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節 刺殺

魏徵、孔穎達、于志寧這些老師們,發現太子李承乾近期的表現與以前大不一樣,變得沉默寡言,性格也很大的轉折,而且,不顧很多人的好心勸說,非要在東宮搭帳篷,住帳篷而不住牀榻。

李世民聽說這件事以後,派幾個人教導太子,要他守規矩,懂大體,不能失了皇家的禮節。太子李承乾不僅聽不進去,還怪罪魏徵孔穎達和于志寧多管閒事,把他在皇宮睡帳篷的事告訴了父皇李世民。

面這幾個大儒的教導方式也乏善可陳,面對性情大變的皇太子,不是循循善誘和風細雨式的開導,而是用生硬的灌輸方式。太子當然不聽。結果,幾個大儒仗着太子太傅的身份,變本加厲,採取猛烈的方式抨擊斥責李承乾,使他原本就受傷的心靈更一步加劇。

在這種情況下,李承乾喪失了正常人的思考方式,果斷派一名紇幹承基的衛士刺殺老師于志寧。

紇幹承基帶着鋒利的兵刃,潛到于志寧的府邸上,尋找機會下手。

這天,于志寧心情很好,躺在大堂之上,拿着一本書讀得有滋有味。根本沒有料到他一手培養大的太子,會向他下黑手,因此上也沒有采取任何的提防措施。

于志寧也粗懂文墨,潛在黑暗的角落裡,仔細聽於志寧讀的什麼內容。一聽之下,非常慚愧。原來,于志寧讀的是李密的陳情表。這篇文章的大意是說,隋帝請李密出來做事,李密的母親年老休衰,需要人照料。報效君王屬於忠,侍奉雙親屬於孝,忠孝不能兩全的情況下,他寧願守孝。因爲,皇帝身邊有許多大臣,而李密的母親只有他這麼一個兒子。

這些話,一句句傳到紇幹承基耳朵內。使他的想法發生了重大的改變。

太子李承乾身爲于志寧的學生,不知道感恩,還派他來刺殺師傅,這就是屬於不孝。因爲是不孝的人。纔會對他的親兄弟李泰採取殺着。不遠的將來,很有可能,也會逼迫現在的皇帝李世民退位。這又屬於不忠不孝。

跟着這樣的皇太子,指不定哪一天就會被他視作棄履而拋棄一邊,說不定將來的下場還會比于志寧更加悲慘。

於是。紇幹承基放棄刺殺于志寧,悄悄退出府外。沒有完成任務,回去再見太子李承乾,他肯定不會放過自己。現在只有兩條路可走。第一條路就是自殺,死了以後,李承乾就不會追究這件事。另外一條路就是向李世民告秘,讓李世民對皇太子採取手段,粉碎太子的陰謀。李世民對待太子非常寵愛,遷怒自己背叛太子,極有可能將自己殺人滅口。

雖然告秘有一定的風險。被逼無奈之下,紇幹承基還是鋌而走險,來到立政殿,向李世民稟明前後的經過。把李承乾暗中養百餘名江湖豪客,刺殺衛王李泰的事一一抖落出來。

李世民聞言大驚!

果然把紇幹承基先下入大牢,然後,派李靖李績等人封鎖東宮,嚴密搜查,一個人也不放過。

太子李承乾做夢也沒料到,對他愛護有加的李世民如此果斷。派兩大將軍查封東宮。結果,與一幫心腹策劃的證據全部落入李世民之手,謀劃了幾年的奪取皇位的陰謀,宣告失敗。

經大理寺審問。李承乾知道自己太子之位不保,他對李泰恨之入骨,臨死之前反咬一口,說都是李泰逼人太甚,他纔不得不這樣做。

經審問,李泰當然不承認。可經過檢查,在李泰的衛王府中,也發現一些來路不明的死士。

二十年前的玄武門一幕重現眼前,前車之鑑啊!李世民陷入深深的悲涼之中。

痛思思痛,李世民果斷廢除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貶爲庶人,流放益州,永遠不得回長安。李泰也被廢掉封號,趕出長安城。

這時,李世民的身體每況愈下,廢掉兩個最疼愛的兒子以後,心情非常低沉,天天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趣。繼承人的事一直困擾着他。

他死了以後,誰接管大唐這盤大棋繼續走下去?

李承乾雖然被廢了,也可以再立起來。可是這樣,衛王李泰就保不住性命。同樣,若是立李泰爲太子,李承乾也會被他的兄弟整死,難得善終。

這時,李世民問長孫無忌,立另外的皇子行不行。長孫無忌建議立晉王李治爲太子。李世民問他,是不是因爲那個皇子不是他的外甥,他纔不支持。孫長無忌說,其實他知道李世民故意試探他的,心中早就想好了,要立晉王李治。

事後不久,李世民果然立李治爲太子,命令馬周做太子太傅,教導太子做一個好太子。馬周誠惶誠恐接任太子太傅之位。

馬周也知道,肯定會立李治爲太子。因爲,李世民對自己的兒子非常愛護,不忍心使任何一個兒子遭受屠殺。李治生性淳厚,與李承乾和李泰都不曾交惡。讓他做了皇帝,會保護他們二人。

從表面來看,李治的話不多,是個忠誠老實之人,其實,他非常有謀略,在這一方面,可謂比李世民還要沉穩三分。至於李治採用了什麼辦法,使李承乾和李泰兩個兄弟鬥起來,最終卻兩敗俱傷,讓他這個不爭皇位的人,坐收漁翁之利。

馬周卻不得而知,但馬周知道,李治爲了得到武則天,可謂是用盡心機。比如,李泰若是要爭奪李承乾的太子之位,肯定要在暗地裡秘密進行,不是什麼人都可以參與謀劃的。

在這種情況下,李承乾又是從哪裡得到的消息,知道弟弟李泰要與他奪取太子之位?當李承乾準備李泰發動政變的時候,李泰又是從誰哪裡知道了這件事?

更關鍵的是,李承乾和李泰並沒有真正的打起來,就被李世民知道了,粉碎他們的陰謀於萌芽狀態。

兩虎相爭,兩虎俱傷,爭來爭去,最終受益的人卻是最不被大家看好的李治。這纔是最真切的證據,不爭之爭,纔是爭的最高境界。(。)xh118

第7節 貓膩第5節 族長的面子第142節 護犢子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8節 兩隻活寶第151節 避暑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73節 對決第54節 倉猝之事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21節 念念不忘第38節 文人決鬥第121節 兩尊門神第99節 惡戰第50節 學霸第154節 吃醋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74節 暗中調動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63節 十八學士第34節 走馬燈第43節 讀天書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4節 靈異事件第1節 血火山村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20節 原來如此第177節 減法第7節 貓膩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79節 爭執第177節 減法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84節 淮安王第87節 人間妖孽第67節 空手套白狼第12節 詭異的約會第120節 隔牆偷聽第131節 順藤摸瓜第57節 重口味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129節 滿城風雨第110節 好粗的腿第76節 狗男女第137節 不爭之爭第154節 吃醋第176節 三權分立第74節 暗中調動第151節 避暑第81節 疑無路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71節 敲竹槓第179節 爭執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60節 往事並不如煙第74節 暗中調動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69節 癌症第48節 一波三折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24節 是非之地第81節 疑無路第87節 人間妖孽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147節 地下水工程第78節 倒貼第55節 要命的酒席第2節 虎跳崖第34節 走馬燈第32節 投送懷抱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81節 疑無路第154節 吃醋第21節 念念不忘第23節 必有迴響第85節 見鬼說鬼話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48節 高人第21節 念念不忘第156節 皇帝賜婚第80節 意外的戰鬥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44節 考較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54節 吃醋第17節 出氣筒第90節 絕妙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