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

雙方商定,第一屆內閣的任期爲五年,五年後則按法定程序產生新的內閣,不再由皇帝和皇后指定。

由於岳雲在首都和首相問題上的讓步,同時他又力陳實行君主立憲及議會內閣制的好處,並以漢國經濟的迅猛發展和軍事力量的強大爲明證,說服了大多數遼國大臣同意,以漢國的政治體制爲新帝國的政治體制。

但作爲交換,岳雲同意將原遼國皇帝耶律大石的名字寫進中華帝國的宗廟,作爲新帝國的太祖皇帝。

這對於遼國的大臣、士兵、百姓,以及耶律普速完來說,這是件關係自身尊嚴的無比重要之事。但在岳雲看來,對於耶律大石的諡號及進宗廟的事件,卻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而已,只是一個虛名。但這樣做,卻讓他迅速收攏了遼國大臣們的忠心,亦讓耶律普速完對他死心塌地了。

在確定了中央的官制及內閣成員之後,便輪到地方上的建制了。由於新帝國的領土十分廣闊,在兩國的官員們商量了很久之後,決定將帝國劃分爲江南、幽燕、荊襄、嶺南、四川、陝西、山東、江淮、中原、山西、雲南、臺灣、琉球、朝鮮、日本、安南、澳州等四十八省。各省以下再分市和縣。每一屆各省市縣地方政府的長官由朝廷任命,以後便將由議員選舉產生。

而議會則分爲國會和地方議會兩級,享有立法權和對政府的監督權。議員皆由民衆普選產生,同時允許私人組成政黨參加選舉。從第二屆內閣開始,首相將由在國會議席中佔多數席位的政黨首領擔任。

中華帝國的司法權則由法院行使,法院分爲最高法院、省法院、市法院和縣法院四級。民衆內部的糾紛,對政府的行爲有異議,以及官員的瀆職犯罪,皆有法院進行審判。

當然岳雲也並沒有將體制完全照搬後世西方的議會制君主立憲制。在中華帝國的政治體制中,皇帝的權力仍然是相當大的。首相雖然是由議會選舉產生,但又規定。首相的任命必須徵得皇帝同意,如果皇帝反對,可以駁回議會的建議,要求重新推舉一位首相。而如果議會要想否決皇帝的反對意見,則必須取得四分之三的贊成票數。才能否決皇帝的反對意見。強行讓新首相上位。但在一般情況下,這種事是很難發生的,畢竟皇帝對於國民和議員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而國會議員的名額一共爲四百三十五名,由各省按人口比例確定名額。但每省至少保證有一名議員。

此外,皇帝的權力還體現在軍權上。比如說新帝國的內閣中,雖然有國防部,但國防部更多的是扮演一個軍隊後勤保障中心的角色,軍部並不屬於內閣。而是隻對皇帝負責,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個道理岳雲還是明白的。

但是,爲了避免在他以後的皇帝,會有推翻現行民主體制,實行獨裁的情況發生。岳雲亦宣佈,如果當皇帝下達的命令和憲法相違背時,軍部從部長到士兵的各級將官均不得執行。同時議會亦可以發起彈劾皇帝的議案,當三分之二多數通過時,就將罷免現任皇帝。改選另一位合適的皇室成員擔任皇帝。

而岳雲在徵得耶律普速完的同意後,還通過了一項新的決議,那就是在皇位繼承上,實行男女平等待遇,即皇室女成員也可以擔任皇帝。成爲帝國女皇。

在岳雲看來,古今中外的女皇帝,如武則天、葉卡捷琳娜二世、維多利亞女皇等,都是一些傑出的皇帝。絲毫不比男皇帝差,而現代的女國家元首。如泰國的總理英拉、英國的女首相撒切爾夫人、德國的女總理,阿根廷的女總統,無論從個人魅力到國家決策,都毫不比男元首們遜色。

而在確定皇位繼承人方面,岳雲提出了一個順位繼承的方案。即規定皇位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第二順位繼承人、第三順位繼承人等等。當皇帝身故、退位或者不能履行皇帝職能時,就由第一順位繼承人登基成爲新的皇帝。

如果第一順位繼承人在此之前就已身亡或者被剝奪了繼承人資格,就由第二順位繼承人登基成爲新帝,至於第三順位繼承人之後的,則以此類推。

而對於如此確定各位皇子皇女之間的順位,岳雲反對以往王朝慣例的長子繼承法。這種方法雖然簡單直白,少有爭議,但卻對國家不負責任。如果長子是一位明君還好說,如果是昏君或者暴君,就對國家和民衆是一場災難了。

況且,太子的那些弟弟們,如果有比太子精明能幹之人,也會對自己哥哥十分不服氣,從而埋下了皇位之爭的隱患,比較明顯的例子便是唐太宗李世民,對自己哥哥李建成當太子不滿,發動了玄武門事變,殺了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逼自己老爹李淵退位,然後當了皇帝。

而如果是確定立賢不立長的皇位繼承人制度,說不定便能避免這一場兄弟相殘的危機了。

當然,這個“賢”如何理解,也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同一位皇子,也許有的人說他賢明,有的人說他蠢笨。而如果這個選擇權交給皇帝來確定,則會很難決擇。因爲都是自己的子女,手心手背都是肉。

同時,皇子亦會千方百計討好自己的父皇,拉幫結派,爲自己成爲太子造勢,而不把精力用在學習本事和如何治理國家上,皇帝也容易受到矇蔽。

所以,岳雲便提出,這個順位繼承人的選擇交由民衆來決定。每五年一次議會選舉之時,同時也是皇位繼承人確定順序之時,由民衆在投票站領兩種選票,一種是選議員的,另一種則是選皇位繼承人的,由各位有繼承權的皇子得票多少,以確定順序位置,得票最多的皇子則爲第一順序繼承人,得票第二的皇子則爲第二順序繼承人,以此類推。

當然,這個順序位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爲第一順序的繼承人有可能因爲表現不佳,在下一次議會選舉時,票數下降,成了第二順序甚至第三順序繼承人也很有可能。所以,這便讓各位皇子把心思用在加強自身修養,塑造公衆面前的形象上。亦能讓皇帝不必把心思花在如何確定自己的繼承者上面,而安心思考國家的治理。

兩國的大臣對於岳雲的提議亦是非常贊同,只不過,這樣一來,又產生了一個新問題:那就是原本衆臣商量的是由岳雲和耶律普速完的子女成爲太子,但如果他不成氣候,那豈不是會造成皇位旁落?

對於這個顧慮,岳雲便表示,將會和耶律普速完一起,重點培養兩人未來的子女,同時,他還意味深長地說道:“雖然朕和普速完不能決定皇子的繼承順位,但我們兩人在民衆中的威信還是不小的,如果在適當的場合向公衆透露一下自己的意願,將會影響民衆的投票結果。”

衆臣頓時恍然大悟,這樣一來,倒的確是兩全其美之事。既保證了法律的嚴謹性,又不違背當初的決定。當然,岳雲和耶律普速完也表示,如果到了自己兩人身故或者退位的時候,兩人的子女還是那種爛泥扶不上牆的人,那也沒有辦法了。對於這一點,衆臣也表示理解,他們也不希望輔佐一位暴君或者昏君。

這些重大的問題基本上解決之後,象那些軍隊整編、設立學校、官員的薪俸、新國家的稅收政策等等倒是比較容易解決的事了。在這些方面,雙邊的大臣都較爲容易達成共識。

這場國家合併的談判持續了近三個月,一直到了九月底,才總算達成了最終協議。並確定十月一日爲中華帝國成立和岳雲登基的日子。

永興四年十月一日,燕京城內迎來了不平凡的一天。

從南城門口到皇宮的數十里長街被清掃得乾乾淨淨。圍滿了前來看熱鬧的各族百姓。一旁維持秩序的漢軍和遼軍士兵更是如臨大敵,將看熱鬧的百姓全部擋在安全線以外,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這時,岳雲和耶律普速完則並排騎着高頭大馬,手牽着手,在兩排手持金瓜、鉞斧、朝天蹬等儀仗的騎兵護送下,聲勢浩蕩地從南城門處,緩緩行至了皇宮。

此刻,首相蕭斡裡刺、副首相虞允文及一干文武大臣早就等候多時了。眼見岳雲和耶律普速完走了進來,遼漢兩軍的士兵們再一次暴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而遠處跪着的老百姓也忍不住偷偷張望起新天子和皇后的聖容來。

面對兩軍將士狂熱的歡呼聲,以及燕京城內百姓驚喜的目光,岳雲和耶律普速完微笑着朝衆人揮手示意,然後進入到皇宮前的廣場上。

第217章 驚人的消息第549章 涪江之戰(下)第833章 大結局第188章 連續民變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490章 傳國玉璽第624章 逃之夭夭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102章 進抵襄陽第112章 反被將了一軍第44章 新式柺杖第596章 嶽府變故第458章 危險時刻第79章 遇襲第777章 嶽震之死第87章 善後事宜第780章 高麗出兵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217章 驚人的消息第713章 岳雲遇刺第350章 臺灣軍節度使第830章 收了成吉思汗的母親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395章 暗有隱情第227章 兀朮的決策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236章 葫蘆谷之戰(五)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169章 決戰小商河(十)第65章 岳雲的計策第21章 戰爭來臨第724章 元榮的伏擊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3章 巡視軍營第170章 決戰小商河(十一)第10章 羣體性上訪第642章 万俟卨的大麻煩第71章 留下金使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39章 突襲(中)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91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下)第798章 完顏亮的最後瘋狂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599章 兄弟反目第256章 青龍逞威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786章 岳飛得救第219章 又是一個上中下策第286章 世上第一門火炮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487章 採石磯之戰第86章 襲殺蕭毅(下)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92章 王氏的陰謀第695章 秦熺獻計第51章 壽宴開始第122章 百姓衝營第348章 大央嶼海戰(中)第403章 二探浣衣院第212章 佈局救人第494章 初戰橫山(上)第645章 賢內助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117章 初戰告捷第733章 李師師的勸告第799章 銀鈴的悲慘遭遇第115章 南邊來人第522章 彭澤大戰的序幕第171章 決戰小商河(十二)第720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下)第711章 西姜口之戰第548章 涪江之戰(中)第202章 回到鄂州第490章 傳國玉璽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49章 秦家公子第276章 秦檜的算計第167章 決戰小商河(八)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211章 岳雲的計策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519章 抵達彭澤第471章 盧容條約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59章 楊月的困境第672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304章 見到“春哥”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158章 分兵第401章 潛入浣衣院第489章 趙構退位第639章 魏勝獻計第681章 金軍的空城計第453章 幾方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