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開始做瓦

金光振是3月11日到舅舅馬月久家的。因爲這一天是農曆二月初二,傳說是龍擡頭的日子。這一天農村人認爲是個好日子,所以馬月梅便讓金光振選擇這一天出發去舅舅家。

瓦片是傳統民居的重要建築材料,它與磚石木在不同的牆面聚合,形成建築。

泥坯瓦窯是我國千百年來的一項傳統手工藝。小小瓦片,製作起來也比較繁瑣。一窯瓦片,從瓦坯製作到燒窯出窯,通常需要40來天。

瓦坯製作的第一步,先要將採來的黏土放在土坑中加水浸泡兩三天,再由人或者驅趕牛,在黏土上反覆踩踏約兩日,直至黏土均勻稀爛。若是踩得不夠均勻,製作出來的瓦片容易脆弱破損。

踩踏均勻的黏土被搬運到四面透風的作坊裡,製作人先是取出一塊泥料,將泥料裝在瓦鬥上,置於地板,雙腳用力踩踏,待泥料完全黏在瓦鬥上,再拿到桌上,用木弓切割出模型,再用小木片將黏土反覆磨光滑,以保證瓦坯完全填充。

一塊塊瓦坯整齊疊在一起,中間撒上砂礫隔開,放在作坊裡自然風乾。

做好的瓦坯被標上記號,然後搬進瓦窯,規整地疊起來,一窯約有上萬片瓦。

製作瓦片最關鍵的步驟就是燒窯。燒窯需要用到許多木料。這時,窯外的溫度大概有四五十攝氏度,需要有人24小時輪流值守,隨時觀察火候,連續燒上約20天。停火後,得用磚塊、泥漿堵死窯口和煙囪,在窯頂水池囤水、冷卻窯爐,這個過程一般要花半個多月時間。

最後,打開窯門散熱,等到窯爐充分冷卻後,人才能進到窯裡,將成品的瓦片搬出。這些瓦片將被蓋房子的人過來買走。

那時瓦片的價格在2角鐵左右,所以燒一窯瓦片能夠賣兩千元錢左右。因爲製作瓦片至少需要兩個人。水、泥、木柴在農村都是免費可以取得,所以燒一窯瓦片,花費40天左右的時間,一人可以有將近一千元的收入。這當然很不錯。何況窯爐冷卻時,可以準備下一窯瓦坯。

不過,做瓦片是技術活也是力氣活,辛苦堪比打鐵。夏天需忍耐高溫,冬天則承受刺骨的寒風。所以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做這個活。

金光振舅舅馬月久家以前也很窮,所以馬月久才肯做這麼累的活。金光振的外公外婆在他還很小的時候相繼去世。馬月久因爲窮,娶親困難。直到1981年,馬月久已經三十歲了,才從人販子手中買了一個女孩,算是成了親,還生了一兒一女兩個小孩。金光振這個舅媽可不是漢族人,聽說是雲南瓦族的。糟糕的是不會講漢語,這樣大家也不知道她叫什麼名字,因爲長得黑,村民們就叫她黑妹。黑妹可能原來家裡更加窮,所以嫁給馬月久後倒也很開心,從來沒想過逃走什麼的。黑妹做事很勤快,每天帶兩個小孩,還把農活基本上承包了。兩個小孩一個四歲,一個才兩歲多。

馬月久有了家庭小孩以後,自然想賺點錢維持家裡負擔。一開始養了兩年的鴨子,也賺了點錢,家裡條件有所改善。但是馬月久喜歡打牌,有點錢就去打牌了,所以就沒有富起來。再加上養鴨子操心太多,鴨子經常要跑到別人家的田裡去,引起其他村民投訴和不滿。這樣馬月久心裡一煩,就不再養鴨了。買了個爆米花機,一到趕集天,就挑着爆米花機和幾袋大米去街上,找個空地做起爆米花來。一開始每上一次街,能賣二三百份爆米花,除去成本,能賺個七八十元。這在當時,是相當好了。

好景不長,做爆米花的人越來越多,馬月久上一次街賺的錢越來越少。後來能賺十多塊就不錯了。這樣,馬月久便想到做瓦。因爲農村蓋新房越來越多,對瓦片的需要也就越來越多。所以他把爆米花機給了外甥金光振,開始做瓦。

馬月久做瓦並沒有請別人幫忙,只是夫妻倆自己做。因爲這活太累,不是親人的話,不願意幫忙。即使願意幫忙,錢也不好分。而且一般人做這個活容易偷懶。金光振來幫忙做當然是很好的,畢竟算是親人,自己的外甥嘛。何況馬月久瞭解這個外甥,是一個能吃苦的人,幹活不偷懶。

因爲金光振要在舅舅家吃住,所以細賬也不好算。馬月久就採用簡單的辦法,做一窯瓦,給金光振五百塊錢。雖說做一窯瓦要四十天左右,但相鄰兩窯瓦有重疊時間。所以平均一窯瓦的時間實際是一個月左右。也就是說相當於做瓦的工資是500塊錢。這個工資在當時算是很高的。

金光振在舅舅家做瓦做到了九月底,七、八月份農忙時回家了一個月,一共做瓦的時間算做6個月,剛好半年,賺了三千塊錢。

做到九月底爲什麼結束了呢?原來做瓦是需要泥土的。而挖泥土就得損壞原來的田地或山丘,這是有限度的。馬月久在一個小山丘旁搭了個棚子,挖了一個窯。取用山丘上的泥土來做瓦。從去年九月份就開始了,整整一年時間,共做了10窯瓦。再做下去,山丘就要被挖沒了,所以村裡就有人提意見了,一是眼紅,二來確實對周邊田土造成了影響。於是村裡決定不讓馬月久再取土了。沒有泥土,瓦自然也做不成了。

好在經過一年的辛苦,馬月久也賺了上萬的錢,一躍成了馬家村的“萬元戶”。金光振呢?本來也是隻做這麼長時間的,因爲十月份開始,他完全可以重操舊業了。

第三章 良好開端第九十一章 靜河買膠第一百八十九章 四廠準備第三百一十二章 慶典酒宴第一百五十二章 又宿湖州第一百三十八章 取消顧問第三百三十四章 電卡電錶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喜之日第三百零九章 改造工程第七十二章 其它設備第一百一十五章 湖州遊玩第三百二十二章 春節之前(2)第二百一十九章 五月準備(2)第一百章 逛南京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銷售網點(1)第三百三十二章 烤漆人才第一百九十章 忙碌春節第二百六十九章 銷售網點(2)第三百零四章 貸款泡湯第六十章 工程進度第三百零四章 貸款泡湯第六十五章 確定人選第九十二章 積極準備第一百零五章 安保力量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慶婚禮(1)第二百四十七章 遊妙峰山第二百一十七章 迎接專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難忘之夜第六十三章 設備科長第一百四十二章 又去利鎮第三百七十八章 十年慶典(1)第三百二十八章 三月驚喜第三百零三章 離開青島第一百零三章 又去購車第一百八十章 金光大道(2)第四十九章 買輛轎車第十五章 相親成功第三百二十八章 三月驚喜第二百六十五章 銷售網點(1)第三百一十六章 二廠啓用第十五章 相親成功第一百二十八章 湖州輪胎第三百六十四章 上任伊始第三百六十一章 參觀金星第三百二十七章 住房完工第五十章 建築承包第二百零八章 西湖遊玩(2)第十二章 邀友來玩第一百八十五章 又得分離第二百二十五章 電熱水器第一百八十四章 足浴打球第一百一十六章 移動電話第二百七十三章 重量人物第九十二章 積極準備第二百三十章 電器廠房第三百六十一章 參觀金星第九十八章 火車晚點第二百五十八章 再遊長城第三百七十三章 廈門旅遊第二百六十四章 電器量產第九十一章 靜河買膠第一百五十三章 三廠竣工第三百一十五章 非常失落第一百七十六章 辦公新樓第八十五章 解決資金第一百九十六章 飛去申城第三百二十五章 放假結束第三百四十章 遊了三地第三百二十二章 春節之前(2)第二百五十五章 陳浩結婚第二百零九章 學生來談第一百四十八章 再次足浴第一百五十一章 惜別馬俐第三百二十五章 放假結束第三百五十一章 青島旅遊第二百一十五章 摩托產線第二百五十七章 同時竣工第七十章 半夜醒來第一百八十七章 四廠人事第二十三章 拒絕騰房第二百八十五章 遊張家界(2)第一百零三章 又去購車第三百三十九章 海南旅遊(2)第一百九十八章 濟南輪胎第三百五十二章 再遊寧洲第一百一十章 去買電梯第一百一十四章 打球看書第一百八十一章 選擇游泳第二百八十四章 遊張家界(1)第六十六章 挑選設備第九十一章 靜河買膠第一百六十九章 訪陳村長第一百六十章 原料分配第一百二十二章 二廠準備第二百一十章 敲定三人第七十五章 回到寧洲第二百一十七章 迎接專家第三百一十三章 慶典之後第一百六十五章 集體婚禮(2)第三百零三章 離開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