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 氣運、功德

日月幽幽,白雲蒼狗,時間往往在不經意間溜走。

駐足看四周風景,會需要多久呢?

百曉生當年搭建的茅草屋已經變了樣子,成了一個大院,前院是學舍,後院是他住的地方。這是方圓最好的一間屋子。

他留在這裡,與人交集,教導大家知識,當了一個先生。

身爲一個曾經的現代人,百曉生可以教這些人的東西很多,同時,他也可以從這些人中學到很多的東西。

中華的知識,是有斷層的,他所處的時代,後世多隻是傳聞,根本就沒什麼詳細。百曉生做學時,也發現許多東西與他所知不同,就如修煉一般,可謂兩個模樣。

正因此,他在傳下知識時,也把從大家那裡聽到的知識記錄在冊,供學生們

當然,他這裡其實沒有多少學生,只是附近村民的孩子,還有一些好學的山民,對這些人,百曉生是來者不拒的,而且他的課程安排很鬆散,一個課題可以講七八天,一樣文章也來來回回的講解,讓大家都學個明白。

這時候與後世可不同,後世都是不願學,這裡的人卻是沒得學,可向學之心,絕對無法想象,便是那些山民,學到了有用的東西,也高興的手舞足蹈。

在這個時候,知識,就是真理!

方圓數百里,百曉生的已經大名鼎鼎了,他立了三座學舍,分次的在每個學舍講學,教導學生。讓學生再講,以充實人手。

本來,百曉生只是打算停一停,歇一歇,然後繼續自己的修煉。可慢慢的。他發現自己現在做的,也是一種修煉。

氣運、功德,這就是他修煉的目的了,也是貫穿修煉者一生的事,誰也無法避開,聖人也一樣。後面聖人間的戰鬥。爲的不就是這兩樣東西嗎?

功德,大家都明白,就是做了好事,得到道的獎勵。只是,好事的規定在於道。不在於人。這一點,讓修煉之士也難以判定,因爲塵世的法則是否適合道,你並不確定。

當然,有些東西百曉生是可以確定的,如梳理地脈,造福一地,傳播道之知識。讓人上體天心等等,這些就是功德事。

救助生命應當也算,可卻不好算。如你救助的生靈以後爲惡,算誰的?

所以,其中方寸很難把握。這一點到不如大劫了,後面的封神之戰,那就是兩個對立,一個得到了天道認可。你幫助他就是功德。

這就是順天之勢!

相比功德,氣運就好理解一些了。一個好人,氣運就會足。很簡單的一句話。說的也非常明白。不過好人的定義,還需要看道。只是你自己也可以用自己的領悟看,如救助困難之人,其中也許有壞人,可不會有好人嗎?他們的感激,就是你的氣運。

教派傳道,就是爲了爭奪信徒,以信徒信仰,增加氣運。百曉生教人,傳播知識,也是如此。

只是這知識的傳播,百曉生也是小心謹慎的,一些東西他也不敢拿出來,就說這武道吧,他就不敢完整的露出來,怕惹出麻煩。

以前,百曉生也許不在意,可經歷的多了,瞭解的多了,也就怕了。

你看闡教、截教等大教派,這些教派中都有煉體神功,若一一傳播出來,行不?怎麼會不行呢?可他們不傳。爲什麼?

百曉生想不透,自己也便不敢亂傳了。

不過,他還是教導了大家一些東西,只是簡單的健體、導引之術,是前面最基礎的部分,不分你我。更加高深的,還是省省吧。

走在街道上,四周的人一個個向着百曉生打招呼,口中稱着“百先生”,其中敬仰顯而易見。百曉生也很高興,正是因爲這些人的敬仰,讓他加快了修煉速度,這也是氣運、功德的好處了。

到現在,他都不敢肯定自己得到的是氣運還是功德。功德,他沒見過天空降下黃雲;氣運嘛,必定會有,可是怎麼樣的,他也無法判斷。

不過這對他是好事,不是嗎?

回到學舍,學習的人都起身向他打招呼,這兩年他不怎麼管這些事了,完全放手交給自己的那些學生去做,他做的是四處走、四處看,收集古代的一切知識,整理正冊。

這是他想到謀求氣運、功德的辦法。

同樣的,這樣的事也給他帶來了很大的見聞增長,種種知識,他的是一個大學者了。就這些年,他整理的知識典籍,有上千冊,其中涉及的內容更是數不勝數,別說這些普通人了,便是仙人見了,也必定大爲讚歎,如癡如醉。

爲了記錄這些知識,百曉生也有想過是否弄出紙張,那絕對是大功德之事。只是仔細一想,他又覺得不妥。還是不上不下的混着好,太過出頭,會出事的。他現在修爲太低,在別的事情是第一,在這裡,根本就數不上,莫名得到大功德,不是好事啊。

想前世小說中準提的作風,他看到自己一身功德,說不得把自己也度走了,他可不想當和尚。還是忍着吧,反正紙張誕生還早着呢,等有機會自己做一票,馬上跑路,他們也沒有辦法。

寫下了一封告別信,百曉生悄悄的走了。留在這裡的年頭不短了,他也該走了。而且他也想明白了,以後自己便一邊走,一邊做收集知識、傳播知識的好事,增加自己的氣運、功德,增快修煉速度。

他一路往東,走的是不大的路,選的是略顯偏僻之地。這樣做,也代表了他不想太惹人注意的本因。

走一段,停下,收集知識,傳播知識,一次次重複,卻給他帶來無窮的樂趣,因爲這諸多的知識,真的讓他歡喜,其中他更是得到了許多修行之術,雖都淺薄,卻別出機杼,偶爾一兩句會讓他略有所悟,高興不已。

不知哪一天,百曉生突然有感,擡頭望向天空,那裡似有一雙眼睛看向了自己。

他暗自奇怪,突覺懷內有溫熱之感,拿出一看,竟是那天書玉石。

皺了皺,百曉生靈光一閃,陡然想到了那算卦之術,莫非有人在算查自己?

想到這些,他哪裡還敢大意,飛快坐在原地,把天書玉石往腿上一擺,默默掐算。只是算來算去,他也只覺眼前茫茫一片白霧,什麼都沒有算到。

他知道,這人修爲一定比自己高,不然不會如此模樣。

只是……低頭看着腿間天書玉石,這東西一直都沒有什麼反映,怎麼突然有溫熱的感覺傳出了呢?難道,這東西還有示警之能不成?

豈知是示警啊!這天書玉石雖沒了天命之術,卻足以遮蔽他自身氣機。剛纔有人算他,天書示警之餘也把百曉生一身氣機完全遮蔽,不僅百曉生算不到那人,那人也算不到他。

這些東西,百曉生也一時想不通透,他快速離開了此地,往前飛奔,走了上千裡才降下速度,心有餘悸。

他害怕引起別人注意,可現在看來,自己做的事情還是引起了別人注意啊。

這也是難免的,他做的事情雖簡單,收集知識不用說,別人恐怕不知,可他傳播知識,難免就被泄漏出去,傳播的人多了,他在人羣中的名頭也會響亮,即便是荒僻之地,漸漸他名聲也響了起來,成爲一賢者。只是他一心埋頭做自己的事,不瞭解這些罷了。

不過,百曉生也心有警惕,嘆息道:“算了,還是找地方閉關一段時間吧。這麼長時間了,也該好好修煉一番了。”

尋了一荒山,百曉生開闢了一處洞府,把他重新祭戀過的彌隱定靈柱擺下,鑽入裡面,全身心凝練法力去了。

在幾千裡外的城池中,一氣儀威嚴之人看着面前仙者,恭敬道:“仙師,可曾算到賢者信息?”

那仙師搖了搖頭,奇怪的看着身前龜甲、銅錢,道:“沒有太多信息,看起來一片模糊。大王,此人當也是修煉之人,修爲還要高過餘,大王想要邀請其入世,恐怕難矣。”

大王嘆了口氣,道:“錯過如此大賢,是在下沒有福分。”

目光遠遠拉開,你會發現這城池的大門上,寫着兩個古老大字,讀作“西岐”。

263 再見楊康219 全真道士與江南七怪387 真血(下)488 跗骨釘470 脫胎換骨438 安坐於內(上)084 逍遙派的536 弟子出事484 一顆蓮子、一道紫氣423 茫茫前路226 天池遺寶(上)228 清水洗毒蟲278 刀霸劍絕410 不是人(下)238 指點一二450 完顏康的執着(上)236 黃蓉314 日月神教393 不在一個次元070 揮劍救美人349 玉璧的真實(下)561 還因斷果089 溫柔鄉582 九鼎之變(四)373 添火483 讓天地自此重生(下)542 俗世紅塵052 華山論劍(七)588 天意亦是人爲362 西貝貨430 讓人羨慕的傢伙158 辟邪劍譜443 上古談之**人物109 無所不知(二)302 絕世之劍(中)266 機關297 天命呼(上)595 縱橫聯合462 法相神通153 黃裳077 你爭我奪267 狠辣陰謀371 石珠計527 無主的世界469 強大的巫族血081 美人如畫 寶劍似龍479 降妖除魔031 契丹武士(四)322 天下論劍——化簡爲繁387 真血(下)291 再入風雲501 洞天福地(下)500 洞天福地(上)601 終現517 戰爭371 石珠計355 百歲大壽004 不戒威武488 跗骨釘170 先天境界567 秘密(下)354 現今江湖290 勢彼勢均396 身手一顯262 誰高誰低584 蓮臺開花244 無涯無悔541 盤古路004 不戒威武528 立道庭370 叛變者(下)565 蓮子化生571 胡謅355 百歲大壽258 驚鴻一瞥418 歷史變了144 我劍我道501 洞天福地(下)458 和尚廟324 長生訣029 契丹武士(二)174 魔教(三)466 廣寒宮560 化佛503 妖道192 倚天、屠龍220 黑旗門三怪120 往事之惡346 千古異寶343 一劍抵萬軍468 獎勵207 劍心078 劍壓七老472 點播猴子452 山翻地覆304 絕世之劍(續)547 封神劫(上)036 行俠仗義(一)140 高手237 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