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貓兒臉

話說當年的貓仙譚道人,自隱遁世外之後便四處雲遊,有一年曾重回靈州故地,竟在城中見到了自己的生祠。他自嘆有何德何能,敢當得如此香火,臨走時把他當年所用的全套行頭,都藏在了祠中神龕之下。

這都是多少朝多少代以前的舊事了,卻不知林中老鬼何以對此瞭如指掌。張小辮兒只道這老兒定是個稀奇的人物,慶幸自己遇着了真仙。他是如貧得寶,如暗得燈,忙請教如何去對付荒葬嶺的神獒。若真能立此功勞,今後何愁沒有揚眉吐氣、飛黃騰達的時節?正是“不經強敵分生死,哪得行蹤露潛藏?待到四海聞名日,那回方表是男兒”。

林中老鬼將貓仙爺的夜行衣讓張小辮兒穿了,又從箱底取出一個面具。那面具上的圖案勾畫得形如貓臉,頭頂還嵌着兩個貓耳朵,觸手柔軟異常。林中老鬼道:“此物喚作貓兒臉,出自波斯國極西之地,專能遮掩生人氣息,只要戴上這個面具,那些深山老林裡的狐兔野犬見了你,也只當你是過路的野貓。”說罷將貓兒臉面具給張小辮兒罩了,並授以奇策,讓他獨自帶着黑貓,前往荒葬嶺擒殺神獒,隨後又交代給他許多今後的行止,吩咐他務必牢記在心。

張小辮兒只覺林中老鬼之計匪夷所思到了極點,未必真能做到,正待再問,就聽外邊鼓聲如雷。他急忙出廟細聽,吃一驚道:“哎呀,這是靈州城裡擂鼓聚兵,想是要打大仗了。”再回身之際,卻已不見了林中老鬼的身影,只有滿堂的野貓正被戰鼓聲驚得四處躲藏。

張小辮兒站在原地愣了半天,低頭看看自己身上的黑衣行頭,知道剛纔的事情絕非是在做夢。他心想如今兵臨城下,靈州城裡雖然兵多糧足,卻一直孤懸無援,不知還能守到幾時,反正城破了也是一死,不如就依林中老鬼所言,豁出去了搏場榮華富貴在身。

俗語說得好:“自從受了賣糖的奸商騙,今後再也不信口甜人。”但張小辮兒眼光淺,並未吃過一塹長出一智,他卻覺得:“反正除了三爺自己這條小命,再無別的身外之物,倘若趁着時運做成了,便是撿來的天大便宜。”真是人心不足,尚未得隴,便已望蜀。他從此打定了主意,再不疑心有什麼山高水低,收拾得齊整了,便帶了月影烏瞳金絲貓匆匆趕回衙中點卯。

走在半路上,便撞見孫大麻子找了過來,張小辮兒在槐園庫銀一事上吃了大虧,這回便不敢張揚,與他簡短說了別來情由。二人徑直求見馬大人,當面請命去荒葬嶺剿殺野狗,爲地方上除去大害。

別看馬天錫是個文官,但這一年多來,他招募團練守城有功,皇上曾下旨嘉獎,據說可能不久便會升他的官,所以治地的軍政防務都由他一手掌握,直接受兩江總督轄制。此時粵寇兵臨城下,可能明天一早就要攻城,馬天錫自然忙得不可開交,不斷調遣團勇,分撥火器,把別的事情都暫且放在一邊了。

只是那位圖海提督放不下此事,他白天在法場上被神獒嚇破了膽。前來攻城的粵寇雖多,畢竟有城牆壕溝擋着,量那些烏合之衆也難成大事。可荒葬嶺的惡犬如鬼似魅,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會潛入城中,趁人不備一口咬將過來。又想起劉五爺被開膛破肚的一幕慘狀,不由得膽戰心驚,片刻也坐不安穩,不住催促馬大人快想對策。

正這時候張小辮兒前來請命,馬天錫大喜,讚道:“本官總算沒看錯人,張牌頭真壯士也。不知如何施爲,又要帶多少人馬?”張小辮兒道:“小的承蒙恩相擡愛,始終無以爲報,如能有機會給馬大人分憂解難,即便是刀山火海,也不敢推辭。這回不用動一兵一卒,只求孫大麻子留在城頭接應即可,小人自有本事應付荒葬嶺的野狗。”

馬大人見他雖然說得口滑,但看神色間胸有成竹。他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便點首說道:“如此舉動,沒有十二分的膽智絕難做到,看來美玉向來藏於頑石之中,倘若單以衣貌出身取人,豈不誤了天下賢士?這張牌頭果然不是等閒之輩,本官就依你所言,調一班公差到城頭接應,事成之後,必有重賞。”說罷命人取來一柄短刀,乃是古代劊子手傳下的寸青,劉五爺死後便被收入官庫,此時給了張小辮兒,讓他帶着防身,又給了進出城防的腰牌,使他便宜行事。

但別的官吏幕僚,以及那旗人圖海提督,卻都覺張小辮兒這小子能有什麼真手段,不過是有些個潑皮膽氣而已,此事談何容易,好比是在老虎口中討脆骨,到大象嘴裡拔生牙,都不是好惹的,縱然橫着膽子去了,也只不過白白送命。

這時天已擦黑了,張小辮兒告辭出來,招呼孫大麻子和一班公差,一同到了南城。城外大敵當前,城門絕不敢開,只好在城頭上用大竹籃吊人下去。

張小辮兒見城頭上站得密密麻麻的,全是靈州團勇,正自不斷地搬運檑木滾石、灰瓶弓箭,又擺開了許多臼炮火器,一尊尊劈山炮和一排排擡槍不計其數,真可謂是“殺氣迷空乾坤暗,遍地徵雲宇宙昏”。他從未見過這等陣仗,不禁暗自心驚,腳底下發軟,有點兒後悔剛纔在官家面前逞能誇強了,可現在打退堂鼓也晚了,只好把全身上下收拾緊湊利落了,準備等天徹底黑下來以後,便出城行事,這纔要“拼身入虎穴,冒險探豺狼”。

張小辮兒心道:膽小不得將軍做,捨不得孩子套不來狼,誰讓咱自打生下來就沒財沒勢呢,更沒有本事做別樣的營生,也不甘出苦力氣做活度日,再不捨得把自家的小命當本錢來搏,如何能夠出人頭地?想到此處便橫下心來,把身着的夜行衣緊了緊,腿上用青帶子打了綁腿,腳下穿了一雙多耳麻鞋,又隨身裹了水糧和一小袋石灰,將寸青短刀別在後腰,隨後在城頭上同那黑貓飽餐了一頓。

孫大麻子對張小辮兒的舉動好生欽佩,有意要結伴同去,若有什麼高低,兩人好歹能有個照應。張小辮兒攔住他說:“看這陣勢,粵寇明天拂曉就得前來攻城,你這大麻臉不留在城頭上,回來時誰肯接我上來?”孫大麻子點頭稱是,並囑咐張小辮兒一定要在天亮前回來,否則必被攻城的粵寇裹住,死在亂軍當中。

此刻黑雲遮住了明月,正是潛行的良機,張小辮兒坐在吊籃裡下了城,擡眼看看四周,就把那黑貓揣在自己懷裡,藉着幾點朦朧的星光,直奔城南的荒葬嶺。

這片山闕離城雖近,但山中溝壑極深,是個極野的去處,除卻拋屍的民夫,絕少有人接近。太平軍也不會取道山谷,以前幾次都是從兩邊迂迴過來。

張小辮兒走不多久,就已來到山谷前邊,他一向草棲露宿得多了,深夜獨行荒山倒也不怎麼放在心裡。但見四周荒草長得比人都高,亂草野藤之間丘冢累累,墳丘間不時有野狗遊蕩。他按照林中老鬼的指點,把面具罩在臉上,果然沒遇到什麼兇險,辨明瞭方向穿過大片荒墳,一路下到山谷深處,發覺腳下全是死人的白骨,四周一團團磷火忽明忽滅,月光從濃雲縫隙中漏灑下來,照得兩側巨石猙獰兀突,放眼看去好一片荒墳野嶺。真個是“八方無客過,四季少人行”,走在其中,恰似自投陰曹地府鬼門關。

縱然張小辮兒膽大,也不禁越來越覺心驚肉跳,只好邊走邊和那黑貓說話壯膽:“常聽說靈州的家貓不比野貓,最是嫌貧愛富、奸懶饞滑,可咱們這回進山擒殺韃子犬,還要全憑貓兄你的本事,只要成了大事,我就天天給你買魚鮮解饞。別看你家三爺現在窮得叮噹響,想當年淮陰侯韓信未遇之時,曾受過胯下之辱,北宋呂蒙正在沒當宰相之前,不是也如張三爺這般天天窩在破廟裡棲身過夜?所以人活一世,命中的窮通富貴要看到頭,眼前的不算,你可不能貓眼看人低……”

張小辮兒嘮叨了半天,把話多是說給自己聽了,順着深谷而行,不知不覺來到一片峭壁底部,藉着月光看見山根裡刻着兩個大字,筆畫像是水裡的蝌蚪一樣彎彎曲曲。他雖識得些文字,卻哪裡認識古篆,只是聽林中老鬼所言,荒葬嶺萬屍谷裡曾是古時候鑄劍的所在,山谷底下刻有“劍爐”二字,料來正是此地了。

原來古時多有名劍,非是現在的尋常刀劍可比,凡是其中的鋒利之屬,到水底可斷蛟龍,在陸地上能剖犀象。比較有名的諸如什麼太阿、龍泉、白虹、紫電、干將、鏌鋣、魚腸、巨闕等,皆有各自的出處和事蹟。

這山中自古出產五金之精,確實曾是春秋戰國時,劍師鑄造利刃之處,直至寶劍鑄成後,山中精氣消散,才變成了荒廢陰晦之地。在刻着“劍爐”二字的山壁旁邊,有個山洞,正是當年鑄劍石爐的古蹟。張小辮兒找到洞口,吹亮了隨身帶的火筒子,把身前道路照亮,摸着石壁往前走了十幾步,就見山谷峭壁夾峙着一座大石殿,底部陷下一截,半嵌在山壁巖根裡,露了片石頂在山谷中。

這石殿極高極廣,從後到前,按照天、地、人分爲三進,石門內砌着一口塌了半壁的巨大磚爐,足有半間民房的規模。張小辮兒心道:“此間是個鑄劍的爐子了,人字爐壁口,雖然狹窄,但裡面還算寬敞,且鑽進去躲上一躲,待那韃子犬來了之後再做計較。”誰知剛擠了半個身子進去,卻見那爐膛裡邊竟然掛着個上吊的死人,死者臉上白慘慘的瞪目吐舌,兩腳懸空,在面前晃來晃去,張小辮兒毫無防備,乍一見到這件打鞦韆的事物,不由得吃了一驚,被唬得半死。

這正是:“富貴榮華人皆羨,生死玄機有誰知?”欲知張小辮兒在劍爐中有哪些奇遇,又能否設計擒殺神獒,且聽《金棺陵獸》下回分說。

第六章 雷雨夜第四章 竈上懶第三章 富貴夢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四章 貓兒藥第八章 狐玉第八章 塔教妖邪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七章 人作狗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六章 雷雨夜第三章 金鱗鯉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一章 松鶴堂第六章 貓兒臉第八章 喜錢兒第七章 鐵公雞第九章 銀錠禍第七章 天墜第三章 富貴夢第八章 狐玉前言第七章 天墜第九章 披麻剝皮刑第八章 狐玉第一章 掘子營第一章 啞子貓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九章 銀錠禍第八章 狐玉第三章 富貴夢第六章 美人坑第七章 人作狗前言第五章 擒鼉魚第四章 貓兒藥第一章 掘子營第五章 黑蟬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四章 貓兒藥前言第六章 雁冢第十章 金剛禪第七章 白骨將軍第三章 富貴夢第一章 掘子營第五章 黑蟬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五章 貓借命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一章 掘子營第七章 人作狗第五章 水鼠堤第一章 神偷盜魁第五章 貓借命第十章 金剛禪第八章 貓兒巷第五章 黑蟬第九章 銅盞油第五章 貓狗道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九章 銅盞油第四章 貓兒藥第七章 人作狗第八章 狐玉第三章 富貴夢第七章 天墜第五章 金精銀魄第三章 富貴夢第四章 百貓迷魂圖第五章 貓借命第四章 萬屍墳第六章 美人坑第五章 水鼠堤第五章 貓借命第一章 松鶴堂第三章 剔魂剮第七章 天墜第七章 蛤蟆劫第四章 地蛙聚塔第四章 槐園兇靈第二章 靈州七絕第六章 雁冢第三章 剔魂剮第一章 狗屠人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八章 貓兒巷第八章 排令開山第四章 貓兒藥第五章 黑蟬第一章 掘子營第一章 松鶴堂第九章 銅盞油第二章 雲中塔影第七章 人作狗第二章 設香結盟第五章 水鼠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