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廠規劃

金光祥先向已經在這裡上班的幾個人介紹了一下新來的倪總工程師。何輝、洪秀英、姜現成和康玲都是年輕人,自然對倪總很歡迎,很尊重。洪秀英接到通知,今天有個總工過來,所以她今天來輪胎廠上班。

很快到了吃飯時間,金光祥帶大家去金布四廠食堂二樓吃飯。因爲離四廠食堂還稍微有點距離,所以平時只有金光祥一人開車去吃。其他人都在建築工地食堂吃中飯的。這個食堂屬於建築隊的,是一個臨時食堂。其實吃得還不差,只是食堂本身條件差一點,沒有桌子和凳子,大家都是站着吃飯的。

金光祥是開車帶大家去吃的中飯。六個人一輛車本來坐不下,金光祥就讓四個年輕人在後排擠一擠,讓倪總坐副駕駛位,這樣勉強坐下去了。

飯後,金光祥與姜現成帶倪總工去廠房工地轉了一圈。工地剛剛完成打樁,廠房還沒有開始建,輪胎生產的六個車間大致區域是有了,再加上辦公樓,倉庫等區域。工地看完後,便回到辦公室。

現在這個狀態,其實只有倪成華與姜現成還有點事。倪成華要籌劃設備與人才,生產工藝等各種準備,這樣籌劃出來後還得與財務科一起搞資金預算等事情。而姜現成配合施工與監督質量進度,自然每天都是有事情的。

金光振爲了達到增加率50%的目標,指示財務部把集團總產量按7.5億彙報。因爲去年報的是5億,今年報7.5億,正好增長50%。那麼1993年集團產值只要達到11.25億就可以了。這樣比達到12億的目標難度也低了好多。

集團發展部這段時間忙着籌劃摩托車三廠和電器三廠。不光籌劃工廠,還得籌劃兩個公司,就是摩托車公司和電器公司。按照金光振的設想,兩個三廠和兩個公司在四、五月份註冊好。而兩個新公司的辦公樓放在兩個二廠裡面。兩個二廠的工程建設都定於6月6日竣工交付,而兩個三廠的開工也定於那一天。因爲6月6日對金光振來說是有特殊意義的日子,既是他自己陽曆的生日,也是創業起始日,還是集團成立日。金光振打算今年在這一天稍微慶祝一下。

金光振在年初要求摩托車產業產值達到兩個億。爲了這個目標,摩托車廠的全體員工緊急行動了起來。餘貴負責總體規劃,他算了一下,實現兩億目標,摩托車的產量是3萬輛,平均一天是100輛。從原來摩托車廠的規模設計來看,是能夠達到的。當時設計正好是一天100輛。但是一天達到這個產量目前還有難度,主要在配套件方面,供應商跟不上。還有人員問題,不斷地進新人,導致裝配質量不穩定,調試時間長。所以目前的日產量是平均60輛摩托車。

餘貴計劃,用一個月的時間,把每天的產量提高10輛,這樣到六月份,一天的產量就會達到100輛。那麼前5個月欠缺的怎麼辦?當然靠摩托車二廠來彌補。摩托車二廠廠房是6月份竣工,計劃8月份投入使用。摩托車二廠能否把產值彌補回來,主要取決於新型號的摩托車,也就是JG125型號的摩托車能否取得生產許可證。

JG125型號的摩托車目前正在緊張進行之中。現階段餘貴完成了整套圖紙的審批工作,並下發到各部門。計劃是3月份讓配套處完成零件送樣,4月份完成發動機的組裝測試,5月份完成摩托車的組裝,六月份取得摩托車許可證。這個計劃進度比原來JG80型號的摩托車進度要慢一些。其實可以理解,畢竟JG125比JG80大得多,零件多,性能要求高,試裝成功率要低一些,而且人員、設備、場地都被JG80型號摩托車緊張的產量任務所佔用,JG125的研發工作自然要慢一些。而當初JG80型號的摩托車,所有人員、設備、場所都集中爲它研發開路,當然要快一些。

再說電器廠的任務,金光振要求年產值達到6千萬元。劉富規劃了一下,也是要生產熱水器3萬臺才能達到這個產值,也是每天100臺。這個產量屬於能達到而有點困難的狀態。困難在於測試來不及,再加上銷售能不能跟上去。熱水器測試是每臺都要測試,就象摩托車每輛都要調試一樣。不同的是,熱水器測試必須在測試臺上完成,一臺測試時間是5分鐘,加上拆卸時間,平均測試一臺熱水器要8分鐘。這樣一天就只能測試60臺。要想達到100臺一天,要麼讓測試員加班,要麼增加測試臺,這是容易做到的。還有一個困難是銷售。熱水器的需求量比摩托車可要小得多。一天一百臺能不能賣出去,這是個問題。劉富跟陳浩商量,分三步走。第一步,先讓採購跟上,多招工人,產量在四月份達到每天100臺,讓測試員晚上加班。第二步,再買一個測試臺,規劃一個地方,有兩個測試臺,測試就來得及了。兩個測試臺還有一個好處,就是萬一測試儀器壞了,不致於不能測試。第三步當然是電器二廠投產,兩個廠一天就可以生產一百多臺了,把前幾個月欠缺的補回來。陳浩笑道:“我們達到這個產量不難,難的可能是銷售了。”劉富點頭稱是。

輪胎廠當然倪成華負責做規劃。他是按照年產量100萬個輪胎來規劃,倒推算出需要多少臺設備、需要多少人員。然後與財務科算出了設備投資金額,比較嚇人,達到了1.8個億。人員數量需要三千人。爲什麼需要這麼大的投入呢?倪總跟金光振進行了解釋彙報。因爲只有達到這個量,輪胎廠纔會贏利。100萬個輪胎,產值達到5個億。但利稅估計只有八千萬元左右,收入成本需要2年多。如果年產量低了,比如50萬個,利稅就不是減半,而是降爲0。產量再低,企業就虧損了。

金光振聽了,八千萬的利稅也行,主要是產值大,可以拉高整個集團公司的產值。投資雖然大,可以找銀行貸款。集團公司錢是有,但主要是金布公司,用於摩托車產業投資,輪胎廠的投資還是找銀行貸款好一些。

第五十六章 週日約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非常失落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廠交付第二百八十一章 人才座談(1)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得分離第一百八十二章 學習慢四第一百三十四章 運輸協議第八十八章 接來專家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廠工程第二百一十四章 ?飛赴洛城第二百九十二章 二月初期第十六章 開始做瓦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廠準備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千島湖(1)第六十五章 確定人選第一百七十一章 房產行業第二百三十一章 兩個合同第二十九章 逐步擴大第一百零八章 成立公司第九十二章 積極準備第三百零六章 兩個三廠第二百五十章 再遊西湖第七十六章 人事管家第三百一十五章 非常失落第一百六十七章 堅持發展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學跳舞第二百六十四章 電器量產第二百九十六章 省城貸款(2)第二十五章 火藥爆炸第九十四章 開工典禮第三百一十五章 非常失落第二百八十章 玩到晚上第二百二十八章 學生報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慶典策劃第二百二十五章 電熱水器第二百四十五章 再遊故宮(1)第八十六章 購買原料第八十五章 解決資金第三十二章 申城出差第一百六十一章 單去申城第二百九十章 遊千島湖(2)第二章 做爆米花第三百七十一章 實現自動第十二章 邀友來玩第一百七十八章 蘇娟生娃第一百三十一章 雲天酒店第二章 做爆米花第二百八十六章 遊張家界(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房產行業第八十六章 購買原料第四十章 共去寧洲第二百零九章 學生來談第一百三十二章 振興化工第一百七十一章 房產行業第六十二章 專家謀劃第一百五十五章 三廠準備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慶婚禮(1)第三百三十六章 烤漆設備第八十章 籌劃二廠第二百三十三章 幾件喜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連貫儀式第十章 發家秘訣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漲工資第五十一章 喝酒唱歌第二百二十二章 集團成立(3)第一百二十四章 完成婚禮第二百一十七章 迎接專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打球看書第一百九十九章 首赴京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放假結束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廠準備第五十三章 瞭解蘇娟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廠準備第二百五十四章 專家到崗第二百八十八章 鳳凰古城第九十五章 要忙通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喜之日第二百八十章 玩到晚上第二百八十三章 去張家界第三百零六章 兩個三廠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差金陵第一百九十章 忙碌春節第三百四十三章 金光大廈(1)第二百一十五章 摩托產線第四十三章 申城考察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廠準備第二百七十四章 安排周到第四十六章 拜訪同學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家同遊第三十章 非常月份第二百六十八章 相談甚歡第一百四十章 一個好年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慶婚禮(1)第二百六十七章 飛去雙慶第二百九十七章 青島招人第三百零二章 完成任務第十七章 正式戀愛第六十一章 開始住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節前竣工第二十六章 最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