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實現自動

談海濤到金光電子上班後,一開始的重點就是做生產過程自動化方案。這個時候金光電子公司已經向江州日銀公司交過2噸的銀粉了。日銀公司反饋質量還是不錯的,說明現在員工做事認真了,質量有了保障。

儘管這樣,黃榮國自然還是希望將生產過程自動化,這樣更加保險。人爲因素畢竟容易波動,現在員工剛加工資,熱情很高,責任心很強。但是時間久了,責任心能否保持就難說了。還有就是以後量大了,員工累了,也容易出錯。所以生產過程能自動化的就儘量自動化,減少人爲因素,也節省人力。

談海濤首先向麻飛揚討教整個工藝過程,瞭解需要控制哪些工藝參數。整個銀粉的生產過程主要分爲配料、加料、反應、清洗、烘乾、打粉、過篩、再烘乾、包裝等過程,其中配料、加料、反應、清洗四個過程需要自動化。烘乾是放在烘箱裡,打粉有打粉機,過篩有過篩機,都不需要自動化了。包裝無法實現自動化,只能靠人工。何況包裝不太容易影響質量,只是有可能稱得不準,會影響重量而已。

做銀粉原料主要有三種,硝酸銀、還原劑和分散劑,當然還需要水,而且是清水。一批銀粉,所需要的三種原料在重量上是不一樣的,加水的量也是不一樣的,所以需要配料。配料目前都是人工在配,難免有配錯的時候,前面也出現這種情況。關鍵料配錯還不容易發現,等到銀粉質量不達標時,來追查時還覺得有這種可能。但是這時候損失已經造成。談海濤覺得把這個過程弄成自動的,就不會出錯了。配好料後,將硝酸銀與還原劑加進兩個不同的溶解釜,這就是加料。加料過程非常簡單,但是談海濤聽說以前出現過加錯料的現象,導致整批銀粉報廢。這是因爲硝酸銀與還原劑在顏色上和外觀上都是一樣的,而且兩種原料所配的重量也差不了多少,工人憑眼睛很難分辨出來,所以就存在加錯的可能。料加錯了,反應出來的銀粉肯定不對。當然,這個不對,大家都能判斷出來,不會發給客戶。但是造成的損失比較大。所以談海濤決定加料也實現自動化,並且與配料一起,算一個自動化過程。

反應過程是將兩個溶解釜的溶液放入兩個不同的反應桶裡,溶液的量有一定的規定。在放還原劑時,按規定時間倒入一定量的分散劑。最後將混有分散劑的還原劑溶液倒入裝有硝酸溶液的桶中,完成了反應過程。這個過程,溶液的量、分散劑的量和倒入時間,都是靠人工眼睛觀察控制,所以容易出現誤差。這個誤差是最終產品質量有一定的影響,這個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少,工人們靠眼睛無法發覺,可能測試也發現不了。但是到用戶用的時候,就會暴露出來。所以反應過程一定要控制好,產品質量纔會穩定。談海濤覺得這一步自動化要先實施。

反應後是清洗,而且是清洗好幾遍。這個過程自動化主要是減輕人的勞動量而已,加快工作效率,談海濤決定這一步放在最後。

經過與技術科長麻飛揚、二車間主任陳榮反覆探討,談海濤終於醞釀出整個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方案。

22日,談海濤到金光電子公司上班一星期,便拿出了一個《生產過程自動化策劃方案》,交給黃榮國審批。黃榮國接過來仔細看了起來。

生產過程自動化策劃方案

一、目的反應過程自動化,配料自動化,清洗過程自動化

二、步驟

首先實現反應過程自動化

1.溶液的定量自動控制 2.分散劑的定時自動控制 3.分散劑的定量自動控制

4. B桶(還原劑與分散劑混合溶液)倒入A桶(硝酸銀溶液)。

其次配料自動化,最後實現清洗過程自動化

三、方案

1.反應過程自動化

(方案草圖與控制步驟在此省略)

2.加料過程自動化

(方案草圖與控制步驟在此省略)

3.清洗過程自動化

(方案草圖與控制步驟在此省略)

黃榮國看了《生產過程自動化策劃方案》,感覺很好,說道:“好,談科長,儘快實施吧!你把需要的元器件清單列出來,讓桂先季去買來,然後叫工程科的人去實施。”談海濤道:“黃總,爲了儘快實施,你還是把他們叫過來一起開個會,你親自佈置,定好時間,這樣就快了。把麻飛揚和陳榮也叫過來,需要他們兩個配合。”黃榮國一聽有理,說道:“好,現在張娟走了,你是兼辦公室主任的,就由你來通知這幾個人,要他們10分鐘後趕到會議室。”

談海濤答應好的,分別打電話進行了通知。現在這些科長級別都有了手機,這是根據金光集團待遇級別,黃榮國給他們配發的。有了手機,聯繫就方便多了。

10分鐘後,桂先季、何鵬、麻飛揚、陳榮四人都來到了會議室。黃榮國與談海濤自然早已經在裡面了。談海濤把自已的《生產過程自動化策劃方案》複印了幾份,到會議室的人每人發一份。人到齊後,黃榮國見資料已經發給他們,就開門見山地說道:“大家拿到手的,是談海濤花了一個星期時間弄出來的《生產過程自動化策劃方案》,我看了以後覺得很好。我現在要求從今天起,就開始實施這個方案。談海濤把元器件清單列出來,桂先季馬上開始購買。元器件買來後,何鵬你馬上組織人員安裝調試。麻飛揚與陳榮兩人負責配合。”大家答應好的。

黃榮國又道:“我要求本月底把反應過程自動化弄好,另外兩個自動化過程在下個月底全部弄好。”大家又答應好的。黃榮國隨即宣佈散會,要求大家分頭行動。

在黃榮國的要求,在大家對待遇滿意的情況下,生產過程自動化按照策劃方案順利實施。到八月底,策劃的三個自動化過程都全部順利地完成地安裝、調試和運行。

生產過程實現自動化後,產品質量更加穩定可靠了。日銀公司的訂單量從9月份開始達到了10噸。寧洲金光電子材料有限公司實現了正常運轉和快速發展。

第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六十二章 專家謀劃第八十四章 招兵買馬第一百一十三章 首次足浴第一百四十九章 打乒乓球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購談判第二百五十六章 勝利三月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廠工程第六十章 工程進度第三百二十一章 春節之前(1)第二章 做爆米花第二百四十七章 遊妙峰山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口許可第五十五章 正式開工第三十八章 申請項目第二百八十章 玩到晚上第三百零三章 離開青島第一百零八章 成立公司第三百二十七章 住房完工第二百四十九章 返回寒城第三百五十一章 青島旅遊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家同遊第二百九十九章 看錄像片第三百三十一章 最後廠房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學跳舞第四章 走村竄戶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喜之日第一百九十九章 首赴京城第二百三十五章 又加兩人第三百零六章 兩個三廠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去利鎮第二百四十章 買測功機第二百六十章 型號驗證第三百五十九章 搞定局長第一百七十五章 金光賓館第二十七章 營業執照第二百三十九章 配套進展第一百一十五章 湖州遊玩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廠竣工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光電子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大學生第三百六十章 金星電子第三十五章 立即着手第三百二十五章 放假結束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才座談(1)第二百二十一章 集團成立(2)第三百七十五章 住進別墅第三百六十章 金星電子第三百五十九章 搞定局長第二百二十四章 各自就位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廠人事第二十四章 有了新圖第三百零八章 金山新村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廠竣工第一百九十二章 四廠投產第三百三十五章 合作協議第三百零六章 兩個三廠第三百六十章 金星電子第三百七十六章 慶典策劃第三百六十一章 參觀金星第二十四章 有了新圖第三百零一章 一天兩個第七十章 半夜醒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廠交付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廠人事第二百六十一章 買組裝線第一百七十六章 辦公新樓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得分離第一百四十三章 半夜打擾第二百六十四章 電器量產第二百三十一章 兩個合同第二百三十九章 配套進展第三百六十三章 金光電子第三百零九章 改造工程第一百六十一章 單去申城第一百六十四章 集體婚禮(1)第二百二十八章 學生報到第九十五章 要忙通宵第二百四十三章 籌劃旅遊第一百六十九章 訪陳村長第一百七十九章 金光大道(1)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漲工資第三百三十五章 合作協議第六十九章 兩個廠家第四十四章 參觀工廠第二百七十八章 肥城請人(1)第十六章 開始做瓦第二百零七章 西湖遊玩(1)第六十六章 挑選設備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南旅遊(1)第三百六十二章 收購談判第八十八章 接來專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集團成立(3)第二百六十九章 銷售網點(2)第二百三十二章 同時開工第一百五十七章 銷量分配第二百七十一章 準備人才第三百一十三章 慶典之後第二百六十二章 型號許可第三百二十九章 得金馬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