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世上新人攆舊人

一瞬間,所有人都擡起了頭。

只見那小姑娘站在本屬於她的教席之旁,大大的眼睛緩緩的眨着,臉頰尚有些嬰兒肥,完全是稚氣未脫模樣,看起來呆呆傻傻的。

是啊,他們爲什麼要來這裡學這新法?

這個小姑娘,哪裡能夠跟魏老爺子相提並論呢?

真是豬油蒙了眼,糊塗啊糊塗。

衆人悔之莫及,那姑娘卻恍若未覺,她琥珀色的眸子裡氤氳着幾分霧氣,那霧氣迷濛了雙眼,使得本就大的眼睛更加沒有神采,像個布偶般愣愣的面對着眼前的一切。

緩緩地收緊肉呼的拳頭,直到感覺到掌心傳來的疼痛,田蜜才轉動眼珠子,看向站在她位置上的柳長青。

柳長青今日,的確打了她一個措手不及,她確實是被震撼到了。

她早就知道,這個時代,社會分工還沒有多麼細化,他們的九數,其實是包含命理易學的,玄術向來博大精深,引人入勝,而這,恰恰是她的短板。

她的短處,恰恰是魏老爺子的長處,他竟然能從命理學的推四柱中推導出賬法的四柱來,並不斷完善擴展,形成一套自己的體系。

雖然,在她看來,這套體系,其實有很多不足之處。

沒錯,在時人眼裡跨時代的著作,在她眼裡,漏洞百出。

這一點,從她剛來之時,只用了很短一段時間就將這個時代的賬務法則全盤掌握,便可知曉。

若她沒猜錯。魏老爺子創造的這門四柱之法,其實跟唐宋時期的四柱清冊同門同宗。倘若四柱清冊完美無瑕,就不會後來的三腳賬、龍門賬、四腳賬,乃至複式記賬法了。

每一門學術,都是一個不斷髮展完善的過程,她不能說現代社會運用的複式記賬法是最好的記賬方法,只能說,那是迄今爲止,最好的。

是的,她所掌握的。是目前來講最好的。這,就是她的資本。

整個房間,分外安靜,安靜得落針可聞。安靜得人人都屏聲靜氣。如坐鍼氈。

那個小姑娘。已經許久都不曾動一下了,似乎已經嚇傻了。

被魏老爺子的威名嚇傻的人,哪裡值得他們放棄學四柱之法的機會。改學她那根本不瞭解的新法呢?

他們當時究竟是怎麼想的呢?究竟,他們還坐在這裡幹什麼呢?丟人現眼嗎?

下意識的,衆人的目光相互交錯,相互探尋,表明意願後,又相互鼓勵。

走吧,走吧,大家一起走吧。

無聲的躁動充斥着整個空間,柳長青冷冷勾了勾脣角,便是林微雅,都不禁爲她捏了把汗,意外的是,隨着他進來,完全沒被注意到的一個少年,卻很平穩的坐在位置上,看向教席的目光,迥然有神。

田蜜對那少年笑了一笑,他緊繃的臉一鬆,肯定的點了點頭。

在第一個人屁股離座之前,那安靜的快淪爲背景的少女突然動了。

眼眸中迷濛的霧氣盡散,琉璃般的眸子璀璨流光,她走下低低的一層木階,走進人羣中,脣邊含着自信的微笑,輕笑道:“魏老爺子的功績,百年來,難有人及,小女亦是不及。”

聽得她如此輕鬆的承認不敵他人,衆人不免驚訝了下。

田蜜臉上並沒有妄自菲薄之色,而是很平和的對待這件事,很淡然地道:“只是常言道:長江後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攆舊人。小女不能及,世上總有能及之人。”

哦?衆人來了興趣。

田蜜微微一笑,道:“小女曾說過,小女的這套賬法,並非自己所著,不過是有幸窺得其貌,不願明珠蒙塵,遂宣揚開來,與大家共同學習罷了。”

她迴轉身來,一雙眼眸澄透明亮,耀耀生輝,正對上一身倨傲的柳長青,說道:“剛纔,柳大人說了四柱之法的由來,從遠古神話,到玄學命理,再到財帛流轉規律,可謂是精妙絕倫、精彩萬分。”

“小女雖不會五行八卦,但經濟運行的規律,還是懂一點的,另外,算法的發展,也是熟記於心。柳大人既然說了四柱,諸位不防也聽我將古往今來所有的算法,都一一道來吧。”

衆人不知道她葫蘆裡賣的什麼藥,只睜着眼睛看着她。

田蜜也不在意,短腿慢步,一步一步,向着教席上的柳長青走去,邊走邊道:“我國的算賬之法,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隨着社會分工的細化,勞動產品的分配、交換、消費等問題凸顯,我們的先祖開始意識到‘計數’的重要,於是開始嘗試着用實物、繪畫、結繩、刻契等方式,來展現經濟活動及其所反應的數量關係,這可以算是記賬之法的萌發。”

“結繩記事?”低低一聲輕嘲,有的年長者臉上竟露出了鄙視神色,有些年輕人,更是低聲說笨。

田蜜聞言,面容一肅,笑容有些冷硬,沉聲道:“別以爲結繩記事很簡單,只是在繩子上打個結而已。須知道,打結,也是很講究的。《易?繫辭下》載道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百官以治,萬民以察。”

聽得這一句,衆人再不敢輕視,不禁肅然起敬。

田蜜收回過於明亮的眼光,細說道:“那個時候,結繩記事不止用來計數,更用來記錄歷史。《易九家言》道: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之多少,隨物衆寡。即是說,根據事件的性質、規模,或所涉數量的不同,而結系出不同的繩結。”

“在文字出現以前,以不同顏色、不同材質、不同粗細、不同經緯的繩子打結。能構成最基本的幾百個繩結詞彙,組合起來,就能夠進行完整有效的記載。”

她澄亮的目光掃過在座衆人,道:“所以,被今人看來很傻的繩結之法,在當時那樣的條件下,其實是一種十分繁瑣複雜,也十分先進的方法。”

音落,大大小小的腦袋不自覺的垂了下去,着實感覺了羞愧。

先人的智慧。豈容後人輕視。

突然的。單手支着下顎,悠然的坐在學生席位上的林微雅,一雙明媚動人的眼睛笑眯眯的看向田蜜,筆直的。舉起了右手。

這是什麼意思?林當家的又想幹什麼?田蜜心頭一緊。頓時有種不祥的預感。

她腦袋一歪。眨眨眼,故作不解。

林微雅興致不減,笑得如沐春風。聲音很是悠揚輕曼,“這繩結之法,還蠻有趣兒的,姑娘可否細談呢?相信諸位同我一樣,也很好奇具體應該怎麼計算。比如,倘若兩個部落打仗,一方勝出,奪得了四十鬥牛,五十頭羊,三十個男俘,二十個女奴,如此,應當如何記載呢?”

田蜜暗自磨了磨牙,林當家的,真是看熱鬧不怕事大啊,他就不怕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嗎?

這會兒林微雅的問題一提出,那一個個垂下的腦袋,頓時就擡起來了,雙目炯炯有神,興致高昂。

田蜜無奈,只好道:“若是如此,那麼可以用一根橫向的繩子,將之塗成紅色,以表勝利。此繩下面,再結四繩。第一根編制時加上牛毛,繩子上段打三個小結表示三,尾端打個打結一個大結表示十;第二根編制時加上羊毛,上段打五個結,下段打一個大結;第三根加男子的髮絲編粗繩,上結三小結,下結一大結;第四根加女子的髮絲編細繩,上結二小結,下結一大結。”

此話說完,就有那心思活泛的學子,當即玩起了自己腰間的玉佩繩子,玩的不亦樂乎。而他旁邊的長輩,竟然沒有出聲指責,反而臉含笑意,暗自點頭。

“如此,清晰明瞭,具體形象。”田蜜微微一笑,如此總結,見衆人恍然大悟,剛想說話,卻聞身後有人搶先接口。

“而且,若是將俘虜殺死了,還可以將繩染上鮮血,以此辨別。”柳長青終於不甘寂寞地插言了,他一雙厲目看向田蜜,冷冷道:“繩結之法,並非只姑娘你懂,我勸姑娘還是別白費心機了,直接步入正題吧。”

被這一打岔,衆人興致顯然減了很多,癟了癟嘴,靜默不語。

田蜜只是笑了笑,不與他計較。

“言歸正傳,”她不與柳長青爭辯,根本不理會他冷嘲熱諷,而是轉過身來,看着衆人,繼續道:“文字出現以前,先人結繩以記事,而甲骨文出現以後,有關記賬事項的文字也開始出現。公元前,已出現了‘賬師’稱號的命名及職稱,其含義,是通過日積月累的零星覈算和最終的總結核算,來達到正確考覈王朝財政經濟收支的目的。”

她只微微一頓,便接道:“七國並列之時,雖然戰亂使得經濟發展緩慢,民不聊生,但賬務上,還是有一定的發展,在原則、法律、方法上,都有一定程度的精進,那個時候就要求記賬要平衡、真實、準確,我國最早的法典《法經》更是規定:

在賬薄書寫真實性和保管方面,會計簿書如果丟失、錯訛,與被盜數額同罪。

在記賬憑證和印鑑方面,券契如有僞造、更改等情況,重者與盜賊同罪論處,輕者以欺詐論處。

在倉儲保管方面,對於賬實不符的,區分通盜、責任事故、非責任事故等不同情況進行處理。

在度量衡方面,計量若是不準,視不同情況進行鞭笞;”

少女的聲音雖然清清脆脆、悅耳動聽,但卻並不顯得柔弱無力,反而,因她吐詞清楚,語調抑揚頓挫,言詞鏗鏘有力,而顯得十分凌厲,彷彿從她口中念出來的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震懾人心的法典,字字句句如刀如劍,讓人忍不住挺直脊樑,傾耳聽着,認真的記入心底。

這一次,田蜜沒給柳長青打岔的機會,她慢慢走着,下顎微揚,面容肅穆莊重,沉聲說着:“至公元兩百多年,我國實現了大一統,同時,在賬法上,也有了質的飛躍,那便是建立了以‘出、入’爲記錄符號的三柱記賬法,入-出餘。此時,王朝在法制建立中十分重視確立財計方面的規範,更對財計實行分環節控制,在我國財計律法制度史上留下了輝煌的篇章。”

起落有致,擲地有聲,聞者無不動容,看向她的眼睛湛然有光。

而她澄透的眸子,卻看向柳長青,沉聲道:“這三柱之法,也就是魏老四柱之法的前身。”

聽到這裡,衆人便知,田姑娘做了這麼多鋪墊,關鍵的時刻,終於到了。

ps:感謝南賢隱士送的香囊和o西樓子o送的平安符。

第7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39章 可當此重任第18章 喬宣大寶貝第140章 初見稅監第一百一時七章 暗中使計第62章 田川訓姐第17章 勇敢的女孩兒第71章 第一道旨第249章 條件第204章 自掘墳墓第45章 開門紅第185章 赤誠之心第175章 欺世盜名第24章 來路不明的婦人第198章 狀似吃醋第135章 與會諸人第28章 因何而氣第132章 最大的驕傲第246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61章 何爲職責第49章 誘-惑難擋第78章 對峙公堂第215章 兩方話談第20章 難以置信第43章 以退爲進第79章 你告我也告第108章 還會回來第179章 阿潛受傷第90章 論算第242章 婚嫁之約第168章 七分天註定第119章 預謀房地產第160章 喬宣認錯第170章 所謂血親第72章 風雨之前第119章 預謀房地產第188章 再次相見第180章 隔岸觀火第11章 與殺人犯談天說地的日子第179章 阿潛受傷第181章 始料未及第130章 樹敵太多第228章 計謀與眉目第120章 對臺戲第139章 喬宣之計第97章 真正的贏家第38章 意外突發第141章 遊說阿潛第一百一時七章 暗中使計第68章 睜眼瞎第266章 前路同行第82章 可願同往第246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126章 膽大包天第220章 有關阿潛第172章 亦正亦邪第112章 怕你不敢第18章 喬宣大寶貝第143章 親如家人第217章 田蜜身世第28章 因何而氣第140章 初見稅監第142章 送佛送上西第269章 金銀之罪第67章 突生異端第80章 成功收網第67章 突生異端第78章 對峙公堂第14章 舉一反三第234章 煤窯之惑第60章 幫他一把第8章 古代版拼師第101章 越來越好第185章 赤誠之心第53章 自討苦吃第78章 對峙公堂第262章 皇帝賜婚第59章 莫欺少年窮第144章 因爲是你第180章 隔岸觀火第153章 朝中秘聞第198章 狀似吃醋第39章 可當此重任第131章 再次崛起第138章 當街遇險第73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128章 懷壁其罪第205章 以命相搏第190章 另有打算第141章 遊說阿潛第133章 請你助我第257章 謀定而後動第191章 府尹之死第159章 爲了什麼第243章 宣衡辭別第103章 天有異,人有禍第238章 好想吃蜜第100章 開張大吉第36章 藥坊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