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6章 吞併日本

PS:(感謝光輝的憲章朋友的打賞!今天第二更送到!)

平清盛只得嘆息道:“陛下應該快到了吧!可能是他們對道路不熟悉,會晚一點吧……”

如果岳雲在這裡,一定會對平清盛佩服得五體投地,他想的理由竟然和自己一模一樣。

山本宏也只得率領士兵再度返身殺進敵軍陣中,現在雙方都是亡我地血拼着,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快點將敵人殺死!只有多殺一個敵人,自己纔會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

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平氏一方軍隊卻漸漸不支,有了敗勢的跡象。

“大家堅持住!大漢國皇帝的援軍已經運動到敵人後面了,即將發起進攻了!到時不管是大漢國皇帝還是平某,都會論功行賞……”平清盛大聲給手下的家將鼓勁道。

只不過,口號歸口號,平氏的軍隊的士氣在振作了一陣之後,卻是很快又被源氏軍隊的攻勢壓了下去。

現在源氏的軍隊已經攻到了他的周圍,他的護衛家將已經不得不拿起武器上前殺敵了。四周還活着的平氏之軍已經不足三千人,而源氏的軍隊卻高達十多萬人,勝負之勢已經勿用置疑了。

而此時,在源氏軍隊後方的一處高坡上,陸文龍正舉目遠望着平原上的廝殺。

牛通眼看平氏的軍隊就要全軍覆沒了,他也不禁微微有些側隱之心,於是向陸文龍說道:“陸將軍。再不發動進攻的話,平清盛他們就完蛋了!雖然他是日本人。但對咱們一直比較恭順啊!不能眼看着他們戰死啊!”

陸文龍卻是搖了搖頭道:“陛下已經再三叮囑,一定要等平氏的軍隊完全覆沒後纔可發動進攻,最後還得讓平清盛在混戰中戰死。他說此人隱忍功夫十分了得,而且智計百出,如果被其表面上的恭順迷惑,必遭其害。將來此人勢力發展起來後,必成我大漢勁敵。所以,一定要想辦法讓平清盛不能翻身。最好是戰死當場,纔好順利接受平氏的地盤。”

“平清盛有這麼厲害嗎?值得我們這麼看重嗎?”牛通有些不信道。

陸文龍搖了搖頭道:“我也不知道,但陛下既然開了金口,咱們也只有照此命令執行!”

岳雲這時正在離他們二十餘丈的地方,躺在一塊大石頭上佯裝休息,他的形意心經已經到了第八層巔峰,離第九層不遠了。因此。五感十分靈敏,陸文龍和牛通雖然隔得較遠,但他們說的話也聽了個一清二楚。

他不禁嘴角含笑,心忖你們兩個哪知道歷史上平清盛有多厲害,他可是後來一統日本,成爲徵夷大將軍的大人物。獨攬日本大權數十年,甚至還當了天皇的外公。對於這樣的厲害人物,只有趁他還在萌芽之時就扼殺掉,才能確保將來自己統治日本不出問題。

又過了半個時辰,平清盛終於已經到了山窮水盡之時。山本宏也已經戰死了,藤源忠通也受了重傷。奄奄一息。他身上也有幾處刀傷。而面前源氏的軍隊仍在不斷涌來。

平清盛這時再笨也明白自己被放棄了。他眼中露出迷惑不解的神色,不知道自己哪裡得罪了岳雲,以致他要假源氏軍隊之手來害死自己。

十餘名源氏的武士嚎叫着揮着竹槍衝了上來,猛地刺進了他的胸膛……

“我可是一直表現得對他忠心耿耿的啊!他是怎麼看出我有不臣之心的呢?”平清盛帶着一臉的不甘和困惑倒在了血泊中。

此刻,五萬平氏的軍隊已經全部陣亡,而在他們周圍,則倒下了近八萬源氏的士兵,雙方都付出了慘重的傷亡。

而源爲義這時臉上卻絲毫沒有勝利的喜悅。因爲他發現漢軍至今沒有出現,被他殺死的都是平氏的軍隊。

就在他心中有些疑惑時,源氏軍隊的後方卻突然喊殺聲大作,還有陣陣馬蹄聲伴隨而來。

源爲義大驚失色,正欲讓斥候前去打探消息時,藤源賴長方急匆匆趕來稟報道:“源家主,大事不好了!漢軍主力從我們後方發起進攻了,總兵力在十萬以上,還有大隊騎兵,只怕我們擋不住了!”

源爲義聽聞之後勃然大怒。

他“鏘”的一聲拔出腰刀,大吼道:“吩咐士兵前隊改後隊,後隊改前隊,隨我殺將回去!漢軍有騎兵怕什麼?我們也有騎兵!”

藤源賴長聽後只是一陣苦笑,日本的馬兒和他們的人一樣矮小,那些所謂的“戰馬”比中原的驢子個頭大不了多少,怎麼能和漢軍的阿拉伯高頭大馬比?

而且這就是些“驢子”大小的騎兵,也僅有兩萬餘人,漢軍的騎兵可是整整四萬啊!

只不過,藤源賴長還不知道的是,漢軍的騎兵不但人人持有大馬士革烏鋼刀,人馬皆披精鋼製成的鐵甲,還都配了適合馬上使用的馬槍。可謂近戰遠射樣樣精通。在這種情況下,源氏的騎兵又如何能敵?

果然,兩軍一交戰,不過瞬息時間,源氏的騎兵就敗北了。他們一刀砍在漢軍騎兵穿的精鐵鎧甲上,只是濺起火花,而漢軍一刀就能把他們連人帶馬劈爲兩段。雖然日本的武士都信奉武士道精神,打起仗來不怕死,可也不代表他們願意去送死啊。這種明顯打不過的軍隊,甚至是殺不死的敵人,如何能叫他們不恐懼呢?

半個時辰後,兩翼的漢軍騎兵就完全擊潰了源氏軍隊的騎兵,然後追着對方的尾巴,從側翼向源氏軍隊的步兵壓了過來。

而位於中央的漢軍步兵,則排成一排排整齊的方陣,放着排槍,收割着敵人的生命,穩步向前……

雖然源氏軍隊亦在奮力抵抗,鮮有投降者,但無奈雙方的武器裝備,以及軍心士氣差距太大了。源氏聯軍被殺得血流成河,屍橫遍野,而給漢軍卻只能造成微不足道的傷亡。

這一場戰鬥一直持續到黃昏才告結束,京都西面的平原上到處可見日軍的屍體和鮮血,漢軍士兵用了整整一個通宵纔算把日軍的屍首全部掩埋。

而戰後清點戰果才發現,源氏聯軍幾乎全軍覆沒,源爲義、源義朝、源爲朝皆死在亂軍之中,只有藤源賴長及不足萬餘士兵跑掉了。

而漢軍這邊,除了包括平清盛等人在內的五萬平氏軍隊全部陣亡外,真正的漢軍士兵只犧牲了一千多人,另有三千多人受傷。

經此一役後,日本幾乎再沒有可以跟漢軍正面抗衡的大名了。京都很快就落入漢軍手中。然後漢軍兵分幾路,向毛利、北條、武田、上杉、德川等一干參加了進攻漢軍的大名地盤進軍,所過之處,無不披糜。敵人早就元氣大傷,這時更組織不起多少有效的抵抗。

當然,一路上他們自然就順便把沿途的大名全都以懷疑有投敵嫌疑爲名,關了起來,然後又發動被他們欺壓的日本平民,將這些大名殺死,再將大名的財產分配給了附近的平民。

如此一來,各地日本平民皆極力擁護漢軍,認爲他們比那些大名的武士,對老百姓和藹可親多了。

僅僅只用了三個多月,岳雲便平定了日本各地。毛利、北條、武田、上杉、德川等諸家大名全被剿滅得一乾二淨。

而在漢軍進駐各地城池之後,早已經準備好的漢國官員也都陸續被派往日本各地,擔付起管束日本平民,建立新的地方政權的工作。

這種治理外國地方的工作,陸游可謂是熟門熟路之極。他立刻下令將日本全國按漢國的傳統,分爲州和縣兩級行政區域。州知府設在京都,各縣縣令則駐在原日本各大名的城池內,知府和縣令均由日本人擔任,以消減日本人的牴觸情緒。

不過,這些擔任地方長官的日本人,卻都是家中和漢人通婚,或者從小就在漢國長大,能說流利漢語,心向漢國的日奸。而真正對地方有威攝作用的防禦使一職,卻由漢軍的駐軍軍官擔任。

同時,陸游亦看到,日本的各大名領地之間,由於之前的內戰,相互都看不順眼,他亦把在南洋用過的方法搬了過來。故意讓原上杉家投降的家臣去擔任原武田家領地的縣令,又讓平氏家族的家將去擔任源氏家族的地方官員。

這樣一來,雙方自然就矛盾重重,而當矛盾激化到一個臨界點時,陸游再以自己委派的官員來取代那些激起極大民憤的地方官員。讓當地平民深深感受到,還是漢國派來的官員愛民如子,和藹可親,連收的地租和稅收也少許多。

在日本的局勢開始穩定下來之時,岳雲纔開始實施他的改造計劃,下令在日本各縣仿漢國的模式,開設各級學校,凡是年滿六歲的孩童,均要進入學校學習漢語,並教導他們習慣漢族的習俗,認爲自己是漢人。

同時,岳雲還大力鼓勵日本人學習漢語,遵守漢族的習俗。凡是會漢語的日本人,在經商、開礦、參軍、作官等方面均給予特別照顧。日本人原本就非常崇拜中原王朝,在見識到漢國的強大武力和先進技術文化後,更是如飢似渴地吸取漢國的文化知識。

而岳雲在日本搞得風生水起之時,高麗卻是陷入了亡國的邊緣……

第375章 侯賽因來了第135章 汴京之戰(二)第285章 張恆的反撲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362章 租借協議第332章 薜源相投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509章 與趙琢攤牌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150章 曖昧的“棍子”第90章 三個政敵的密議(上)第26章 守城部署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447章 占城駙馬第605章 岳雲的三項條件第461章 與朝廷攤牌第650章 賑災檢查第551章 九嶺鎮之戰(二)第228章 與朝廷的對決第488章 臨安城破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56章 楊幺之妹第740章 大漢的人事安排第810章 準備對遼開戰第19章 搜索運河第43章 行軍日誌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759章 插手日本內戰第373章 “呂宋國”的覆滅第374章 呂宋州成立第646章 辛棄疾出現了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294章 又起波瀾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386章 黃龍府第616章 對簿公堂(下)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164章 決戰小商河(五)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662章 臨安的怪事第79章 遇襲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14章 論商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643章 不單純的彈劾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800章 大爆炸第327章 聯合艦隊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541章 巴東之戰(下)第62章 海島驚變第315章 危險一刻第9章 撤軍危機第101章 當機立斷第715章 開刀取子彈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768章 德州光復第155章 赴遼廷議(下)第709章 調虎離山第395章 暗有隱情第136章 汴京之戰(三)第804章 日本大亂第23章 定計(上)第525章 彭澤之戰(二)第205章 赴遼使節團出發了第23章 定計(上)第533章 遼國的反應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563章 宋遼談判第574章 燧發槍的研製第263章 李清照的邀請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57章 船上驚變第1章 十二道金牌的危機第226章 薜馬密談第272章 殿試的準備第55章 冤家路窄第758章 大理降伏第39章 突襲(中)第576章 錯綜複雜的局勢第668章 陸文龍回來了第676章 戰爭動員第382章 驚魂未定第353章 明升暗降第148章 如何出洞第612章 絕世尤物第626章 闍耶跋摩的決斷第308章 臨安花魁大賽的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