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

永興元年正月二十日,在經過二十餘天的準備之後,岳雲再度踏上了前往南洋的征程。這一回,他決定要將整個南洋皆納入大漢的統治。

漢國的遠征大軍經過一個月的航行之後,到達了南洋都督府的治所西貢,李寶率領南洋駐守軍的衆將接待了岳雲一行。在會上,岳雲宣佈將對蒲甘和大理用兵的決定之後。衆將皆是一片歡呼聲。

南洋都督府緊鑼密鼓地備戰行動,蒲甘王國的探子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他們很快便將消息帶回了國內。而陸文龍和陸游見進攻之事已不可能保密,索性便大大方方地調解兵馬前往蒲甘邊境,然後不待軍隊集結好後,就立刻發起了進攻。打了邊境的蒲甘軍一個措手不及。

大漢即將進攻蒲甘的消息,幾乎在數天之內便傳遍了蒲甘王國。

無論是朝堂之上,還是民間野裡;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鄉村野夫,無不見面便談王國如今面臨的形勢是如何糟糕,大漢的軍隊是如何火器厲害,殺人不眨眼。漢軍作戰又是如何悍不畏死,南洋諸國軍隊又是如何不堪一擊。

而南洋過去發生的戰爭表明,蒲甘王國的軍隊戰鬥力和斛羅、安南、真臘等比起來也不過是在伯仲之間。面對漢軍的進攻,豈不是一觸擊潰?

一時之間,稍微有點頭腦的人,似乎都成了評論家,談起國事來,無不頭頭是道,口若懸河,而他們內心裡的憂慮恐慌倒都是難以隱藏。

不過,蒲甘人又怎知,他們國內談論漢軍的勇猛厲害,說得得最多的一批人中,就有不少是大漢情報部的細作。

而蒲甘國首都仰光的氣氛則更見緊張,大街小巷行走的路人不但比往日少了很多,腳步也快了不少。來去匆匆。那些漢人開的店鋪已經早早關門,人去屋空。大漢南洋都督府已經下令所有大漢商人及僱工離開了蒲甘。只不過,這些商人卻沒有走遠,他們離開蒲甘國邊境後,就進入了斛羅這一側的漢軍軍營呆着。一邊通報他們瞭解到的蒲甘國內情況。一邊等候在大軍發起進攻後,正好大發一筆橫財。

仰光的街面上,不時有全副武裝的蒲甘軍士兵巡邏走過,王國的貴族和富人們都特別關心起漢軍的動向來。畢竟這可不是鬧着玩的,漢軍駐紮在斛羅靠近蒲甘的邊境地區,最近處距離仰光不足三百里,似乎一夜之間就可打到仰光城下。

城內已經是人心惶惶,不少富貴人家已經在考慮。是否該將資產轉移到西邊的天竺國或者北邊的大理國,畢竟那裡似乎要安全一點。而且就算真有什麼風吹草動,也可再起身逃走。不少在外地有親戚的,也開始聯絡,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也有不少商人則心中暗想,從安南、占城、真臘、斛羅等國的情形看,只要老老實實服從大漢統治,不去逞那匹夫之勇。當什麼熱血青年,憤而揭竿起義,似乎還是可以過下去的。

於是,有的人又在動腦筋,當漢軍打進來時。自己要不要主動去跟漢軍將領聯絡投降呢?

蒲甘王國皇宮的大殿內,高坐在王座上的蒲甘國王,臉色已經不能用陰沉來形容了。他的臉頰不但發青,而且額頭上皺紋也多了許多。眼圈略微發黑,顯然是睡眠不好的緣故。只有那雙精光四射的眼睛。證明他神智還算清醒。

方纔,他是大發雷霆,一番刺耳之極的粗話,確實讓人不能相信,這番言辭是出自一位國王之口。

但此刻,蒲甘王國的一干大臣和王子們,早已是嚇得全部跪伏在地,頭也不敢擡,默默地承受着國王陛下劈頭蓋腦般的痛罵。

就在半個時辰前,他已經得到了消息,漢軍正式發起進攻了,統帥是大漢皇帝岳雲,副帥是那位有“陸屠夫”之稱的漢軍大將陸文龍,軍師則是那位叫“陸剃頭”的文官陸游,這岳雲攜“屠夫”和“剃頭”一起殺來蒲甘,兵力高達十萬以上,九成以上皆是全火器裝備的火槍兵,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讓蒲甘衆將均不寒而噤。

而且這些漢軍士兵已經在南洋駐紮作戰了兩年以上,早已熟悉了這裡的氣候和地形。蒲甘軍不管是從士氣還是裝備上,皆無法與其抗爭。

從初步傳回來的戰報看,也是映證了衆臣的推斷。漢軍幾乎是每戰必勝,而蒲甘軍則是節節敗退。

那兵部尚書身子一直在顫抖,但卻又不得不等國王罵完了後,才繼續述說眼前的局勢:“陛下,目前漢軍攻勢兇猛,從現在前線瞭解到的情況看,他們兵分三路向我國發起了進攻。北路漢軍由郭宇任主將,代毅任副將,領兵六萬,從清邁出發,在攻克了孟鳩之後,繼續沿薩爾溫江向北進攻萬邦古,從他們的行軍路線看,似乎是打算進攻臘戍和密支那,以切斷我軍撤向大理的途徑……”

“岳雲看來也失誤了,如今我國怎麼可能撤往大理呢?大理皇帝段正嚴才驅逐了朕的使者,想安心投靠漢國。朕倒要看看,岳雲會不會收他這個奴僕!”說話的是蒲甘國王,他總算現在是安靜下來了,可以仔細思考眼前的局勢了。

兵部尚書又戰戰兢兢地說道:“中路漢軍由關鈴任主將,牛通爲副將,領兵八萬,從邁薩良出發,向西攻克了良禮彬,正向勃固襲來,企圖抄我仰光後路……”

衆大臣一聽,皆是一驚,如果勃固淪陷,他們就沒法向內陸地區撤退了。

而蒲甘國王卻是冷冷說道:“第三路漢軍呢?”

兵部尚書這時總算平靜了下來,忙急促地說道:“南路漢軍則是由岳雲親自指揮,以魏勝爲副將,率軍六萬,從叻武裡出發,攻克了丹老,然後又向北攻佔了土瓦和耶城,現正向毛淡棉殺來,企圖盡佔我蒲甘南方領地……”

王宮內沒有半點聲音,除了國王粗重的喘息聲可以清晰聽到外,再沒有一絲雜音,所有大臣都是戰戰兢兢,深怕觸怒了國王陛下招來殺身之禍。在此之前,兩名前線戰敗的將軍逃回來後,已經被直接拖出去斬首了。

而身負前線總指揮的蒲甘軍統帥、王后的嫡親兄長蒙裡奇也被當場廷杖七十下,這七十下廷杖打下去,已經是眼見進氣少,出氣多了。

可是國王陛下卻仍然不允許太醫救治,若不是聞訊趕來的王后哭泣着拖着國王的手跪下求饒,只怕這位蒲甘第一名將兼國王的大舅子,也得一命歸西了。

而饒是如此,王后也被蒲甘國王毫不留情地痛罵了一番,讓所有大臣都感覺到一股危險襲來。

“現在前線局勢如此危急!衆卿可有什麼良策退敵?”蒲甘國王喘着粗氣問道。

衆大臣卻是沒有一個敢接口的。現在漢軍攻勢如潮,如披荊斬棘一般,蒙裡奇算是蒲甘軍第一名將了,他都不是漢軍對手,換了其他人去,豈不是敗得更快?而且現在國王的精神明顯不太正常。去跟他提建議,豈不是老壽星上吊,嫌命長嗎?

盛怒之下的國王見連問幾聲,竟然無人回答後,惡狠狠的目光便在皇宮內掃視,似乎要找出一個替罪羊來懲處,作自己的解恨對象。但偏偏今日的朝會,衆大臣都知道事態緊急,無論爲國爲家,爲自己還是爲蒲甘,都必須前來。

所以,除了在前線的武將和在獄中的替死鬼外,全部都到齊了,無一人缺席。人人都知道今天朝會國王不會讓大家好過,卻無一人敢於請假,即便是有病在身的人,也都帶病堅持上朝,絲毫不敢大意。

眼見得平時如此能言善辯,讓自己寄以厚望,以爲是蒲甘棟樑的大臣們,此時卻全部畏畏縮縮地跪伏在地,無一人敢擡頭,也無一人敢應聲,這讓國王如何不氣,如何不惱?

他只覺心中有一股說不出的煩悶憤怒在涌動,似乎要爆發出來,但卻又象擠壓在胸中,一直無法爆發。只覺胸膛之中,有一種說不出的難受感覺。

他於是站起身,用手指着一干大臣,想狠狠罵這一幫只知道拿俸祿,關鍵時刻就束手無策的臣子們。卻突然只覺頭腦中一陣暈眩,眼前一黑,然後便歪倒在龍椅邊上了……

“皇上!”

“陛下!”

眼見國王陛下暈倒,殿內一干臣子和聞訊趕來的皇子們,猶如炸了窩的馬峰一般,頓時亂成一團,束手無措。

後來還是王后首先反應過來,立刻命令宮內的侍衛去請太醫,然後趕緊命太監和宮女將國王送往寢宮休息。

當王后昏昏沉沉地隨一干大臣們走出寢宮時,太醫已經得到消息,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並開始爲國王診斷病情了……

而最後他得出的結論卻是國王腦中似乎鮮血上涌,有個血塊,所以昏迷不醒。

得此實情的衆大臣們均心中一片茫然,暗忖這難道是天要亡蒲甘嗎?

第544章 勢如破竹的遼軍第785章 慘烈的勝利第189章 爾虞我詐第392章 宋室女子的悲慘遭遇第492章 誓師北伐第793章 銀鈴出戰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418章 廟中相會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149章 一路攀爬第153章 谷中遇險第33章 誤導第110章 掃尾事宜第663章 掉包計第81章 兇手是誰?第631章 威脅利誘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442章 朝廷水師的動向第269章 事情鬧大了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300章 落難公主第318章 秦檜來探第585章 岳雲的應對之策第270章 堂審開始第118章 兀朮的毒計第62章 海島驚變第125章 運籌帷幄第568章 飄雪閣的聚會第246章 藩鎮協議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92章 王氏的陰謀第425章 敵人追來了第379章 皇宮中潛伏的危機第354章 與李師師一起賞雪第483章 勢如破竹第289章 雨柔失蹤第521章 吳璘的決斷第649章 前往四川第738章 登基大典(上)第43章 行軍日誌第462章 海外都護府第172章 戰後安排第111章 回到朱仙鎮第87章 善後事宜第814章 大決戰(上)第284章 雨柔的妙計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138章 汴京之戰(五)第483章 勢如破竹第493章 出兵橫山第219章 又是一個上中下策第813章 大戰決開始了第153章 谷中遇險第761章 日本大混戰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607章 引發圍觀第820章 漢遼合併第773章 秦檜逃逸第765章 德州之戰(上)第523章 奇襲隨州第721章 日本的劇變第787章 紅貓和嶽小釵伏誅第445章 臺海大戰(下)第201章 走上正軌第363章 太宰府第371章 遼國東征了第688章 騷擾戰第323章 詩詞較量(下)第578章 趙構的陰謀第220章 改變歷史的決策第440章 巨型帆船第613章 橫插一槓子第430章 各施計謀第431章 搶先動手第413章 潼關之戰(四)第729章 辛棄疾的奪權方案第537章 初戰巴東(下)第455章 酒樓混戰第34章 錦囊妙計第351章 臺灣的管理體制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283章 水戰名將李寶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546章 耶律松山的應對第518章 襲營之戰(下)第776章 燕京的屠殺事件第562章 絕美的遼國公主第616章 對簿公堂(下)第176章 寡婦上門是非多第72章 二女相爭第16章 傳奇孝子第503章 宋金之間的首場海戰(四)第8章 初見張憲第745章 動盪的蒲甘第737章 國號大漢第269章 事情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