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6章 大宋的最後一次朝會

德昭四年十月,經歷了一番血雨腥風的臨安終於隨着岳雲的回來而風平浪靜,人心漸穩,畢竟現在岳雲的威望已經成了南宋第一人。有他在城裡,所有的人都感覺有了主心骨,就象定海神針一般。

十月二十五日,大宋有史以來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沒有皇帝的朝會召開了。

這次朝會的大臣人數比平常少了至少三分之一,何鑄、範同、薜弼和張擇端等一干要求還政於皇帝的官員因涉嫌叛亂,皆被全部拿下。

在万俟卨一干刑部酷吏的審訊下,就算沒罪都能變成有罪,何況他們原本就牽涉其中呢。在掌握了被俘的日本武士柳條百盛、趙構身邊的太監侍衛等人的供詞後,再與物證一印證。真相自然大白於天下。

朝會之上,万俟卨將一樁樁罪證公之於衆,讓所有的大臣們觀看之後,頓時在朝堂之上,一片譁然。

當大家得知這位已經遇刺身亡的皇帝趙琢,竟然將石見銀山的消息透露給日本源氏知道,並煽動他們發起進攻。又從日本僱傭了兩千武士企圖起事叛亂篡權。還與奉有金國密令的大漢奸秦檜勾結,派死士行刺岳雲的一系列罪惡之後。

就連那些一向反對削弱皇權,反對岳雲以首相身份掌控國家大權的清流們也出離憤怒,羣情激奮了。

雖然他們對於岳雲的一些制度和政策很不滿。但那只是對施政方針的看法不一致而已。岳雲的功績和人品他們還是十分佩服的。而且他們也是極力主張北伐中原,收復河山,建起一個強盛的大宋的。可如今他們效忠的這位皇帝,卻作出了背叛國家,背叛民族的惡行。這讓他們有一種被深深欺騙和失望透頂的感覺。

難道這個大宋,就真的沒救了?

這時,卻見作爲監國公主的趙瀅兒,一臉端莊和鄭重地朗聲道:“諸位大人,我大宋立國兩百年來,除太祖皇帝還算是個賢明之君外。其餘歷代諸君,皆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天下人皆知先祖徽宗帝昏庸無道,引來靖康之難,汴京被破,中原之地盡喪;先皇高宗帝力主對金割地賠款。召來完顏亮南侵。臨安被破,江南之地生靈塗炭;而先皇兄不但與漢奸秦檜勾結,更出賣國家利益,引日本武士入京發動叛亂。幾乎造成天大浩劫……”

說到這裡,她深情地望了岳雲一眼道:“若非老天保佑,讓瀅兒夫君甦醒過來,幾位姐姐力挽狂瀾,粉碎了皇兄的陰謀。只怕我大宋又將陷於動盪之中……瀅兒作爲監國公主,如今皇室的唯一代表。覺得天下之君應是有德有能者居之。我趙氏皇族宗親,無一人能擔此大任。與其硬性推舉一個不知底細,心懷叵測之人爲帝,倒不如讓漢王爲帝!瀅兒覺得,只有以漢王爲帝,才能北伐成功,收復失地,還我大宋朗朗乾坤……”

隨着趙瀅兒按照之前由劉一寧、薜源等擬好的草稿。將這一番話說出之後。底下的一干大臣,如万俟卨、薜源、朱熹等全都跟着附和,表示擁戴岳雲爲帝。

“漢王,眼下不但是前線軍隊,就是兩廣。四川、江南、荊襄,南洋,以及光復的中原、江淮之地,民衆皆擁護您登基爲帝!大家都認爲。只有您才能引領國家走向強大,您纔是咱們漢人的正朔。”兩天前才從前線趕回來的陸游。亦是眉飛色舞地說道。

他說着便從懷中掏出一封長長的血書,這是前線上百名軍隊將領的聯合署名上表,內容是請求漢王登基爲帝的。

而劉一寧亦是命人拿出了數十封各地官員的上表,紛紛表示擁立漢王爲帝。他們願意在漢王的領導下,繼續爲新朝效命!

朝中大部分官員這時都羣情激奮,向岳雲表着忠心,雖然有幾個清流,對於大宋依然忠心,不合時宜地認爲,應該在太祖的後裔子孫中,擇其賢明者爲帝,但卻已經無法阻止大局了。相反,這幾個人卻被万俟卨記在了心中,暗地盤算回刑部後,就好好收集材料,整整這幾個想陪趙宋殉葬的儒生。

不過,岳雲卻並沒有馬上同意即位,按照禪讓的傳統,他應該在拒絕兩次之後,第三次才能同意受讓爲帝。

於是,趙瀅兒又在第二天,下詔讓岳雲加九錫。並着令劉一寧爲其草擬九錫文,向天下宣揚岳雲的功勳。九錫乃是古代帝王賜予諸侯大臣的最高禮遇,屬嘉禮。分別是指衣服朱戶、納陛、輿馬、樂則、牙賁之士、鈇鉞、弓矢、秬鬯等九種器物及待遇,多授予對國家有大功的權臣。

只不過,自漢獻帝封丞相曹操爲魏王后,大凡要篡位的權臣,在掌握軍政大權後,莫不仿其故事,以求爲之後的改朝換代作準備,楊堅、李淵無不如此。因此大宋的監國公主,下令將九錫文公佈,無疑就是向全天下的人,宣揚了趙宋王朝將壽終正寢。

因此隨着岳雲加封九錫,朝野上下,士林民間的聲音也漸漸地統一了起來。上至官宦大臣,下到販夫走卒,均意識到漢王的登基已成不可阻擋之勢。《江南時報》以及《臨安日報》、《天下早報》等一干報紙,也是通篇連墮地刊登關於岳雲將登基爲帝的消息,並分析這樣做對國家和民衆的好處,從輿論上造勢。

不僅是百姓,就連“老天”似乎也感受到了這股氣勢的強勁。在短短個把月內,從嶺南到山東,從四川到琉球,幾乎在大宋的每一個角落都出現了各種祥瑞徵兆。而那些書寫着祥瑞徵兆的奏章被刻在青藤紙上不斷地送達中華王府中。其中的內容讀來也是頗有趣味,像什麼鐵樹開花,荷花秋開,公雞下蛋,天降流星已經算不上新奇了。

當然,對於這些所謂祥瑞之兆,岳雲倒是猜得出,十有八九是底下人弄出來的花樣,愚弄百姓用的。

不過,有一樣“吉兆”倒是讓岳雲十分重視。那就是吳健春帶回來的兩個怪獸,是做爲麒麟和饕餮獻上來的。

第624章 逃之夭夭第23章 定計(上)第806章 吞併日本第833章 大結局第534章 難攻的巴東城第272章 殿試的準備第472章 金國的情形第475章 臺灣軍事學院第484章 江淮防線的崩潰第251章 四衙內聚會第742章 蒲甘王國的異動第361章 鹿兒島海戰第464章 海外都護府的體制第645章 賢內助第32章 一項美差第783章 沙河之戰(中)第515章 一國三帝第61章 逆轉第750章 曼德勒攻防戰(一)第415章 潼關之戰(六)第288章 生離死別第71章 留下金使第477章 騙吃騙喝的親戚第413章 潼關之戰(四)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455章 酒樓混戰第149章 一路攀爬第137章 汴京之戰(四)第420章 田獵舞會第298章 秘密換比武第453章 幾方較力第282章 討要軍餉第357章 薩摩藩第265章 金人的逆襲第710章 紇石烈志寧的挑戰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380章 千鈞一髮第619章 世上第一份報紙第139章 汴京之戰(六)第160章 決戰小商河(一)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702章 岳雲到了第160章 決戰小商河(一)第642章 万俟卨的大麻煩第570章 暗藏殺機第468章 攻佔河內第279章 明州赴任第819章 愛恨情仇第242章 葫蘆谷之戰(十一)第606章 黃秀麗來了第322章 詩詞較量(上)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250章 臨安,我來了!第230章 應對之策第466章 向占城進發!第604章 南洋事變第603章 万俟卨惹的禍第420章 田獵舞會第8章 初見張憲第625章 吞併安南第826章 遇上搶親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50章 懲治秦熺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812章 以戰求和第305章 商場如戰場第123章 上中下策第281章 水師的危機第562章 絕美的遼國公主第792章 完顏亮的垂死掙扎第675章 北伐會議(下)第196章 李雨柔來了第97章 救人也要講究技巧第330章 激戰薩摩藩艦隊第175章 美麗的寡婦第600章 乾坤初定第660章 江南時報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555章 九嶺鎮之戰(六)第499章 焦頭爛額的完顏亮第385章 臨行前的道別第191章 收網了第703章 拯救大帥岳飛第666章 完顏雍的敗亡第146章 伏擊(下)第142章 汴京之戰(九)第825章 剿滅蒙古的方法(下)第770章 處心積慮的秦檜第66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796章 百合還是曖昧?第303章 李師師復出第822章 中華帝國的體制第268章 女人也不容易啊第353章 明升暗降第601章 趙構之死第448章 營救岳飛的計劃第45章 催命的《紹興和議》第633章 第一道關隘第782章 沙河之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