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房產行業

9月11日下午13:00,金光振又召集上次那些中高層幹部開會,討論公司發展問題。重點是討論朱塘村朱金虎村長的建議,將來成立一個房產公司的問題。

金光振率先開口說道:“今天上午我們發展部部長金光雄去了一趟朱塘村,並與其村長朱金虎進行了交談。朱村長在最後給我們提了一條建議,希望我們將來成立一個房產公司。大家討論一下他的這條意見如何?”肖國強就說道:“朱村長的建議挺好的。老百姓過日子,就是衣食住行四個字。衣,就是服裝行業,國內廠子很多,寧洲也有了幾家知名品牌,我覺得我們要涉足服裝有點晚了,還是不要進去了。食,就是食品行業和餐飲業。我們即將建成的金光賓館,包括了部分餐飲業,其它的就不要涉足了。我對這個行業太陌生,不知道建議做什麼好。住,就是房子。國外的房子都是商品房,國內也在往這方面轉型。將來生活條件好了,大家肯定會希望改善住房條件。所以我覺得搞房產應該有前途,我的意見是考慮建立一個房產公司。上次說搞摩托車行業,摩托車是交通工具,屬於屬於爲老百姓提供行的方便吧。”

徐福寬發言道:“商品房在國外雖然很常見,但是國內纔剛開始,估計一下子沒人接受。我們周圍還算農村,村民們會接受商品房嗎?如果不接受,就不會買。沒人買,資金就會被積壓。而且這個資金量還很多。所以我覺得還是小心一點爲好,最好不要過早涉足這個行業。”他的話裡雖然沒有說出反對兩個字,但是意思明顯就是反對成立房產公司。

與會人員對於商品房,概念上都是模糊的,都不清楚,畢竟在當時商品房屬於新生事物。現在出現兩種意思相反的發言,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如何說了。金光振就要徐東香說說看法,畢竟這裡只有徐東香和肖國強兩位高材生。肖國強已經發言了,徐東香還沒說話,而金光振又沒來得及與她溝通這個問題,就讓她在會上說一說吧。既然金光振要她發言,徐東香就開始談她的看法了。

徐東香說:“要不要成立房產公司,關鍵看商品房能不能建?有沒有人需要?能不能建是一個政策問題。我們國家還處於改革開放的發展階段,各個地方改革開放的進程不盡相同。所以我們只要詢問小河市或者寧洲市政策對這一塊放開沒有,允不允許私人營業建造商品房。如果政策上還不允許,自然這個房產公司也就免談了。有沒有人需要,這是一個市場問題。商品房其實也是一種商品,商品就得滿足市場需要。單從需要不需要來看,肯定是需要的,因爲人人都需要房子住。但是房子又是特殊的商品,在我們國家更加特殊,以前沒有商品房,房子不是商品。我國目前還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人需要,但是敢不敢買呢?敢買的人又買不買得起呢?只有人們敢買又買得起,那纔是真正的市場需求。只有把這兩個大問題弄清楚了,才能考慮要不要成立一個房產公司。”

大家一聽,覺得徐東香說得有道理,不弄清政策允不允許,在這裡討論沒有意義。李如雁接話道:“東香講得很對。我們先問清楚政策,政府允許的話就調查一下市場,然後根據市場情況再來討論。否則我們也討論不出什麼結果來。”

金光振道:“是的。政策問題由金光雄到小河市政府去諮詢一下。關於市場調查,我的意見就不要弄了。我覺得現在調查的結果不會準確。因爲普通老百姓看問題沒有前瞻性。但是我們看問題要把目光放遠一點。既然判斷國家將來會把房子商品化,我們爲什麼不早一點搶佔市場呢?所以我認爲只要政策允許,我們就成立房產公司,把房子建立起來再說。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後,肯定會想到去改善住房條件的。這就是說有市場需求。至於買不買得起的問題,我相信到時土地被我們徵用後的兩個鄰村村民,他們肯定買得起的。”金光雄附和道:“是的。我們看問題要有前瞻性。到時候工業園建立起來後,朱塘村和陳家村兩村的村民肯定是有錢買房子的。我們金山村的人住別墅,總不能讓他們連商品房都住不起吧!”金光振道:“這是不會的。只要他們願意把土地讓我們徵用,我們就要讓他們都富裕起來。要合作共贏!如果沒有別的意見,我們就散會吧!”

第二天也就是9月12日,金光雄去了一趟小河市政府,瞭解關於建造商品房的相關政策。得知小河市乃至整個寧洲市都已經允許商品房建設了。只是產權分兩種,一種是70年,一種是40年。這取決於土地。城鎮土地上建造起來的房子產權是70年,農村土地上建造起來的商品房產權是40年。至於年限到了以後怎麼辦,現在誰也不知道,國家也沒有出臺相關政策。大概就是摸着石頭過河,到時再說吧。

金光雄回去就向金光振彙報他所瞭解到小河市政府有關商品房的政策情況。金光振聽後說道:“既然政策允許,我們還是接受朱村長的建議,到時候成立一個房產公司,建造商品房。這樣我們就好辦了。把朱塘村的土地就用來建商品房,而陳家村的土地則用來建立工廠。”金光雄道:“嗯,這樣很好,以後我們就按這個思路去辦!”

到了9月17日,兩名新員工上班。人事部也發佈了新的任命書。任命原金布三廠設備科科長金光祥爲金布三廠的副廠長,協助黃榮國做好三廠的全面工作。任命原金布三廠設備科副科長金光明爲設備科科長,負責金布三廠設備科的全面工作。任命陳風爲金布三廠設備科副科長,協助金光明全面管理設備科。另外,金布二廠加捻車間員工朱亞紅調到發展部當一名文員。由於是普通員工調動,沒有專門開調令。這樣,對鄰村兩位村長伸的橄欖枝全部到位。

第三百一十四章 三大學生第一百零四章 辦身份證第四十一章 寧洲商談第二百六十七章 飛去雙慶第二百零九章 學生來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足浴第二百二十二章 集團成立(3)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張家界(2)第一百一十三章 首次足浴第三百四十章 遊了三地第十九章 重操舊業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喜之日第四十五章 酒店謀劃第二百二十九章 樓房討論第三百一十九章 十月悲劇第二十一章 塑料產品第五十五章 正式開工第三十三章 遇到貴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飛去申城第一百五十四章 四廠工程第七十一章 牽伸機廠第一百七十七章 條件不符第二百七十九章 肥城請人(2)第七章 深入交談第八十一章 求助市長第二百二十一章 集團成立(2)第三百一十七章 連貫儀式第九十九章 第二訂單第三百零二章 完成任務第一百二十七章 出差金陵第四十七章 複印圖紙第七十三章 休息半天第三百零九章 改造工程第一百零四章 辦身份證第二百零三章 兩天遊玩(4)第七十九章 開工準備第二百零六章 高校招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五月準備(1)第一百一十七章 二廠交付第三百六十七章 重新合作第三百零四章 貸款泡湯第一百八十四章 足浴打球第二百四十六章 再遊故宮(2)第二百零七章 西湖遊玩(1)第二百六十章 型號驗證第十五章 相親成功第四章 走村竄戶第三百五十三章 三家同遊第八十五章 解決資金第二百五十四章 專家到崗第一百一十六章 移動電話第一百九十七章 早去一天第二百七十九章 肥城請人(2)第二十八章 正式開業第一百一十五章 湖州遊玩第二百二十七章 電器專家(2)第十四章 繼續撮合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廠規劃第一百零二章 貨運公司第四十三章 申城考察第三百零八章 金山新村第七十九章 開工準備第二百一十九章 五月準備(2)第一百五十一章 惜別馬俐第二百零八章 西湖遊玩(2)第二百六十一章 買組裝線第二百五十七章 同時竣工第二百六十章 型號驗證第二百五十章 再遊西湖第三百四十六章 光濤戀愛第一百零二章 貨運公司第一百五十二章 又宿湖州第十六章 開始做瓦第三百一十五章 非常失落第二百八十八章 鳳凰古城第四十二章 項目儀式第三十三章 遇到貴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二廠投產第一百九十二章 四廠投產第二百四十七章 遊妙峰山第四十章 共去寧洲第二百七十四章 安排周到第二十八章 正式開業第三百一十一章 同時慶典(2)第三百零九章 改造工程第一百三十二章 振興化工第一百五十六章 三廠投產第二百九十四章 各廠規劃第三十一章 幸福之年第二百二十三章 集團組織第一百九十章 忙碌春節第一百九十八章 濟南輪胎第二百八十九章 遊千島湖(1)第一百五十一章 惜別馬俐第一百六十章 原料分配第一百一十九章 人事變動第八十章 籌劃二廠第七十七章 設備人員第九章 遇到老闆第七十九章 開工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