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上)

德昭四年九月二十日,就在完顏亮、紇石烈志寧、蕭裕等人商議的同一天,趙琢邀約了一大幫對他還算忠誠,至少是把對他的忠誠建立在對岳雲的忠誠之上的大臣召集入皇宮內,開始討論如何奪回大權之事。

薜弼便是其中的一員重臣,他聞聽趙琢召集自己來商議親政之事,心中也是十分高興,在他看來,將皇帝束之高閣,由首相成立內閣,掌握朝政大權,完全就是廢除了大宋祖制,模仿日本的幕府制度,是把皇帝當成天皇,首相當成徵夷大將軍。只不過換了一個稱號而已。所以他一直就十分反對,只不過他胳膊擰不過大腿,只得捏着鼻子認了。如今岳雲生死未卜,朝中上下人心惶惶,正是皇帝親政的大好時機。

他目光掃去,只見在場的諸多官員文人均是對岳雲充滿敵意,又對大宋皇室無限忠誠的義士忠臣。而何鑄、張澤端等人居然也出席了,讓他不禁有些驚奇,心忖這兩人不是屬於岳雲一派之人嗎?怎麼也被邀請來了?

不過,相對於何鑄和張澤端,讓他更感驚訝的是秦檜和秦熺的出席。此二人對外可是人盡皆知的漢奸。就算是在忠於趙琢的大臣之中,也對秦檜父子賣國求榮,委身事金的行爲痛恨不已。他們兩人作爲金國使臣來了臨安之後,也曾拜訪過其他大臣。只不過別人均不肯見他們,深怕一見之後,就被人誤會成與漢奸有勾結。可如今趙琢怎麼讓這兩人也出現在宮中了呢?

雖然前來通知他的海公公。先前已提醒過他,但薜弼在看到秦檜與秦熺時,仍忍不住有一種吃了蒼蠅的感覺。而更不巧的是,他的目光還恰恰同那秦檜對上了。雖然秦檜是滿臉堆笑,還衝他眨巴了幾下眼睛以示善意,可在薜弼看來那完全就是心虛的表現。

打心眼裡對秦檜等人抱有戒心的他立刻就收起了目光,冷哼了一聲,然後一副道不同不相爲謀的模樣,端坐在小太監端來的椅子上。

趙琢知道,讓秦檜父子前來參加會議。會讓其他大臣不滿,但起事的計劃全出於秦檜和秦熺策劃,不讓他們二人來詳加講解卻是說不過去的。

只不過,他早和秦檜商量好如何解釋,是以倒也沒有慌張。

趙琢見人已經到齊,在衆臣向他叩拜之後,忙擡手示意道:“衆位愛卿,不必多禮。想我大宋近三十年來,一直風雨飄搖。多災多難,先有靖康之難。後有海陵南侵,現在又被權臣岳雲把持朝政。在場的諸位愛卿卻始終支持朕,在朝中和岳雲一黨之人周旋,與朕風雨同舟,始終赤心不改。實在讓朕感動萬分啊!”

趙琢的一席話,無疑讓在場的衆臣均受寵若驚起來。秦熺立刻便道:“官家無須擔心!只要我等羣臣衆志成誠,又何懼岳雲爲禍朝政呢?”

“哼,爲禍朝政的不止有岳雲吧。附和他的跳樑小醜數不甚數。臨安城內外,舉國上下。羣魔亂舞……這些趨炎附勢的小人也就罷了,更有人不知廉恥,投降韃子,甘爲漢奸,依老夫看來,這些漢奸比那些爲虎作倀之輩更可恨。”何鑄卻是毫不領情地冷笑道。

何鑄指桑罵槐肺的話語自然是讓秦檜等人聽得刺耳萬分。修養不比其父的秦熺立刻就拉下了臉。若不是看在有趙琢和秦檜在場,他早就衝上去同範同拳腳相搏了。

秦檜聽了此話。也是面色微變,他忙說道:“何大人的一片赤誠之心,秦某可是清清楚楚。不過,老臣和犬子秦熺卻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雖然我父子二人委身敵營之中,卻一直心繫大宋。此次回來,也是假稱赴宋爲使,實則爲官家效力,輔佐官家親政。我等對皇上和大宋皆是忠心耿耿,在場的衆位大人也抱有同樣的赤誠之心,還請勿要因過去的一些誤會,就攻擊我等……”

頓了一下後,他又說道:“諸位大人相信都是看不管嶽逆把持朝政,以下克上,纔會聚集至此。其實,嶽逆的那些附庸,不過都是些爲虎作倀、狐假虎威之輩。如今岳雲已經遇刺昏迷不醒,生死未卜,朝中嶽逆一黨之人皆惶惶不可終日,正是官家一舉掌控朝政的良機。一旦諸位大人輔佐官家親政,重新掌握大宋的權利,那些附庸者也將樹倒猢猻散。所以,只需我們輾除岳雲和岳飛,其餘的同黨皆不足爲患,依然還大宋一個朗朗乾坤!”

秦檜的話音剛落,底下就立刻響起了一片輕微的竊竊私語聲。秦熺立刻便向自己父親投去了崇拜的目光。可何鑄的臉色卻顯得有些難看,他當即便冷哼了一聲,不屑的撇過了頭。

而趙琢此刻臉上卻露出了讚許的微笑。秦檜的一番話,不但撇清了自己的“漢奸”身份,把自己打造成忍辱負重的英雄,更揣摩中了趙琢本人的想法。目前岳雲已經成功在自己周圍打造了一個以商紳、軍隊、新興文人爲主體的利益集團。這部分人掌握的實力還不小,所以,只能以岳雲和岳飛父子,以及投靠他們的死黨爲敵,而不是與江南縉紳商賈勢力,和軍隊爲敵。將所有的矛盾直指岳雲一家人,而不觸及其他勢力的利益。這正是趙琢心中希望的最佳結果,他可清楚,就算岳雲和岳飛不在臨安,以他掌握的武力也不足以和前線殺回來的數十萬大軍爲敵。

看來秦檜果然老謀深算,自己沒有看錯人啊。想到這裡,許久沒開口的趙琢方微笑着讚賞秦檜道:“秦大人所言甚至是!嶽逆等人亦非泛泛之輩,他們在臨安佈置了數年,實力相當雄厚,我們想要一舉扭轉局勢,唯有抓住最重要的地方,一針見血,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才能克敵制勝!”

“官家聖明,老臣只是就事論事罷了。說到知己知彼,想必官家早已未雨綢繆了吧。”秦檜謙遜地行禮迴應道。他可是清楚,某些事情,自己還是躲在幕後操縱比較好。

第248章 宣撫司的變動第428章 打進皇宮去第193章 真實的陸文龍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394章 難產的營救計劃第40章 突襲(下)第557章 九嶺鎮之戰(八)第154章 赴遼廷議(上)第85章 襲殺蕭毅(上)第89章 遞交萬民書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313章 僞造國書第33章 誤導第693章 金軍的謀略第357章 薩摩藩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113章 負荊請罪第99章 東漂之女第183章 安置百姓第275章 殿試(下)第726章 岳雲醒來了第209章 使節團被劫持第477章 騙吃騙喝的親戚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592章 風暴的前奏第388章 有理有節的勝利第757章 大理國王段譽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692章 決堤淹城第539章 再戰巴東第158章 分兵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239章 葫蘆谷之戰(八)第54章 金使表演鐵背功第645章 賢內助第277章 雙喜臨門第833章 大結局第79章 遇襲第677章 金國的反應第244章 金國內亂第178章 快刀斬亂麻第22章 作戰會議第225章 朝廷的商議第716章 陰謀與角逐第450章 舞女比武第399章 引發嫉恨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232章 葫蘆谷之戰(一)第797章 金國投降第177章 牆倒衆人推第36章 動之以情第725章 救治岳雲的方法第215章 朝廷的決議第390章 談判開始第550章 九嶺鎮之戰(一)第195章 成立情報部第723章 臨安的動盪第159章 危機乍現第750章 曼德勒攻防戰(一)第811章 遼國的局勢第24章 定計(下)第529章 彭澤之戰(六)第728章 宴會的異常情況第803章 遼國女帝第306章 花魁大賽第238章 葫蘆谷之戰(七)第298章 秘密換比武第507章 臨安光復第56章 楊幺之妹第469章 盧容之戰(上)第634章 連戰連勝第433章 元府赴宴第75章 返回之路第365章 薩摩藩的覆滅(下)第496章 以水制勝(上)第365章 劍指安南第540章 巴東之戰(上)第717章 金國的對策第130章 讓人頭疼的公主第674章 北伐會議(上)第37章 完顏宗敏的擔憂第547章 涪江之戰(上)第77章 撒向岳雲的網第233章 葫蘆谷之戰(二)第257章 清風樓四兄弟第254章 生死狀第719章 趙琢的篡權大計(中)第398章 再見銀鈴第358章 劉光世赴任第275章 殿試(下)第190章 將計就計第652章 吳東林的對策第249章 新的聖旨第823章 洞房花燭夜第327章 聯合艦隊第491章 老臣出馬第320章 李師師的魅力第474章 陸游的治州方針第53章 舌戰金使第325章 回到水師