓聲大作,簇擁出一隊人馬,快速奔來。姬昌心中驚疑,道:“這是哪路人馬?難道城中出事了?”

百曉生道:“侯爺安心,我料必是接侯爺之人。”

果然,人馬中一個個熟悉的人影走出,左有大將軍南宮适,右有上大夫散宜生,其後四賢、八駿、三十六傑,無不在側。

姬昌次子姬發快速近前。伏拜道:“父王羈縻異國,時月累更,爲人子不能分憂,誠不孝也,望父王寬恕。”

姬昌見兒子、文武皆在。不覺淚下,想到這些年所受苦楚,又想起大兒子之慘死,悲從中來,嗚嗚抽泣出聲,惹得大家一片勸慰。卻也止不住這悲慼之音。

姬昌歸國,臣民無不歡慶,走在大道中,百曉生看着四周自發露出歡顏的百姓,心中感慨。姬昌做大王做到這個份上。死了也值了。

回到宮殿,姬昌剛剛落座,看到下方文武、九十八子,獨不見伯邑考,忍不住再次想起食子之痛,大叫一聲:“通殺我也!”跌落下來。

衆人急呼,百曉生眼疾手快,瞬間接住姬昌。忍不住勸慰道:“侯爺,死者已矣,還請看開一些啊。”

他呼呼喘着粗氣。面如白紙,全無人色,一內官端茶湯而來,豈知喝了兩口,大口嘔吐,吐出的又不是穢物。而是圓盈盈一肉餅。那肉餅在地上一滾,生出四足。長上兩耳,似兔子一般。飛速而去。

衆人見此無不大訝,這什麼情況?

百曉生也驚訝不已,封神演義中有這橋段,可怎麼看怎麼扯蛋啊。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也就罷了,可明明人肉,怎麼成了兔子了?

姬昌連吐三次,一次一肉餅,無不化作白兔,飛速躥走,想攔都來不及。

百曉生暗自沉思,卻想不明白其中關竅。他暗暗掐算,心頭陡然一亮,卻是察覺到,那三個兔子於伯邑考之聯繫。仔細說來,伯邑考是死後難鳴,其心不甘,怨念甚深,再加上被父親所食,更是心點魔火,化妖而出,成三個異兔。

只是其中玄妙,真是不可思議啊!

姬昌之悲,使得大殿中人緩緩散去,只留幾人在側,照顧昏睡姬昌,又有老夫人太姜前來看望,尋問前因後果。衆人不言,卻也不明就裡,太姜對百曉生道:“先生一路護送而來,當明前因後果,可否爲婦人講明?”

百曉生嘆了口氣,道:“還請老夫人辭退左右。”

太姜點了點頭,揮手讓衆人下去,看到姬發也要離開,他又道:“二公子可聽。”

姬發聞言留下,躬身道:“請先生稟告!”

百曉生把姬昌在朝歌之事一一說了,不過也經過了加工,就如姬昌知乃子肉,不得不食,說成食用後,心有所感,知爲子肉,心中悲痛難捱。這一路逃生,他還能夠堅持,可回到故國,心有所感下,卻悲從心裡,痛自內生。

太姜、姬發聞言,都大感悲苦,二人想不到伯邑考死的如此淒涼,均是恨透了紂王與妲己,姬發更是道:“此生不殺紂王、妲己,誓不爲人。”

姬昌幽幽醒來,正聽到姬發這話,按他性格,少不得要罵姬發一頓,此時卻默不作聲,一臉悲切。經歷瞭如此之事,別說他姬昌,就是聖人也恨死紂王、妲己了啊。

第二日,姬昌上朝,文武言報仇之事,被他堵了回去。百曉生知道,他不是不想報仇,而是覺得現下還不是時機,而西岐也缺少伊尹那樣統籌全局的人才。故,只得忍下,大力發展民生,擴展武備,以待來日。

這一夜,姬昌突然有夢,夢東南方向來一隻白額猛虎,肋生雙翼,往其撲來。他大驚而醒,一旁打坐百曉生豁然睜開雙眸,道:“侯爺可是做惡夢了?”

姬昌想到夢中情景,歷歷在目,真是好不真切。他道:“先生,說來也怪,今日之夢便是真的一般。”他小聲說了夢中情景,百曉生撫掌而笑,道:“足下要恭喜侯爺了。”

“喜從何來?”姬昌問道。

百曉生道:“此爲飛熊入夢,大吉。主侯爺將有賢臣,乃興周之兆。”

到了天明,姬昌亦把此時說了,散宜生大呼道:“昔日高宗增有飛熊入夢,得傳說於版築之間。今主公夢虎生雙翼者,乃熊也。又見臺後起火光,乃火煅萬物之象。今西方有金,金見火必煅,乃成大器。此乃興周之大兆。”

姬昌大喜,命衆人尋找輔周之應夢賢臣。

對這些,百曉生自然明白,也不着急。他於後殿見了姬昌,道:“侯爺,入夢賢臣已入西岐,必爲侯爺所用。貧道打擾已久,今日便要告辭了。”

姬昌聞言大驚失色,道:“值此時機,先生怎可離我而去?”

百曉生笑道:“侯爺不用難過,在下此行冀州,必定侯爺有利。臨走前,再稟明侯爺一事。伯邑考因怨而生怒,因怒而化鬼,成異兔,遊弋於西岐四周,久必生患。此次侯爺之應夢賢臣非同小可,侯爺當把伯邑考託付此人,不然必爲西岐之禍也。”

“是!昌記下了。”姬昌心中感動,又悲切兒子之慘狀,雙目通紅,隱隱有淚。

百曉生也微微有些不捨,可想到姜子牙到此,卻也不得不離去了。姜子牙一來,西岐就成了風雲之地,他留在這裡,不算壞事,卻也不算好事。

如今,他幫助西岐甚多,也有了功勞,待西岐起兵,他隱於冀州,只要西岐大勢一成,便可遙相呼應,便又是一功。

如此,還可逃過身死之厄。正是他的如意算盤啊!

縱身飛入雲端,百曉生頭也不回,快速離去,不一日便已回到冀州,落入生詞之下。擡頭看了一眼妲己塑像,百曉生微微搖頭。

此地已然荒蕪,妲己之惡名傳遍天下了啊,便是冀州之民,也深恨妲己害死多爲朝廷元老,只是多有不言。

蘇護、蘇全忠等人也在時刻觀注朝堂情景,聞聽妲己之惡事,氣的二人面紅紫赤。他們已知妲己爲妖孽所化,可這一身惡名卻需要女兒之名揹負,焉能不怒?

泥像中,妲己神魂萎靡,明明凝實的魂魄卻顯出潰散之像。

百曉生搖了搖頭,手灑一片青光,融入泥像之中。不多時,一片虛影飄出,直直鑽入他腰間玉佩之內。百曉生撫着玉佩,輕聲道:“唉!天意如此,我也無可奈何,只得以此法護你周全了。待大商覆滅,天下平定,纔好恢復你之名聲。”

180 刺、刺、刺329 悟015 比鬥(四)084 逍遙派的434 雲中子341 再見雙龍246 大婚179 暗算429 緣分411 交織的愛情504 人族部落484 一顆蓮子、一道紫氣244 無涯無悔252 最後的辦法267 狠辣陰謀353 神遊太虛522 災劫005 羣玉院大戲(上)289 太湖之畔(下)329 悟195 指點張無忌447 玩大了的遊戲499 星球爆炸190 御陰陽五行(三)092 兩封信406 至寶194 神功絕學(二)349 玉璧的真實(下)260 戰(中)383 越打越強541 盤古路082 蘇州城外067 無量比劍023 迴歸!344 紛紛現身190 御陰陽五行(三)495 銀河450 完顏康的執着(上)480 天地不仁,唯自強爾567 秘密(下)357 血案196 一劍飄血094 解不開的珍瓏(一)518 東夷朝拜411 交織的愛情120 往事之惡491 七絕陣(下)583 九鼎之變(五)050 華山論劍(五)415 天地秘辛(下)271 拜山(上)261 戰(下)126 殺劍(一)496 生命世界366 左右互搏419 確州城內031 契丹武士(四)471 較力384 林道長560 化佛278 刀霸劍絕317 天下論劍——酒緣130 刀客382 雷劈殭屍561 還因斷果515 大德者必有大因果293 稱霸七絕099 一波來 一波亂392 斬緣法242 段家子弟397 身手再顯394 離去517 戰爭316 天下論劍——路途560 化佛406 至寶355 百歲大壽455 人動天劫212 古三通對朱無視139 滅門105 大師的饋贈274 腿掌不同162 正邪齊來(三)132 刀光340 再回牧場275 傾城之戀251 母蠱(下)073 丈母孃559 無極089 溫柔鄉238 指點一二027 全冠清的眼光173 魔教(二)600 魔羅315 煉蟲之術040 家277 心境121 行走江湖103 靈空大師(一)168 劍之無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